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考古证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及各种礼器,阶级分层也比较明显,可以推断此时陶寺文化( )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B、建筑技术发达 C、学会打制方法制作石器 D、青铜冶炼技术发达2.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土地兼并严重3.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龙首渠4. 商鞅人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鼓励秦孝公变法图强,这符合战国时期哪一派的思想(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5. 《史记》指出:“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下列不属于秦朝的措施或制度的是( )A、在全国推广郡县制 B、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 C、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D、设立刺史监察地方6.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强干弱枝与重文轻武 B、中央集权大为加强 C、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7.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龙生龙,凤生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8. 北魏实行“均田令”、辽实行“蕃汉分治”和西夏仿唐宋建制,其最大意义是( )A、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B、巩固了中央集权 C、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 D、维护了国家统一9. 王祯《造活字印书法》记载:“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因是天下书籍遂广。”这反映了( )A、雕刻印刷术已在唐朝普及 B、政府已采用活字印刷技术 C、雕版印刷推动了文化发展 D、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10. 成祖时,“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自是,内阁权日重……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这说明内阁 ( )A、设置的目的为防范六部专权 B、地位变化取决于君权的需求 C、只做顾问,无权接触军国大事 D、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11. 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的联络、计议之所的一种既“亲密”又松散的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由此可知商帮 ( )A、进一步加快经济重心的南移 B、促进明清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C、活动仅局限于国内一定区域 D、完全以家族为传承和单位12. 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翁,这主要是因为( )A、君主专制强化 B、民主意识增强 C、文学题材创新 D、社会经济发展13. 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不断发展,明清逐渐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清政府( )A、册封达赖、班禅 B、组织雅克萨之战 C、设立伊犁将军 D、平定了噶尔丹的叛乱14. 洪秀全在永安突围时号召“男将女将尽持刀”,就能“金砖金屋光焕焕,高天享福极威风,最小最卑尽绸缎,男着龙袍女插花”。后又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诸王出行,“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士兵,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将士革命热情高涨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缺乏先进治国方略 D、顺应历史发展潮流15.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的这一说法主要是基于(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义和团运动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反割台斗争16.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用前清官厅恶称。”上述称谓变化的社会意义主要在于( )A、强调称呼一致 B、强化公仆意识 C、充实人民语言 D、彰显平等精神17.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在北京爆发了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 (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 D、新文化运动18. 有学者说:“1927年和1934年的两次严重挫败,倒成为历史发展进程中两次大转折的契机。”两次转折顺利实现的共同原因是( )A、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共产国际的帮助 C、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D、统一战线的建立19.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20. 百团大战的胜利振奋了全国抗战军民,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战役的直接指挥者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彭德怀21. 周恩来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走向天安门。”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五四运动,后一个是指( )A、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古都北平和平解放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22.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了“尽快把我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主要任务。这一提法是基于( )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B、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 D、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23. 由下图可知,我国国民经济在1967年、1968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造成工农业减产 B、经济建设处于无计划状态 C、“文化大革命”扩展到经济领域 D、“大跃进”运动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24. 有人说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中,撒切尔夫人碰上邓小平是“铁娘子碰到了钢铁公司”。撒切尔夫人也回忆说:“我们是同一个不肯让步,而且在实力上又远远超过我们的大国打交道。”由此可见,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 )A、中国政府强硬坚定的立场 B、世界发展潮流的推动 C、邓小平高超的外交水平 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25. 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其中26小18分,27小题17分,共35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材料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没有认识到儒学的价值,把儒学列为禁绝传播的学说之一。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指出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价值观。(2)、材料二中的秦始皇为“把儒学列为禁绝传播的学说之一”采取了什么措施?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认为现代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27. 追求工业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此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摘编自《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的分布:
材料三:张謇通过金融融资的方法向社会招股集资,解决资本问题……张謇高度重视企业内部的立章定规,他亲自拟定的《厂约》……1900至1921年间,大生资本增长六倍。以此为基础,张謇发起创办了20多个股份制企业,涉及工业、农业、盐垦、冶金、面粉、造纸、交通运输、金融银行等行业,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集团公司,控制资金达2240万两……1922年,中国经济形势突变,使得大生资本集团陷入困境。
——《大生纱厂见证封建制度的没落和现代社会的到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等人的主要主张。他们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析概括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3)、据材料三,概括张謇企业制度创新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1911至1921年间推动大生资本集团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三、探究题(15分)
-
28.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蒋介石、毛泽东等许多中国人曾经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蒋介石曾先后10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并且是1937年《时代》年度人物,当年《时代》封面图片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合照。
材料二:毛泽东曾先后12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其中1949年3月,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分别列为1937年和1949年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上述两人在1945年曾进行过一次会面,简述毛泽东参加这次会面的目的。(3)、毛泽东和蒋介石公开军事正面对抗长达近半个世纪,列举毛泽东、蒋介石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进行军事斗争的典型事例(各举一例)及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