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封开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监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1949 年,共青团北平市委筹委会和北平市学联,要求各校在9月10 日星期六下午组织4300名学生到北平天安门广场义务劳动。消息公布后,两天里就有18000人报名。这些人的努力是为了(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B、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 C、欢庆西藏实现和平解放 D、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 2. “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国际关系复杂,美、英、印等国插手其中,企图把西藏从中国分离出去。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外交策略,一一化解来自印度、美国、英国等国的阻力,西藏和平解放事业得以顺利完成。”材料旨在说明西藏和平解放(    )
    A、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C、促进了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 D、顺应了国际和历史发展潮流
  • 3. 毛泽东曾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正是这一记重拳抵御了美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国家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这里的“一拳”是指(    )
    A、抗日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人民解放战争 D、三大战役
  • 4.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 5. 1953年12月《解放日报》发表了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该漫画意在说明开展下列哪一运动的必要性(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 D、信息化建设运动
  • 6. 某次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这在客观上说明了( )
    A、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 D、三大改造后期,存在问题
  • 7. 联系与比较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对下列卡片中两个矛盾的相同之处进行了分析,正确的是(    )

    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共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正确认识了我国国情 B、工作重点是改变农业落后面貌 C、坚持科技为先导 D、优先发展文化事业
  • 8. 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精神之一,它产生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也是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时至今日,它已经跨越了时空、跨越了国界,被世界几十个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它是(    )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红船精神 D、雷锋精神
  • 9. “没有40年前那场检验真理标准大讨论,没有对党内错误思想观念的澄清与纠正,就难有真正的思想解放”。这句话说明了这场讨论(    )
    A、是党历史上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B、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领导核心 C、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 D、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
  • 10. 对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A、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1. 以下内容是某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找到的一则材料,最适合用来论证的学习主题是:1978年,中国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出国考察热潮。据统计,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出国考察的人员就达529批,共3213人。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领导人先后20次访问了51个国家,其中邓小平出访4次,访问了7个国家。题干最合适的主题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全方位外交的实现” C、“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D、“改革开放的侦察兵”
  • 12. “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当时著名的国营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后来企业效益开始下滑。1984 年,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后,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从材料可以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
    A、50 年代设立国营企业是错误的决策 B、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后,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C、改革前,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D、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了经济大发展
  • 13. 1988年4月11日,深发展股票首次在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挂牌,拉开了深圳股票交易的序幕。当时让储户配售认股证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有消息称,深圳市政府为了支持深发展发行股票,让党员干部带头买股。这反映了(    )
    A、经济体制改革的困难重重 B、“大锅饭”的弊病被克服 C、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实行 D、“敢闯敢干”的特区精神
  • 14. 下表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15. 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指的是(    )
    A、  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D、批准海南岛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 16.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了解决。脱贫攻坚旨在践行 (   )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依法治国
  • 17. 新中国成立时,一些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此举体现了(   )
    A、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得以实现 B、国家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C、少数民族落后面貌得到改变 D、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遭到破坏
  • 18.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权力的精神,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段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自治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意义
  • 19. 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构想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考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进而扩展到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由邓小平首先提出并反复阐述的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邓小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一个“伟大创举”,是“最有天才的创造”,是一个“开历史先河的伟大构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B、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和香港问题 C、和平方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方式 D、改革开放之后中央才考虑解放台湾
  • 20. 不同类型的资料具有不同的证史价值。下列资料中,对了解澳门历史史证价值最大的是(    )
    A、口述史“澳门口述历史丛书” B、小说《澳门历史演义》 C、档案“20世纪上半叶澳门档案” D、电视剧《澳门的故事》
  • 21. 在中共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关于两岸交流,习近平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这表达了大陆领导人(    )
    A、继续推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意愿 B、扩大两岸政治分歧的意愿 C、认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已没有任何障碍 D、打破两岸隔绝状态的意愿
  • 22. “要抓住当前带动或制约我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的高速计算机、航天与天基信息系统、航空与船用发动机、军用新材料、无人化智能、新概念武器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不断提升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整体水平,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必要物质技术支撑。”材料说明( )
    A、我国大幅度扩军备战 B、我国坚持科技强军的道路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我国的军事力量超过其他所有国家
  • 23. 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请根据图片选择最恰当的一条标语(    )

    A、90年磨砺利剑重科技强军换新颜 B、90年英雄辈出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C、90年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服务人民 D、90年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 24.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两岸同胞的心,两岸各界守望相助,从台企台商踊跃捐款,到大陆各部门切实关心台胞健康安全、帮助台企渡过难关……不断诠释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以上材料说明(    )
    A、一国两制不断发展完善 B、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 C、两岸和平统一初步实现 D、两岸一家亲携手渡难关
  • 25. 应美方邀请,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于2021年3月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结合中美交往的历史,对以下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

    交往方式

    相关数据

    战争冲突

    朝鲜战争中,中美两军伤亡73万,美国直接战费超过200亿美元

    双边贸易

    2020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值4.06万亿元,增长8.8%

    A、中国在双边贸易中正处于顺差 B、朝鲜战争为中国赢得和平环境 C、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D、朝鲜战争给中美双方带来损失
  • 26. 某学校举办《建国六十周年》成就展,下列是一个同学搜集到的图片,其中能够反映解决农民“民生”问题的是( )
    A、 B、 C、 D、
  • 27. 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访华时表示,美国“不能在预期和平演变以外的前途的情况下抛弃台湾”。邓小平指出:“美国必须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用何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为此直到1979年中美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说明(    )
    A、  中美建交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台湾问题 B、美国已经断绝和台湾的一切联系 C、中国坚持在国家利益基础上的独立自主外交 D、中美关系的发展始终摩擦不断
  • 28. 新中国成立72年来,国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变化。如图漫画主要反映了(    )

    A、生活水平的提高 B、思想观念的转变 C、科技水平的进步 D、消费观念的变化
  • 29. 在早年的香港电影里,与内地人有关的镜头似乎只有一种类型,就是“逃港”(即偷渡)。而如今,内地的居民仍然频繁往来于香港的大街小巷,他们已经成为香港旅游购物的主力军。内地居民角色变化最能说明(    )
    A、民族团结是基本国策 B、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 C、“一国两制”是正确的 D、“科教兴国”是奠基工程
  • 30.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广为流传的口号。下列历史解释准确的是(    )

    时间

    口号

    时间

    口号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1992年

    发展才是硬道理

    1950年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012年

    中国梦

    1963年

    向雷锋同志学习

    2018年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1978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A、新中国前期的口号都和革命战争有关 B、建国以来口号都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 C、不同时期的口号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D、国际环境的变化是影响口号的决定性因素

二、综合题(31题13分,32题14分,33题13分,共40分。)

  • 31. 《人民日报》通过刊登特约评论员文章,以委婉的手法传递北京官方对国内和国际事务的看法。它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 强国梦”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 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40年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大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今天,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就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2018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建国初期,我国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编制了什么计划?该计划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在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举例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中国正在作出怎样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
    (4)、据材料四,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迎来了“伟大飞跃”。你认为实现这两大飞跃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什么?今天,我们的神圣使命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 32. 历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歌曲传唱历史]

    材料一:

    [照片蕴含历史]

    材料二:

    [报纸承载历史]

    材料三:

    [对联折射历史]

    材料四:

    蛟龙潜海,航母巡洋,剑指深蓝,圆我中华绮梦;

    神箭冲天,飞船登月,眼观寰宇,领他世界潮流。

    ——镇江·蒋光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最能反映人民地位高?
    (2)、图中“庆丰收”的景象得益于党的哪一政策的实施?这种政策对我国农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报纸上面的场景反映出我国运用了怎样的政治智慧解决了复杂的现实问题?
    (4)、对联反映了我国在哪些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5)、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 33.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经济禁运和军事封锁,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新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为加强中苏两国的友谊,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与1950年2月签订了《中 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随后,十几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55年)在这个共同基础上,亚非国家间有了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的可能。因此,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时,抱着积极把会议开好的态度,而且认为应该积极地肯定和表达亚非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而不应该陷入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

    材料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胜利,毛泽东主席有个一个精辟的概括:“是非洲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它充分表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益于第三世界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力量,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摘自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材料四: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此时新中国外交活动的重大意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代表团是如何化解“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的?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相互联系。
    (4)、读材料四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哪个时期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增长最快?

    并分析其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