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提高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14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几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测溶液pH 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稀释浓硫酸 D、
取用液体
2.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
配制氯化钠溶液 C、
测定溶液的pH D、
过滤
3. 检验某溶液是否为酸溶液,下列四种方案中错误的是( )A、向该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B、向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看是否变红 C、向该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看是否变色 D、向该溶液中加锌粒,看是否有气泡产生4.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物质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①生石灰 ②浓硫酸 ③氢氧化钠 ④食盐水 ⑤浓盐酸 ⑥石灰水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⑥5. 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3.46. 如图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则滴管甲、乙和烧杯①、②中的物质可能是( )A、甲:水,①:氢氧化钠;乙:稀硫酸,②:锌 B、甲:水,①:硝酸铵;乙:稀盐酸,②:铁 C、甲:水,①:食盐;乙:水,②:蔗糖 D、甲:水,①:酒精;乙:稀盐酸,②:氢氧化钠7.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如图。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氢氧化钠是由分子构成的8. 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B、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在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D、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CO29. 为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
C、
D、
10. 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A、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 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硫磺燃烧后的有害气体 D、被蚊虫叮咬了涂抹含有碱性物质的溶液二、填空题
-
11. 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有一层白色的固体物质很难用水洗掉,那么生成该物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清洗该物质的方法是。12. 如图甲所示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图乙为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曲线,则图甲中胶头滴管中的溶液为(填名称);图乙中c点表示的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13. 氢氧化钠固体要密封保存。原因之一是它具有 , 容易潮解;原因之二是跟空气中反应而变质。14. 将7.3%的稀盐酸逐滴加入50g滴有少量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的pH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
a点处溶液呈色,滴加稀盐酸后,酸与碱发生反应,溶液的pH不断 , b点表示 , 此处溶液的pH7,至c点处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5. 现有生活中的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和稀醋酸溶液。试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鉴别(要求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1)、;(2)、;(3)、。三、简答题
-
16. 200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5.6g铁完全反应。试计算:(1)、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7. 实验用品:白纸、稀硫酸、棉棒、电吹风.
实验步骤:
①如图,先在白纸上画一个男孩头像,再在男孩头上用棉棒蘸稀硫酸画上女孩头发.
②打开电吹风,在男孩头向两侧如梳头状吹风,一会儿可看到男孩的头像变成女孩的头像.用所学过的硫酸知识解释这个实验中的化学变化.
四、综合题
-
18.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小明同学对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下列问题。(1)、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中都含有;(2)、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3)、图中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4)、图中横线上应填物质类别的名称是。(5)、为什么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而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五、实验探究题
-
19. 某同学发现前段时间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瓶塞没有塞好。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他邀请几个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该溶液是否变质?
(1)、【实验探究一】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
有产生
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交流讨论】以下试剂可以代替上述实验步骤中氯化钙溶液的是(填序号)。A.几滴稀盐酸 B.适量Ba(OH)2溶液 C.适量BaCl2溶液
(3)、【提出问题】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提出猜想】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Na2CO3:
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含有(写化学式)。
(4)、【实验探究二】为了验证该NaOH溶液的变质程度,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反思
①先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溶液
有生成
猜想二成立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试液
上层清液变红
(5)、【实验探究三】为得到纯净的NaOH固体,同学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②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NaOH固体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变质后样品中NaOH的质量。
20. 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用图 1 总结了酸的五条化学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填离子符号);(2)、醋酸是生活中常见的酸,将醋酸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 , 由此能验证酸的性质Ⅰ;(3)、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可以观察到铁锈慢慢溶解,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 将生锈的铁钉长时间浸泡后,还能观察到铁钉表面会产生 , 由此能验证酸的性质Ⅱ和Ⅲ;(4)、为了验证性质Ⅴ,小明进行了如图 2 所示实验,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后,小明对得到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实验探究:(5)、【提出问题】反应后得到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酚酞、NaCl;猜想二:酚酞、NaCl、(填化学式);
(6)、【实验探究】取少量光亮的镁条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反应后的无色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可推断猜想一成立;(7)、【查阅资料】 Cu(OH)2 是一种蓝色、不溶于水的碱;【反思与评价】小明认为还可以用其它物质来检验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该物质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字母填序号)。
A、紫色石蕊溶液 B、Cu C、CuO D、Na2CO3 E、Cu(O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