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在2022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危机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的背景下,东盟国家凭借普遍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表是2022年上半年东盟部分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由此可知( )
国家
第一季度增长
第二季度增长
预计全年经济增速
印度尼西亚
5.01%
5.44%
4.9%〜5.4%,
菲律宾
8.3%
7.4%
6.5%〜7.5%
新加坡
3.4%
4.8%
3%〜5%
越南
7.72%
7.72%
最高可达6.9%
A、东盟经济均衡发展 B、东盟国家抵御风险能力增强 C、世界经济增速加快 D、新兴国家引领世界经济发展2. 下图是某学者著作中一个章节的子目录。据此判断,该章节的主题足( )A、发展中国家独立运动的浪潮 B、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C、二战后亚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D、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历史舞台3. 1960 年,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发表小说《动荡》。小说主人公奥比在伦敦街头遇到可以用本部族语言交流的尼日利亚人时感到高兴,为与不同部族的尼日利亚人只能用宗主国语言英语交流而感到羞耻。作者通过该情节表达了对于( )A、民族文化认同的忧虑 B、殖民经济霸权的批判 C、国家日渐开放的欣慰 D、大国政治对抗的不满4. 1959年,推翻了亲美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A、古巴 B、巴拿马 C、巴西 D、印度5. 如图为1945、1955、1965、1975年各大洲的联合国成员国数量所占比例示意图。图中“甲”是(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美洲6. 二战后,拉美国家受美国影响,普遍加入泛美体系,与美国形成结盟关系:进入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与美国贸易纠纷不断,进而扩大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这一变化说明拉美国家( )A、开启了区域一体化潮流 B、摒弃了冷战思维 C、追求外交与经贸的自主 D、摆脱了美国控制7. 二战期间,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半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动营中服役,进一步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人民觉醒。如同在一战期间一样,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亚非拉掀起了又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浪潮。这次浪潮与一战后民族民主运动不同的是( )A、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提高 B、民族解放运动有暴力革命的方式 C、出现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 D、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普遍建立8. 下图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统计( )内容
1960年
1980年
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
7.1%
9.4%
国民生产总值
1861亿美元
19118亿美元
年人均收入
138美元
1003元
工农业比重
工业
24.8%
39.4%
农业
30.9%
17.4%
A、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受到冲击 B、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C、民族独立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日趋合理9. 某一西方学者曾经说过: “大战降低兴英国和西欧各国的影响,并且削弱了他们统治世界的能力,因此,这就为百益成长壮大的非殖民主义运动铺平了道路,在某些地区,则刺激了民族解放斗争和革命的发展。”由此可知二战后民族解放斗争高涨的原因之一是( )A、亚非拉人民的觉醒 B、帝国主义力量削弱 C、殖民者间矛盾激化 D、亚非拉实力的增强10. 有学者指出:洞察过去70余年历史发展轨迹,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东亚“工业发展的雁型模式”、南亚印度“混合现代化”模式、拉美和西亚非洲国家的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的“依赖发展型”模式以及“中国模式”。这表明发展中国家( )A、经济发展道路多元 B、重视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权益 C、经济建设依赖欧美国家 D、进一步加速各国之间的合作11. 印度尼西亚的很多重要建筑都以苏加诺的名字命名,苏加诺为印度尼西亚作出的突出贡献是( )A、成立印尼共产党,推翻了荷兰的殖民统治 B、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印尼民族党,争取民族独立 C、1926—1927年,发动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D、与荷兰殖民当局合作,促进了印尼的发展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走上了利用外资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一度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诸如巴西的“经济奇迹”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等。这种局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是( )A、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债务风险加大 B、出口单一农作物,经济波动较大 C、单纯追求经济速度,忽视经济质量 D、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经济体系建设13. 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纷纷建立单项商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组织,加强相互间的经济合作,努力提高出口中的制成品比重。由此可知,这一举措是为了( )①摆脱殖民统治 ②发展民族经济 ③调整产业结构 ④改善南北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 1960年起,法国先后与十二个原属法国殖民地的非洲国家签订了涉及外交、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合作”协定,如外交上经常互通情况和磋商;法国允诺向缔约对方提供经济援助;应缔约国政府邀请进行军事干预;承诺对组建当地军队、警察提供顾问和装备等。这种合作( )①延缓了非洲国家独立的进程 ②以新形式维护传统殖民利益
③冲击了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 ④反映了非洲国家的现实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5. 如图是2010年代历次非洲联盟(简称“非盟”)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议题。由此可见非盟的发展目标是( )2015:妇女赋权和推进非洲2063年愿景
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等
2016:人权和妇女权利保护
人权保护、妇女权益、地区和平与发展、非洲电子护照等
2017:投资青年群体,利用人口红利
青年教育、医疗、就业、非盟机构改革、非洲自贸区
2018:打赢反腐斗争:非洲可持续转型之路
推进非洲经济一体化
A、构建非洲政治经济一体化 B、实现第三世界各方面合作 C、维护非洲国家民族的独立 D、致力于非洲国家团结协作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新加坡政府干预经济成功可归功于三点:一、它采取干预和调控方式是间接而不是直接的。二、对国民相对公平的法律体制是新加坡经济模式的核心之一。三、新加坡政府廉洁高效世界公认。外资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来自欧美日等地7000多家跨国企业和科技伙伴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支机构。
——《新加坡模式的崛起》
史料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不会走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需要新的发展模式。传统工业往往与污染等环境问题相关联。现今,我们应发展绿色工业,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可再生能源,用更少的资源产出更多的产品,这些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理念。
——《发展中国家模式的新探索》
(1)、根据史料一,指出新加坡崛起的两个重要因素。(2)、根据史料二,概括发展中国家在崛起过程中有何新的探索?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斗争,许多亚非拉原料出口国联合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尤其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骤起,大半个阿拉伯世界争取石油输出的卖方垄断价格,曾两度造成西方世界的石油危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1973—1975年、1979—1982年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促发因素之一,充分显示了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联合反殖、反帝斗争的巨大威力。
材料二:1973年10月,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以石油为武器与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展开斗争。他们一致行动,对那些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逐月减少石油供应5%,此外,还采取了减产、禁运、提价、国有化等措施,结果触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使西方经济陷入混乱……西欧、日本各国纷纷讨好阿拉伯国家,改变了态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分化瓦解,石油输出国组织出现裂缝。海湾国科威特由于和伊拉克等邻国的诸多矛盾,率先背弃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价格同盟”,单方面与西方国家进行石油贸易。伊拉克在多方交涉甚至发出各种威胁无效之后,加上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的扩张欲望,竟贸然出兵占领科威特,阿拉伯世界因此正式分裂为两大阵营。在苏联解体,美国急欲复圆“大国梦”的大背景下,西方国家纠合“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使阿拉伯世界更加四分五裂。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石油输出国组织反帝反殖斗争的特点和成因。(2)、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80年代后期石油输出国组织发生的变化及原因。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9年,新加坡规定:凡投资新兴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企业可免缴40%的企业所得税2—5年。“四小龙”还注意简化手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效率,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1962—1981年,韩国引进先进技术1973项,1986年又引进517项,1987年为637项。中国台湾规定华侨和外国人可用专门技术或专利同台湾进行技术合作,其报酬可结汇汇出。在50—60年代,“四小龙”大量发展了纺织、食品、木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60—70年代,中国台湾、韩国先后发展了重化工业,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也越来越多出现,精密机械、汽车、钢材和造船等高技术工业迅速发展。70年代“四小龙”加速发展电子工业。
——摘编自《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自20世纪50年代始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六十年间,全球范围内已完成了三轮产业转移浪潮,平均每20年间就完成一轮大型的产业转移,目前正在启动第四轮产业转移。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则参与了第三轮产业转移和正在发生的第四轮产业转移。第一轮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欧洲传统产业逐步向日本转移。第二轮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亚洲四小龙转移。第三轮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和部分低技术型产业逐步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
——摘自曲建《中国制造业步入“走出去”阶段为境外经济特区发展带来机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亚洲四小龙”崛起的历史经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承接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原因。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面临的第四次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