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4-0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黄瓜榨汁 C、滴水成冰 D、食物变质2. 必须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 )A、燃烧匙 B、烧杯 C、蒸发皿 D、试管3. 下列各图中 和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B、 C、 C、 D、 D、 4. 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酸性最强的物质是( ) 4. 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酸性最强的物质是( )物质 肥皂水 牙膏 西瓜汁 苹果汁 pH 10.2 8.5 5.8 2.4 A、肥皂水 B、牙膏 C、西瓜汁 D、苹果汁5.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小文同学用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的系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取用药品
                                                                        B、 取用药品
                                                                        B、 添加药品
                                                                        C、 添加药品
                                                                        C、 加热药品
                                                                        D、 加热药品
                                                                        D、 滴加碱液
                                                                    6. 某食品配料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淀粉 B、食盐 C、水 D、纯碱7. 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滴加碱液
                                                                    6. 某食品配料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淀粉 B、食盐 C、水 D、纯碱7. 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8. 持续防疫,化学助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佩戴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对病毒传播的阻断原理与酒精消毒原理相同 B、定期消毒:可在公共场合大量喷洒医用酒精来消毒 C、测量体温:水银温度计中的液柱上升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 D、核酸检测:核酸采样用过的棉签不属于可回收物9. 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A、胆矾:CuSO4.5H2O B、生石灰:Ca(OH)2 C、烧碱:Na2CO3 D、纯碱:NaOH10.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探索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涉及了以下三个化学反应,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8. 持续防疫,化学助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佩戴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对病毒传播的阻断原理与酒精消毒原理相同 B、定期消毒:可在公共场合大量喷洒医用酒精来消毒 C、测量体温:水银温度计中的液柱上升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 D、核酸检测:核酸采样用过的棉签不属于可回收物9. 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A、胆矾:CuSO4.5H2O B、生石灰:Ca(OH)2 C、烧碱:Na2CO3 D、纯碱:NaOH10.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探索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涉及了以下三个化学反应,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① NH3+CO2+H2O=NH4HCO3 ② NH4HCO3+NaCl=NaHCO3↓+X ③ 2NaHCO3Na2CO3+H2O+CO2↑ A、以上反应共涉及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B、NH4HC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C、反应②的产物X可作氮肥,其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D、该方法生产的纯碱可用于工业上制烧碱二、填空题- 
                            1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节气息息相关。(1)、小满——小满不满,麦有一险。为促进小麦生长,需追加肥料,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填字母)。A、KNO3 B、Ca(H2PO4)2 C、K2CO3 D、CO(NH2)2(2)、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小麦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3)、夏至——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在远处就能闻到荷花香味,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4)、白露——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棉花属于(填“天然”或“合成”)纤维。12. “化说”春节习俗。(1)、二十四:扫房子。洗洁精能去除厨房油污是因为洗洁精有作用;(2)、二十五:做豆腐。豆腐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软水,我们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3)、二十八:贴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字迹不容易褪色的原因是;(4)、三十儿:、闹一宿。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黑火药中含有硫磺、硝石等,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13. 价类图能反映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如图1是碳元素的价类图。  (1)、a处对应的物质为CH4 , 其中数字“4”的含义为;请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图中纵坐标中x表示的数值为。(3)、价类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汽车的“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CO转化为无毒的CO2 ,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如图1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a处对应的物质为CH4 , 其中数字“4”的含义为;请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图中纵坐标中x表示的数值为。(3)、价类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汽车的“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CO转化为无毒的CO2 ,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如图1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图1中交点P的含义为。(2)、某温度下将25 g的B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 g溶液,则该温度下B的溶解度为。(3)、如图2,t1 ℃时,试管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两种溶液,向烧杯中加入NaOH固体后,乙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1)、图1中交点P的含义为。(2)、某温度下将25 g的B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 g溶液,则该温度下B的溶解度为。(3)、如图2,t1 ℃时,试管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两种溶液,向烧杯中加入NaOH固体后,乙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甲中溶液一定变浑浊 b.乙中溶液一定变成饱和溶液 c.甲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d.甲、乙中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三、科普阅读题- 
                            15. 在2021年3月4日~11日召开的“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到2060年,要采取各种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利用含水层封存CO2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含水层是在多孔岩石中含有盐水的地质构造,CO2可以被压至200-800千克/立方米的密度,泵入岩石中进行封存;也可以循环利用CO2制造合成燃料、尿素、甲醇等物质。  请结合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资料中“碳中和”的“碳”指的是(填“碳元素”、“碳单质”或“二氧化碳”)。红树林具有很强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合理种植红豆杉等珍贵树种营造碳中和林,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图1中(填字母)生理活动。(2)、CO2被泵入含水层封存后导致酸性增强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综合题- 
                            16. 甲、乙、丙三种物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C、H、O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关系(“→”表示能一步实现的物质转化方向,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 (1)、若甲为固体单质,每一步转化均能通过与氧气反应实现,则丙的用途是。乙→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若甲、乙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从微观角度分析,甲、乙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甲→乙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17.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若甲为固体单质,每一步转化均能通过与氧气反应实现,则丙的用途是。乙→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若甲、乙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从微观角度分析,甲、乙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甲→乙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17.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2)、选择装置A和D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采用装置D收集氧气的依据是。(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要控制液体滴加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用装置E收集CO2时,观察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使其变红的物质是(填化学式)。18. 某小组同学对“××品牌暖身贴”(标签如图所示)产生了兴趣,便打开使用过的暖身贴,发现内部是褐色固体,于是展开探究。 (1)、仪器①的名称是。(2)、选择装置A和D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采用装置D收集氧气的依据是。(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要控制液体滴加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用装置E收集CO2时,观察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使其变红的物质是(填化学式)。18. 某小组同学对“××品牌暖身贴”(标签如图所示)产生了兴趣,便打开使用过的暖身贴,发现内部是褐色固体,于是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暖身贴发热原理:铁缓慢氧化发热。 【提出问题】使用过的暖身贴中的铁粉是否完全被氧化?成分有哪些? 【进行猜想】猜想一:铁粉完全被氧化 猜想二:铁粉部分被氧化 (1)、【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褐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无气泡产生,滤液为黄色,滤渣为黑色。 猜想成立。 Ⅱ.取少量步骤Ⅰ得到的滤渣于装置甲中铜片上,充分加热。 滤渣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含有(填物质名称)。 Ⅲ.取少量步骤Ⅰ得到的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入AgNO3溶液。 固体中含有氯化钠。 写出步骤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思改进】某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发热贴中一定存在氯化钠,理由是。 (3)、另一小组同学设计装置乙(如上图所示),检验暖身贴的成分中是否含有活性炭,经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方案不可行,理由是。【拓展延伸】发热贴中氯化钠的作用是什么呢? 同学们回顾所学知识,联想到铁锈蚀不仅与水和氧气有关,还可能与盐分有关。设计并进行了如图实验,观察到B中铁粉生锈较快。  你认为发热贴中氯化钠的作用是。 五、计算题- 
                            19. 某工厂化验室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经分析,该石油产品中含有H2SO4的质量是19.6g,请计算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