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它对中国长期的政治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它把已经分裂了四个世纪的两个各自为政的地区重新纳入到一个政体当中,南方对成为军事、政治中心的北方提供给养与支持也主要依赖它。文中的“它”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 2.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表可知,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时间

    事件

    影响

    589年

    隋文帝灭掉陈朝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626年

    李世民即位

    开创了“贞观之治“

    641年

    文成公主入藏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754年

    鉴真抵达日本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3. 史书记载:“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出现经济繁荣的原因是(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

    ③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④人口大幅度增长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 4.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引用此话的根本目的是(    )

    A、为了阐明君民关系 B、为了阐明水与舟的关系 C、为了说明民贵君轻 D、为了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
  • 5. 八年级二班的王晓晓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中,有以下几个关键词:女皇帝、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无字碑等。他研究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6. 中日山水相连,中国文化对日本有深远影响。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最能反映下列五幅图片信息的诗句是(   )
    A、洛阳家家学胡乐 B、冲天香阵透长安  C、千金散尽还复来 D、唐风洋溢奈良城
  • 7. 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颂扬这一历史佳话的诗句有:“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边关大漠呈新月,雪域高原视旧家。"诗句中“西去和亲”的人是(    )

    唐朝开元通宝

    日本和同开珎

    日本使用的文字

    唐朝长安城

    日本平城京

    A、文成公主 B、武则天 C、张骞 D、李清照
  • 8. 某同学为历史小讲堂搜集了以下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的学习主题是(    )

    A、文学艺术发展 B、中外交通发达 C、中外文化交流 D、民族关系交融
  • 9. 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有人认为“开元之世,几家给人足,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说法(    )。
    A、全面分析了安史之乱的原因 B、客观指出了杨贵妃的过失 C、真实反映了重大人物的影响 D、掩盖了唐衰亡的根本原因
  • 10. 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1. 《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材料意在说明元代戏曲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朝的行省制度 D、科举考试的需要
  • 12.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
    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
  • 13. 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在中外历史上影响很大,其中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登龙门”。首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 14. 读下图,它主要反映了唐都长安(   )

    A、布局严整对称 B、街道宽阔整齐 C、建筑规模宏伟 D、商业繁荣发达
  • 15. 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鉴真东渡 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华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 16. 如下表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起止时间

    755年至763年

    叛军指挥官

    安禄山、史思明等

    结果

    唐朝获胜,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影响

    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A、安史之乱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 D、黄巢起义
  • 17. 下列四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B、 C、 D、
  • 18.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141年
    北宋建立宋辽订立
    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宋夏达成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取得
    邺城大捷
    南宋与金
    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D、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 19. 《马可·波罗行纪》记载:“(泉州)乃不少船舶辐辏之所,诸船运载种种货物至此,然后分配于蛮子全境。所卸胡椒甚多,若以亚历山大运赴西方诸国者衡之,则彼数实微乎其微,盖其不及此港百分之一也。”这说明元代泉州( )
    A、海上贸易繁荣 B、外国使节增多 C、造船技术发达 D、文化生活丰富
  • 20. 下图为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出土于陕西西安。

    图中四个人俑分坐两侧,其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该文物可以用来说明唐朝(   )

    ①手工业水平高    ②音乐舞蹈多姿多彩  ③民族交融发展      ④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1.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据此,通判的作用是(   )
    A、分散知州的权力 B、收归地方财赋于中央 C、超越知州的权力 D、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
  • 22. 下图是敦煌莫高窟壁画里的曲辕犁,有关曲辕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动了农田面积扩大 B、促进了农耕效率提高 C、开启了铁犁牛耕时代 D、壁画可知发明于敦煌
  • 23.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易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相似之处有。(   )

    ①增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 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减轻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24. 图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这些陶俑(   )

    A、表明当时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B、反映出浪漫的艺术手法 C、可作为研究杂剧的一手史料 D、说明当时戏剧种类繁多
  • 25. 如下图,当时明州港“船舶往来,物货丰街(盈足)”,人称“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这说明当时(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政府重视贸易管理 C、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D、重农抑商政策弱化
  • 26.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从材料中可知(    )
    A、宋代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B、政府规定商业区居民区分开 C、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 D、所有市民都只能到饭店吃饭
  • 27. 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同一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这座都市是(    )
    A、唐代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元代大都
  • 28.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现。”下列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   )
    A、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火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 29. “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为弥补这个缺陷,元代实行了(   )
    A、分封制 B、行省制度 C、郡县制 D、刺史制度
  • 30.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此项技术载于(   )
    A、《韩非子》 B、《史记》 C、《伤寒杂病论》 D、《梦溪笔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3小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3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 31. 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诗人皮日休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宋代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宋代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此河”的中心在哪里?请你写出“此河”开凿后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中指出该表人口数量的变化折射出了这段时期经济哪一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我国古代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出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中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有着什么样的重要地位?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各一例即可)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哪些因素会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 32. 为了巩固统治,统治阶级都通过不断创新及调整措施来稳定局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在以《说唐》《隋唐演义》等描写唐代历史人物的传奇小说中,主角大多是武艺高强、开疆拓土的将领,他们往往出将入相、豪气干云,整体的社会风气也是尚武豪迈,甚至同神仙怪异相结合;而在描写宋代社会的侠义小说中,这些身怀武艺之人大多成为江湖草莽或者官府随从,社会风气也随之发生改变。

    材料三:由于大兴科举、对文官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对武将频繁调动,使得兵将不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兼之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出现了立国以来少有的财政赤字,“百年之积,惟存空簿”。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百姓苦难,各地怨声不断。农民由于没有生路,纷纷揭竿。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有关治国的想法。这些想法是否得到实施?列举相关史实说明。
    (2)、根据材料二,归纳从唐代到宋代的社会风气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原因。
  • 33.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松赞干布完成青藏高原的统一大业,使吐蕃迅速强大起来.松赞干布希望与唐和亲,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双方通过深入交流,唐太宗同意和亲……后继的赞普们也贯彻“同为一家”的修好思想。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的“长庆会盟”是唐蕃关系的重大转折点,从此之后,双方友好相处,来往不断。

    ——摘编自崔明德、马晓丽《吐蕃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材料二:宋太宗初年,由成都十六家富商集资联合发行“交子”,系纸币性质。在远近地区当现钱广泛使用。仁宗天圣元年底,朝廷决定收归官办。仁宗庆历年间,因对西夏战争,由益州交子务在陕西印行交子,购买军储。

    ——摘编自郭彦岗《中国历代货币》

    材料三: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巨大,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两例唐朝民族交往事件。
    (2)、北宋时期在货币材质方面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并结合材料二,指出北宋政府是如何运用这种新货币应对西夏战争。
    (3)、元朝统治者了加强对今西藏、台湾地区的管辖,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西南、东南地区设置的相应的管理机构以及设立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4)、请你依据上述材料总结我国古代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