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法治中考一轮复习:24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及其影响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31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根据题表分析,影响当时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数的主要原因是( )
题表 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情况表(1844—1863年)
年份
船只数
吨数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306
44
142099
8584
1849
331
133
142357
52547
1855
—
437
—
157191
1863
867
3400
300500
964309
A、开埠时间的早晚 B、地理位置的优劣 C、自然经济的状况 D、近代企业的数量2. 某学者认为,鸦片显然只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在该学者看来( )A、鸦片战争与鸦片没有关系 B、观念差异直接导致战争 C、鸦片战争爆发具有必然性 D、重农抑商引发鸦片战争3. 1900年一位日本记者目睹了侵略军入侵北京并进行疯狂烧杀抢劫后写下了这段话:“北京之惨状,已臻其极。前门外大栅栏及东交民巷西什库等处,只是残砖破壁……独各国之兵士,恃威横行……惨风凄雨,流血斑地,尸骨委于鹰犬,万骨枯而何人凭吊。”这段令人惨不忍睹的描写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七七事变4.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使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A、《虎门条约》 B、《天津条约》 C、《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北京条约》5.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面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6. 晚清著名史学家夏燮说:“论者皆谓中西之衅,自烧烟启之。今载考前后,乃知衅端之原于互市,而非起于鸦片也。”夏燮认为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A、英国鸦片商人的施压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英国想打开中国市场 D、中英意识形态冲突7. 有历史材料称:“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推翻旧政治体制 B、发展资本主义 C、反侵略反封建 D、推进新文化运动8.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9.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 1894年11月,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四天的大屠杀。美国《纽约报》评论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该评论( )A、谴责日军暴行 B、赞扬日军传播文明 C、带有双重标准 D、指出日军侵华目的11. 《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割让香港岛。”这场“入侵”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这反映了中国( )A、开始丧失司法自主权 B、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C、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D、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13.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下列关于甲午中日战败影响的论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B、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战败源于清政府的腐朽落后 D、刺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14.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黄海海战结束后,光绪帝为其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位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丁汝昌15. 在1900年,中国出现了一支打着八种军旗,穿着八种军装的不同国家组成的军队,这支军队不包括( )A、日本 B、英国 C、西班牙 D、美国16. 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台湾民主国”在台湾仅存在了150天。其时,台湾军民公推台湾巡抚唐景崧任总统、刘永福任大将军,另设议会,年号“永清”,永戴圣清之意。导致这一事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天津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 D、《马关条约》的签订17. 下列为某条约的部分内容条款。因此判定该条约是( )1、允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使得英、法等国可以公开掠卖中国人口出洋作为奴隶;
2、制占九龙半岛、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使得外国教会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日益猖獗;
4、开放口岸已深入从沿海各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虎门条约》 D、《天津条约》18.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新约”签订后出现的后果有( )①东交民巷被划为使馆界
②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③日本侵占了辽东半岛、澎湖列岛
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9. 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线等特权的条约的是( )A、《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天津条约》 D、《改订条约》20. 历史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为中国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的示意图。这场战争导致(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俄国乘机割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被迫开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21.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A、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B、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C、1898年,百日维新 D、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和探索史22. 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个格外亮眼的数字: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两万亿元。观察下表,导致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小农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23.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探索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24. 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侵略者都要( )A、占据中国市场 B、勒索巨额战争赔款 C、推进到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D、武力挫败清政府的抵抗25. 历史地图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材料。右面地图所示内容( )A、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B、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6. 1843年,我国棉花等进口货物税率(关税)的降低主要原因是( )A、积极推进棉花贸易 B、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C、粮食减产 D、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27. 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焦点,为“开拓万里波涛”,1894年,日本联合舰队突袭北洋舰队。随后双方在黄海海面上发生激战。此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A、林则徐 B、李鸿章 C、邓世昌 D、曾国藩28.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日本29. 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A、1640年6月 B、1839年6月 C、1840年6月 D、1841年6月30. “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领土的割让使中国经历半个世纪的分裂,巨额的赔偿使清王朝无力自救……刺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材料分析题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的这场战争中,英国用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材料二:1856-1860年的这场战争中,两个强盗在北京焚毁了著名的皇家园林,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永久的创伤。
材料三: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回打败过,现在竞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师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的耻辱啊。
(1)、材料一涉及的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2)、材料二涉及的是哪场战争?材料中的“皇家园林”指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东方小国”指的是哪个国家?材料中的“条约”指的是什么?(4)、通过三则材料,你获得了哪些感悟?32.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深渊。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二: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战争?(举出四例)(2)、“卅年求富更求强”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3)、你对上述两则材料有何感想?33. 外国传教士的到来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呈现双面性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传教士大会关于“传教士与鸦片”议题
次数
时间地点
参会(人)
鸦片议题
效果
首届
1877.05.10-24
上海
126
大会议决:“使中国人士发生一种怀疑恨恶之心理,而大为传教之障碍。”大会讨论了设立戒烟会的问题,认为能多设戒烟会,帮助吸者戒烟,“最为善法”。
客观上给予英国鸦片贸易“一重大打击”。
第二届
1890.05.07-20
上海
445
大会“对于鸦片贸易仍持反对之态度”,大会成立了中国禁烟会,指导禁烟工作。
会后,各地传教士举办的戒烟会所迅速增加。
第三届
1907.04.25-05.05
上海
1170
“以往数十年传教士一再谴责鸦片贸易,然而收效甚微,这应归咎于中英两国政府只图财政收入。”大会号召各教会重视禁烟工作。
收效甚微
——摘自刘效红《浅析外国传教士在清末禁烟中的作用》
材料二:到20世纪初,传教士在中国创办报刊的数量和翻译书目急剧增加,这些报刊在内容上涉及到中国各个方面,传教士们会将基督教教义、西方文化和中外时政融于一体,对列强的侵略活动大多视而不见,甚至特意美化。到20世纪中期,教会女校、教会医院也逐渐发展起来。在进行医学宣教的同时,传教士还开办了不同类型的慈善事业,比如孤儿院、盲童学校等慈善机构,这些慈善举动一方面改善了中国民众和基督教的关系,使教徒迅速增加,另一方面使传教士得以结识一些政府官员,对其日后的传教活动起到不小的影响。
——姚彦琳《近代美国传教士在华文化活动及客观效果论析》
材料三:恩格斯曾说:“历史上活动的许多个别愿望在大多数场合下所得到的完全不是预期的后果,往往是恰恰相反的结果”。
——乔治·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次传教士大会呈现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方传教士来华从事各种活动的目的。(3)、结合材料一、二,用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恩格斯的观点。34.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艰苦岁月,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煎熬。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材料二:英国学者马士说:“由于中国人民进行了激励的禁烟运动,战争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材料三: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碑文,它铭刻了中世纪古代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了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到了堡垒一壁。
——张晋松《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去了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我,没有看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
——张晋松《我没有看到过圆明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中英国学者的观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战争是一块碑界的理由(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有何感想?三、论述题
-
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方列强通过发动鸦片战争和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套上沉重的殖民枷锁;同时,欧风美雨东渐,为时人提供了开眼看世界的机会,经世派中一部分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绘制
(1)、根据材料一,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