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试卷更新日期:2023-04-17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根据考古学者的统计和估算,良渚古城的莫角山高台、内外城墙,以及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约1200万立方米的土方量。若按照1万人每年劳作200天计算,上述工程约需要6年以上的时间。此外,还需要有更多人为这些劳动力提供后勤保障。良渚古城的修建得益于(   )
    A、农业经济的发展 B、国家形态的成熟 C、金属工具的使用 D、奴隶的辛勤劳动
  • 2. 恩格斯说:“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有关“野蛮时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野蛮时代开始于距今70万年 B、考古研究是了解野蛮时代的重要手段 C、河姆渡文化是野蛮时代的遗存代表之一 D、某些野蛮时代文化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 3. 距今四五千年的山西陶寺遗址的大墓中有成套陶礼器与成套乐器等陪葬品,其主要文化因素如彩绘龙纹、三袋足器与燕山以北和河曲地带有关,也有具有大汶口文化的背壶、良渚文化的俎刀。据此可知,当时(    )
    A、多种文化交流与融合 B、已经迈入阶级社会 C、出现国家的初始形态 D、中国境内邦国林立
  • 4. 山西运城自古以来就有“黄帝正妃娘祖养蚕纵丝”的传说。在运城下辖的夏县西阴村遗址,1926年考古学家李济发抓出半枚碳化的蚕茧,201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又发现了6枚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和陶例蚕蛹。据此可知,传说(   )
    A、依颗历史文献的印证 B、蕴含一定的历史价值 C、英定考古研究的港础 D、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 5. 西周时期,辅佐周王左右的太师、太傅、太保,合称“师保”。师保统辖诸侯百官,执掌朝廷军政大权,在政治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这一现象(   ) 
    A、加强了国家的统治力量 B、表明国家雏形形成 C、促进了官僚政治的成熟 D、削弱了周王的权威
  • 6. 西周时期,聘娶婚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礼”。2010年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的霸伯盂记录了周王使者至霸国行聘的经过,这是目前金文所见最为详细的西周聘礼史料。《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金文所记内容更为可信 B、霸国属于姬姓诸侯国 C、婚礼程序繁琐注重形式 D、宗法观念影响比较大
  • 7. 从考古资料看,西周墓葬所见的列鼎制度有九鼎、七鼎、五鼎......单数排列,配上八簋、六簋、四籃的双数排列,显示了层级的整齐规矩。各处出土的青铜器皿,铭文的文字是一样的,铭文词句格律也一致。这表明西周的分封制(   )
    A、具有血缘与政治伦理相结合特点 B、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文化认同 C、通过礼乐等级实现对地方的管理 D、造就了青铜文化的繁荣发展
  • 8. 卜辞中经常有先王宾于上帝的记载,商人认为先王死后会升入天国且经常宾于帝所,他们接受人王的献祭,然后影响上帝,使人王得到好的收成及各种福佑,所以在商人的各种祭祀中,对于祖先神的祭祀特别隆重。这说明商(   )
    A、占卜迷信活动盛行 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祭祀活动影响天象 D、权力实现高度集中
  • 9. 有学者认为,《卫鼎》中记载了西周时期的炬伯用十块田换取裘卫价值八十朋的谨璋(一种玉器)是宗族之间的土地交换行为,不是以土地私有为条件的商品买卖。该观点认为当时的土地制度(   )
    A、反映了奴隶制井田制趋于瓦解 B、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C、体现出中国较早进入农耕时代 D、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10. 春秋前期,客卿出仕他国,他国国君或卿大夫按分封制给其土地为私邑;但卿大夫阶层掌权后,客卿出仕他国,会得到一块封邑或一定数量谷物作为俸禄。这反映出当时(   )
    A、客卿谷禄制度形成 B、宗法制随时代演变 C、分封制进一步完善 D、井田制正逐渐瓦解
  • 11. 公元前259年,秦军向赵国都城邯郸发起猛烈进攻,赵孝成王被迫向魏、楚两国求救。公元前257年,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秦军大败而归,损失惨重。邯郸之战(   )
    A、蕴含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 B、体现出合纵抗秦战略的重要意义 C、反映出诸侯征伐不断的历史环境 D、折射了宗法制度瓦解的社会现实
  • 12. 考古工作者在江苏无锡发掘出七座战国早期的越国贵族墓,出土了青瓷礼器、玉器等2000余件随葬器物。其中出土成组成套的越国青瓷乐器,既有越式的缶、鼓座等,亦有成套的仿中原青铜乐器的编钟和编磬。这说明(   )
    A、诸侯权威遭到贵族严重挑战 B、越国未能掌握青铜铸造技术 C、青瓷礼器成为越国墓葬的必备品 D、华夏文化对越国的影响较为明显
  • 13. 考古工作者在战国七雄的疆域内普遍地挖掘到战国中、晚期的铁农具,河北石家庄一处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即占同一地点出土的全部农具的65%,河南辉县固围村的五座魏国墓葬中就掘出了58件铁农具,河北兴隆及磁县都发现有用来制造锄、镰、镢等各种农具的铁制型范。这些发现表明,战国时期( )
    A、农业生产进步推动社会分工 B、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C、铁农具在中原各国普遍使用 D、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 14. 《荀子·王制篇》说:“四海之内若一家” ,“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紜、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长途贩运贸易日益兴盛 B、民营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C、各地经济联系较为密切 D、百姓生活水平世界领先
  • 15. 据史料记载,战国后期,东方的齐国多为八口之家;中原地区的魏国则多为五口之家;西方的秦国平均每个家庭为4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各国(   )
    A、宗法关系的强弱 B、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 C、社会转型的深度 D、铁犁牛耕普及的广度
  • 16. 在先秦儒家的圣王叙事中,天命所归是共同特征。孟子说,尧禅让于舜是因为“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商汤“无敌于天下”是因为“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这种叙事反映出,先秦儒家(   )
    A、倡导“天人合一”理念 B、凸显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C、深受神话传说的影响 D、统一了政治评价的标准
  • 17.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将全国各地的豪富之家12万户迁到咸阳。此外,他还将赵王迁徙于房陵(湖北境内),将魏的豪富孔氏迁于南阳。秦始皇的这些做法(   )
    A、根除了国家分裂的潜在力量 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意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D、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 18. “谤”字本义是指议论或批评别人过失,相传尧舜时代广树“谤木”,以便民间批评权力的运行。至秦汉时“谤木”已完全失去原有的功用,而“诽谤”也由批评权力的激赏,衍变为无中生有毁人名誉的罪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皇权官僚体制确立 B、民众言论空间狭窄 C、儒家成为正统思想 D、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 19. 秦朝非常重视公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以法律形式将公文的使用确定下来,使公文成为各级政府机构之间传达政令、交换信息的主要载体。秦朝还在全国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证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据此可知,秦朝公文制度(   )
    A、符合新型政治的发展趋势 B、重在向全国推广规范文字 C、成为政府监察制度的补充 D、折射出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 20.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中写道“自陈胜起事到秦亡,起义军始终被称为‘关东盗’(注:关东指河南函谷关以东地区),关中地区未曾燃起一星反抗的火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关中地区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裕 B、关中地区民风淳厚,不喜战争 C、关东地区为六国旧地,反秦意识强烈 D、关东地区文化落后,民风彪悍
  • 21. 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户,上者五六百家”。到文景时代,“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这一现象说明西汉初期(   )
    A、经济政策适应了现实需要 B、人地矛盾开始出现 C、大一统思想促进社会稳定 D、中央集权面临挑战
  • 22. 自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后,刺史制度成为汉代一项正式的制度。终其两汉,中央不断改刺史为州牧,罢州牧复置刺史,或呈现刺史、州牧并存的局面,直至东汉灭亡。刺史制度的变化(    )
    A、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B、表明汉代王国问题并未解决 C、反映出汉代中央集权的强化 D、说明汉代监察制度日益完善
  • 23. 《汉书·朱博传》载,冀州刺史朱博在巡视时遇吏民数百人拦路投诉。朱博派属官敕告吏民,刺史不受理县丞、县尉之事,只受理两千石以上官员之事,而且也非事事都受理,只有《六条问事》言及者才得受理。这反映了当时(   )
    A、监察官的权力较小 B、政府规范监察范围 C、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D、社会推崇无为思想
  • 24. 下表是先秦至汉盐价变化表,据此表可知(   )

    齐国、秦国

    汉文帝

    汉武帝

    东汉

    100钱/石

    120—150钱/石

    300—1100钱/石

    400—8000钱/石

    A、国家控制经济的力度增强 B、秦汉时期的通货膨胀严重 C、汉代的经济逐渐恢复发展 D、秦汉人口有较大规模增加
  • 25. 尚书在西汉初年,是九卿少府的属官,“掌通章奏”,“秩六百石”,地位与待遇较低。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刘秀正式成立尚书台,将其由事务官变为政务官,承担了原本属于“三公”的许多职能。这一变化(   )
    A、是宦官干政的源头 B、改变了中央决策程序 C、使尚书成为真宰相 D、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 26. 据《汉书》载,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候。2011年刘贺墓被发掘,陆续出土了大量的陪葬品,其中不乏竹简木渎:涵盖《诗经》、《论语》、《孝经》等儒家书籍,还有《医书》《六博棋谱》等等。一些史学家认为古人崇尚“事死如事生”,陪葬物基本都是墓主人生前喜爱之物。由此推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足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因此《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刘贺墓出土的简牍为第一手史料,学者据此进行的分析推断更为科学客观 B、判断《汉书》刘贺被废原因的真实性,应看其是否提供了得到印证的史料 C、历史研究要勇于怀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以论带史 D、学术观点须资料确证,如无实证,搁置争议,自圆其说
  • 27. 在邾国故城遗址出土了刻有王莽诏书铭文的“同律度量衡”器,铭文曰“据土德受,正号即真……同律度量衡,稽当前人,龙在己巳,岁次实沉。初班天下,万国永遵,子子孙孙,享传亿年”。据此推断,这一诏令(   )
    A、改变了度量衡混乱局面 B、借鉴前人实现王道复古 C、为政权合法性制造依据 D、有利于王位的世代永昌

二、材料分析题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商业发展,固定的贸易场所逐渐出现。这改变了原来商人在野外谋取利润的现象。由于商人的频繁往来和商业运输的发达,一批作为手工业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的工商业城市勃然兴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风气逐渐向整个社会渗透,大量的人不避“关梁之难,盗贼之危”交流四方物产,其中一部分人还参加政治活动,从而产生由大中小商人组成的独立商人阶层。

    ——摘编自熊林《浅谈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时,富商大贾势力恶性膨胀,地方王国铸币泛溢。为此,政府颁行了五铢钱,由于这种钱币制作精美,工艺精良,且具有一定的防伪性,远非私铸者能及,货币的混乱状态被彻底刹住。对盐的生产,全国设37个盐官分别管理。铁的做法也一样,自开矿、断冶、加工到发售,一概归国家经营。此外,政府还加强对全国物价的掌控,打击囤积居奇的现象,把富商大贾迁到都城附近或者边远地区,使其丧失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曾昭英《汉武帝的经济改革》

    材料三:就宋代整个市场情况看,由一系列的城市、镇市和墟市组合而成的区域性市场,自小而大地发展起来了。这些市场可分为:以汴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以东南六路为主的东南市场,由广南东西路组成的两广市场等。随着商业信贷关系的发展,宋代最先产生和使用了交子。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上述措施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市”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宋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汉自武帝时创立太学,所谓“太学”,其实质就是儒家式的大学,太学的教授是五经博士,教学内容是儒家经典。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在太学实行“设科射策,劝以官禄”的政策,下至郡太守卒吏,皆用通一艺(一经)以上者,形成了“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的局面。西汉后期,五经博士增加至十几个,太学生也增加到几千个,太学成为全国文化学术的中心。

    ——摘编自毛礼锐《汉代太学考略》等

    材料二:(东汉以后) 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学术文化尚能保持不坠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故论学术,祗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矣。

    ——摘编自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时期兴办太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西汉至魏晋时期学术文化中心变迁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三、论述题

  •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人对政治的理解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最高统治权的争夺;二是对国家的治理。这实际上就是古人所说的“打天下”和“治天下”。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基本上都是围绕治天下展开的。要治天下,是需要对偌大的空间范围进行分土而治呢,还是进行分民而治,这就出现了郡县制与封建制的争论;要治天下,就需要人手,靠帝王一己之力无法对偌大的国家进行有效的治理,于是就出现了人事制度;要治天下,预防地方割据,就需要中央政府派人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就出现了监察制度。对于边远地区,或者说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帝力可及,但要想把他们完全纳入到中原王朝的制度架构中,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得不偿失的。于是,治天下的内涵又被极大地丰富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因此而被增加了诸多精彩的内容。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