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期中复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4-06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在△ABC中,BC=a,AC=b,AB=c,根据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B=50°,∠C=40° B、∠A=2∠B=3∠C   C、a=4,b=41 , c=5 D、a:b:c=1:23
  • 2. 下列线段a,b,c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2b=3c=4 B、a=4b=5c=6 C、a=1b=2c=3 D、a=7b=3c=6
  • 3. 下列数字作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8,15,17 B、1,32 C、4,7 , 3 D、51213
  • 4. 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 , 则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B=CA B、abc=345 C、c2+b2=a2 D、ABC=51213
  • 5. “赵爽弦图”巧妙利用面积关系证明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且(a+b)2=11 , 小正方形的面积为3,则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

    A、10 B、7 C、10 D、7
  • 6. 以下列线段a,b,c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7b=24c=25 B、a=1.5b=2c=3 C、a=1b=2c=1 D、a=9b=12c=15
  • 7.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2=(cb)(c+b) B、a=1b=2c=3 C、A=C D、ABC=345
  • 8. 我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数》中有一名题:“今有二人同所立,甲行率七,乙行率三.乙东行,甲南行十步而斜东北与乙会.问甲乙行各几何.”其大意是:已知甲、乙二人同时从一地出发,甲的速度为7,乙的速度为3.乙向东行走,甲先向南行走10步时偏离原方向,朝北偏东的方向直行走一段后与乙相遇.问:甲、乙各行走了多少步?设SS分别为甲、乙走的路程(单位:步),则(   )

    A、S=10.5S=24.5 B、S=24.5S=10.5 C、S=17.5S=7.5 D、S=7.5S=17.5
  • 9. 古埃及人曾经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画直角: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以3个结间距,4个结间距,5个结间距的长度为边长,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角便是直角,这样做的道理是(   ).

    A、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B、三角形的稳定性 C、勾股定理 D、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 10. 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2cm,点B为一条棱的中点.蚂蚁在正方体表面爬行,从点A爬到点B的最短路程是(       )

    A、10cm B、4cm C、17cm D、5cm

二、填空题

  • 11. 如图,在△ABC中,AB=3,AC=5,AD是BC边上的中线,且AD=2,则BC的长为.

  • 12. 如图,已知圆柱底面的周长为24dm , 圆柱高为5dm , 在圆柱的侧面上,过点A和点C嵌有一圈红丝线,则这圈红丝线的周长最小为dm

  • 13. 如图,一根长16cm的牙刷置于底面直径为6cm、高8cm的圆柱形水杯中,牙刷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

  • 14. 如图,RtABC中,BAC=90° , 分别以边ABCABC向外作正方形,正方形ABIH的面积为36,正方形ACFG的面积为64,则正方形BDEC的边长是

  • 15. 如图所示,圆柱形玻璃容器,高19cm,底面周长为30cm,在外侧下底面点 S 处有一蜘蛛,与蜘蛛相对的圆柱形容器的上口内侧距开口处1cm的点 F 处有一飞蛾,急于捕获飞蛾充饥的蜘蛛,所走的最短路线的长度是cm.(玻璃容器壁厚度忽略不计)

三、解答题

  • 16. 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思是:

    如图,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沿与一边垂直的方向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求池水的深度.

  • 17. 如图,一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消防车立即赶到距大厦12米(AC的长)处,升起云梯到火灾窗口,云梯AB长20米,云梯底部距地面3米(AE的长),问:发生火灾的住户窗口距离地面有多高(BD的长)?

  • 18.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在“勾股”章节中记载了一道“折竹抵地”的问题:“今有竹高一尺,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译文为:一根竹子,原来高一丈,后来竹子折断,其竹竿恰好着地,着地处离原竹子根部3尺远,问原处还有多高的竹子?翻译成数学问题是:如图所示,△ABC中,∠ACB=90°,AC+AB=10,BC=3,求AC的长.

四、综合题

  • 19. 如图,ABC中,点D是BC上的一点,AB=5BD=3AD=4AC=42

    (1)、判断AD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ABC的面积.
  • 20. 湖的两岸有A,B两棵景观树,数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测量两棵景观树之间的距离,他们在与AB垂直的BC方向上取点C,测得BC=30米,AC=50米.

    求:

    (1)、两棵景观树之间的距离;
    (2)、点B到直线AC的距离.
  • 21. 湖的两岸有A,B两棵景观树,数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测量两棵景观树之间的距离,他们在与AB垂直的BC方向上取点C,测得BC=30米,AC=50米.

    求:

    (1)、两棵景观树之间的距离;
    (2)、点B到直线AC的距离.
  • 22. 如图,已知ACBCCA=BD=CB=2AD=23

    (1)、求AB的长;
    (2)、求ABD的面积.
  • 23. 课本矩形一节,根据矩形的的性质得到了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小聪同学画出了如图①所示的一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其中BAC为直角,AD为斜边BC上的中线,B=30° . 它证明上面定理思路如下:延长AD至点E,使DE=AD , 连结BE,再证ABCBAE , 从而就可以证明得到AD=12BC

    (1)、小聪同学还想借助图②,在任意的RtABC中,BAC为直角,AD为斜边BC上的中线,证明结论AD=12BC , 请你帮助小聪同学完成;
    (2)、如图③,在ABCADBC , 垂足为D,如果CD=1AD=2BD=4 , 求ABC的中线AE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