四川省宜宾市叙州二中2023年高考历史二诊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4-23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所记青铜合金成分表,据材料可知当时(    )

    类别

    原文

    铜%

    锡%

    钟鼎之齐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

    6/7

    1/7

    85.71

    14.29

    斧斤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

    5/6

    1/6

    83.33

    16.67

    戈戢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

    4/5

    1/5

    80.00

    20.00

    大刃之齐

    三分其金而锡居一

    3/4

    1/4

    75.00

    25.00

    削杀之矢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二

    5/7

    2/7

    71.43

    28.57

    鉴燧之齐

    金锡半

    1/2

    1/2

    :50.00

    50.00

    A、中国金属冶炼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青铜制造是最重要的手工业行业 C、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较高水平 D、“工商食官”政策受到重大冲击
  • 2. 从史籍和出土的《云梦秦简》可以看出,秦朝初期法律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基本上做到了“制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官吏行事“致以律”,“良吏”“恶吏”各予赏罚。但秦初的法律中保留了奴隶制的残余和继承了奴隶制的刑罚,以及实行连坐族诛。这说明秦朝初期(    )
    A、法律制度实现不断完善 B、法制建设作用的两重性 C、中央集权统治得以强化 D、法律损坏了百姓的利益
  • 3.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向监修国史的宰相房玄龄索要国史查看,“玄龄等遂删略国史为编年体,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由此可见,当时(    )
    A、君主意志影响宰相行为 B、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 C、君臣一心巩固大唐政权 D、房玄龄极力谄媚唐太宗
  • 4. 据史料记载,中国人口明朝时最高为7000万,清乾隆时相继突破2亿、3亿,至鸦片战争时已达4.1亿。耕地面积也在逐渐增长,明朝耕地面积最多时超过8亿亩,清朝则可能超过10亿亩。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 B、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入 C、农民赋税负担的减轻 D、国家政策鼓励垦殖荒地
  • 5. 有史学家认为“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一方面是“中体西用”模式下的“中体”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另一方面,“中体”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西用”之后,并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该观点认为“中体西用”(    )
    A、使封建文化形成新质文化肌体 B、促进近代文化转型的作用有限 C、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模式 D、阻碍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
  • 6. 晚清思想家陈炽认为:“北方诸省,其地非尽跷瘠,其民贫苦,此无他,以其沙金水淤,道里修阻,而百货不能流通也……诚能于西北诸省,多造铁路,俾如江南之河渠,经纬相达,则贫者可变为富。”表明他认识到(    )
    A、南北经济差距的根本原因 B、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 C、中体西用思想的重大局限 D、扶贫富民才能使民族崛起
  • 7. 1940年8月,国民党政府通过限制粮价、田赋征实等方式对大后方粮食进行统一管制。据统计,至1941年底,政府共征得了实际价值42.52亿元的粮食。国民党政府的这一举措( )
    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B、保障了军队的粮食供给 C、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崩溃
  • 8. 如图是发表于1979年《人民日报》上的一篇名为《产销直接见面供需双方满意》的文章。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B、传统经济模式受到冲击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国家重视调整产业结构
  • 9. 如图为古罗马庞贝古城壁画《花神芙罗拉》(约公元1世纪)。这幅壁画用色清丽淡雅,一股浓浓的春天气息扑面而来。该作品(   )

    A、追求气势恢宏的效果 B、具有浓郁的人文关照 C、具有传统绘画写意特点 D、体现出审美与教化功能
  • 10.   1790年后,雅各宾派的工程师皮埃尔•杜梅埃领导成立了法兰西地图集公司,不仅在出版领域同旧制度时期的桑松、卡西尼等展开竞争,印刷《国民地图集》《口袋国民地图集》等出版物,对正在形成中的公共舆论和市民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致力于为中小学教育提供清晰、准确和印制精美的教材。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法国(    )
    A、殖民扩张推动地图学不断进步 B、工业革命进展迅速 C、意识到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性 D、共和之路艰难曲折
  • 11. 如表是19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英德美中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图中反映出的信息,评价正确的是(    )

    A、殖民扩张是各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 B、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国家经济发展快 C、海外市场广阔的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 12. 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科技交流大事的部分记录。这反映出美国(    )

    (1950年12月,芝加哥大学筹备将于1951年举办的国际核物理大会,3个月之后,被告知受邀请的24位科学家中有8~10位将无法获得入境签证。

    (1951年9月,在纽约举行的第12届理论与应用化学国际会议,苏联等国许多重要科学家因没有获得入境签证或太迟获得签证而未能参加会议。

    (1952年想要进入美国的外国科学家中有50%遇到困难,有70%~80%的法国科学家无法获得入境签证。

    A、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敌对政策 B、采取孤立主义政策保障美国安全 C、对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态度 D、通过垄断先进科技维护世界霸权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孙中山在设计建立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时,明确批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特别不接受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孙中山认为美国宪政规定的“三权分立”制度,不完备,存在着许多弊病,运转效果也不甚好。他指出:“夫美洲之不自由,更甚于专制国。盖专制皇帝且不难爱民,虽专横无艺,犹不敢公然以压抑平民为职志。若资本家则不然,资本家者,以压抑平民为本分者也,对于人们之痛苦,全然不负责任者也。一言以蔽之,资本家者,无良心者也。”

    ——摘编自刘书林《试论美国“三权分立”模式的本质及局限》

    材料二: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防止了专制而强暴的政府出现,在相互牵制中消弭了潜在的政府权力。三权分立制衡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追求法治的目的而确立的,这种机制维持的是三种权力之间没有任何一种权力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的动态平衡,使美国的人权、民主自由等法治价值得到不断的保障和实现。但三权分立使联邦政府三个分支相互敌对,讲究以野心对抗野心,却忽视了国家权力作为一个整体的有效运用,这给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造成了阻碍。

    ——摘编自张文博《浅析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拒绝采用西方“三权分立”体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特点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一个国家政治体制形成的因素。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本质、核心的部分,具有稳定性。但每一种文化有各自的自我发展形式,所以世上并不只有一种雕塑、一种绘画、一种数字,而是有许多种。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一种规律,或者说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的真正动力正来自于文化的交流。如果说没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文化就会走向故步自封,最终走向灭亡。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疑惧、排斥到被迫接受再到主动融合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不同的杂音。但总的发展趋势则是由抵制、排斥不断走向融合,由保守封闭逐步走向激进开放。

    ——摘自熊吕茂《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特点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 15. 民国初期,北洋政府对边疆事务的关注首重于藏、蒙、新边事,处理散布于西南、西北地区的残留土司,基本因循逊清成例,游移于土司存废之间。在民族主义思潮高涨的近代中国,面对边疆危机的外在冲击,边疆问题关系到民族国家统一整合的成败。土司问题的解决,一直到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后,才出现转机。在国家政体转型后,追求政体统一、民族平等和“还政于民”,民国时期的在西南边疆废土归流以整合边疆为目的。将废除土司同革除封建残余、追求社会平等、融合民族关系、树立土民国家观等相联系。南京国民政府厉行废土归流,意在消除中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多元政治共存的局面,将边地整合进统一的国家体系中。然而,现实的政治困境却令中央与地方政府就土司问题的解决各持己见,国民政府有意淡化民族意识,强调政治统一,而土司则重在对边疆各族社会文化特殊性的突出。中国作为多民族构成的国家在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时的阵痛,而民国时期对于“中华民族”统一性的过分强调,终未能解决民族与国家、多元与一体的矛盾性。

    ——摘编自李沛容《国家转型下的边疆整合困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实施“废土归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民政府的“废土归流”。
  • 16. 材料:一战进行到1918年时,美国参战,大批士兵和作战物资运往欧洲。德军统帅兴登堡意识到德国战败已经无法避免,决定在美军抵达前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即使无法打败英法联军,也能促成较为有利的和约签署局面。这年春天,德军发起了“春季攻势”,但功亏一篑。1918年7月,东线局势缓和,得到了适当补给的西线德军打算再一次进攻,试图席卷马恩河地区,继而进取巴黎。战役开始后,德军在初期占据了一些优势,但很快法军进行反攻。到了7月底,美军加入战局,本就伤亡惨重的德军无力再抵御。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彻底解除了针对巴黎一马恩地区的所有威胁,简而言之,此战是德国一系列胜利的终点,是协约国一系列胜利的开始。3个月后,协约国的胜利达到了顶峰。

    ——摘编自鸿渐《第二次马恩河之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马恩河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次马恩河战役的意义。
  • 17. 材料:沈括的一生都致力于科学研究,被认为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宋史•沈括传》载:“(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如他的《南郊式》,修改、简化了皇帝的“郊祭”仪式,节约开支,减轻了人民负担。他也曾学医、行医,成功地救治过重病病人,并著有医书《别次伤寒》等;沈括还多次到宋辽边境巡视,根据边界政治、地理形势制作立体地图模型进呈给宋神宗,以期皇帝能够对边境情势做到心中有数。在沈括的诸多科学工作中,他对计量的贡献引人注目,而这一点常为当代学者所忽略。日本著名数学史家三上义夫认为:“沈括这样的人物,在全世界数学史上找不到,唯有中国出了这样一个。我把沈括称作中国数学家的模范人物或理想人物,是很恰当的。”

    ——摘编自章梓良、邵红能《科学全才——沈括》

    (1)、根据材料,概括沈括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沈括身上体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