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基础复习:七下第二单元 教材知识梳理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31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元朝时,许多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族、蒙族、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新的民族( )A、满族 B、藏族 C、壮族 D、回族2. 历史叙述包括历史史实与历史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元昊创制了西夏文字 B、“澶渊之盟”维持了宋辽之间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C、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D、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3. 宋朝时,开封、杭州等城市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经商时间不受限制。这反映了宋朝( )A、社会风气开放 B、都市商业繁荣 C、海外贸易频繁 D、科技成就突出4. 北宋的军队主要分为禁兵、厢兵、乡兵及边境上的藩兵,其中禁军担任“守京师、备征戍”的任务。宋太祖时禁军人数只有二十万不到,到宋仁宗时期禁军员额高达80多万,增长速度远超其他兵种。这一现象( )A、改变了守内虚外的国策 B、导致了官僚队伍的膨胀 C、埋下了边疆危机的隐患 D、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量5. 宋太祖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态度从事各项政治改革,如收权、分权、重文轻武等防“弊”之政。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为( )A、促进阶层流动 B、强化中央集权 C、推动教育发展 D、加强思想控制6. 严格来说,中国的商业革命发自宋代,当时“商业革命”较为突出的是( )A、出现了政府铸造的货币 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C、形成一些大的商帮 D、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7. 有学者指出:“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可以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B、五大名窑烧制的瓷器争奇斗艳 C、四川地区首先发行了“交子” D、南方的丝织业大幅度超过北方8. 中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秦 隋 宋 B、秦 隋 元 C、秦 元 明 D、隋 元 明9. 某同学梳理深圳历史沿革(如表)。与这两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是( )
秦
元
隶属于南海郡
隶属于江西行省
A、分封制、行省制 B、郡县制、分封制 C、行省制、郡县制 D、郡县制、行省制10. 下图所示人物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定都大都 D、灭亡南宋11. 北宋在知州以外设通判一职,原意为“州府之政,无不统治”,时人则根据其实际职能称之为“监州”。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A、制约地方长官 B、控制财政大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分化宰相事权12. 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哪一个是错误的( )A、 B、 C、 D、13. 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出现晋商、徽商等商帮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14. 某同学利用网络梳理德州市的历史沿革(如下图)。与这三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是( )西周
秦
元朝
分属齐国
分属齐郡、上谷郡等
隶属中书省
A、分封制、行省制、郡县制 B、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 C、行省制、分封制、郡县制 D、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15. “大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这些政治现象描述的是宋朝推行的( )A、重农抑商政策 B、重武轻文政策 C、重文轻武政策 D、文化专制政策16. 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秦朝 B、元朝 C、唐朝 D、清朝17. 《全球通史》中写到:“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中国完全由游牧民族统治…”这里的“游牧民族”指哪一民族( )A、满族 B、氏族 C、鲜卑族 D、蒙古族18. 下图为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分布变化图。这反映出( )A、经济重心南移 B、海外贸易拓展 C、疆域面积扩大 D、北方经济繁荣19. 历史学习中要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如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0. 《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写道:11至13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宋朝(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据材料可知( )A、宋代时泉州是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B、宋代陆上对外贸易发达 C、宋代城市经济繁荣 D、宋代市民阶层兴起21. 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对广袤的疆土实施有效统治,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宣政院 B、尚书省 C、北庭都元帅府 D、澎湖巡检司22. 有学者估计,“南宋初年财政总收入不到一千万缗,而外贸收入约一百五十万缗,占总收入的15%左右。绍兴末年财政总收入达到四千五百万缗左右,而外贸收入约二百万缗,占总收入的4%左右”。这反映出( )A、南宋时期国防实力强大 B、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兴盛 C、南宋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南宋时期农业较为发达23. 下图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变迁情况示意图。该图示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的趋势是( )A、民族政权并立 B、社会经济发展 C、分裂走向统一 D、民族关系交融24. 下图是元代青花瓷出土地点示意图。据其分布范围可知( )A、元朝的制瓷工艺领先于世界 B、元朝的海上交贯联通欧亚非 C、元代的海陆交通都非常发达 D、元朝疆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25. 下图中元朝政府设置这些机构旨在( )A、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 B、加强北方各民族间的大交融 C、为壮阔的海外贸易提供保障 D、实现对边疆地区的首次管辖26. 公元1102年前后,南方地区如福建、江西和两湖地区都在大幅发展中。而北方的“陕西上户多弃产而居京师,河东富人多弃产而入川蜀。河北衣被天下,而蚕织皆废;山东频遭大水,而耕稼失时”是北方经济大衰退最具体有力的证据。这表明( )A、北宋末年,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B、北宋末年,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初步完成 C、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D、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初步完成27. 下图为五代十国至元朝历史的演变示意图,对图中①②所示朝代解释准确的是( )A、①结束分裂统一北方 B、②的建立者是耶律阿保机 C、①被②所灭 D、①和②都是少数民族政权28. 读下表《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分析该表,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西汉(公元2年)
唐朝(752 年)
南宋(1210 年)
黄河中下游地区
42.8
32.3
53.2
江淮地区
15.2
23.4
45.6
西南地区
3.9
7.1
9.2
A、人口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B、黄河中下游地区始终是我国人口密集的地区 C、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呈现南移的趋势 D、黄河中下游地区始终是我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29. 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显示,桂林所在的岭南地区归属南汉政权。公元971年,南汉灭亡,中原政权开始管理岭南。当时的中原政权是( )A、唐朝 B、后周 C、北宋 D、元朝30. 中国古代货币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变化的。下列货币按照其首次发行的年代,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二、材料分析题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二: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管理为中心的大城市,比起国内贸易的突飞猛进,对外贸易增长更为明显,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全国越来越需要南方的供给。宋代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已用于航海。宋朝在沿海海港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这样海外丝绸贸易出现进一步繁荣。当时的海港因此而繁荣起来,以扬州、泉州和广州为最,这也促使珠江三角洲和福建地区大力发展蚕丝生产。
——摘编自刘治娟著《丝绸的历史: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彩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3)、依据材料三,说明宋代海路丝绸贸易兴盛的原因。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盛哉……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新唐书·太宗本纪》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材料三:忽必烈即位后,“以农桑为急务”,使百姓“安业力农”。为此,他多次下令蒙古军“不得以农田为牧地”。
(1)、材料一中用“盛哉”评价太宗。“盛哉”对应的史实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你认为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概括材料三中忽必烈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自秦至元我国历史发展的总体特点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33. 区域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到梁代(南朝时期),姑孰(安徽东南部,毗邻长江)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吠相望,连宇高甍(连延的房屋),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摘编自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
江南……兵革勿用,民不外劳,役务宽简,氓庶(百姓)繁育。至余粮栖亩,户不业阖,盖东南之极也。
……自此以至于大明(年号,457~465,南朝宋代)之际,民户繁育……良田亦数十万顷,亩值一金……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临安府(杭州)是南宋的都城,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商业中心。在宋金战争中,北方人大量南迁,其中不少士民和商贾都集中到杭州,使杭州的人口大增。杭州市场上的各种商品,都来自其他地区,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杭州城内,自大街到坊巷,大小店铺连门皆是,“即无虚空之屋”。大街上的买卖昼夜不绝,而且“万物所聚”,交易量很大,珠子市的买卖“动以万数”,尤其兴隆。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三:明中叶以后,粮食、棉布、生丝、食盐、烟草、瓷器等都成为主要的商品。手工业发达的城市,如苏州、杭州是丝织业的中心,景德镇是拥有数十万人的瓷都。商业大城市有三十余个。北方的工商业城市比较少,南方则占了绝大多数。民间大小交易多用银,政府的田赋、徭役、工商业税、海关税乃至官吏俸禄、国库开支,也大都是以银折价,以银计算。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1)、请从材料一中的两则史料中,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宋时期商业出现怎样的新气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杭州商业繁盛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述明朝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得照抄原文)。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美国罗兹•墨菲的《亚洲史》
材料四:经五代入宋,坊墙和市墙逐渐毁圮;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违反政府规定时间的商品交换活动的“夜市”;许多市民无视以往大街的限制,侵占街区,自建庐舍,“侵街”现象越演越烈;大街两侧临街开设店铺的现象更为普遍。
——游彪《新编中国史宋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2)、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海外贸易最远到达的地区。(3)、列举两项宋代的科技成就。任选一个说出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朝的商业有什么特点?三、论述题
-
3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整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抗御灾害的作用。
——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请回答:
(1)、请指出材料一所述现象对宋代经济发展的影响。材料二中,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2)、请你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与自然"这一话题,自拟论题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要求: 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