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届高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20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兔年春晚《满庭芳·国色》以中国传统色为切入点,使得桃红、凝脂、群青等有着优美名字的“中国色”扑而而来。其中“桃红”可从红花、铅丹、朱砂或赫石等原料中提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提取红花中的有效成分红花素时,可使用萃取操作 B、铅丹(Pb3O4)+2Pb+4Pb的个数比为21 C、以朱砂(主要成分为HgS)为原料提取的“桃红”不宜用于制作化妆品 D、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可用于制作磁性物质
  • 2. 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可用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材料 B、硬铝密度小、强度高,可用于制造飞机外壳 C、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D、纺织行业常用的棉花、麻、蚕丝等材料均属于碳水化合物
  •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1L pH=12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01NA B、1mol白磷(P4)28g硅晶体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均为4NA C、22.4L Cl2(标准状况)通入水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D、0.5mol NO0.75mol O2混合后的分子数目为NA
  • 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SiO32+CO2+H2O=HSiO3+HCO3 B、向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小段铝片:2Al+2OH+6H2O=2[Al(OH)4]+3H2 C、溴与冷的NaOH溶液反应:Br2+OH=Br+BrO+H+ D、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Fe+4H++NO3=Fe3++NO+2H2O
  •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态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 B、NH4Cl晶体中存在配位键 C、所有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D、光气(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 6. 下列选项中,陈述Ⅰ、Ⅱ的化学原理相同的是


    陈述Ⅰ

    陈述Ⅱ

    A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3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2S

    B

    高温时用Na与TiCl4反应制Ti

    高温时用Na与KCl反应制K

    C

    用FeS处理含Cu2+的废水

    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

    D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A、A B、B C、C D、D
  • 7. 4-溴甲基肉桂酸甲酯是合成抗肿瘤药物帕比司他的重要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下:

    关于4-溴甲基肉桂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多有18个原子共平面 B、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C、 互为顺反异构体 D、最多可消耗3mol NaOH
  • 8. 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甲装置可使Fe粉最终消失得到澄清溶液 B、利用乙装置可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生成 C、利用丙装置可制备NH3并测量其体积 D、利用丁装置可制备SO2
  • 9. 电化学合成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试剂纯净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合成己二腈[NC(CH2)4CN]。充电时生成己二睛,放电时生成O2 , 其中a、b是互为反置的双极膜,双极膜中的H2O会解离出H+OH向两极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极的电势高于M极的电势 B、放电时,双极膜中OH向M极移动 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H2=CHCN+2e+2H+=NC(CH2)4CN D、若充电时制得1mol NC(CH2)4CN , 则放电时需生成1mol O2 , 才能使左室溶液恢复至初始状态
  • 10. 某碳-碳成键反应的催化剂由R3+和结构如图所示的阴离子组成,X、Y、Z、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R3+与Ar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位于第四周期ⅢA族 B、X、Y、Z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C、XQ2和QY2的空间结构相同 D、基团-XZ3与碘原子形成的化合物可水解为XZ3H和HIO
  • 11. 向起始温度相同、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 NO(g)1mol CO(g)发生反应:2NO(g)+2CO(g)=2CO2(g)+N2(g)ΔH<0;其中一个为绝热容器,另一个为恒温容器。若测得两容器中除0时刻外,任意时刻的正反应速率始终满足v>v ,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为绝热容器 B、NO的平衡转化率:甲>乙 C、除0时刻外,任意时刻的压强始终满足p>p D、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 12.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20%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加NaOH溶液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

    淀粉未水解

    B

    将盐酸酸化的CuCl2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颜色由黄绿色变为绿色,最终变为蓝色

    溶液中[CuCl4]2+浓度减小,[Cu(H2O)4]2+浓度增大

    C

    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KMnO4溶液,紫色褪去

    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D

    5mL FeCl3溶液中滴加Na2SO3溶液,变红褐色;再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Fe3+既发生了水解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

    A、A B、B C、C D、D
  • 13. 利用如下流程可从废光盘的金属层中回收其中的银(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影响可忽略):

    已知:NaClO溶液在加热时易分解产生NaClNaClO3;“溶解”工序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时,适宜选择水浴加热方式 B、若省略第一次过滤,会使氨水的用量增加 C、滤渣Ⅱ洗涤后的滤液可送入“还原”工序利用 D、“还原”时,每生成1mol Ag , 理论上消耗0.5mol N2H4H2O
  • 14. 25℃时,已知0.1molL1的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NH3(aq)+H2O(aq)NH3H2O(aq)K1

    NH3H2O(aq)NH4+(aq)+OH(aq)K2

    H2O(l)H+(aq)+OH(aq)Kw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B、该氨水中存在c(NH4+)+c(H+)=2c(OH) C、若该氨水中c(NH3)=xmolL1 , 则c(OH)=K1K2x+KwmolL1 D、向该氨水中加入硫酸,当c(NH4+)=c(SO42)时,溶液呈中性

二、非选择题

  • 15. 苯甲酸乙酯可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也可用于食品中。某实验小组以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利用如图装置合成苯甲酸乙酯,步骤如下:

    Ⅰ.反应回流:向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磁搅拌子,然后依次加入6.1g苯甲酸、20mL95%乙醇、25mL环己烷,搅拌均匀后再加入2mL浓硫酸。按如图组装好仪器后,水浴加热回流1.5小时。实验过程中分水器中得到的液体会分层,需多次开启分水器活塞放出下层液体。

    Ⅱ.产物蒸馏提纯:继续水浴加热,从圆底烧瓶中蒸出环己烷和剩余的乙醇,经分水器放出。将圆底烧瓶中残留物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再经一系列除杂操作后,最后蒸馏收集210~213℃的馏分,得到5.0g产品。

    可能用到的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水中溶解性

    苯甲酸

    122

    1.266

    249

    微溶

    乙醇

    46

    0.789

    78

    苯甲酸乙酯

    150

    1.045

    213

    难溶

    环己烷

    84

    0.779

    80.8*

    难溶

    *环己烷、乙醇和水可形成共沸物,其沸点为62.1℃。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18O标记乙醇,则所得产品苯甲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
    (2)、如果步骤Ⅰ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入磁搅拌子,应采取的正确操作为
    (3)、步骤Ⅰ中“多次开启分水器活塞放出下层液体”的目的为
    (4)、步骤Ⅱ中“一系列除杂操作”用到的试剂包括a.无水氯化钙b.碳酸钠c.食盐。按照操作先后顺序,应依次加入(填试剂的字母编号)。操作过程中,当观察到现象时,即可停止加入碳酸钠;加入食盐的目的为
    (5)、步骤Ⅱ中蒸馏收集产物时,所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烧瓶、尾接管、接收瓶和(填仪器名称)。
    (6)、本实验的产率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下列仪器不能为产品结构分析提供有效信息的是(填选项字母)。

    A元素分析仪    B.质谱仪    C.红外光谱仪    D.核磁共振仪    E.X射线衍射仪

  • 16. 湿法炼锌综合回收系统产出的萃余液中含有Na2SO4、ZnSO4、H2SO4 , 还含有Mn2+、Co2+、Ni2+、Cd2+、Fe2+、Al3+等,一种将萃余液中有价离子分步分离、富集回收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时,Mn2+、Fe2+均发生反应。后者发生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调pH”时,所得“滤渣1”中除含有MnO2和Fe(OH)3外,还有
    (3)、“除镉”时,发生反应的类型为
    (4)、“除钴镍”时,有机净化剂的基本组分为大分子立体网格结构的聚合物。其净化原理可表示为:

    反应时,接受电子对的一方是;Co2+、Ni2+能发生上述转化而Zn2+不能,推测可能的原因为

    (5)、“沉锌”时有气体生成,则生成碱式碳酸锌的离子方程式为
    (6)、“沉锌”时,所得滤液经硫酸酸化后,用惰性电极电解可制备Na2S2O8 , 从而实现原料的循环利用,该电解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氧化锌有多种晶体结构,其中一种晶胞结构及晶胞参数如图所示。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则该氧化锌晶体的密度为 g∙cm-3 (列出计算式即可)。

  • 17. 二甲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工业上常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H2)制备二甲醚,其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CO(g)+2H2(g)CH3OH(g)ΔH1

    反应ⅱ:2CH3OH(g)CH3OCH3(g)+H2O(g)ΔH2=-23.5kJmol1

    反应ⅲ:CO(g)+H2O(g)CO2(g)+H2(g)ΔH3=-41.2kJmol1

    (1)、已知298K时,由稳定态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的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几种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如下表所示,据此计算ΔH1=kJmol1

    物质

    CO(g)

    H2(g)

    CH3OH(g)

    ΔfHmΘ/(kJmol1)

    110.5

    0.0

    201.2

    (2)、已知ΔG=ΔHTΔSΔG随温度变化的三种趋势如下图中线条所示。能用来表示反应ⅰ的线条是(填线条字母)。

    (3)、在ZnxO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ⅰ,其可能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①根据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图中反应步骤Ⅲ可描述为

    ②在合成甲醇过程中,需要不断分离出甲醇的原因为(填选项字母)。

    a.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b.防止催化剂中毒c.提高正反应速率

    (4)、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刚性容器中充入4mol CO(g)8mol H2(g)制备二甲醚,4min时达到平衡,平衡时CO(g)的转化率为80%,c(H2)=1.4molL1 , 且c(CH3OH)=2c(CH3OCH3)

    04min内,v(CO)=molL1min1

    ②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c=(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实际工业生产中,需要在260℃、压强恒为4.0MPa的反应釜中进行上述反应。初始时向反应釜中加入0.01mol CO(g)0.02mol H2(g) , 为确保反应的连续性,需向反应釜中以n(CO)n(H2)=12、进气流量0.03molmin1持续通入原料,同时控制出气流量。

    ①需控制出气流量小于进气流量的原因为

    ②已知出气流量为0.02molmin1 , 单位时间内CO(g)的转化率为60%,则流出气体中CO2(g)的百分含量为

  • 18. 布洛芬(N)是一种家中常备退烧药,转位重排法是合成布洛芬的主要方法,其合成路线见下图所示。

    已知:①

    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名称为 , 其易溶于水的原因为
    (2)、A→B的反应类型为 , M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3)、E+F→G的化学方程式为
    (4)、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药物生产方面有广泛应用。对于手性药物,一个异构体可能有效,另一个异构体可能无效甚至有害。布洛芬分子(N)中存在的手性碳原子个数为个。
    (5)、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含立体异构),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11的结构简式
    (6)、对甲基苯丙酮( )为常用化工原料。结合上述流程,以甲苯和丙烯为原料制备对甲基苯丙酮的合成路线为(无机试剂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