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

  • 1. 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擂家经典的能力”。这一制度创立于(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明朝
  • 2. 成语“罄竹难书”出自《隋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与下列哪一人物的统治有关(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宗 D、唐玄宗
  • 3. 古人赞颂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时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据此可知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有利于南水北调、南粮北运 C、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了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 4.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与这首诗相关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科举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5. 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了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 6. 她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是( )
    A、吕后 B、窦太后 C、武则天 D、慈禧太后
  • 7.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被人们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房玄岭
  • 8. 唐朝出现了筒车。它用竹木制成立轮,立轮随水流转动,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   )
    A、农业耕作工具 B、便捷的交通工具 C、农业灌溉工具 D、实用的生活用具
  • 9. 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360卷经典,大量珍宝、茶叶、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
    A、对边疆统治加强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 10.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长安城商贾云集,学子荟萃,到处可见歌舞、盛宴,气势非凡宏大”。材料体现了唐朝(   )
    A、开放兼容的社会风气 B、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C、科技文化大放异彩 D、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 11. 玄奘12岁出家,遍读佛典,其西行之路被现代人认为是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灌而成的求知之路。历史上,他曾(   )

    A、西游天竺 B、东渡日本 C、出使西域 D、七下西洋
  • 12. 张艺谋导演曾借用右图人物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该人物曾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他是(   )
    A、安禄山 B、史思明 C、黄巢 D、朱温
  • 13. 对安史之乱的性质理解正确的是(   )
    A、各民族之间的战争 B、军阀之间的混战 C、农民战争 D、为夺取中央政权而发动的叛乱
  • 14. 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它发生在(   )
    A、秦二世统治时期 B、隋炀帝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后期 D、唐高宗统治时期
  • 15. 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    )
    A、皇族的后代 B、外戚 C、朝中大臣 D、掌握兵权的武将
  • 16. 宋太祖为防止相权过大,所采取的削弱相权的办法是(    )
    A、实行三年一换 B、撤消所有权力 C、设置通判分其权力 D、分化事权
  • 17. 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
    A、统治者是文臣出身 B、防止武将专权弊端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
  • 18.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A、轻视武备 B、等级森严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 19. 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改革措施(   )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C、在中央设置通判 D、分割宰相权力
  • 20. 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上京遗址刻着一首诗:“赤峰辽国第一京,寂寞犹在忆皇城。游人难步草盈天,不知从何觅市声。”建立了诗中“赤峰辽国”的民族是(   )
    A、汉族 B、朝鲜族 C、靺鞨族 D、契丹族
  • 21. 电视剧《大宋奇案》中,宋军死守澶州,关键时刻皇帝御驾赶到,士气大振,击退辽军。剧中御驾亲征的皇帝是(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寇准 D、宋真宗
  • 22.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契丹族(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削弱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 23. 如果请你为完颜阿骨打这位人物写一份人物简介,下列表述合格的是(   )
    A、契丹族首领,建立辽朝 B、党项族首领,建立大夏国 C、女真族首领,建立金朝 D、蒙古族首领,建立元朝
  • 24. 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思维导图,其中“?”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南宋 B、 C、西夏 D、蒙古
  • 25. “山外肯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隋炀帝下江南 B、安史之乱 C、北宋与辽对峙 D、南宋偏安江南
  • 26. 在哪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
    A、文天祥 B、戚继光 C、林则徐 D、岳飞
  • 27. 北宋灭亡后,宋皇室建立的政权,因国都相对于先前的北宋而言位置在南方,史称南宋。这个政权的建立者是(   )
    A、赵匡胤 B、元昊 C、阿保机 D、赵构
  • 28. 某历史人物被毛泽东誉为“一代天骄”。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
    A、建立元朝,统一中国 B、推行汉法,实行改革 C、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D、灭亡南宋,统一全国
  • 29. 如图空缺处应该填写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及灭亡 B、北宋灭亡 C、金灭亡 D、元朝统一全国
  • 30.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也是疆域最大的王朝。建立元朝的少数民族是(    )
    A、女真族 B、契丹族 C、鲜卑族 D、蒙古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31小题15分,32小题13分,33小题12分,共40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为君之道?他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太宗的用.人原则。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收到了什么成效?
  • 32. 阅读材料:

    材料一: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

    材料二: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大规模使节船队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国的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时推动中日交往频繁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 33. 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在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
    (3)、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