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专练——光学实验(26)

试卷更新日期:2023-04-04 类型:二轮复习

一、实验探究题

  • 1. 如图甲所示是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垂直放置于白色纸板上,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在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
    (2)、若移去蜡烛B,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3)、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4)、另一小组在做该实验时发现点燃的蜡烛A,同时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两个像,其原因可能是所选的玻璃板较(填“厚”或“薄”),通过测量发现两像间的距离为1cm,则所选玻璃板的厚度为cm;
    (5)、实验后,他们将一电子时钟放在平面镜前,看到如图丙所示的像,则此刻的时间是
  • 2. 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芳同学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有:两块薄厚不同的单面镀膜薄玻璃、支架、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白纸、刻度尺、铅笔;实验中小芳同学将镀膜的玻璃板垂直放在水平放置的白纸上,并将玻璃板镀膜的一面面向自己,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并选择了一只与A蜡烛外形完全相同的B蜡烛,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它与A蜡烛的像位置完全重合;

    (1)、小芳应尽量选择较(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
    (2)、当把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它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将玻璃板(选填“靠近”或“远离”),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芳在图乙所示的白纸上记录了多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下列实验中与小芳多次实验目的不同的是______;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B、用刻度尺测橡皮的长度 C、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芳需要拿走蜡烛B,将一个光屏放到蜡烛A成像的位置,然后(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
    (5)、另一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3.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量角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次数

    ∠i

    ∠r

    1

    70°

    70°

    2

    45°

    45°

    3

    30°

    30°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的光束,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
    (2)、如图甲所示,让入射光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NOF上可看到反射光OF,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4)、在图甲中如果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则反射光会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 4. 如图为某实验小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

    (1)、为了显示光路,硬纸板要(选填“光滑”或“粗糙”);
    (2)、将入射光线AO向ON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B(选填“靠近”或“远离”)ON;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向O点,光将沿图甲中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4)、某同学在实验时,让入射光线如图AO沿纸板E射向镜面,然后转动纸板F,使纸板F和纸板E在同一平面内,但在F上没有发现反射光线,其原因可能是
    (5)、实验时,小明发现每次用铅笔把光的传播路径描下来非常不方便。认真思考后,他认为在正确操作时,只要在光的传播路径上标记两个点就能确定了,他用到的光学知识是
  • 5. 如图甲,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与蜡烛A大小相同)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在玻璃板(前侧/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
    (2)、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直接观察光屏(能/不能)出现蜡烛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实)像;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
    (4)、实验中,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中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向右/向左/不)移动,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转向自己/转离自己/不动);
    (5)、如图乙所示,小明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他观察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清晰的像k1和k2 , 则像k1的像距为(填“v1”或“v2”),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1.2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若在图乙中k1和k2两个像中间放置一块不透明薄挡板,则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选填“只有k1”“只有k2”或“k1和k2”)。
  • 6. 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面的白纸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观察,如图甲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丽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确定
    (2)、玻璃板厚度对所成像的大小(选填“有”或“无”)影响;实验室有两块茶色玻璃板,厚度分别是2mm和5mm,为了更好地得出实验结论,小丽选用的玻璃板厚度应是(选填下列选项);

    A.2mm  B.5mm  C.都可以

    (3)、小丽为了检验玻璃板是否与水平面垂直放置,可以使用来进行检验;
    (4)、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选填“实”或“虚”)像;
    (5)、小丽将一颗棋子以5cm/s的水平速度靠近玻璃板(如图乙),经过2s后物体与像的距离变化了cm;
    (6)、小丽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回家途中,站在离平面玻璃制成的地铁安全门外0.5米处候车。地铁进站,在安全门向两侧打开的过程中,关于小丽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成像的情况,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随着安全门的打开,像会逐渐远离小丽 B、所成的像越来越小,直至不成像 C、依旧成完整的像,且像到她的距离为1米 D、随着门的打开,各成一半像,并分别向左右移动
  • 7.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放置的茶色玻璃板前放棋子A,按照图甲中(选填“①”“②”或“③”)的方式看到棋子A的像A',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
    (2)、把与A相同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并移动棋子B与A的像A'完全重合,得出像与物大小相等的结论,这种研究像与物大小关系的科学探究方法称为(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如图乙所示,将物体放在A处时,眼睛在C处看不见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不改变眼睛的位置,下列操作方法能看到物体A在平面镜中像的是______。
    A、将物体A靠近平面镜 B、将平面镜水平向右平移 C、将平面镜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
  • 8. 如图为小新“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支大小、外形均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将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

    (1)、实验时应选(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方便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3)、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选填“A”或“B”);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偶然因素,寻找普遍规律
    (4)、为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的猜想,小明将一张白卡片放在蜡烛的位置,(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观察卡片上有无蜡烛A的像;
    (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当靠近感应玻璃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人在玻璃门中的像(选填“会”或“不会”)随门平移。
  • 9.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

    (1)、实验中纸板的作用是 , 将入射光线A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B(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线,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途径;
    (5)、实验测得入射角为45°,反射角也为45°,由此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得出的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10.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该取来两只的蜡烛,蜡烛B代替的是(填“A蜡烛”或“A蜡烛的像”);
    (2)、实验时,应该(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B;
    (3)、实验时,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
    (4)、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蜡烛成像仍在B处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5)、如图丙,该实验中共有三个虚像,分别是蜡烛A经玻璃前后两个表面分别成像A1、A2 , 蜡烛B由玻璃板折射成像B1;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像距比物距偏大;请分析说明像距比物距偏大原因是(可用用图中所给的字母说明):

    实验次数

    1

    2

    3

    物距u/cm

    3.39

    5.11

    6.39

    像距v/cm

    3.50

    5.22

    6.51

  • 11.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采用较薄的透明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目的是
    (2)、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等大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 , 则蜡烛B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白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选填“A1”、“A2”或“A3”);
    (5)、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cm,则蜡烛的像(选填“竖直向上移动1cm”、“竖直向下移动1cm”或“保持不动”)。
  • 12. 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后,小明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探究小孔成像,他用一次性杯子和半透明薄膜做了一个“针孔照相机”,他在一次性杯子的底部用针戳了一个小孔,在杯口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如图甲所示)

    (1)、小明在明亮的实验室用这个“针孔照相机”来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如图乙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
    (2)、图中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
    (3)、实验中蜡烛燃烧变短,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填“上”或“下”)方向移动;小明改进方法后用“针孔照相机”再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并发现增大孔到蜡烛的距离,可观察到半透明薄膜上蜡烛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明在另一个一次性杯子底部挖了一个小三角形的小孔,继续在同位置观察同一个蜡烛,发现在半透明薄膜上的像的形状 (选填“有”或“没有”)变化。
    (5)、小明和小华在硬纸板上挖孔来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图1的装置,小华设计了图2的装置,(其中乙均为不透明卡纸),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你认为(选填“图1”或“图2”)设计更合理。

  • 13. 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如图甲,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红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
    (2)、实验时,小红同学应在(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若图乙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其中的一半平行向后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___________。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4)、若图丙中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现将平面镜绕M点从MN转到MN′位置,如图丙所示,S'离M点的距离。(填“越来越近”“越来越远”“保持不变”)
  • 14. 小茗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准备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铅笔,光屏。需要添加的测量器材是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
    (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
    (4)、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发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 , 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5)、综上可得,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小轿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这样安装的好处是:夜间行车时,如果车内开灯,车内乘客经前挡风玻璃成的像在司机的(选填“斜上方”“正前方”或“斜下方”),这样会减小对司机观察路况的干扰;
    (6)、蜡烛A的像,是蜡烛发出的光经玻璃板而形成的。要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应(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没有像。
  • 15. 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把一个小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选填“粗糙”或“光滑”)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E和F连接起来的,纸板E和F的交线ON与镜面 , 如图甲所示;
    (2)、实验时,将一束光贴着纸板P沿E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Q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Q绕ON向前或向后翻折,则纸板Q上(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同一平面内(选填“在”或“不在”)。在纸板Q绕ON向后翻折的过程中,反射光线的位置(选填“改变”或“不变”);
    (3)、若保持平面镜位置不变,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如图乙),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且沿E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此时(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4)、在硬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入射角大小多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i

     20°

     30°

     45°

     50°

     62°

    反射角r

     20°

     30°

     45°

     50°

     62°

  • 1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如图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小芳同学在实验中,她按如图装配仪器 (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 调(填“上”、“下”);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填“左”或“右”);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 17. 小滨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滨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cm;
    (2)、小滨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让烛焰的像成在
    (3)、如图乙所示,小滨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此时,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左”、“右”)移动;
    (4)、小滨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中间部分,则光屏上出现______。
    A、飞虫的像 B、飞虫的影子 C、仍是烛焰的像 D、仍是烛焰的像,但像中间是个黑影
  • 18. 崇崇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或抽水来改变水透镜的厚薄。

    (1)、先将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至 ,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2)、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如图所示,该像为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
    (3)、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水透镜的下半部分后,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4)、将图中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水透镜和光屏都不动,此时应对水透镜(选填“注水”或“抽水”),使其焦距变(选填“长”或“短”),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呈现清晰的像。
  • 19.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安装好器材后,点燃蜡烛发现烛焰的像位于光屏的上方(如图1乙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没有在同一 上,应将凸透镜向 移动,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器材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应用此成像规律可制成
    (4)、近年来,很多学生不注意用眼保健,以致近视眼患者越来越多,图2中的 所描述的就是近视眼患者成因,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片放在图1丙图所示的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发现需要再将光屏向 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 20. 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实验过程中,当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4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空都选填“远离”或“靠近”)。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整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调。(选填“上”或“下”)
  • 21.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了便于观察,本实验应在光线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
    (3)、小明在某次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依据此成像原理制成的;
    (4)、小明做实验时不小心用手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烛焰的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5)、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则人眼在图中(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6)、小明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的适当位置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 22. 学习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

    (1)、按照图甲安装实验器材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除了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还应调整他们的中心大致在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透镜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20cm刻度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利用该成像原理可制成(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3)、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与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是cm。
    (4)、疫情期间上网课时,发现有些同学用手机拍照上传的作业图片总是一头大一头小,一侧亮,一侧暗。你认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大的一头是虚像,小的一头是实像 B、大的一头是放大的,小的一头是缩小的 C、大的一头离镜头近,小的一头离得远 D、把拍照手机水平放到作业本的上方,拍出来就会一样亮
    (5)、同学们紧接着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水凸透镜(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水或吸水的多少来调节)探究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①如图(a)所示,经过调节,光屏上恰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若向水凸透镜内(注入/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远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远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后)方。

    ②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明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的眼睛属于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 23.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图甲所示位置时,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f=cm;
    (2)、实验前,应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3)、在图乙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动到20cm刻度线处,则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所成的像性质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如图丙,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 2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为使凸透镜所成的像位于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如图甲所示,若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调(选填“左”、“右”“上”或“下”),此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
    (2)、若将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所成的像将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利用这个规律可知:我们在照毕业合影时,如果最边缘的两个同学未进入取景框,则此时摄像师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我们;
    (3)、小红同学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进行了两次实验,如乙图所示,在实验1中,她能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的“烛焰”;在实验2中,她通过凸透镜能观察到正立、放大的“烛焰”。则该同学在实验1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验2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4)、如图乙,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不改变图乙实验1中蜡烛和透镜位置:

    ①若仅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相同直径较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 (选填“变小”“变暗”或“变不完整”)了;

    ②若将凸透镜换成直径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则需将屏 (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 (选填“变大”或“变小”);

    (5)、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小红用凸透镜和光屏模拟眼睛,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 (选填“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方向移动光屏;
    (6)、取下凸透镜,在原透镜位置正确放置一块薄玻璃板,在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也能看到一个像,此时成的像与(5)中所成的像在“正倒”、“大小”“虚实”三个方面 _____;
    A、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 B、三个方面都不同 C、三个方面都相同 D、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
    (7)、将点燃的蜡烛移到如图丙所示的A位置,人眼观察到放大的像,现将光屏放在图中虚线的位置,人眼观察到烛焰的像 _____。
    A、能成在光屏上 B、大小不变 C、会消失 D、亮度变暗
  • 2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上,其目的是
    (2)、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与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1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当光源距透镜5.0cm时,光屏上(有/没有)光源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此时,像成在(光屏/光源)一侧。若要观察到此时的像,则眼睛要位于(光屏/光源)一侧;
    (4)、如图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选填“实”或“虚”)像;保持凸透镜在“0”位置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将光源向移动,光屏向移动;
    (5)、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______。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 26.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的实验.

    (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 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据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有什么关系?
    (2)、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f= cm;
    (3)、实验前,应先调整蜡烛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
    (4)、实验过程中,若固定蜡烛与凸透镜,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屏上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 ;若固定蜡烛与光屏,无论怎么移动透镜,屏上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
    (5)、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 50cm 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10cm处,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放大” 或“缩小”)的(选填“虚”或“实”)像.
    (6)、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与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当 u>2 f 时,物体移动速度(选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当 f <u<2 f 时,物体移动速度(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
  • 27.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后能成(填写完整的像的性质);
    (2)、小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完整的烛焰的像后,他的食指指尖不小心触摸到了凸透镜镜面,此时光屏上会出现(选填“指尖的像”、“指尖的影子”、“完整烛焰的像”或“部分烛焰的像”);
    (3)、在图乙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后,取一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移走眼镜片,稍微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眼镜片(选填“近视”或“远视”);
    (4)、某次实验中将蜡烛放在20cm刻度线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在图乙的光屏上恰巧出现清晰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向左移动透镜到cm刻度线处能再次接收到清晰的像。
    (5)、若将本实验的透镜换成更“凸”的透镜,则该凸透镜折光能力变强,成清晰的像出现在乙图的光屏(填“左”或“右”)侧。
  • 2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各一个,火柴一盒.

    (1)、在挑选透镜时,小明把两个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光斑,他应该选择(甲/乙)透镜来进行实验.
    (2)、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像,这是因为在实验前小明忽略了实验中的一个操作步骤,这一步骤应是 .
    (3)、如图丁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 v 和物距 u 的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4)、当烛焰距凸透镜 35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要使  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靠近/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5)、实验中他不小心用纸把透镜下半部分遮住了,则他看到的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变大/变小/不变),亮度将(变亮/变暗/不变).
    (6)、实验后,小明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说明小明同学所带的是眼镜.(近视/远视)
  • 29. 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1)、小明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随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2)、重新调整后,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光屏上成的是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个像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
    (3)、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9.85cm B、13.5cm C、22.5cm
    (4)、如果有一只飞蛾趴在凸透镜的中心,将透镜遮住了一半,此时我们看到光屏上呈现________(选填序号);
    A、清晰的飞蛾的像 B、不清晰的烛焰的像 C、变暗的烛焰的像 D、飞蛾和烛焰重叠的像
    (5)、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地方,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6)、去掉远视眼镜,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此时应________(选填序号)观察烛焰的像。
    A、不透过凸透镜从左向右 B、不透过凸透镜从右向左 C、透过凸透镜从左向右 D、透过凸透镜从右向左
  • 30. 小龙同学用如图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焦距为cm;
    (2)、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由该成像规律制成的;
    (3)、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4)、如图丙所示,当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保持蜡烛、凸透镜和眼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5)、如图丁所示,烛焰、凸透镜分别位于10cm、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丁中(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此时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