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部分区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4-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 隋文帝杨坚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1978年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他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被尊称为“圣人可汗”。下列属于隋文帝杨坚功绩的是( )
①建立隋朝
②灭陈一统天下
③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
④开凿大运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 如图这项水利工程的作用是( )
A、发挥防洪、灌溉、排沙等作用 B、沟通湘江和漓江,方便运输 C、形成完整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 D、沟通南北,促进经济交流3. 唐帝国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这个强大帝国的建立者是( )A、李渊 B、李世民 C、杨坚 D、刘邦4. 唐太宗之所以能成为后世君主争相效仿的明君,是因为他能虚心接受大臣的意见。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是( )A、房玄龄 B、魏征 C、姚崇 D、杜如晦5. “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 )A、勤于政事 B、善于纳谏 C、节俭治国 D、唯才是用6.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制度上有诸多创新,在选官制度上曾首创武举和“殿前试人”制度,她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武则天 D、唐玄宗7.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作出了不少的创造发明.其中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水排、筒车 B、曲辕犁、筒车 C、灌钢法、提花机 D、翻车、提花机8. 下面材料共同说明了唐代( )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太宗为“天可汗”
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的松赞干布
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
A、社会风气开放 B、对外交往活跃 C、经济生产繁荣 D、民族关系和睦9. 杜甫的诗歌反映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 )A、“诗仙” B、“诗圣” C、“诗王” D、“诗神”10. 中国人被称为“唐人”的原因(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大量移民海外11. 印度(天竺)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唐朝时候,与天竺有密切往来,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献。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资治通鉴》 D、《马可•波罗行记》12. 唐朝是一个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时代。下面有关唐朝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 B、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C、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 D、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东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13. 导致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14. 唐朝灭亡后,出现了藩镇割据混战的局面,黄河流域相继由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统治,历史上合称为( )A、五代 B、十国 C、三国 D、十六州15. 下列历史人物与史实搭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励精图志,创“开元盛世” B、鉴真——西行求法,著《大唐西域记》 C、唐玄宗——虚心纳谏,用魏征等贤臣 D、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16.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材料体现了宋朝政策的显著特点是( )A、文化专制 B、重文轻武 C、发展文教 D、分割相权17. 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18. 下面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1、收复建康
2、取得郾城大捷
3、“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4、“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A、陈桥兵变 B、岳飞抗金 C、铁木真统一蒙古 D、文天祥抗元19.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A、
B、
C、
D、
20. 南宋时,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六部衙门 B、市舶司 C、军机处 D、总理衙门21. 北宋时兴起,后来成为我国瓷都的是( )A、 景德镇 B、开封 C、杭州 D、南京22.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也是疆城最大的王朝。建立元朝的少数民族是( )A、女真族 B、契丹族 C、鲜卑族 D、蒙古族23. 《千年风云第一人》摘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名人有关成吉思汗的精辟论述以及各国媒体的报道,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展示了“千年风云第一人”的传奇一生。下列内容不属于成吉思汗“传奇一生”的是(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各部 C、建立蒙古国 D、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24. 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元朝的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陆秀夫 C、文天祥 D、忽必烈25. 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 ②南宋灭亡 ③蒙古灭金 ④元朝建立 ⑤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⑥西夏灭亡
A、③⑥⑤④①② B、⑤⑥③②④① C、⑤⑥①③④② D、⑤⑥③①④②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的说:“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
材料二: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他)在位前期,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他在位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
(1)、材料一中唐太宗所自诩的“英雄入我彀中”是靠唐朝的哪一种制度保证的?该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的盛世局面叫什么?(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5%,这在历代汉人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
材料二: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完善制度的措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641年,(她)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
材料三: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北方少数民族尊奉为什么?(2)、材料二体现了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历史事件起到了什么作用?(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辽宋议和”订立的盟约叫什么?当时与北宋并立的“辽”和“西夏”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4)、根据材料四,谈谈我们该如何处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材料二:(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他仍矢志不渝……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材料三:贞观初年,(他)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多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材料四:唐朝和外国在文化上的交流与相互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以至于首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城市,历史证明,在国家与国家交往中,繁荣的社会经济,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等都是吸引他国的必备因素。
(1)、为了学习中国文化,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叫什么?(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东渡日本起到什么作用?(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唐朝的认识。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些货币用同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秘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材料二: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之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自宋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材料三: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那时候,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1)、材料一所描绘的是北宋时发行的纸币,它的名称是什么?最早在我国什么地区出现?(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哪一现象?这一现象最终完成于哪个朝代?根据材料分析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有哪些?(3)、随着纸币的出现,宋代经济异常繁荣,人们的生活随之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请举一例宋代都市生活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