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4-1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春风化雨    B、火上浇油 C、叶落知秋    D、滴水成冰
  • 2. “鲤鱼跃龙门”是莘莘学子心中美好的愿望。黄河鲤鱼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油脂 B、糖类 C、维生素 D、蛋白质
  • 3. 去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这离不开各种化肥的合理使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NO3 B、K2SO4 C、Ca3(PO42 D、CO(NH22
  • 4.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B、为了防治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蒸馏或用活性炭吸附均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D、工业上采用特殊催化剂可以把水变成汽油
  • 5. 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 . 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推测 X 的化学式是(   )
    A、N2O3   B、NO2   C、NO   D、N2O
  • 6.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有三种生成物 C、参加反应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微粒只有氢原子
  • 7.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氢气作为清洁能源 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
  •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量取液体 B、 倾倒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加热液体
  • 9. 超市中有一种“自热火锅”,是方便加热食品,食用时将水倒入容器中,生石灰和水发生反应,加热食品。关于此过程错误的说法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反应过程中都放热 C、生石灰久置于空气中会变质,应该密封保存 D、“雪饼”中也经常装有小包装的生石灰,其作用是防止雪饼受潮
  • 10.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将40g食盐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A、40g B、140g C、136g D、100g
  • 11. 盛有下列物质的容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减少的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浓盐酸 D、铜丝
  • 12.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图A表示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图B表示恒温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C、图C表示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 D、图D表示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 13.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 NaOH溶液后能产生沉淀,则该溶液可能是(   )
    A、MgCl2溶液 B、Ba(NO3)2溶液 C、K2CO3溶液 D、CuSO4 溶液
  • 14. 现有一定质量的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生成H20.2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得到11.1g固体。则金属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
    A、Mg     Fe   B、Fe     Zn    C、Zn     Mg    D、Al     Fe

二、填空题

  • 15. 在空气中含量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 16. 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宣布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所谓“碳中和”,就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碳捕捉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实现“碳中和”需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请写出一种新能源 , 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控制的加剧。
  • 17. 预防新冠肺炎,做好消毒至关重要。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是常用的消毒剂,在配制时发现75mL的酒精和25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原因是 , 喷洒后,室内充满刺激性气味,请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
  • 18. 固体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 , 因此,氢氧化钠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同时氢氧化钠还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9.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填“>” “<”或“=”)乙。
    (2)、t2℃时,配制18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为g。
  • 20. 从C、H、O、K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各写一个)。

    物质类别

    氧化物

    化学式

三、综合题

  • 21. 铁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如图为模拟炼铁的微型装置。请回答:

    (1)、写出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推述b处的现象
    (3)、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2. 向滴有几滴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1)、上述实验现象为:
    (2)、氨水(NH3·H2O)也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原因是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该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 23. 硝酸银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中的一个明显现象是什么?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 为除去氯化钠中的泥沙和CaCl2、MgCl2、Na2SO4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将粗盐样品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取粗盐水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探究。

    BaCl2NaOHNa2CO3

    (1)、除去粗盐溶液中不溶的泥沙,用到的实验操作叫
    (2)、写出一个加入Na2CO3溶液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上述流程中,若将过滤和加盐酸的操作顺序颠倒,所得精盐产品中含哪些杂质?(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 25.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1)、某化学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O2

    ①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A装置制取O2时,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液面以下的原因是什么?

    ③若用B装置收集O2 , 如何证明已经收集满?。请将B装置中导管补画完整

    (2)、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可以和水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CaH2+2H2O=Cu(OH)2+2H2↑,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氢化钙(CaH2)加到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①经过谈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解释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请将猜想三补充完整

    ③若猜想三成立,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3)、98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与102g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