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
1.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摘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求新求变的特点互为表里。但近来,所谓“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跪求”“哭晕”本是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言网语,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众号制作标题的“口头禅”。一款“炫酷”的国产LED电风扇发售,“老外纷纷跪求购买链接”的标题夸大其词;某国遭遇金融风暴而“跪求中国伸出援手”纯属子虚乌有。有网友说:“跪求体”“哭晕体”横空出世,配合“惊天一响”“全球震惊”等词语,感觉假得不能再假了。
部分媒体行文浮夸,背后是“眼球情结”在作祟。修饰文辞、创新表达无可厚非,但裁剪素材、哗众取宠,则少了一份真诚。当网络流量与广告收益挂钩,“眼球情结”就与“营销心态”结成了同盟,于是,一些新闻信息产品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长此以往,忽视了多方求证、核查事实的基本功,难免出现漏洞; 一旦为了抓眼球不择手段,记录历史、传播价值等媒体责任更无从谈起。
“文变染乎世情”,一个时代的文风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为扭转晚唐“俪偶章句”的浮靡,古文运动开启了中国散文的又一高峰;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要求文章摆脱空洞抽象,“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全党文风焕然一新。而当下,祛除媒体报道里的浮夸风、标题党,让沾泥土、带露珠的文字喷涌而出,网络环境才会风清气正。
好文风源自好作风,祛除浮夸不单是改文字,也要改思路。一些自媒体写作者乃至媒体从业者不深入生活,杜撰文章;不掌握情况,文章空虚。把讲故事当作讲大话,把喜闻乐见等同于耸人听闻,放弃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放弃了守正求真的舆论担当,让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蚕食。
不管在什么时代,持中守正、推陈出新,都是最重要的文风。 一方面,媒体人应转换“声道”,掌握互联网语言,强化互联网思维。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创新表达语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等产品“圈粉”无数,靠的正是对互联网规律的洞悉。另一方面,也不要把制造噱头当成传播规律,盲目跟风。用各种招式吸引受众固然重要,但能真正赢得读者的,是权威的信息、理性的观点、真诚的写作。
曾经,读者反感“裹脚布”式的八股文章和“板着脸说话”的态度。现在,一些网络媒体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热衷于故弄玄虚;有人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种种不良文风,需要引起警惕。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
(摘编自石羚《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认识外物,总是受到主观因素的强烈干扰,力求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才有可能认识到外物的本来面貌,才有可能追求到真理。 B、改造世界须以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为依据,正确认识的产生,又有赖于人们在观察世界的时候采用客观态度,以认识其本来面目。 C、“眼球情结”与“营销心态”结成同盟后,相关新闻信息产品就可能成为“跪求体”“哭晕体”,难以负起记录历史、传播价值的责任。 D、不用浮夸的“跪求体”“哭晕体”,也未必不能抓人眼球、增加流量,《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等优秀产品的巨大成功,就是明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述《汉书·儒林传》的内容,论证了在学习上照样应“立其诚”,端正学风。 B、社会关系的不正常造成人们心灵的扭曲,进而导致其真实思想感情常常隐藏不现。 C、于媒体人而言,作风应实事求是,舆论担当应守正求真,一旦卖萌,就将失去竞争力。 D、材料二运用了举例、引用、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使论证充分有力,使论点鲜明生动。(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过于强调“诚”,会使修辞陷入寸步难行的僵局,无疑是作茧自缚。 B、欲使人信服,则先必使言语可信,措辞得当,以谦恭诚恳态度出之。 C、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D、“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为文辞,必先修饰润色之以期动乎人心。(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5)、某青年打算在“头条”上专发国际关系的新闻,从而成为网络达人。请你从怎样做的角度向他提几条合理建议。2. 现代文阅读Ⅱ文本一:
西北风钻进了晋西北的群山,在山峰和沟谷间尖利地呼啸着,似乎把裸露的岩石都冻裂了。路边几棵孤零零的槐树在严寒的侵袭下,时而传来树枝的折裂声,偶尔一截粗大的树枝被寒风刮落到地上,砸在潜伏的战士们的背上。
战士们一动不动地趴在公路两侧的土沟里,他们身上盖着枯草,既能御寒又能隐蔽。李云龙看见路边的草都在微微颤动,他知道这是身穿单衣的战士们在寒风中被冻得发抖。部队已经进入潜伏位置三个小时了,李云龙也冻得两排牙在不停地撞击,他隔着单衣摸摸肚皮,手感有些不对,肚皮怎么硬邦邦的?好像五脏六腑全冻站在一起了,他自嘲地想:穿上铠甲啦,鬼子的刺刀也捅不进去。
日军的汽车队出现了,头车的驾驶棚顶上架着两挺歪把子机枪。车厢里满载着荷枪实弹穿着黄色粗呢大衣戴着皮帽的日本鬼子,而卡车竟有十几辆。这时,随风传来了日军士兵的歌声。
懂些日语的政委赵刚脸色倏变,轻声道:这是关东军军歌,老李,情况有变,这不是日本驻山西的部队,是刚调进关的关东军。兵力得有两个中队,和咱们的兵力对比差不多是一比一,干不干?李云龙注视着开近的车队,牙一咬发狠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干!敌人把胸脯送到咱们的刺刀尖前,咋能把刺刀缩回来?李云龙一挥手,警卫员拉响了预先埋好的地雷。轰的一声,第一辆车被炸得粉碎,汽车的碎片、日军士兵破碎的肢体纷纷扬扬从天上落下。
路边的枯草在一瞬间被掀开,一排排雪亮的刺刀出现了。部队潮水般冲上公路,顷刻间,刺刀相交的铿锵声,抢托击中肉体发出的闷响声,濒死者的惨叫声,杀得性起的吼声响成一片……
按照战前团党委的决定:团长、政委应坚守指挥位置,绝不允许参加白刃战。可战斗一打响,李云龙三两下就把单军装脱下来,抄起鬼头刀赤膊冲上去。赵刚制止不及,一时也按捺不住,拎着驳壳枪冲出去。
李云龙的第一个对手是个日本军曹,两人对视着兜了几个圈子。李云龙双手握刀,刀身下垂到左腿前,刀背对着敌人,而刀锋却向着自己,几乎贴近了左腿。鬼子怎么也想象不出以这种姿势迎敌有什么奥妙,他不耐烦了,呀的一声倾其全力向李云龙左肋来个突刺,李云龙身形未动,手中的刀迅速上扬咔嚓一声,沉重的刀背磕开了敌人手中的步枪,刀锋从右至左,从上而下斜着抡出了一个180度的杀伤半径,军曹的身子飞出了两米开外。
赵刚虽然参加过不少次战斗,但这种硬碰硬的白刃战还是第一次碰上,眼前这种血淋淋的场面使他感到震惊。在他看来,日军士兵的身高虽普遍矮小,但每个士兵都长得粗壮敦实,肌肉发达,脸上都泛着营养良好的油光。相比之下,八路军战士身材单薄,脸上也呈现出营养不良的菜色,两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悬殊,体现在单兵素质上,使赵刚感到痛心。但赵刚也同时发现,独立团的战士身上有一种共同的气质,就是出手凶狠果断,有种敢和敌人拼命的劲头,一出刺刀就痛下杀手,很少使用格挡等以求自保的方式,招招都要和对手同归于尽。搏斗中,有的战士腹部已被刺刀豁开,肠子已挂在体外,但仍然发着狠地将刺刀向敌人桶去。一个身中十几刀、浑身血肉模糊的战士,已经站不起来了,他双手握着攻刀卧在地上,只要见到穿翻毛皮鞋的脚就狠命地砍,有两个正在对刺的日本兵都在猝不及防中被他砍断脚腕,一头栽倒,看得赵刚眼眶发热、血脉贲张。
赵刚拎着驳壳枪,望见二连长张大彪正和日军中尉对峙,举枪就要打,被李云龙拦住了:老赵,千万别开枪,咱们今天玩儿的是冷兵器,我李云龙不能让鬼子笑话咱不讲规矩。赵刚不屑地说:和鬼子讲什么规矩?我看你脑子有病,时间紧迫,快开枪打死这个鬼子,赶快打扫战场……
李云龙固执地说:不行,白刃战有白刃战的规矩,我李云龙往后还要在这一带混呢,不能让鬼子笑话我的部队没拼刺刀的本事,这有损我的名誉。现在是单打独斗,大彪要不行我再上。
张大彪和日军中尉转眼间已过了五六招,两人身上的军装都被刀锋划得稀烂,鲜血把军装都浸透了,李云龙两腿叉开,双手拄着鬼头刀在旁边若无其事地观战,嘴里还啧啧评论着:我说大彪,你还行吗?不行就换人,别他娘的占着茅坑不屙屎。张大彪把砍刀抡出一片白光,嘴里说着:团长,你先歇着,不劳你大驾了,我先逗这小子玩会儿,总得让人家临死前露几手嘛。只见他一侧身躲开了对方的突刺,身子扑倒在地,欧刀贴着地皮呈扇面掠过,日军中尉突然惨叫一声,他呈弓箭步的左脚被锋利的砍刀齐脚腕砍断,顿时失去支撑点,一头栽倒在地上。张大彪闪电般翻腕就是一刀,日军中尉的脑袋和身子分了家。
白刃战用了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是役,独立团一营阵亡358人,仅存30多人。日军阵亡371人,两个中队全军覆没。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司令官莜家义男得到消息时正下围棋,他先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随后又暴怒地抽出军刀将围棋盘砍成碎片,他愤怒的是,穷得像叫花子一样的八路军竟敢率先攻击一流的关东军部队……
(选自都梁《亮剑》第三章,有删改)
文本二: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就在地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抢!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此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抢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妇女们带着浑身水,又坐到她们的小船上去了。
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
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她们只好摇着船出来。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冒出一个人来,只有水生的女人认的那是区小队的队长。这个人抹一把脸上的水,问她们:“你们干什么去来呀?”
水生的女人说:“又给他们送了一些衣裳来。”
小队长回头对水生说:“都是你村的?”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小队长开了个玩笑,他说:“你们也没有白来。不是你们,我们的伏击不会这么彻底。”
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选自孙犁《荷花淀》,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营造了紧张的氛围;文本二开篇的环境描写突出了水乡的特点,为下文的战斗埋下伏笔。 B、“五脏六腑”仿佛“冻结在一起”的李云龙,自嘲穿上了鬼子的刺刀也捅不进去的铠甲,表现了他作为八路军将领的乐观与幽默。 C、文本一以赵刚的视角展开故事叙述,“震惊”“痛心”“血脉贲张”等复杂心理变化侧面塑造了八路军战士们撼人心魄的英雄群像。 D、两篇小说善于运用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李云龙张嘴就骂的“土匪式语言”,和文本二中战后人物的对话描写均富有生活气息。(2)、“亮剑精神”在文本一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文本分析。(3)、同样是写伏击战,文本一体现了革命的现实主义,文本二体现了革命的浪漫主义,请结合文本比较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欲 因此时降武 B、皆为陛下所成就 卧起操持 , 节旄尽落 C、仓皇东出 武等实在 D、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及凯旋而纳之4. 下列各项中,对文言特殊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②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③子卿尚复谁为乎
④见犯乃死,重负国
⑤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⑥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⑦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⑧王谁与为不善
⑨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⑩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⑪请其矢,盛以锦囊
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A、①④⑨\②⑤⑦\③⑧\⑥⑪\⑩⑫ B、①④⑦⑨\②⑤\③⑧\⑥⑩\⑪⑫ C、①⑦⑨\②④⑤\③⑥\⑧⑩\⑪⑫ D、④⑤⑦⑪\①②\⑧⑨\⑥⑩\③⑫5.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都错误的一项是( )A、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阻拦 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 傅住 B、如惠语以让单于 谦让 今得杀身自效 贡献,献出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绳索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应当 D、贫贱不能移 改变 稍迁至栘中厩监 渐渐6.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函梁君臣之首 杖汉节牧羊 B、序八州而朝同列 囊括四海之意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方正之不容也 D、反欲斗两主 天下云集响应7.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天汉:汉武帝年号。年号,由西汉武帝首创,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每个皇帝都有多个年号。 B、《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为伶人写的传记。 C、七庙隳:指毁灭了很多寺庙,就是百姓遭受祸害的意思。 D、“太牢”指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猪三牲全备;“少牢”指祭祀用的羊、猪,没有牛。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8. 文言文阅读材料一:
帝幼善音律,故伶人多有宠,常侍左右;帝或时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以悦刘夫人,优名谓之“李天下”。尝因为优,自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帝悦厚赐之诸伶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 , 莫能出气;亦反有相附托以希恩泽者,四方藩镇争以货赂结之。其尤蠹政害人者,景进为之首。进好采闾阎鄙细事闻于上,上亦欲知外间事,遂委进以耳目。进每奏事,常屏左右问之,由是进得施其谗慝,干预政事。自将相大臣皆惮之。初,胡柳之役,伶人周匝为梁所得,帝每思之;入汴之日,匝谒见于马前,帝甚喜。匝涕泣言曰:“臣之所以得生全者,皆梁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就陛下乞二州以报之。”帝许之。郭崇韬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帝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当为我屈意行之。”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时亲军有从帝百战未得刺史者,莫不愤叹。初,罗贯为礼部员外郎,性强直,为郭崇韬所知,用为河南令。为政不避权豪,伶宦请托,书积几案,一不报,皆以示崇韬。崇韬奏之,由是伶宦切齿。河南尹张全义亦以贯高伉,恶之,遣婢诉于皇后,后与伶宦共毁之,帝含怒未发。会帝自往寿安视坤陵役者,道路泥泞,桥多坏。帝问主者为谁,宦官对属河南。帝怒,下贯狱;狱吏榜掠,体无完肤,明日,传诏杀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唐纪》)
材料二: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节选自欧阳修《伶官传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帝悦/厚赐之/ B、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帝悦厚/赐之/ C、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帝悦厚/赐之/ D、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帝悦/厚赐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伶人: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而在宫廷中授予官职的伶人又称为伶官。 B、嫉:憎恨之义,与《屈原列传》中“屈平既嫉之”的“嫉”含义不同。 C、藩镇:唐代在边境及重地所设置的节度使,掌管当地军政大权,五代沿袭。 D、切齿:表示极端愤怒,与《荆轲刺秦王》中“切齿拊心”的“切齿”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唐庄宗喜欢音乐,宠幸伶人,有时自己也粉墨登场,与优伶在宫庭里嬉戏,来讨刘夫人欢心,他还给自己取了“李天下”的艺名。 B、优伶出入皇宫,欺侮官员,大臣们敢怒不敢言,有的反向他们献媚,争相巴结;后唐庄宗重用景进,景进乘机进谗,群臣都害怕他。 C、后唐庄宗滥施封赏,他将刺史封给伶人周匝的恩人。郭崇韬劝谏说任命优伶为刺史,这是要失掉天下人心的,但郭的意见没被采纳。 D、罗贯性情刚直,处理政事从不回避权势之家,伶宦请求托办事情的书信,他一律不予上报,被权贵嫉恨,遭到诋毁,因此下狱被杀。(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其尤蠹政害人者,景进为之首。
②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当为我屈意行之。
(5)、欧阳修认为庄宗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事”还是“天命”?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9. 古代诗歌阅读寄韩潮州愈①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②头。
隔岭篇章③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④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⑤。
[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进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②潮水:河流名,流经潮州。③篇章:指韩愈赴潮州途中创作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句。④城根:犹城脚。⑤浪西楼:潮州一处楼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的心曾与韩愈同乘兰舟,直达天南潮水的尽头,既表达了对韩愈遭斥逐的不平,也流露出深切的眷念。 B、颔联说韩愈的“篇章”传到华岳,自己慰问的书信跟随着驿马出关驰过泷流,表明二人情谊深厚,肝胆相照。 C、颈联写途中所见。“峰悬驿路”写驿路盘山而上,极言道路险阻:“海浸城根”则说海潮浸到城脚,暗指处境凄苦。 D、通篇以“此心”二字为契机,书写深挚的友情,构思精巧,落笔超逸。整首诗取象不凡,境界开阔。(2)、前人评论此诗,认为尾联是照应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请结合本诗尾联,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10. 名篇名句默写(1)、《李凭箜篌引》中,“”一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一句则是以形写声,渲染了乐声的凄凉哀怨和欢快愉悦。(2)、唐太宗在《贞观政要》曾说:“天下稍安,犹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伶官传序》中欧阳修表达过与此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3)、《阿房宫赋》中用“六王毕,四海一”来形容秦始皇灭掉诸侯国统一天下的过程,《过秦论》中的与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的两句是: , 。(4)、《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作出充分反映的句子是: , 。(5)、《燕歌行》中“ , ”两句一实一虚,既写出了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又写出了家中妻子对远征战士的思念之情。(6)、写出适合“努力、付出才有回报”主题的名言: ,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
11. 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宁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
②博物馆里珍藏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③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 , 简直让人不堪卒读。
④以其画风发展来看,早年笔墨较清新整饬,中年以后渐趋雄肆,晚年则炉火纯青 , 真率自然,不假修饰。
⑤虽然很多读者朋友迫于时间的限制,选择了快餐式阅读。但是,这种快餐式阅读很可能是买椟还珠——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
⑥记者日前在对本市一些小户型公寓租赁市场作调查时,发现有一小户型公寓已经成为明日黄花 , 难以博得租客的青睐。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④⑥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说文解字》云:“谶,验也。有徵验之书。河洛所出之书曰谶。”谶语就是一种秦汉间带有先验性质的隐语,( )。如在《红楼梦》中,对谶语的运用,往往起着揭示人物性格,预示人物命运的作用。
在脂砚斋评本红楼梦中,多处夹评直接点明:“怀金悼玉,大有深意”(第五回)、“这是隐语微词”(第八回)、“作签语以射后文”(第四十二回)……全然用以预告悲剧的“凶谶”,就是《红楼梦》这部繁华叙事中的命运讯号。
谶“语”,名为“语”,其表现形式( ),物品、图案、曲子等等皆可具有“谶”的性质。这些事物在特定情节环境中安排出场,通过不同艺术手法揭露其具预言性的一面,处处设伏,从而遗留下命运的蛛丝马迹。
红楼中诸名诸物,出现的都别有来历,或多或少都透露着折射命运走向的意味,逃不开“谶”的神秘色彩:如开启全文情节的贾雨村、甄士隐二人,即假语存、真事隐;又如“群芳髓”落得众香“碎”满地;千红一窟(“哭”)又藏着多少女儿泪,万艳同杯(“悲”)又隐喻了多少凄凉、感伤与深思……
诸如此类,以其名其物其曲衬行事做派,喻终局下场,均可从几个单字中窥见。
(1)、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红楼梦》中作者为人物性格命运设置对应意象,有时担心别人不能悟得,往往有意作一点透示与点破。如第22回猜灯谜,这一部分就是曹雪芹为人物命运发展构设对应意象比较集中的地方。脂砚斋批说得好:“灯谜巧隐谶言,其中冷暖自寻看”。请根据灯谜的提示,任选一则,先指出其谜底,再解读其中蕴含的人物命运结局内涵。
①元春谜说:“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②迎春谜说:“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③探春谜说:“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④惜春谜说:“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⑤宝钗谜说:“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四、作文(60分)
-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莫言致信青年人,在信中讲述了爷爷带着自己与狂风对峙的经历。小时候他与爷爷外出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狂风骤起。莫言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而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大风过后,车上的草被刮得只剩下一棵。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讲述了类似的故事。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别林斯基说“没有斗争就没有功绩”,但是有时候人斗争过了,也没有功绩,那么斗争的意义又在哪里?请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或者体验。
【注意】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