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2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4-0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哈佛中国史·世界性帝国:唐朝》的作者认为,以“安史之乱”为标志的历史断裂不仅对王朝命运而言,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轨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是真正的唐朝乃至整个中华帝国历史的分界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政府对百姓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儒学复兴,理学开始兴起 D、陆上丝路贸易新发展
  • 2.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周恩来出席大会并发表了讲话,高度赞扬文化界“不分思想,不分信仰的空前团结,象征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一定可以凝固的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表明(   )
    A、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开始占主导地位 B、中共重视开展文化统一战线工作 C、中日民族矛盾即将上升为主要矛盾 D、抗战已从防御阶段转入相持阶段
  • 3. 美国1978年通过《文官制度改革法》打破职位分类的限制,1986年通过了文官制度简化法案,在职位分类上,把性质相近的职位进行合并。这些改革措施旨在(   )
    A、维护文官系统的稳定性 B、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C、改变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D、消除政党政治的弊端
  • 4.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这说明“百家争鸣”(   )
    A、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B、核心是重建社会秩序 C、导致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殊途同归 D、促进了学术文化交流
  • 5. 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1921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旅,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   )
    A、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 B、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 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D、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
  • 6. 有学者指出,朱熹不仅在《家礼·婚礼》中将传统婚姻“六礼”简化为纳彩、纳币、亲迎“三礼”,“以从简便”,而且还在《家礼·祭礼》中指出即使有贫富老疾的客观差异,也并不构成实行家礼的阻碍。据此可知,朱熹旨在(   )
    A、重构儒家传统礼教体系 B、简化传统宗教礼仪 C、扩大礼教在基层的影响 D、维护理学正统地位
  • 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二战结束后维护国际金融秩序稳定的重要力量。其成立时各国认缴资金的份额决定了该国在这一组织的发言权,而作为二战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美国,认缴的“会员费”远超其他国家。据此可知,二战后初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A、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B、成为维护美元霸权地位的工具 C、推动了国际贸易民主化的实现 D、为各国提供了宏观调控的杠杆
  • 8.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多位启蒙思想家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伏尔泰还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这说明(   )
    A、儒家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B、启蒙思想家普遍推崇中国文化 C、中学西渐影响启蒙运动 D、中国的政治制度受到西方青睐
  • 9. 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人头攒动的勾栏瓦舍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市井文化取代贵族文化 B、儒家文化的再度复兴 C、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D、中外交往的空前频繁
  • 10. 北宋时期出现了“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下列与此有关的是(   )
    A、程朱理学受官方推崇成主流意识形态 B、政府首创武举和殿试使进士地位提高 C、政府开始任用高级官僚主持科举考试 D、科举制向全社会开放更强调公平竞争
  • 11. 辽朝建立后相继在今赤峰、北京、大同等地兴建京城,还将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的行营作为国家政治中心。这表明辽朝(   )
    A、始终坚持草原本位 B、承袭中原传统制度 C、大力推动民族交融 D、具有特殊社会面貌
  • 12.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史  实

    结论

    A

    16—17 世纪,欧洲在“科学革命”中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

    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产生

    B

    1870 年,英国规定重要的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

    体现 了文官政治的中立原则

    C

    1941 年,埃塞俄比亚人民击败意大利侵略军,恢复了国家独立

    瓦解 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D

    1958 年,苏联政府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

    摒弃了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

    A、A B、B C、C D、D
  • 13. 中国古代谚语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的劳作方式是( )
    A、农业集体劳作 B、农业家庭式劳作 C、手工业作坊式劳作 D、农业庄园式劳作
  • 14. 1977年,北方国家(发达国家)建立了总额为10亿美元的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以资助南方国家(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现代化生产。另外,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份额有所提高,表决权有所增加,这些做法(   )
    A、有利于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B、动摇了发达国家经济主导地位 C、保障了北方国家的经济安全权 D、顺应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
  • 15. 15世纪中期,欧洲的水手只知道全世界大约15%的海岸线;到了1650年,接近50%的海岸线已经为欧洲水手所知。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商业革命的发生 C、价格革命推动 D、近代科学的建立
  • 16. 下表所示为2019年我国主要领导所参加的部分外交活动。由此可知,新时代我国外交(   )

    时间

    外交活动

    3月

    李克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

    4月

    李克强出席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6月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

    6月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

    11月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

    11月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

    12月

    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成都举行,李克强出席

    A、突出以联合国为中心 B、重视睦邻友好关系 C、积极进行多边外交 D、强调南北协调合作
  • 17.  1945年8月国共重庆谈判时,国民党散布“中共只要军队和地盘”,中共表示军队数量让至43个师只占1/7时,中间派即表示赞成;当毛泽东表示可接受20个师的方案时,各方面人士纷纷指责国民党,为中共鸣不平。可见重庆谈判(   )
    A、促进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推动和平民主力量的凝聚与发展 C、保障了政治民主化的实现 D、为和平建国协议的通过奠定基础
  • 18. 下面是近现代某一国际条约部分条款的内容,这一条约所属的国际体系是(   )

    (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
  • 19. 某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成立是“考虑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在推动亚洲经济体持续增长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该机构是(   )
    A、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B、亚太经合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 20. 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  )
    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晚清以来,由于国内租界的城市化示范效应,使得政治精英和市政学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阶层,呼吁和提出改革近代中国政治体制的诉求,推进城市管理理念变革。清廷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宣布进行“新政”。其中涉及城市管理体制变革的内容主要有:城市广泛设立一种新型的承担城市管理职能的警察机构,并建立近代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管理机杜商部,开始建立并初步确立相应法律体系。颁布自治章程,实行城乡分治,在各城镇实行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章程的颁布和实施,打破了原来城乡合治的管理体制,城市管理机构的雏形在许多城市中建立起来。

    ——摘编自郭雪飞《传统到近代:中国城市管理理念的演变》

    材料二: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指出,要加强党委对城市工作的领导,恢复和发展生产,改善城市人民生活。城市由多功能向以工业生产为中心转变,工业生产成为城市的主要功能。通过实行一系列城市管理彻底组织化的措施,形成了由城市单位和居民委员会等横向组织,官方化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其他半官方化社会团体等纵向组织构成的组织网络。区政府按照市政府机构的构成在本级设立相应部门,进行辖区内城市事务的管理工作,这种强调上下相互对口的机构设置方式组成专业性“条条”;从对上归口管理的角度,城市国营大中型企业也形成了另一种“条条”关系。

    ——摘编自陈松川《中国共产党城市管理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市管理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 22. 民族主义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起着不同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9世纪,民族主义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后半世纪,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在于俾斯麦用马基雅维利式的外交手腕和他所称的“铁血”战争成功地统一了德国,并建立起了德意志帝国。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19年6月28日和约签订当天,德国各右翼报纸普遍在头版加上了表示哀悼的黑色镶边,《德意志报》更是在头版鼓吹:“复仇!德意志民族!”没有一个德国人将条约视为一项“既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的公平的解决方案来接受它,所有德国人都打算一有机会就立即摆脱至少是和约的某些部分。法西斯纳粹的“族民共同体”不过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的、极端独裁专制的、极端反动的法西斯国家,可是它居然迷惑和吸引了德意志民族大部分芸芸众生。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不是德国“历史的中断”,纳粹的思想意识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0多年统治德国的政治思潮基本一致。

    ——据刘自强《<凡尔赛和约>与战后德国民族复仇主义的勃兴》等整理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希特勒拖到反人类战争中去的德意志民族遭到了正义的报复,国家被摧毁,民族被分裂。但是接受了历史教训的德意志民族在争取民族统一的精神鼓舞下,在短短的十几年重又东山再起,进入世界先进工业国行列,而强大的民族亲和力最终冲决外力人为的藩篱,使分裂达整四十年的德意志民族再度统一神墙起来。

    ——摘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俾斯麦用“铁血”战争击败的三个对象,并阐述民族主义与德国统一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述《凡尔赛和约》与纳粹党上台之间的关联,概括“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产生的严重后果。
    (3)、简述二战后德意志“民族被分裂”的表现。根据材料三,概括促成“德意志民族再度统一起来”的因素。

三、论述题

  • 2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历代中央王朝设置机构、官吏,管理宗教事务的制度。它是中国古代行政管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历代王朝都设置官吏和机构以管理宗教事务。周朝设有太卜和占人等职官,负责卜筮吉凶。秦统一中国后仍因周制,设太卜官掌占卜,并设奉常,掌宗庙礼仪;自秦、汉、三国至晋,太常之设,既为职官名,亦为其机构之名。宋、齐、陈时,机构为太常,掌其职的官职为太常卿。宋代的道教和佛教事务,先由太常寺掌管,后归鸿胪寺。“中太一宫、建隆观等各置提点所,…掌寺院僧尼帐籍及僧官补授之事”(《宋史·职官志》)。明代中央除设掌祭祀礼乐之事的太常寺外,还于洪武十五年设僧司、道司,掌天下僧道。在地方的府、州、县设有专门机构,分别掌管当地僧、道事宜,并都是选精通经典、戒行端洁者主其事。明代规定府、州、县的僧道数额、限制出家年龄,僧道官员的选拔要经过统一考试,遴选通晓经义、恪守清规者,由中央认定资格,发给度牒;特别是清代制定《嘛事例》五卷,这些都起到了规范宗教活动的作用。

    ——摘编自知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简说》

    材料论述的是中国古代宗教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蕴含了中国古代政治的诸多信息,从材料中提炼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史实予以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