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中考专题特训练习实验探究题3
试卷更新日期:2023-04-05 类型:二轮复习
一、实验探究题
-
1. 珍珠粉含有碳酸钙和蛋白质等物质,在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祛斑美白、补充钙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1)、珍珠粉被食用后,其中的碳酸钙可能会在胃中与胃液发生反应,原因是胃液中有(填酸的名称);珍珠粉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最终会被消化分解成。(2)、市场上出现假珍珠粉在外观上与真珍珠粉差不多,肉眼往往无法辨别。为了辨别它们,小红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鉴定否含碳酸钙
分别取真假珍珠粉适量于两支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中,发现都变浑浊,说明真假珍珠粉都含有碳酸钙。
实验二:鉴定是否含蛋白质
提供的器材有:相同的燃烧匙2个,酒精灯1个,火柴。小红通过实验,得出:假珍珠粉不含蛋白质。请试着写出小红的实验方案:。
2. 某同学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1)、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有同学对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①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铜 ②溶质为。
(3)、为验证以上两种猜想,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完成方案中的现象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在滤液中插入一根铜丝(或铜片) ,。3. 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黏膜破损是由菠萝汁引起的吗?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猪小肠黏膜开展了探究实验,设计方案如下:①剖开新鲜洗净的猪小肠,露出内层黏膜并剪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分别放入甲、乙培养皿中;
②向甲培养皿中的小肠黏膜滴加 , 向乙培养皿中的小肠黏膜滴加15mL新鲜菠萝汁;
③把甲、乙培养皿放在37℃恒温条件下,10分钟后用放大镜观察黏膜的变化情况。
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实验方案步骤②补充完整。(2)、若甲培养皿中的黏膜完好,乙培养皿中的黏膜出现破损,则说明。(3)、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该实验重复做了多次,目的是。4. 同学们在资料上查到:用电流刺激蛙心胜的迷走神经时,发现蛙的心脏跳动减慢。对此,他们提出了两种假设:假设1:迷走神经受电流刺激后,电流信号造成心脏跳动减慢;
假设2:迷走神经受电流刺激后,分泌某种物质使心脏跳动减慢。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如图装置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步骤:
①取甲、乙两个正常跳动的蛙心脏,用插管把它们连接起来,剪去蛙心脏乙的迷走神经;
②向蛙心脏甲中注人液体X(能维持蛙心跳动但不影响跳动频率),并流动起来,使两蛙心脏中充满液体X,测量两个蛙心的心率;
③ ▲ , 再次测量两个蛙心的心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人体心脏相比,蛙心内部也存在确保血液流向的类似结构,要使液体X顺利进入心脏乙,插管应插入心脏乙的 (选填“动脉”、“静脉” 或“毛细血管");(2)、步骤③中“ ▲ ”处应填写的操作是;(3)、实验前剪去蛙心脏乙的迷走神经是为了;5. 获悉某处矿井中瓦斯报警器发出警报后,学校兴趣小组请求该矿井安全监测人员提供了少量气体样品进行成分探究。兴趣小组经资料查询,通常瓦斯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2、CH4等气体。为确定该气体是否含有这三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安全处理后的混合气体,按下图装置进行了实验:(已知:CH4+4CuO 4Cu+CO2+2H2O)
(1)、装置B的作用是;(2)、装置C中黑色的CuO变红,同学甲认为,只从装置C的现象判断,不能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 因为还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写出化学方程式) ;(3)、装置D中浓硫酸因吸收水分而增重,同学乙认为,以上实验装置需要在 (填字母序号)间再增加一个装置D,重新进行实验,才能证明含有CH4;(4)、小组通过改进后的装置再次进行了实验探究,装置A和E中澄清石灰变浑浊,装置B中无明显现象,装置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根据观察装置A、B、C、D、E的现象,(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样品中含有的物质。6. 小麦种子在萌芽过程中可以产生淀粉酶,α-淀粉酶能分解淀粉,从而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科学家发现用GA (赤霉素)溶液处理去胚小麦种子可使其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试管号
GA溶液(mL)
水(mL)
缓冲液(mL)
种子20个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步骤1
步骤2
1
0
1
1
带胚
25℃保温24小时后去除种子,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液
25℃保温10分钟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
++
2
0
1
1
去胚
++++
3
0.2
0.8
1
去胚
++
4
0.4
0.6
1
去胚
+
5
0.4
0.6
1
不加种子
++++
说明:淀粉液遇碘液变蓝色(淀粉被分解得越彻底,遇碘液颜色越浅):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沫。
回答下列问题:
(1)、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2)、试管1与2实验处理相比,变量是。综合分析试管1和试管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3)、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在一定范围内。7. 小苏同学所在的兴趣小组准备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猜想:弹簧弹性势能可能与弹簧长度变化量、弹簧螺纹圈直径、弹簧的材料等因素有关。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弹簧放在水平面上,其左端固定在墙上,AO等于弹簧原长,水平面O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将物体M从O点压缩弹簧到P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当物体M运动到O点与弹簧分开,最终运动到Q点静止。
请补充完成他们的探究过程:
(1)、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比较是通过;(2)、探究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变化量的关系,应该选用(选填“相同"或“不同”)弹簧进行实验,并先后改变之间的距离,测出OQ的距离,重复实验,测量多组数据并记录;(3)、小苏的实验小组经过多次实验得出了结论。在上面的实验中,他们运用到了等两种科学方法。8. 水冲压发动机是一种新型动力装置,其主要原理是应用了金属镁与热水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较大压力,从而产生动力。那么,镁与水反应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查阅资料]①金属镁能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Mg+2H2O=H2↑+Mg(OH)2↓;
②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镁反应:2NH4Cl+Mg(OH)=MgCl2+2NH3↑+2H2O;
③浓硫酸能吸收氨气,且不产生其他气体。
[建立猜想]镁与水反应的速度可能与反应的温度有关。
[实验过程]按照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小明在实验装置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镁粉和蒸馏水,改变反应物温度,在反应过程中添加氯化铵溶液,测量收集50mL氢气所用时间,绘制图像如图乙所示。
(1)、实验可通过比较来判断镁与水反应的快慢。(2)、镁粉和热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镁粉表面无气泡产生,镁粉和热水均有剩余,此时,加入少量的氯化铵溶液后,镁粉表面又冒出气泡。结合资料信息对上述现象予以解释。(3)、小明想硫酸铵是否也能加快镁与水的反应速率,于是用硫酸铵替换氯化铵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相同温度时,硫酸铵对镁与水的反应速率比氯化铵的促进效果更好,请在图乙中画出添加硫酸铵时,镁与水反应的大致图像。9. 某化学小组查阅资料知道,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OH)2 CuO+H2O,草酸(H2C2O4)在浓H2SO4作用下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2C2O4 CO2↑+CO↑+H2O。该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氢氧化铜样品中氢氧化铜的含量(杂质不参加反应),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氢氧化铜样品的质量为m1g,E中药品足量,F中集气瓶足够大,完全反应后测得C中剩余固体质量为m2g,E中质量增加m3g。
(1)、A中浓硫酸的作用 。(2)、实验过程中先通一会儿气体再点燃酒精灯,通气体的作用是。(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中固体先由蓝色变成黑色,还能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4)、利用该实验装置能说明草酸分解的产物中有CO2的证据是。10. 小科在电视中看到古代士兵射箭时往往是按一定角度斜向上射出,而不是水平射出,如图甲。他猜想可能是以某个角度射出时箭矢运动的距离最远。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科在教室里找到了一个带指针的大量角器(指针可以绕 A 点转动,方便指示角度)、原长为 7cm 的橡皮筋和一些粉笔头,并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指针上,如图乙所示。
(1)、从拉动橡皮筋把粉笔头弹出去,直至粉笔头落地。选出整个过程中有对粉笔头做功的力_______。A、橡皮筋对粉笔头的弹力 B、粉笔头受到的重力 C、人对橡皮筋的拉力 D、橡皮筋受到的重力(2)、请你利用提供的仪器设计实验来验证小科的猜想11. 含铜离子的盐溶液一般呈蓝色,但老师在做氧化铜粉末与新配制的稀盐酸反应实验时,反应后的溶液却是绿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对此进行了科学探究:猜想一:生成物中除铜离子外可能还有其它离子;
猜想二:可能与铜离子浓度偏大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一,同学们先查阅了常见离子的颜色,知道了亚铁离子的颜色为浅绿色。于是,他们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金属锌,结果在锌表面只生成红色固体,则证明猜想一是。(2)、为了验证猜想二,上网进行了查询,发现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见下表。那么,实验若要得到蓝色的氯化铜溶液,老师可采取的措施是:。溶液浓度
溶液很浓
溶液较浓
溶液很稀
溶液颜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3)、进一步查阅网上资料可知:氯化铜溶液的颜色变化的真正原因是氯离子的浓度不同产生的。为了验证上述资料是否正确。小宁同学向反应后蓝色的溶液中加入NaCI固体, 溶液出现 , 则该资料是正确的。12. 膳食纤维被称为人类第七营养素,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很重要作用。为研究葛根膳食纤维对糖尿病小白鼠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用具:小白鼠30只、葛根膳食纤维、蒸馏水,血糖测定仪等。
实验步骤:①随机选取10只小白鼠作为甲组,另外20只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小白鼠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
② , 并进行数据统计,记入表格。
③甲组和乙组小白鼠每天灌喂5mL蒸馏水,丙组小白鼠灌喂 , 连续灌喂17天。(期间各组小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④17天后,测定各组小白鼠的空腹状态下血糖浓度,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组别
开始实验时(毫克/升)
17天后(毫克/升)
甲
914
910
乙
3234
3139
丙
3247
1182
(1)、将实验步骤②补充完整。(2)、实验步骤③中,应给丙组小白鼠灌喂。(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4)、小明据此提出猜想:葛根膳食纤维降低血糖的可能机理是抑制对葡萄糖的吸收。要证明他的假设,需要的实验证据是。13. “食品蒸汽加热器”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加热袋中的固体粉末含镁粉、铁粉和氯化钠,使用时向其中加入水袋中的水,即可产生大量热。实验小组针对放热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展开探究。[查阅资料]
①常温下镁粉能与水反应放热而铁粉不能。
②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进行实验]
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取不同成分的固体粉末放入甲中,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mL水,读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时的室温为22.7℃;除B外,其余实验中镁粉的质量均为1.0g)
实验序号
A
B
C
D
E
F
固体成分
Mg
Fe
Mg+Fe
Mg+NaCl
Fe+NaCl
Mg+Fe+NaCl
乙中现象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无肥皂泡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较多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无肥皂泡
大量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混合物温度
23.1 ℃
22.8℃
23.1 ℃
24.2℃
22.8℃
27.2℃
(1)、[获得结论]①使镁粉与水迅速反应并放热的最佳方法是向镁粉中加入。
②实验A证明了镁粉与水能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思改进]①同学们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的温度不足以加热食物,其可能的原因是。
②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猜测:实验F中的反应结束后,甲中的固液混合物中仍然含有NaCl和铁粉。应通过实验证明了上述猜测,实验方案是:取少量固液混合物, , 得到白色固体(经检验为NaCl)。
14. 某小组对纯铁丝与浓硫酸反应后的产物进行了验证。已知: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1)、B和C位置连接品红溶液和无水硫酸铜装置接口顺序是e→→L。(2)、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取稀释液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观察到现象时,证明有Fe2(SO4)3存在。(3)、装置D的作用是。(4)、将装置末端的气体经干燥后,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无水硫酸铜粉末,发现氧化铜粉末变成红色,同时无水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分析其原因可能是。15. 某兴趣小组对“稀盐酸与石灰石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展开了系列实验(稀盐酸与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实验操作】取一块状石灰石于试管中,往试管中加入5毫升稀盐酸。
【实验现象】①开始时固体表面有大量气泡;②反应停止后,试管底部有块状固体残留、固体表面无气泡;③试管内溶液无色。
【初步分析】⑴反应停止后,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判断,得出了石灰石没有反应完的结论。支持该同学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填上述实验现象的序号)。
【小组讨论】大家讨论后认为,要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以从液体和固体两条途径进行探究:一是探究残留液体中是否还有盐酸;二是探究残留块状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钙。
【继续探究】⑵对原残留液体是否还有盐酸的探究,有同学取原残留液体,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根据这一现象,得出了原残留液体中存在盐酸的结论。但小金认为根据这一现象是不能得出原残留液中存在盐酸的结论,小金的理由是 ;
⑶探究残留块状固体中是否还有碳酸钙。小丽取原残留块状固体用水洗净后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了的现象,于是得出残留块状固体中还存在碳酸钙。
【实验结论】在原反应结束时,稀盐酸与石灰石没有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碳酸钙有剩余。
16. 小科想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干电池3节,铭牌为“10Ω1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请指出其中的一处错误。(2)、电路接好后,合上开关时,发现电路出现故障,请根据检测结果及故障原因指出产生故障的现象。故障现象
检测结果
故障原因
取下小灯泡,两表的指针位不变
小灯泡断路
(3)、排除故障,调节滑动变阻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7. 小科同学向盛有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A和溶液B。⑴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①CaO+H2O=Ca(OH)2; ②Ca(OH)2+Na2CO3=2NaOH+CaCO3↓。
⑵在探究固体A的成分时,小科同学通过分析提出了二个假设
假设一:固体A中只有CaCO3
假设二:固体A中含有CaCO3和Ca(OH) 2;含有Ca(OH) 2的理由是。
在验证假设过程中,小科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硫酸铜溶液,出现现象,假设二成立。
⑶在探究溶液B中的溶质成分时,小科同学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分析又提出了三个假设
假设一: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
假设二: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
假设三: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和。
①请在假设三中补上另一种物质。
②在验证假设过程中,小科取出部分溶液B并向其中加入了足量的稀盐酸,小科这一实验操作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哪一个假设?并说明理由。
18. 小金和小华利用如图所示斜面进行有关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探究一】小金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他每次控制小球在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静止释放,在水平面上第一次铺上毛巾,第二次铺上棉布,第三次铺上玻璃,观察A球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远近。
(1)、小金进行以上实验探究,基于的猜想是。(2)、小金根据小球在毛巾表面运动距离最近,玻璃表面运动距离更远的事实,得出结论:若运动的小球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将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他得出以上结论的过程,应用的科学方法是。(3)、【探究二】小华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大小的与质量的关系。她控制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比较木块运动距离的远近。小华“控制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的目的是。
(4)、请写出图甲实验与图乙实验中,一个操作上的不同之处:。19. 小金想探究小灯泡的亮暗程度与灯实际功率的关系。于是找来一只规格为“0.6A 30Ω”的滑动变阻器,两只额定电流均小于0.6A,额定电压分别为2.5V的灯L1和额定电压为3.8V的灯L2 , 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1所示电路图,将图2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处于A端时阻值最大)。(2)、小金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L1不发光,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较小,他立即判断L1断路,于是断开开关拆下L1 , 重新寻找连接电路。请评价他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3)、小金按图1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灯L1发光,测出灯L1的相关科学量,记录和计算结果如下表: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实际功率P/W
电阻R/Q
1
1.6
0.20
0.32
8.00
2
2.0
0.22
0.44
9.09
3
2.5
0.24
0.60
10.42
小金观察到灯L1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
结合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4)、小金接着用L2(L2的阻值约为15Ω)替换L1 , 进行重复。发现电压表的0-15V的量程已损坏,于是把电压表并联到变阻器两端,预想当电压表示数为2.2V时,灯两端达到额定电压能正常发光。为了防止电压表超出量程而损坏,小金的具体操作应该是。20. 用相近的力击打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乒乓球的反弹距离往往是不同的,为此,小明想探究乒乓球自由下落后的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取硬度不同,但材料和大小相同的两个乒乓球,让它们分别多次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测量并记录反弹高度如下表。实验序号
乒乓球的硬度
下落高度H/米
反弹高度h/米
1
大
1
0.67
2
2
1.33
3
3
2
4
小
1
0.4
5
2
0.8
6
3
1.2
(1)、为保证实验中乒乓球下落和反弹的轨迹竖直,小明应选择在的环境中进行。(2)、据表分析,乒乓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是。(3)、小红将乒乓球放在如图所示的装水的纸杯中,将杯举高后松手,纸杯和球一起下落、纸杯触地后,发现水花飞溅,乒乓球反弹的高度大大高于下落高度。请分析小红的实验中,乒乓球的反弹高度能高于下落高度的原因是。21. 在学习了金属与酸之间的反应后,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金属与酸反应速度的影响。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可供选择的药品及器材: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薄铁片、量筒、剪刀、秒表、天平、温度计、酒精灯等;
老师对实验的建议:①为减少反应放热对溶液温度的影响,每组实验铁片的质量取0.5克。
②铁片放人布袋内;
③实验至少设计3组;
④实验中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控制反应的温度;
(1)、该装置中的铜丝可,上下拉动,其作用是。(2)、结合老师建议,补充完整实验①之后的其它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
22.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混入Na2CO3的NaOH固体,于是他们对该固体中Na2CO3的含量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
Ⅰ.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Ⅱ.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提出问题]该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反应原理]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制定计划]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方案(装置气密性良好,浓硫酸、碱石灰均足量)。
方案: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于锥形瓶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向样品中滴加稀硫酸,待样品反应完全,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测出生成CO2的质量,计算。
[分析与讨论]
⑴方案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⑵小科同学认为原方案的装置设计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可增加图2中的一个装置进行改进,改进后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为(按气流方向填写装置序号)。
[进行实验]同学们在完善实验方案后,测出了该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反思与评价]实验后,有同学提出,还可以用“沉淀法”进行测定: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X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计算可得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则X物质可以是下列中的(选填字母代号)
A.KCl溶液
B.MgCl2溶液
C.Ba(NO3)2溶液
D.Ca(OH)2溶液
23. 经查阅资料可知:草酸晶体(H2C2O4·2H2O)熔点较低,受热时会迅速熔化并发生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2H2O CO↑+CO2↑+3H2O。为验证草酸的分解产物并利用其产物来测定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假设氧化铜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1)、上图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利用了它的;(2)、利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检验出草酸分解产物的两种气体是;(3)、若耍检验草酸分解产物中的第三种成分,可以对上述实验装路进行怎样的改进?。(4)、利用该实验装置测定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先称量氧化铜样品的质量,再分别称量E装置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即可计算求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但按此方法测得的结果比实际测定结果要大,分析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 至少写出两点)24. 在研究碱的性质时,向充满CO2的矿泉水瓶里加入少量氢化钠溶液,拧紧瓶盖并振荡,瓶变瘪,小明认为还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为解决小明的疑惑,小红提出了实验一并进行了实验。实验
步骤与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一
1.取2个相同的塑料瓶,分别集满二氧化碳,编号A、B组.
两瓶内气体无色透明,瓶子形状正常。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2.分别向A、B两瓶中加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清水,立即拧紧瓶盖并振荡。
?
实验二方案
先向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充分通入二氧化碳后观察洛液颜色变化,比较前后的颜色,得出结论
(1)、小明认为反应未发生的假设依据是.(2)、将表中“?”处的内容补充完整.(3)、有人提出实验二的方案,你认为是否能得出与实验一相同的结论,并解释原因.25. 已知知酵母菌中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小金据此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图甲为实验装置示意图,注射器A
注射器B
甲组
1体积分数的H2O2溶液5mL
2%项量分数的酵母菌液2mL
乙组
1体积分数的H2O2溶液5mL
蒸馏水2mL
①选用2套图甲装置分别设置甲组与乙组,并将表中所示液体吸入相应注射器中;
②将装置恒温1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各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
③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A中的液体缓慢推至B中后再夹紧止水夹,恒温5分钟后,观察井记录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重复试验3次并取平均值;
④改变实验温度(温度设置:0℃、10℃、20℃、30℃、40℃、50℃、60℃),重复步骤①②③步骤。在不同温度下,步骤②中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均为0,步骤③中甲组和乙组的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本实验通过比较酶的活性大小(2)、由图乙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3)、在本实验中设置乙组实验做对照的目的是.26. 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器材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1)、请将电路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动到(选填“A”或“B”)端。(3)、小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片P向(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4)、小明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象。若小灯泡两端实际电压为1.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可能是 。A、0.45W B、0.75W C、1.05W D、1.25W27. 近日,一位资深驴友在微信圈分享户外野营经验时,称只要用一张口香糖的包装锡纸,用剪刀剪成中间狭窄的条形,并将锡纸两端分别接在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锡纸就可以燃烧起来,从而可以较快地获取火种。据此,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长度为9厘米,宽度为5毫米,中间窄度不同的锡纸条搭在一节5号干电池的正负极,
实验现象如下表:
中间部分窄度/mm
1
2
3
4
5
现象
少量火星、狭窄处迅速裂断
狭窄处被
点燃
狭窄处出现大量火星,不断裂
狭窄处出现少量火星、不断裂
狭窄处无
火星
(1)、若用此“锡纸”较快获取火种,应该选取多少窄度的为宜?。(2)、请你分析为什么多次实验都是锡纸中间最窄处先燃烧或先出现火星?。(3)、兴趣小组认为影响“锡纸”被点燃的因素还与有关,他们又开始了探究……28. S2Cl2是一种金黄色易挥发的液体(熔点:-76℃,沸点:138℃),易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H2S、SO2、H2SO3、H2SO4等物质。人们使用它作橡胶硫化剂,使橡胶硫化,改变生橡胶热发粘冷变硬的不良性能。向熔融的硫中通以干燥、纯净的Cl2即可生成S2Cl2。下图是实验室用S和Cl2制备S2Cl2的装置(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用于制取氯气,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2O。此方法制得的氯气中会含有(填化学式)和水蒸气等杂质。(2)、B为气体除杂、净化装置,其中洗气瓶b中盛放的试剂为。(3)、装置D为冷凝管,用来冷却生成的气态的S2Cl2。在用水冷却过程中,从口(选填“c”或“d”)进水。29. 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1)、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图 1:步骤2反应中体现出焦炭的性。(选填“氧化”或“还原”)(2)、研究水样的pH、水中溶解氧浓度与钢铁腐蚀速率的关系。查阅相关文献得到图 2、图 3 资料。①图2表示水样温度22℃、氧含量6mL/L时,钢铁腐蚀速率与水样pH的关系。当pH<4时,随pH值减小,钢铁腐蚀速率明显增大的原因是。
②图3表示温度22℃、pH=7时,钢铁腐蚀速率与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关系。当溶解氧超20mL/L时,钢铁腐蚀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30. 密度是物质的重要属性,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测量各种液体的密度。某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制了测量液体密度的杠杆密度计,可以从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液体密度的数值,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表扬,结构如图所示。所用器材:轻质杠杆(自身重力忽略不计)、两种规格的空桶(100mL和200mL)、质量为m的物体A、细线。设计过程如下:(1)、将杠杆在O点悬挂起来,空桶悬挂在B点,质量为m的物体A悬挂在C点时,杠杆水平平衡。测出B点到O点的距离为l,C点到O点的距离为10,此时C点的密度刻度线对应的数值为。(2)、在B点的空桶内注满液体,空桶容积为V,移动物体A至C1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C1点到O点的距离为l1 , 此时C1点的密度值为(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3)、要使制作的杠杆密度计测量精度更高一些,应选择规格的空桶(选填“100mL”或“2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