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练:19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3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有学者认为,古代的移民是“生产力不够发展”所致,而现代的移民则完全相反,是生产力增长的结果。现代国际移民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的要素。该学者的主要观点是(   )
    A、现代移民和古代移民完全不同 B、生产力低下不利于移民的产生 C、经济全球化推动现代移民发展 D、经济全球化对于移民有利有弊
  • 2. 某一国际组织的宗旨是“提高人们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标准,改进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改善农村和农民的经济状况,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并保障人类免于饥饿。”其徽标是(   )
    A、 B、 C、 D、
  • 3.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对历史时间特质的研究愈加深入。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认为:被称为“事件”的短期中断与被定义为“时代”的长期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应成为历史学家实践的中心问题。据此可知,布罗代尔重在研究时间的(    )
    A、结构化问题 B、历史化问题 C、意识化问题 D、政治化问题
  • 4. 2018年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五大洲3600多家企业参展,6天时间里累计意向成交额达数百亿美元,这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全球化 B、制度化 C、多极化 D、体系化
  • 5. 美国总统特朗普极力推行逆全球化政策,先后退出一系列国际组织,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2018年8月掀起对华贸易战。2020年2月1日英国正式退出欧洲联盟,逆全球化趋势逾发明显。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    )
    A、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 B、逆全球化成为国际主流现象 C、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D、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 6.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简称G7)是西方主要工业国的最高会议,目的是协调内外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后,常邀请俄罗斯参加,变为"7+1"模式。如图中端坐着的寓指西方七国,桌外人物寓指俄罗斯,这反映了(    )

    A、美俄全面对抗依然存在 B、俄罗斯致力于加入北约军事集团 C、战后和平思潮日益高涨 D、西方发达国家竭力维护中心地位
  • 7. 冷战时期,世界的发展模式有“苏联模式”和“美国及西方模式”。如今,既有“中国模式”,也有“俄罗斯模式”“印度模式”“巴西模式”和“南非模式”等。这反映出(    )
    A、国际局势长期稳定 B、发展中国家主导世界 C、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D、经济全球化出现逆转
  • 8. 从1999年西雅图反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规模骚乱以来,凡遇到一些重要国际会议,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均举行反全球化的示威游行。对这一现象合理的历史解释是(   )
    A、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文明冲突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差距扩大 C、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D、经济全球化激化发达国家社会矛盾
  • 9. 1961年6月,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了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确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五项条件:奉行和平共处和不结盟基础上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不缔结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双边军事同盟;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这些条件突显了不结盟运动( )
    A、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者 B、是民族解放运动的策划者 C、是反对美苏大国控制的提倡者 D、是任何形式结盟的反对者
  • 10. 在俄乌冲突持续、欧洲深陷能源危机的背景下,2022年9月2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召开能源问题国防会议。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法国能源转型部长阿涅丝·帕尼耶·吕纳谢表示:“法国政府将推动法国电力公司在今冬将32座核反应堆全部启动发电,以缓解电力价格高涨的局面。”同时她“呼吁法国企业和民众节约能源”。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能源危机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障碍 B、节约能源是当今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 C、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正遭遇危机 D、当今世界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全球化
  • 11. 19世纪以来,日本、中国、朝鲜及东南亚国家先后引进西方话剧,并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出现西化现象,而20世纪的西方人则如获至宝地从梅兰芳的京剧、日本的歌舞伎和印尼的巴厘戏剧寻求创新灵感,从老庄孔孟的哲学中挖掘救世良方。材料表明了世界文化发展的(   )
    A、全球化趋势 B、多元化趋势 C、现代化趋势 D、理性化趋势
  • 12. 1997年7月2日,一场金融风暴首先席卷泰国。在国际炒家的不断抛售下,泰铢贬值,泰国金融危机爆发。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这反映了(   ) 
    A、亚洲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 B、部分国家经济结构不合理 C、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一致 D、加强各国经济合作必要性
  • 13. 图1是1990年8月10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载美国漫画家赫伯特·布洛克的《欢迎来到后冷战时代》。漫画中的人物是时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他举起火把,正在点燃连接油桶的引线(注:1991年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据此可知,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恐怖主义威胁依旧存在 B、漫画作者带有政治偏见 C、冷战局势宣告彻底结束 D、伊拉克破坏了石油经济
  • 14. 墨西哥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是发展中国家参与一体化的代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智利,开始积极寻求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机会,其他拉美国家也不断加强与墨西哥的经贸关系,以期向北美自由贸易区靠拢。上述现象反映了( )
    A、世界贸易体系趋于成熟 B、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C、发达国家占据优势地位 D、贸易保护主义呈抬头之势
  • 15. 2003年1月,欧洲议会就是否支持英国对伊拉克动武进行辩论、投票,法、德两国要求一切可能和平解决危机,其主张获281票支持,209票反对。会后,英、意、葡等欧盟5个和东欧3个入盟侯选国领导人联名发表公开信,表示坚决支持美国对伊战争。由此可见( )
    A、欧美联盟关系裂痕凸显 B、英国脱欧倾向初露端倪 C、美国极力操控欧洲议会 D、法德两国主宰欧盟事务
  • 16. 下图反映了二战以来关税与世界贸易总额变化的概况。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建立机制保障贸易自由
  • 17. 有外国领导人指出:“席卷全球的冠病疫情并没有像911事件一样,促使世界各国为了反恐而相互合作,反而助长了本土主义情绪,使得全球化进程进.步倒退,仿佛回到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情况。”这反映出(   )
    A、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逐步显现 B、区域集团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C、国际格局从单极向两极化转变 D、大变局下的全球竞争博弈加剧
  •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紧密,经济危机波及的范围也就越大,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及新冠病毒的不断扩展使得各国经济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面对国际经济的这一变化,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的合理对策是(   )
    A、加入区域性的经济政治集团 B、适度控制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 C、积极主动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D、扩大激励性经济政策适用范围
  • 19. 投票背离率描述了一个或若干国家背离群体总体立场的程度。下图是七十七国集团在联合国大会部分议题上的投票背离率(1975—2011年),据图可知

    编者注:七十七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   )

    A、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多极化的主要推力 B、国际关系变化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C、七十七国集团逐渐成为政治经济实体 D、第三世界在经济议题上始终保持一致
  • 20. 1993-2001年为某国际组织的快速发展期。1994年确定了“茂物目标”,即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于2010和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1995年和1996年分别通过了《大阪行动议程》和《马尼拉行动计划》,规定了具体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2001年达成了《上海共识》,进一步带动成员推行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该组织是(   )
    A、欧洲联盟 B、上海合作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 21. 21世纪初,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显示,发达国家以每年5000万吨的规模向发展中国家倾销有害垃圾,其中美国西部回收的电子垃圾中约55%—75%运到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据此可知,经济全球化(   )
    A、导致南北差距日益扩大 B、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C、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D、引发出南北间的新问题
  • 22. 20世纪60年代,日本推行积极的经济外交。1962年,首相池田勇人出访西欧六国,协商贸易问题,法国总统戴高乐称他是“半导体推销员”。这是战后日本领导人首次出访欧洲。同时,池田还表示“没有必要和美国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现在可以和中国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的交流”。可见,当时的日本(   )
    A、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 B、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 C、表现出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 D、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 23. 有学者指出: “最后,也是问题最大的,就是一个时代想象文学方面的证据。嘲笑轻率的企图是相当容易的, 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撰述下列形式社会史蔚然成风,如‘乔叟时代的世界’‘莎士比亚时代的英格兰’‘狄更斯时代的伦敦’等,这类著作基础多来自作家的诗集、戏剧、小说中所设定的事实。这类虚拟故事不曾提供坚实的证据,倘若乔叟、莎士比亚、狄更斯不曾有所著述,我们很难相信人们竟能对爱德华三世、伊丽莎白一世、维多利亚等治下的英格兰获得深刻认识。他们能提供同时代证据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却很难确切说明是哪方面的证据。”材料旨在说明( )
    A、同时代的著述能提供一定的证据 B、不能利用文学作品来诠释历史 C、历史文献是感知历史的原料宝库 D、文学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
  • 24. 两极格局终结以来,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度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具体表现为( )

    ①欧盟希望结束在区域安全问题上依赖美国的状况
    ②俄罗斯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③中国参加反霸权主义的不结盟运动
    ④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 25. 杨雪冬在《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中写到:“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并没有完全陷于被动,正是它们在经济领域中的积极活动才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开放以及全球经济的整合。”这反映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
    A、民族国家要增强国际竞争力 B、民族国家的职能没有弱化 C、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威胁 D、发达国家起着主导作用
  • 26. 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关于人类交往曾有一句名言:“理念与感情的自由交往,同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互换一样,扩大着人类的财富和满足人们普遍的富裕需求。”先哲的这一观念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逐渐得到印证。其表现在(    )
    A、经贸往来促进了世界和平 B、文化交流促进全球化发展 C、生产的国际分工愈发细密 D、经济一体化日益受到重视
  • 27.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如何避免战争成了欧洲人关心的问题。有人认为建立一个泛欧联盟是确保和平的最佳途径,而加强欧洲经济联合“则是迈向泛欧联盟的第一步”。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击,欧洲政治家们重新提出这一思想并将它们付诸实施,成立了(    )
    A、联合国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28. 1975年法国议会通过专门立法,规定法国的商品名称、使用说明、广告合同都必须使用法语。1996年法国政府规定在电台、电视台播放的歌曲和影视作品中,法语作品不得少于40%。法国政府的这些做法实际上反映了(    )
    A、 抵制全球化对法国的冲击 B、重视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C、扩大法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D、着力建立统一的文化市场
  • 29. 最近几年,美国先后退出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气候协定、《中导条约》在内的数十个国际组织和国际协议,曾经的“地球村”观念正被“贸易保护”、“边境修墙”等行为所掩盖。美国的这变化(    )
    A、导致其世界霸主地位的丧失 B、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 C、引起国际贸易总量急剧下降 D、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 30. 2022年2月,俄乌冲突升级以来,美国和欧盟等国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新的制裁。但是,1982年美国总统里根企图阻止一些西欧国家的公司向苏联提供天然气管道设备和资金,却遭到英国的反对和拒绝。之后,美国政府声明,一些西欧国家相关公司将被禁止进入美国市场。据此可知当时(    )
    A、  苏联遭到西方国家技术封锁 B、北约阵营已经瓦解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D、欧盟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二、材料分析题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三: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包括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四: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习近平2022年1月24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材料一中图1所示生产工具出现在我国哪一朝代?图2反映了中古时期西欧农民生产的场景,这一时期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工业生产的革命”最早开始于哪一国家?
    (3)、根据材料三,“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什么时代?概括这一时代劳动方式呈现的趋势。
    (4)、根据材料四,我国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的机遇是什么?综上所述,谈谈你的认识。
  •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眼联盟”始于二战中的英美情报合作。1943年英美签订协议,建立了情报共享和人员交流机制,以共同应对德国和日本的威胁。二战后为了对抗苏联阵营,英美双方签署《英美通信情报协议》。1948年,英国出于平衡美国的目的,把英联邦成员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拉进合作阵营,至此“五眼联盟”正式形成。“五眼联盟”曾在战后西方国家的国家安全领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成为西方国家进行集团对抗、应对恐怖主义、支撑护持美国霸权的重要工具。

    ——黄紫斐《网络时代五眼情报联盟的调整》

    材料二 2018年加拿大按照美国指示,拘留华为高管孟晚舟,此事显然与五眼机制有关。2020年“五眼联盟”国家外长发表涉港联合声明。美国会主动挑起越来越多中美争端,“五眼联盟”的一致行动也会越来越多。我们对此要有底线思维,各方面都要未雨绸缪,做好不懈斗争的心理准备。

    ——贾烈英《霸权安全观与“五眼联盟”的演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五眼联盟”成立的背景和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何应对“五眼联盟”对国家安全带来的挑战。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至18世纪,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三角航程构筑起大西洋经济体系,形成了“大西洋世界”。在大西洋沿岸各国和地区间,欧洲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美洲提供原材料和农产品,而非洲提供劳动力。通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商路网,商品有规律地流动着,大西洋周边地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到18世纪中叶,曾经繁荣的地中海周围的城市呈现出衰败与萧条的景象,而巴黎、阿姆斯特丹与伦敦一改1500年时的旧貌,焕然一新。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中国经济的崛起,美国经济重心的西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经济上融入亚洲,这些结构性变化所产生的巨大合力使世界经济走出大西洋时代,迈向太平洋时代。1989年成立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越来越红火,是太平洋时代正在来临的明显征兆。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就该组织的未来发展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多样性、开放性和互利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有亚太经合组织临时章程之称的《汉城宣言》采纳。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等事件的冲击与考验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间讨论和关注的议题,开始超出经济领域,向政治、安全、社会等领域推进。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近代早期“大西洋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世界经济“迈向太平洋时代”进程中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来对亚太经济发展的贡献。
  •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的。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 15 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

    ——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 ( 1600年12月31日)

    材料二:人类交流的本质只有两种:战争与营销。当人类交流出现巨大障碍时,战争就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而经济活动是一种软战争,是以获取财富为目的,以企业为组织,以市场为平台,以营销为手段的群体活动,跨国公司是这场战争的主力军。跨国公司虽然多以亲善者和合作伙伴的姿态出现,并以支持中国经济建设,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福利保障,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理念和更大价值为理由,但其经营的本质是获取政府的支持和各项优惠政策,为获取更大的利益。跨国公司不是慈善家,也不是吸血鬼,他们只要盈利,仅此而已。

    ——摘编自路长全的《软战争》

    (1)、列出率先开辟通往“东印度”航线的两支船队,据材料一归纳东印度公司的职能。
    (2)、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居主导地位,跨国公司是实现其主导地位的组织形式。据材料二归纳跨国公司的价值定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方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实现其“主导地位”的手段?
  • 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国家大本,食足为先”。中国古代历代政权均把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汉代贾谊积极主张发展粮食生产,重视粮食储备,认为粮食储备是“天下之大命”。唐宋时期,形成了体系健全的救荒救灾的仓储制度,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清乾隆皇帝对建立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必要性就有着清醒的认识,并给粮食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历代政府一方面发挥政府在粮食流通中的干预作用;另一方面,还发挥自由贸易在调节粮食余缺方面的作用。

    ——摘编自朱宏斌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从现在起到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70%。……粮食不应当用作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我们重申国际合作和团结的重要性并要避免采取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不一致并可能危及粮食安全的单方面措施。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其预期影响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小农,以及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带来危险。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2009年11月16日)-

    材料三: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要牢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摘编自《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重视粮食安全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解决当今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意义。

三、论述题

  •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不列颠百科全书》,又称《大英百科全书》,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权威的百科全书。1771年在苏格兰爱丁堡出版,共三卷,以后不断修订出版。1788年至1797年出版的第三版奠定了《大英百科全书》后来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工具书之一的基础。1820年爱丁堡的布莱克兄弟的出版社收购了《大英百科全书》,他们出版了第七和第八版。1875年至1889年出版的第九版被称为学者版,有人称它为英语百科全书历史上的顶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了方便今后每年修订,第15版百科全书就把内容全部制作成了电子版。1994年正式发布的《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受到各方好评,多次获得电子出版物有关奖项。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和手机网络的应用和普及,百科全书依然不甘落后,于2000年,推出第一个掌上电脑移动版本。2012年3月宣布停印纸质版,将全面转向数字版。

    ——摘编自《辞书研究》(1986年04期)等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不列颠百科全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时间节点,概括当时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时间节点和阶段特征,史实准确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