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侨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与长安不同,洛阳城内的皇城和宫城都不在郭城中轴线上。宫城位于外郭城的西北部,而皇城则围绕在宫城的东、南、西三面,“洛水贯都”是洛阳城设计的点睛之笔,洛河承担了经济轴线的功能,成为洛阳城与隋唐大运河之间的纽带,使洛阳充分发挥了交通优势。这说明隋唐时期洛阳的城市布局( )A、突出宫城中心、皇室至上的思想 B、因地制宜,重视对地形地势的应用 C、体现沿街为市、沿巷作居的特点 D、强调“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理念2.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大津巴布韦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非洲文明与其他地区文明同步发展
B
古希腊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
村社大会有权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C
20世纪末,拉丁美洲使用最多的语言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其次是法语,仅少数人讲印第安语
二战后拉美国家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D
1875年世界城市化比率不到10%,1950年接近30%,到2015年则超过50%
世界城市化进程呈现加速发展的总趋势
A、A B、B C、C D、D3. 初到桂林的外地人,一接触桂林菜,免不了会喊一声:“桂林菜真辣!”其实传统桂林菜口味清淡、干香、鲜咸;近代以来,随着桂黄公路、湘桂铁路的开通以及抗战的爆发,大批湖南人涌入,随之带来了嗜辣的食俗。这主要反映出( )A、交通发展促进文化交流 B、湘菜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C、人口迁徙影响饮食习惯 D、各地区的饮食口味在不断变化4. 清朝中叶,交通运输仍以水运为主,近海航道、长江、运河、黄河等内河成为运输主干道,舟楫不通之处附以驿道等陆路运输,这样就形成了以水路运输为主、陆路交通为辅的全国性交通网络。为数众多,实力雄厚的商人结为商帮,活跃于全国各地。据此可知( )A、全国性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B、交通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C、南北方经济发展趋于均衡 D、传统的义利观念受到冲击5. 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发生疫病的次数明显低于长江以北地区,其中江南地区无明确疫情记载,但长江以北地区却发生了11次之多,这表明( )A、南方重视疫病的防治 B、北方战乱不断灾害频仍 C、疫情与人口密度相关 D、南方政治秩序相对稳6. 《黄帝内经》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汉书·平帝纪》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两者共同反映了西汉( )A、对疫病传染性有一定认知 B、统治者重视疫病防治工作 C、中药开始应用于疫病防治 D、对传染病的预防达成共识7. 古罗马人把瘟疫的发生与神罚联系起来,因此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罗马人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于是在罗马城修建大量的公共浴场和公共厕所……这说明古罗马( )A、人民对疫病预防治理愚昧无知 B、重视从公共卫生角度防治疫病 C、疫情推动国家城市治理的发展 D、宗教观念影响医疗技术的进步8. 下表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对于“西方”观念的变迁:《泰西水法》
徐光启等译
1612年
以“泰西”“太西”“极西”“远西”称“欧罗巴”。
《西方要纪》
南怀仁等撰
1669年
“西洋总名为欧罗巴,在中国最西,故谓之大西。以海而名,则又谓之大西洋。距中国计程九万里云。”
“西洋之可传者有三:一曰机器,二曰历法,三曰天文。”
《海国图志》魏源
其他介绍西方的书籍
鸦片
战争后
“海国”的地理范围由欧洲扩展到美洲。
“西学”“西儒”“西医”“西历”等词语出现在书籍里。
与17世纪相比,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说明( )
A、向西方学习的领域上更加生活化 B、看到西方制度的先进 C、民族危机促成新一轮的西学东渐 D、开始深入向西方学习9. 《易经》传说由上古圣人伏羲氏始创。“(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班固作《汉书》时着力突出《易经》的重要性,将其排在所有书籍门类首位。班固此举( )A、表明对时代主流文化的认同 B、表达对上古传统文化的继承 C、体现对华夏人文始祖的敬仰 D、彰显对文化多元共融的追求10.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迎新,清明节踏青,端午节挂艾草,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是( )A、天人感应 B、天人合一 C、敬天保民 D、厚德载物11. 元朝后期统治黑暗腐败,人民反抗斗争不断,其中摩尼教、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教派迅速发展,最后酿成红巾军起义。起义军公开以“弥勒降生,明王出世”的谶语为口号进行反元斗争。这折射出了( )A、当时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B、蒙古贵族统治的腐朽黑暗 C、各宗教开始大量传入中国 D、中国传统文化的品格属性12. 如表为阿拉伯历史上“百年翻译运动”时期(约750—850)所翻译书籍的情况。据此可知,百年翻译运动( )所译书籍的来源
侧重的领城
波斯
文学
古希腊
科学、哲学
印度
数学、天文学、医学
A、旨在融合东西方文化 B、以翻译古希腊典籍为主导 C、侧重自然科学的研究 D、丰富了伊斯兰文化的内涵13. 中世纪的欧洲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这说明( )A、欧洲缺乏对世界其它地区的了解 B、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 C、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14. 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出现了巨大的“商品流”“移民流”和“汇款流”。以丝棉贸易为主的互补型商品流通使西南地区与这一地区形成了一个丝棉贸易圈。基于地缘经济基础上的移民网络及其衍生而来的华侨汇款,则成为密切东南沿海地区与这一地区经贸联系的纽带。这主要反映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 )A、经济合作发展迅速 B、经济贸易联系密切 C、合作机制日益完善 D、产业互补特色明显15. 唐代的福建被称为“无儒家者流”。自北宋末年,福建人杨时受学于“二程”,载道南归。后,朱熹又创“闽学”学派,此后又涌现出罗从彦、李侗等众多闽籍道学重要人物。明人黄仲昭更将福建视为邹、鲁。这可以说明( )A、福建儒学教育的兴起 B、中国学术中心的南移 C、程朱理学文化的萌发 D、闽学正统地位的确立16. 早期文艺复兴阶段,人们认为罗马和希腊的文化不是宗教统治的文化,其建筑风格是古典柱式构图。人文学家认为古典柱式的构图能够表现出和谐和理性,与文艺复兴代表人文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时,直接套用罗马建筑的样式。以下符合该建筑设计意图的是( )A、罗马大斗兽场 B、万神殿 C、帕特农神庙 D、佛罗伦萨大教堂17. 元朝的纸币,在全国各地畅行无阻,远及新疆海南、云贵……西藏萨迦寺、青海柴达木都发现过元代纸币,甚至流通到了交趾(今越南)、罗斛(今泰国)、乌爹(今缅甸境内)等国。这反映了元朝( )A、纸币为邻国所仿效 B、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C、沿袭宋代货币制度 D、丝绸之路得到扩展18.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统治似乎并没有减弱,他们的领地甚至更大,因为它们这时控制了以前曾在苏丹统治下的中东领土。不过,在这一表面之下,形势却完全不同。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项中,与该观点相符的是(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②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③甘地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
④中国北伐战争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 下图是西班牙画家戈雅(1746年—1828年)创作于1814年的《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描绘了拿破仑的军队血腥屠杀西班牙抵抗者的场面。对此作品认识不正确的有( )A、属于艺术作品,只能用来进行参考和借鉴 B、是西班牙人的视角,夸大了入侵者的暴行 C、反映了这一时期西班牙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D、是拿破仑战争末期作品,谴责了法国入侵20. 下表是拿破仑战争后,欧洲一些国家出现的新变化。这些现象说明了( )1825年
俄国
受启蒙思想影响的青年军官发动武装起义,拟定了《告俄国人民宣言》,宣布推翻沙皇政府,召开立宪会议,废除农奴制
1830年
波兰
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
1848年
奥地利和普鲁士
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
A、农奴制被推翻是俄国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B、拿破仑战争使欧洲一些国家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C、各国斗争的内容不同,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D、东欧各国在对法国战争失败之后开始自我觉醒21. 塔哈·候赛因说:“外国学校从来不会真正地符合埃及人民的心愿,从本质上看,它们绝不会教育埃及去热爱埃及,或保护埃及的民主。埃及教育的主体应该是自己办的学校,对外国学校的过分依赖对埃及的发展无济于事”。这从本质上说明塔哈·候赛因( )A、主张埃及人应该办自己的学校 B、认为发达的教育是埃及独立的保障 C、意识到外国教育存在极大弊端 D、要求摆脱外国对埃及的文化殖民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欧和亚洲兴起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③战后殖民体系迅速瓦解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力量在战争中得到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3. 2020年6月以来,在美国民众发起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LivesMatter)”运动中,多处哥伦布塑像被捣毁(见如图)这是因为哥伦布( )A、 最早从事罪恶的黑奴贸易 B、是西方种族歧视的代言人 C、开辟新航路造成物种灭绝 D、开启了西欧人的殖民时代24. 有学者指出,16世纪中期,贸易发展和物价上涨导致欧洲需要更多的货币。由于贵金属大量流向东方,铸币时减少货币金银含量、增加面值便成为应急之策,人们不仅把贬值的货币当作足 值的货币来使用,汇票、信贷的使用范围也日益流行。该学者意在强调( )A、货币短缺迟滞了经济发展 B、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条件渐趋成熟 C、价格革命推动了金融创新 D、商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25.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间,西学东渐已不同于此前的仅有传教一途,而是有着诸如传教士、翻译局、新学堂、洋务、外交使臣与留学生等多种渠道。这一变化主要源于( )A、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客观需求 B、民众对西方文化的选择性吸收 C、救亡图存日益成为全社会共识 D、统治者对“体”“用”认知的转变二、材料分析题
-
26.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1世纪开始,英国农业技术持续进步,但耕地数量有限,而人口却持续增长。……为了缴纳高昂的税收,大部分的农民开始出售更多的农产品以换得现金。这就打开了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贸易模式新局面,一些当时视之为奢侈品的货物,如香料、丝绸、水果、皮革和美酒等,也开始了长途贸易。同时,大量农奴逃往城市。一年零一天,是逃亡农奴进城后获取人身自由的时间标识,而“自由人”(freeman)则是自治城市早期市民的正式称呼。经济的发展需要工商业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城市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发源地。工商业活动也加深了对世俗生活和今生幸福的理解。
材料二:英国近代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进行的。从1750年到1850年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0%提高到了50%。1861年,全英国就已经有16个城市人口超过了10万。到了1911年,人口过10万的城市增加到了42个。英国的近代城市化运动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政府多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对经济并不干预,对城市建设也没有规划。这样的城市化发展就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英国的城市化开始之前,英国经济的重心集中在伦敦和伦敦的周围区域内,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原有的经济发展很好的城市却逐渐衰落,新的城市都建立在西北部地区,而英国的人口和经济投资也向北移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英国城市复兴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特点。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人不可不讲正气、气节;认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尚书》主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把为真理、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视为最大的“仁”,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原则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
材料二:公元前后,佛教东来,开异族文化侵入之端。五胡乱华,露异族入主中国之兆。然二者虽促成政治、社会、宗教、哲学各方面之骚动与进步,而未曾引起政治思想之转变。盖佛教为宗教而非政治思想,其消极出世之人生观又适与老庄思想有相近之处,其不能对政治思想有所贡献,亦意中事。至于晋代乱华之诸朝,其文化均低,占据中原以后,文化则自动“用夏变夷”。明清海通之后,欧洲文明随传教士而播于中土。加以闭关自守之局即破,昔日大一统之“天下”突然变为世界上列国之一。而积弱之余,更屡为外国所侵侮。如此空前之剧变,自不免激起之革命。此殆为转变时期见于明清之主要原因。然则蒙古入主中国,人民备受异族之欺凌荼毒,儒家之仁义礼乐,法家之尊君重国,明法饬令,道家之知白守黑、任天无为,以及一切中国固有之政理治术,均经历史之事实证明,不足以保民族之自存,则穷极生变,明清政治思想不得不另辟蹊径,向新方面以前进矣。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主要文化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的连续发展,中华文化不仅在过去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当今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着自己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外来思想传入中国时呈现出哪些特点。分析外来文化的传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3)、结合史实,分析中华文化对世界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关系并非总是和平友好的,互相敌对,暴力劫掠,彼此侵略和征服,也时有发生。农耕世界的国家和民族往往以上国或优秀民族自居,蔑视周边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称之为蛮、夷、戎、狄或“蛮族”、“野蛮人”。一些农耕文明大国一旦富强,每以绥靖边疆为由,以武力掠取、征服游牧民族的土地,或置“藩属”,或抚其民为“同盟者”,征收贡赋,实行长期统治。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也常伺机入侵,这在东西方历史上都不乏其例。而这类或大或小的武装冲突往往在两个世界各民族之间引发广泛的、经久不断的战争……人员往来愈益频繁,物品交换和文化技术传播也愈益增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