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5* 无言之美 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4-03 类型:同步测试

一、

  • 1. 【新独家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pì)如有一个荒村或任何物体,摄影家把它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画一幅图。 B、作者在文中不是笼统地阐述,而是从各种艺术中信手(zhān)来几个实例分析何为“无言之美”。 C、美人卷珠帘,深坐(pín)峨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D、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廖。悲(jiā)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只见山峦起伏,珍木秀逸,好一派诗情画意的景色,这景色使人顿感心旷神怡 B、经过挑选绒毛、染色、粘贴等工序,一团团五彩绒毛在他手中变为栩栩如生的小雀。 C、纸张薄如蝉翼,她只能轻描淡写地作画,生怕一不小心刺穿了这来之不易的“宝贝”。 D、这兄弟俩的性格,简直是大相径庭 , 一个温顺腼腆,另一个耿直刚烈。
  • 3. 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B、“无言之美”“言不尽意”“风餐露宿”依次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补充短语。 C、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句中加点部分是定语。 D、“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这是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二、

  • 4.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

    ⑴著名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道理。
    ⑵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
    ⑶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

三、

  • 5. 【学科素养·审美创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谈美感教育

    ①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活动。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相应。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辨别真伪,寻求真理。人能发意志,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喜欢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人好比一棵花草,根茎枝叶花实都得到和谐发展,才繁茂有生气。

    ②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真、向善、爱美的天性,使人在这三方面得到调和的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德育叫人培养良善品格,学做人处世的方法和道理;美育叫人创造艺术,欣赏艺术与自然,在人生世相中寻出丰富的兴趣。只顾求知而不顾其他的人是书虫,只讲道德而不顾其他的人是迂腐的清教徒,只顾爱美而不顾其他的人是颓废的享受主义者。这三种人都非全人而是精神方面的跛子。

    ③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重要我们的古代儒家是知道的,儒家教育重诗重礼乐。诗、礼、乐可以说都属于美感教育。诗与乐相关,目的在怡情养性,养成内心的和谐;礼重仪节,目的在使行为仪表规范,养成生活上的秩序。内具和谐而外具秩序的生活,从伦理观点看,是最善的;从美感观点看,也是最美的。这就高于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因为他们误认为美育妨碍德育,儒家则认定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到最高境界其实是一回事。

    ④我们通常把自己囿在习惯所画成的狭小圈套里,让它把眼界“蔽”着,使我们对它以外的世界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诗人和艺术家所以超过我们一般人者就在情感比较真挚,感觉比较锐敏,观察比较深刻,想象比较丰富。我们“见”不着的他们“见”得着,并且他们“见”得到就说得出。像一位英国诗人所说的,他们“借他们的眼睛给我们看”

    ⑤这种眼界的解放给我们不少的生命力量,让我们觉得人生有意义、有价值,值得活下去。许多人嫌生活烦闷无聊,原因就在缺乏美感修养,见不着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美感教育可以使人吸收生命的活力。朱子有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诗所写的是一种修养的胜境。美感教育给我们的就是“源头活水”。

    ⑥从历史看,一个民族在最兴旺时,艺术成就必伟大,美育必发达。《诗经》《礼记》《左传》诸书所记载歌乐舞的盛况,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歌德和贝多芬时代的德国都可为证。现在我们要想复兴民族,必须提倡和普及美感教育。

    (作者:朱光潜。有改动)

    (1)、请简述本文的写作思路。
    (2)、阅读第③段,说说“善”与“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3)、第④段引用英国诗人的话有何作用? 
    (4)、请结合生活现象简述本文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