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 必修4哲学与文化 3.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北京先农坛举办“2022先农坛一亩三分地农耕体验季·收割水稻嘉年华”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青少年现场体验收割,让昔日皇帝的“责任田”成为今天公众体验农耕活动以及分享收获喜悦的试验田,让人们深切懂得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深刻含义。这表明(   )

    ①优秀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文化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③青少年是传承和弘扬传统农耕文化的主体

    ④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 2022年11月4日,海南省纪委监委会同省委组织部对一年来新提拔和进一步使用的省管干部及其配偶和成年子女开展“家庭式”廉政谈话活动,273名党员干部、237名配偶及成年子女集体参观了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并观看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和《贪奢败家》警示教育片。参加活动的人员很受触动,一致表示要以更好状态、更实作风履职尽责,为海南省建设贡献力量。这表明(   )

    ①在家庭中逐步培育的家教家风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②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自己的文化印记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活动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都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 近年来,遍布农村的旧墙体变成美观而又会“说话”的文化墙。这些“文化墙”采用图画、顺口溜、诗歌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环保知识、家庭美德、法律知识、卫生常识等,展示了新农村的良好风貌,让墙壁说“文明话”。这表明(   )

    ①文化氛围是摸得着、看得见的

    ②增强群众的文化体验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

    ③农村的文化特质可以通过文化墙展示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需要营造一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4. 在地铁车厢内吃东西,用手机追剧时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针对类似现象,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为乘客行为立起刚性规矩,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用好制度管出好习惯,是涵养“车厢里的文明”的必然之举。“用好制度管出好习惯”体现了(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政治法律制度对文化有重大影响

    ③文明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④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 优秀文化能够帮助人们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主要体现文化(   )
    A、引领风尚 B、教化育人 C、服务社会 D、推动发展
  • 6. 汇集省、市、区三级文化产业政策及政策解读,集合武汉市“文化企业纾困帮扶政策”宣讲视频……2022年11月6日,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主办、长江网承办的“武汉文化产业政策服务平台”上线。该平台旨在发挥文化政策的导向和扶持作用,服务文化企业,加快推进武汉文化产业发展。“武汉文化产业政策服务平台”上线反映了(   )

    ①文化通过载体呈现,文化载体多种多样  
    ②文化能够给予经济、政治以决定性影响

    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④国家推动文化发展,重视发挥文化功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7. 十年间,我国义务教育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实现了具域基木均衡发展。党的二十大代表张桂梅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新梦想:“原来我们是让孩子们能读得到书、人人有书读,这次我看到了更高远的目标:让孩子们读好书”;“我们希望城里高质量的老师、好的大学毕业生能够走进乡村,用教育来振兴乡村。”下列对材料的摘取对应文化原理正确的是( )

    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文化发展具有共性
    ②书本——是文化载体,记录、传承了文化

    ③读好书——优秀文化总是能回答时代问题
    ④用教育振兴乡村——文化反作用经济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印发通知明确指出加强对“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的监管,防止其对网络传播秩序造成进一步冲击。“ 通知”要求,聚焦低俗暴力等内容的“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开展专项整治,指导重点视听平台完善算法和推送机制,加大优质网络微短剧推送,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视听空间。国家广电总局此举是基于(    )

    ①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③文化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④文化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 弘扬中医药文化,奋进时代新征程。9月25日至28日,以“传承创新·开放合作·发展共享”为主题的“2022年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走进名医故里主题活动暨第十届仲景论坛、第五届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在南阳正式启动。大会搭建全国艾草产业合作、交流平台,展示南阳艾产业发展成果,提升南阳艾在全国的影响力及知名度,现已成为南阳打响南阳艾品牌、打造“世界艾乡”的重要平台。由此可知(   )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B、发展中华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前提
  • 10. 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默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及嘴唇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创作者内心的苦闷。这表明( )

    ①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②创造者的感受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③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 梁启超高度重视思想的力量。他指出:“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

    ②文化的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直接转换为物质力量

    ③思想文化的演进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2. 搭上电商,非遗飞入百姓家。近年来,电商平台上非遗消费者数量、人均消费支出连年增长,购买非遗商品成为年轻人的潮流,其中八成成交来自商家直播。更多非遗通过直播飞入寻常百姓家,非遗传承也有了新的载体。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②科学技术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③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电商是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必要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 近年来,经典诗歌渐回公众视野。它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经典诗歌引起无数人的精神共鸣,是因为它( )

    ①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影响人的价值选择和精神追求

    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使人们获得精神享受

    ④能主动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使人们获得精神启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 音乐剧《熊猫》于2022年8月18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功首演。该剧不仅成为一个本土打造的原创讲述川蜀文化,还丰富了成都的文旅业态。未来,成都将以《熊猫》角色形象作为独立模块进行开发运营,出品儿童绘本、衍生读物等,让熊猫文化与教育和市场相结合。这说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C、文化是经济的衍生物 D、文化引领经济的走向
  • 15. 美国有一位宇航员,在向太空出发之前,媒体问她,“如果只能带一样东西,你带什么?”她说,“我要带书,我在宇宙中第一件事是要读书。”一本好书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塑造一个人的人格,甚至影响其人生轨迹。可见(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②人们的实践活动影响阅读的选择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阅读
    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百年来,大运河是中华文明传承赓续的主要动脉,也是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重要纽带。以开放性、兼容性和互利性为主要特征的大运河文化,成为形塑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

    从文明内化的角度来看,大运河既贯穿南北,又衔接东西,与长江、黄河等五大水系及各类交通枢纽纵横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体框架,有力推动了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中华文明的聚合与内化,并助力孕育出大一统的民族价值认同,为中华民族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文化供养。

    从联结中外的角度来看,大运河犹如一对张开的巨大臂膀,挽起了中华文明与世界交流的大通道。各种文化经由大运河相互吸收、融合、涵化,在互联互通中相互融合,进而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发生着量与质的转变。文明因差异化流动建立起异质共存、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因此,大运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充当着中华文明“内循环”与“外循环”啮合传动的齿轮。对内凝聚认同,向外融汇有无。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大运河与附着其上的各种物质与精神脉络,编织出一个巨大的文明网络,沟通着古今,连接着世界。

    (1)、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传承大运河文化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谈谈你对大运河继续充当好中华文明“内循环”与“外循环”啮合传动的齿轮的理解。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新的飞跃,这一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也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奋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更加自觉地以这一思想为指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奋力夺取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材料二: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的红旗渠。红旗引领方向,精神震撼人心。这里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永在!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材料三:

    2022年1月,人民数据研究院对19-30岁年龄段就业与职业规划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六成青年认为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是困扰就业的重要因素,不少青年表示缺少职业规划、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会对就业产生困扰。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先进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代代传承“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
    (3)、针对材料三反映的问题,请结合政治学科有关知识,就青年“如何解决就业困扰”写一篇小短文。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150字左右。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弘扬功勋模范精神,奋进伟大复兴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于2021年6月2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表彰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为党和人民事业一辈子孜孜以求、默默奉献,贡献突出、品德高尚的功勋模范党员,激励全党坚守初心使命、忠诚干净担当,党中央决定,授予马毛姐等29位同志“七一勋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他们用行动证明,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今天受到表彰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就是各条战线党员中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力量”有关知识,说明“七一勋章”颁授活动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