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语文二诊模拟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4-03 类型:高考模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是文明润人心,最是文化流永传。央视播出《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尚书》在网络引发收视高潮,关于中国经典文化和精粹文明的话题讨论也在网络成为焦点。同为中国人,共饮华夏文明长河一泓水,同根同宗、基因传承,华夏文明的力量绵延至今,依旧闪烁着无比璀璨的光芒,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不得不说,“典籍里的中国”只是华夏文明的一扇小小的窗,将广袤无边的华夏文明开启一个角,让人感受到其中宇宙释放能量般的无穷魅力。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有什么样的文化才会有什么样的民族与国家,才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久弥新、熠熠生辉,正是因为中华文明承载自强不息的勇毅顽强,蕴藏兼容并蓄的博大精深,涵盖协和万邦的融会贯通,方能在吐旧纳新、更迭换代上继承与弘扬。从黄炎传说,到秦皇汉武,再到唐宋元明清,无不彰显着中华文明的高深内涵与广博厚重。中华文明如同一个宝库,任何一个元素、一个阶段,都能泛荡起文明弥足珍贵的涟漪与碧波。
华夏文明生生不息,因有薪火相传、一脉相系。从诸子百家,到秦赋汉歌,再到唐诗宋词,又到元曲明清小说,文字在文明中扮演着举重若轻的角色,文化的载体总是以多元的形式不断完善和洋溢色彩,如同在华夏文明千年长河淘洗与打磨的五色鹅卵石,标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智慧之韵味。当然,文明是劳动的成果,离开劳动的文明是缺乏支撑的。从玉门关到嘉峪关,从龙门石窟到江南园林,从万里长城到兵马俑,从滕王阁到岳阳楼,甚至是日常的饮食、服饰、车马等等,无不是劳动结晶的沉淀;从竹简刻写,到造纸印刷,文明与科技似乎天然汇通一体。农耕文明到工业革命,再到“云时代”、智能时代,文明的脚步蝶变升级,正是“劳动创造——科技变革——文明演绎”的爆炸内循环。
文明在历史更选,文化自信屹立长存,历史的标尺延伸到今天,中国革命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改革开放文化,同样深深烙印着华夏文明的基因,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粹与优秀文化在激浊扬清、去伪存精中得到彰显与诠释。当然,这些先进文化、先锋文明同百年党史、七十多年新中国史、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史、五百多年社会主义史分不开。历史孕育了文化,文化拓展了历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明将释放更具绚烂的光辉。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文化的践行者、携带者、继承者和创造者。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文明发展理念,推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继承和弘扬,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向高潮,必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激发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华夏文明弦歌不辗,必定要从党史中寻找密码钥匙,提振文化自信的根源与动能。
《摘编自段官敬《典籍里的中国,让华夏文明弦歌不辍》,川观新闻2021年2月1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正因为吐故纳新、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才有了勇毅顽强、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 B、无论是黄炎传说还是秦皇汉武,都彰显了中国经典文化的高深内涵和广博厚重。 C、文字是文明中最重要的角色,标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有的文化风格和智慧韵味。 D、文明是劳动的成果,我们要用劳动创造推动文明演绎,从而实现新时代的科技变革。(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即点出议题“文化与文明”,然后从文化自信、华夏文明、历史维度展开论述,条理清晰。 B、文章第三段在论述华夏文明和劳动的关联时,从文字到文化、文明的角度,层层深入,为下文分析人民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做了铺垫。 C、文章阐述文明和历史的辩证关系时,着眼于其对新时代的文化和文明的现代价值,为结尾议论张本。 D、文章引议联结,使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证明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文化载体,其主体思想内容也各不相同。 B、因为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会构筑不同的文化,所以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自信。 C、为了华夏文明的生生不息,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首要工作是坚定不移地促成文化载体以多元的形式展现,以此促使劳动、科技的进步。 D、赓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人民为主体,萃取传统思想的精华,提振华夏文明的精气神。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涧溪春晓》是人民日报记者徐锦庚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文章报道了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脱贫致富的故事,在徐锦庚眼中,三涧溪就是中国乡村的缩影。文本展示的既是一位村官(高淑贞)的奋斗历程,也是一个村庄的治理故事。
记 者:您从何时开始有创作这部作品的计划?
徐锦庚:2019年9月,中国作协启动“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我领受的任务就是采写三涧溪。我对三涧溪并不陌生。我在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工作12年来一直关注这个老典型,多次安排记者去采写,还率分社党员骨干去参观学习。我最初的打算是,挖掘扶贫脱贫素材,讲好勤劳致富故事。然而,当我融入三涧溪,触摸其灵魂深处时,渐渐有了新的感知。
记 者:三涧溪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
徐锦庚:三涧溪曾经“阔”过。老铁匠马世昆在改革开放初期组建了钢铁冷断加工队,带领乡亲走南闯北,1979年为集体创收18万元,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在他的带领下,村里集体经济厚实,村民生活富裕,是远近闻名的先进村。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三涧溪陷入混乱,违法乱纪不断,村庄脏乱不堪,村支书像走马灯似的连年更换,村集体欠债严重,成了个烂摊子。
2004年,乡村女教师高淑贞临危受命,回到三涧溪担任村支书。15年来,她强班子,治村容,勇担当,敢亮剑,励精图治,奋发有为,敏锐把握机遇,顺势而为。三涧溪逐渐走出泥淖,再次脱贫致富,村集体净资产上亿元,人均收入2.8万元,还跻身全国先进行列,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平安家庭创建先进单位”“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殊荣。2019年底,就在我采访时,三涧溪又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三涧溪的贫富交替有迹可循:过去贫穷,是因普遍贫困、苦无出路;脱贫致富,靠的是苦干苦熬,勤劳致富;后来返贫,乃因人心涣散;再后来脱贫攻坚,是受益于国家扶持、区域优势。自2003年以来,连续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皆关注“三农”,近年更是倾力扶持,多方力量叠加,乡村躬逢盛世。作为章丘的城郊村,三涧溪被征土地多、就业机会多,脱贫水到渠成。所以,三涧溪的脱贫攻坚有其鲜明特点:不仅由“穷”到“富”,更是由“乱”到“治”。换言之,其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提高治理能力、提升文明素养。鉴于此,我改变创作初衷,围绕八字着墨;成风化人,由乱到治。
记 者:报告文学写作也需要写好典型人物,高淑贞是怎样一个典型?
徐锦庚:雁飞千里靠头雁,要当好乡村领头雁,尤为不易。在乡村领头雁群体中,高淑贞是鲜明独特的“这一个”。
三涧溪是个大村,有3000多人,“苗不一样齐”,历史遗留问题多。但高淑贞总是以昂扬向上的姿态,遇到因难不躲,遇到障碍不绕,敢碰硬,不退缩,头拱地,往前冲。
高淑贞为了解决问题,能伸能屈,原则问题寸步不让,策略问题灵活机动。她深知,三涧溪由富返贫的症结是组织涣散、人心浮动。所以,她想办法把人拢起来,人尽其才。她说:“如果只盯着人的缺点,天下无可用之人;如果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到处是可用之人。对这些小年轻,你推一把,就是对手;你拉一把,就是朋友。”几句平实话语,道出用人精髓。
记 者:高淑贞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从中也体现出了她的担当作为。
徐锦庚:农村脱贫攻坚,关键在于领头雁担当作为。担当作为正是高淑贞的亮点。高淑贞先在娘家村,后在婆家村,一干二十年,清路障,拔穷根,换班子,摸家底,建公寓,盖澡堂,修学校……一桩桩,一件件,之所以能善作善成,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她躬身入局,担当作为,不怕跑断腿,不怕磨破嘴,始终激情洋滋,就像不知疲倦的陀螺,一个人带动一村人。
高淑贞干中学、学中干,境界逐步提高,从自发上升到自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成为信念。涉及村民利益,她总是一碗水端平,努力写好“公”字。脚跟站得正,说话有人听。她能一呼百应,威信就是这样建立的。高淑贞政治站位高,机遇意识强,不逞匹夫之勇,巧妙借力使力,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事半功倍。每年中央一号文件一出来,她先学深悟透,活学活用,从字里行间寻找村庄发展新机遇。正是高淑贞抢抓机遇,尽心尽责,谋事有基,成事有道,得到上级鼎力支持,才使村庄“一步跨十年”。
记 者:中国乡村急剧变化,处于多年未有之大变局,亟待新的治理方式。您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看到脱贫要面对哪些难点?
徐锦庚:过去,人们为生计疲于奔波时,文明素养容易被忽略。如何提升农民文明素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既是后脱贫时代面临的紧迫问题,也是现代农村的主要矛盾。乡村人民进入现代社会后,思想观念仍在缓慢转型中,“身子已住楼房,头脑还在平房”。同时,在乡村,矛盾纠纷由过去的家庭,邻里矛盾为主转变为经济纠纷居多,化解难度增大。另外,大批农村精英迁入城市,导致农村缺乏生机活力,治理人才短缺,治理主体弱化,村官素质下降,缺乏乡村治理能力。
(摘编自《徐锦庚:破译乡村治理的“密码”》,《文艺报》2020年11月1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领受了采写三涧溪的写作任务,将其命名为《涧溪春晓》,作品的成功于作者对三涧溪村的深入了解和长期关注。 B、目前,中国乡村急剧变化,正处于多年未有之大变局,村级管理亟待探索一套新的治理方式,三涧溪村的成功为此提供了借鉴。 C、三涧溪村在改革开放初期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富村,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思想陈旧,方法失误,村民再次陷入贫困。 D、徐锦庚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涧溪春晓》,独辟蹊径,把主题指向“后脱贫时代”的乡村治理,揭示了目前中国乡村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涧溪村再次脱贫致富,有多方面的因素,当然,与其处在章丘的城郊,被征土地多,就业机会多也不无关系。 B、一个好的村干部,应该在干中学、学中干,逐步提高境界,敢碰硬,不退缩,既要坚持原则,也要有灵活的方法。 C、目前,农村的矛盾纠纷由过去的家庭、邻里矛盾转变为经济纠纷,矛盾错综复杂,涉及面广,化解难度增大。 D、怎样提升农民文明素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既是农村当前的主要矛盾,也是后脱贫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3)、三涧溪村再次成功脱贫致富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蝉与纺织娘
郑振铎
①你如果有福气独自坐在窗内,静悄悄的没一个人来打扰我,一点钟,两点钟的过去,嘴里衔着一支烟,躺在沙发上慢慢的喷着烟云,看它一白圈一白圈的升上,那末在这静境之内,你便可以听到那墙角阶前的鸣虫的奏乐。
②那鸣虫的作响,真不是凡响;如果你曾听见过曼杜令的低奏,你曾听见过一支洞箫在月下湖上独吹着;你曾听见过红楼的重幔中透漏出的弦管声,你曾听见过流水淙淙的由溪石间流过,或你曾倚在山阁上听着飒飒的松风在足下拂过,那末,你便可以把那如何清幽的鸣虫之叫声想像到一二了。
③虫之乐队,因季候的关系而颇不同,夏天与秋令的虫声,便是截然的两样。蝉之声是高旷的,享乐的,带着自己满足之意的;它高高的栖在梧桐树或竹枝上,迎风而唱,那是生之歌,生之盛年之歌,那是结婚曲,那是中世纪武士美人的大宴时的行吟诗人之歌。无论听了那叽——叽——的曼长声,或叽格——叽格——的较短声,都可同样的受到一种轻快的美感。秋虫的鸣声最复杂。但无论纺织娘的咭嘎,蟋蟀的唧唧,金铃子之叮令,还有无数无数不可名状的秋虫之鸣声,其声调之凄抑却都是一样的;它们唱的是秋之歌,是暮年之歌,是薤露之曲。它们的歌声,是如秋风之扫落叶,怨妇之奏琵琶,孤峭而幽奇,清远而凄迷,低徊而愁肠百结。你如果是一个孤客,独宿于荒郊逆旅,一盏荧荧的油灯,对着一张板床,一张木桌,一二张硬板凳,再一听见四壁唧唧知知的虫声间作,那你今夜便不用再想稳稳的安睡了,什么愁情,乡思,以及人生之悲感,都会一串串的从根儿勾引起来,在你心上翻来覆去,如白老鼠在戏笼中走轮盘一般,一上去便不用想下来憩息。如果你不是一个客人,你有家庭,你有很好的太太,你并没有什么闲愁胡想,那末,在你太太已睡之后,你想在书房中静静的写些东西时,这唧唧的秋虫之声却也会无端的窜入你的心里,翻掘起你向不曾有过的一种凄感呢。如果那一夜是一个月夜,天井里统是银白色,枯秃的树影,一根一条的很清朗的印在地上,那末你的感触将更深了。那也许就是所谓悲秋。
④秋虫之声,大都在蝉之夏曲已告终之后出现,那正与气候之寒暖相应。但我却有一次奇异的经验;在无数的纺织娘之鸣声已来了之后,却又听得满耳的蝉声。
⑤我在山中,每天听见的只有蝉声,鸟声还比不上。那时天气是很热,即在山上,也觉得并不凉爽。正午的时候,躺在廊前的藤榻上,要求一点的凉风,却见满山的竹树梢头,一动也不动,看看足底下的花草,也都静静的站着,如老僧入了定似的。风扇之类既得不到,只好不断的用手巾来拭汗,不断的在摇挥那纸扇了。在这时候,往往有几缕的蝉声在槛外鸣奏着。闭了目,静静的听了它们在忽高忽低,忽断忽续,此唱彼和,仿佛是一大阵绝清幽的乐队在那里奏着绝清幽的曲子,炎热似乎也减少了,然后,的的睡去了,什么都不觉得。
⑥良久,良久,清梦醒来时,却又是满耳的蝉声。山中的蝉真多!绝早的清晨,老妈子们和小孩子们常去抱着竹竿乱摇一阵,而一只二只的蝉便要跟随了朝露而落到地上了。每一个早晨,在我们滴翠轩的左近,至少是百只以上之蝉是这样的被捉。但蝉声并不减少。
⑦常常的,一只蝉两只蝉,叽的一声,飞入房内,这也是必定被人所捉的。有一天,见有什么东西在槛外倒水的铅斗中咯笃咯笃的作响,俯身到槛外一看,却又是一只蝉,这当然又是一个俘虏了。还有好几次,在山脊上走时,忽见矮林丛中有什么东西在动,拨开林丛一看,却也是一只蝉。它是被竹枝竹叶挡阻住了不能飞去。我把它拾在手中。同行的心南先生说,“这有什么稀奇,放走了它吧。要多少还怕没有!”我便顺手把它向风中一送,它悠悠扬扬的飞去很远很远,渐渐的不见了。
⑧初到时,颇想把它们捉几个寄上海去送送人。有一次,便托了老妈子去捉。她在第二天一早,果然捉了五六只来放在一个大香烟纸盒中,不料给依真一见,她却吵着,带强迫的要去。我又托那个老妈子去捉。第二天,又捉了四五只来,依真的纸盒中却只剩下两只活的,其余的都死了。到了晚上,我的几只,也死了一半。因此,寄到上海的计划遂根本的打消了。
⑨从此以后,便也不再托人去捉,自己偶然捉来的,也都随手的放去了。那样不经久的东西,留下了它干什么用!不过孩子们却还热心的去捉。依真每天要捉至少三只以上用细绳子缚在铁杆上。有一次,曾有一只蝉居然带了红绳子逃去了;很长的一根红绳子,拖在它后面,在风中飘荡着,很有趣味。
⑩半个月过去了;有的时候,似乎蝉声略少,第二天却又多了起来。虽然是叽——叽——的不息的鸣着,却并不觉喧扰;所以大家都不讨厌它们。我却特别的爱听它们的歌唱,那样的高旷清远的调子,在什么音乐会中可以听得到!所以我每以蝉声将绝为虑,时时的干涉孩子们的捕捉。
⑪到了一夜,狂风大作,雨点如从水龙头上喷出似的,向槛内廊上倾倒。第二天还不放晴。再过一天,晴了,天气却很凉,蝉声乃不再听见了!全山上在鸣唱着的却换了一种咭嗄——咭嘎——的急促而凄楚的调子,那是纺织娘。
⑪“秋天到了,”我这样的说着,颇动了归心。
⑬再一天,纺织娘还是咭嘎咭嘎的唱着。
⑭然而,第三天早晨,当太阳晒得满山时,蝉声却又听见了!且很不少。我初听不信;叽——叽——叽格——叽格——那确是蝉声!纺织娘之声却又潜踪了。
⑮蝉回来了,跟它回来的是炎夏。从箱中取出的棉衣又复入箱中。下山之计遂又打消了。谁曾于听了纺织娘歌声之后再听见蝉的夏曲呢?这是我的一个有趣的经验。
(节选自《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作家出版社)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前三段,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和一连串的比喻,融入自我独特感受,将“虫之乐队”之声如诗如画地表现出来。 B、文章将夏季蝉声与秋季虫声对比,一扬一抑中表现了作者对夏季蝉声的喜爱之情和对“秋季虫声”的厌恶之情。 C、文章最后一段作者通过回忆听到纺织娘歌声后又听见蝉声的奇妙经历,抒发了自己在炎夏季节听蝉的舒畅快乐。 D、本文语言淡朴清新,注重主体内在情绪。叙述如同拉家常,极具生活化,幽默风趣,轻松活泼,令人忍俊不禁。(2)、作者在写“一次奇异的经验”时,叙述了自己在山中的生活,描绘了充满乐趣的生活图景。请概括这些图景,并分析其作用。(3)、作者主张“文学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倡导“为人生”的写实主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文学主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高后①崩,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皆再拜言曰:“大王高帝长子,宜为高帝嗣。原大王即天子位。”即阼 , 谒高庙。帝曰:“吕产自置为相国,擅矫遣灌将军婴将兵击齐,欲代刘氏。婴留荥阳弗击,与诸侯合谋以诛吕氏。吕产欲为不善,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谋夺吕产等军。朱虚侯刘章首先捕吕产等。益封太尉勃万户,赐金五千斤。丞相陈平、灌将军婴邑各三千户,金二千斤。朱虚侯刘章邑二千户,全千斤。”上曰:“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千馀,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欢欣,靡有遗德。令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由教驯其民其令列侯之国为吏及诏所止者遣太子”上曰:“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民或祝诅上以相约结而后相谩,吏以为大逆,其有他言,而吏又以为诽谤。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匈奴入北地,居河南为寇。帝初幸甘泉。六月,帝曰:“汉与匈奴约为昆弟,毋使害边境,所以输遗匈奴甚厚。今右贤王离其国,将众居河南降地,非常故,往来近塞,捕杀吏卒,驱保塞蛮夷 , 令不得居其故,陵轹边吏,入盗,甚敖无道,非约也。其发边吏骑八万五千诣高奴,遣丞相颍阴侯灌婴击匈奴。”匈奴去。
【注释】①高后,汉高祖刘邦之妻吕后,刘邦死后,吕后临朝称制八年。
(节选自《史记·孝文帝卷十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由教驯其民/其令列侯之国/为更及诏所止者/遭太子/ B、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由教驯其民其令列侯之国/为吏及诏所止者/遣太子/ C、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由教驯其民/其令列侯之国/为吏及诏所止者/遣太子/ D、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由教驯其民/其令列侯之国/为吏及诏所止者/遣太子/(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文,皇帝庙号。文表示有经纬天地之才,孝体现汉朝以孝治天下的传统。 B、即阼,即皇帝登基。因古时新天子登基,有升登东阶而主祭的仪式,故称即阼。 C、建国,天子封立诸侯王国。《礼记》记载: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 D、蛮夷,南蛮和东夷,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文帝出身正统受到拥立。孝文帝击破陈豨军平定代地,被立为代王;后因是高帝长子;应该作为高帝继承人;受到陈平、周勃等大臣拥立。 B、孝文帝奖励平叛;封赏有加。在铲除吕产的过程中,灌婴与诸侯合谋诛杀吕氏,丞相陈平与周勃谋划夺取吕产等人军权,都受到了丰厚的奖赏。 C、孝文帝放开言路,鼓励进谏。孝文帝认为古代鼓励进谏,如今却有一些法律堵塞了人们进谏的通道,因此改革了这些法令,对无知之人不治其罪。 D、孝文帝批评无道,反击匈奴。孝文帝认为,,汉与创奴建立盟约,并且送给他们丰厚的财物,而他们却入侵汉境,违背盟约,因此派灌婴进攻匈奴。(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吕产自置为相国,擅矫遣灌将军婴将兵击齐,欲代刘氏。
②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
5.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诗写枣花和桑叶,先抑后扬:先写其“小”与“柔”的特点,再褒扬其实用价值。 B、王诗先写了枣花和桑叶,然后以“堪笑”把所咏之物牡丹引出,表露出作者的感情。 C、“青春”指春天,“青春恰自来”是说正值春天到来,苔花抓住时机开始萌发生长。 D、两首诗都运用对比的手法:王诗用枣花、桑叶与牡丹进行对比,袁诗中苔花与牡丹形成对比。(2)、这两首咏物诗各自借所咏之物表达了什么感情?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是“ , 。”(2)、《氓》中“ , ”两句描写了主人公少年时代快乐地玩耍的情景。(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一句表现了作者身居闹市却不感到喧闹的原因;“”一句,则描写了鸟儿结伴自由自在飞返山林的景象。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银白盒体与宝蓝幕墙辉映,绽放在赣江之滨,与蓝天白云 ① , 这就是被誉为“赣地宝盒”的江西省博物馆。
江西是一块光荣、神奇而又见证了中国革命发展、壮大的红色土地。“红色摇篮——江西革命史陈列”重现“四大摇篮”的光辉历史,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井冈山的 ② 燃遍中华大地,万里长征从于都河出发……江西瑞金沙洲坝红井上刻着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句话穿越岁月,依然提醒人们 ③ 。
滕王阁上的吟诵、汤显祖牡丹亭里的咏唱、陶渊明桃花源中的追寻……我打开“宝盒”,那些被时光珍藏、被泥土覆盖的赣地璀璨文明一一呈现,它们丰富多彩、摇曳生姿,5万余件宝物诉说着江西故事,展陈着赣鄱之美。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目前世界通用的历法是“公历”,又被称为“阳历”,它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为基准确定。 ① 。在我国的农历中,每月的长度为29天或30天,和月相变化的平均周期29.53天吻合,从而能够保证在每月的十五和初一人们能分别看到圆月和新月;每年基本长度为12个月,这样得到的全年天数会比回归年(地球绕太阳一圈所用时间)的实际长度差11天左右。于是,农历采用以在特定的年份加入闰月的方式,修正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差异。这种既考虑月相变化、 ② , 被称为“阴阳历”。
农历历法雏形早在春秋战国期间就已经形成,汉武帝时的《太初历》已经相当接近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该部历法首次明确提出了24节气。在公转轨道上,地球每转过约15度,农历就会设置一个新的节气。同一地区在同一节气时的气温、光照、雨水等条件基本固定,从而使节气能够很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太初历》规定,如果某一年的某个月份中只有一个节气,那么这个月之后 ③ 。这种置闰方法能够把月份和气候的冷暖变化调节得更合理,被一直沿用到现在。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请根据材料内容,给“农历”下一个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60个字。(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很看重每一个十年的人生意义,逢“十”都有特定的叫法,如十岁叫幼学,二十岁叫弱冠,三十岁叫而立,四十岁不惑,五十岁叫知天命……最重要的年华是在哪个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的确,十年能让一个人厚积薄发而一举成功,也能让一个人从单纯幼稚变得成熟懂事,亦能让一个平庸的人依然平庸,甚至能让一个奋斗的人堕落成消极厌世。抓住十年,往往定格人生。国家亦此。
请选择一个“人生的十年”(或“国家的十年”),谈谈你的体会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