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专练——物态变化辨析(26)
试卷更新日期:2023-04-2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冰棒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打开冰棒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白气是水蒸气 B、包装纸外面的霜,是凝固造成的 C、吃冰棒时感到凉爽,主要是熔化放热造成的 D、手湿时将冰棒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2. 近段时间由于天气逐渐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猩红、肺炎等传染病频繁发生,学校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消毒杀菌。如图所示,工作人员正在教室喷洒消毒液,桶内的消毒液压出形成“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喷洒过程中,喷出的“白雾”说明液体和气体之间可发生扩散现象 B、喷洒过程中,看到的“白雾”是由于消毒液放出热量形成的 C、喷洒区域附近能闻到消毒液的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消毒液喷洒出来后过一会就消失了,这是一种升华现象3.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露珠的形成液化放热现象 B、
严冬公园的雪人变小是升华放热现象 C、
冰雕用的冰是凝固吸热形成 D、
树上的霜是凝固放热形成的
4. 一般滑雪场里都需要进行人工造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冬天房檐下形成的冰柱 B、
深秋树叶上的露珠 C、
天上飘落的雪花 D、
树枝上的雾凇
5. 善于观察的小洛发现:夏季夜晚闷热,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第二天早上,玻璃窗上会出现一层水雾;寒冷的冬天,在温暖的室内,早晨起来会看到窗户上有千姿百态的冰花。关于水雾和冰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雾是室外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水雾是室内的水汽化形成的 C、冰花是室外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冰花是室内的水凝固形成的6. “小雪”是24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意思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数少,雪量也不大,所以称为小雪。下列现象中与雪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 )A、草叶上的露珠 B、
美丽的雾凇 C、
热水冒白气 D、
冰雕变小了
7. 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熔化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B、使用电风扇时人感觉凉爽,是因为吹风降低了室温 C、夏天会看到冰棒冒出“白气”,是冰棒汽化而成的 D、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8.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秋天,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9. 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D、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10.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凝固时放出的热量 B、雾凇的形成与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是同一个物态变化 C、夏天超市里用冰块给食材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蒙上一层雾11. 下列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樟脑丸变小 B、
露珠的形成 C、
“雾凇”的形成 D、
河水结冰
12.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利用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进行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图中的节气名与其物态变化相关知识,正确的是( )A、谷雨节气一地气升为云,天气降为雨,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
白露节气一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
霜降节气—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大雪节气—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13.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是熔化现象 B、美丽的“雾凇”是凝固现象 C、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是液化现象 D、樟脑丸放一段时间后变小是升华现象14.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谚语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一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15. 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正在熔化的蜡块,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隆冬时节,用水壶烧开水,壶嘴有“白气”冒出,它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人运动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D、元旦时节金佛山上一宾馆的窗户玻璃结有冰花,冰花在玻璃的外侧16. 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人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 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二、多选题
-
17. 如图甲所示,我国北方秋、冬两季的清晨,树枝上常出现雾凇,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了白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雾凇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雾凇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 D、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三、填空题
-
18. 如图所示,在冬季将水注入造雪机专用喷嘴,此处产生的高压空气将水分隔成小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小水滴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发生该物态变化时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