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单元检测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09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感觉器官的作用是感受环境中的刺激,并发出信息 B、感觉是在感觉器官中形成的 C、刺激信息是由神经传送到大脑的 D、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的
  •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 B、“禁止鸣笛”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C、“闻其声知其人”的判断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响度 D、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
  • 3. 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收音机的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当你打开收音机时,台上的“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收音机中传出的优美的乐曲有时也会成为噪声 B、“小人”跳舞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音乐声越大,“小人”舞动越剧烈,说明物体的音调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D、关掉收音机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 4. 如图所示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 B、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 5. 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声音 ( )
    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 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
  • 6. 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哪三种色光组成的(   )
    A、红、蓝、黄 B、红、绿、蓝 C、红、橙、黄 D、绿、紫、橙
  • 7. 下列不属于人类对紫外线的应用的是(   )
    A、利用紫外线消毒灭菌 B、日光浴 C、鉴别纸币的真伪 D、电视机的遥控器
  • 8.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阳光强烈时发生反光的黑板 B、正月十五明亮的月亮 C、正在播放节目的液晶电视 D、正在播放视频的投影仪幕布
  • 9.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B、日晷面上晷针的影子 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D、小孔成像
  • 10.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 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11. 在学习科学后,刘亮开始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一天他用激光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如图所示,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光在墙壁上发生漫反射 C、光在地面上发生漫反射 D、光在墙壁上发生镜面反射
  • 12. 关于图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是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是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光污染”是图甲的反射造成的 D、坐在不同位置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与图乙的反射有关
  • 13. 白天,我们在汽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外的景物;晚上,打开车内的灯时,在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内的乘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 B、前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 C、前者看到的就是实物,而后者是反射成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14. 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

    ①雨后天晴的夜晚,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 ②上课时小华感到黑板因“反光”而刺眼,是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 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适用它;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 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 15. 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 16. 当食物进入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便溶于中,刺激细胞,使其产生信息,再通过传到 ,  经过分析,我们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
  • 17. 晚上,小李正在家里温习功课,突然听到窗外传来烟花很响的爆鸣声。
    (1)、爆鸣声是由火药爆炸时引起空气的产生的。 
    (2)、小李同学觉得看到烟花与听到烟花的声音并不同步,总是先看见烟花绽放然后才能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这是因为。 
    (3)、小李同学看到烟花后3 s才听到烟花的声音,已知当时气温为25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5 m/s,那么烟花爆鸣处距人m。 (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 18. 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 , 频率越低,音调(前两空均填“越高”或“越低”)。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从20 Hz到20000 Hz。人们把高于20000 Hz的声叫作声,把低于20 Hz的声叫作声。 
  • 19. 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了硬币所成的像。这是由光的产生的现象,

  • 20. 如图所示,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 21.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装置,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图中折射角的大小是 ,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光屏上看到折射光的亮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光的亮度,原因是 。 

  • 22. 小芸同学用一支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的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光点A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O点沿(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O点沿(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 23. 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填“虚”或“实”)像。 
    (2)、A点与水面相距2 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m。 
    (3)、若光斑B向左移动了1.2 m,说明水位(填“上升”或“下降”)了m。 
  • 24. 雨后天晴的夜晚,人在月光下行走,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甲同学迎着月光走,应走处;乙同学背着月光走,应走(前两空均填“亮”或“暗”)处。因为若迎着月光走,月光射到水面上时,水面发生的是(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反射光几乎全部射入人的眼睛。 
  • 25.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师生进校门戴口罩、测体温;老师出示甬行码,学生出示甬行证(如图所示);放学后学校对教室进行消毒等。

    (1)、师生进校门要经过一个测温棚,当人到达测温区时,测温棚内的测温仪会接收到人体发出的(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从而测量出人的体温。
    (2)、老师出示手机上的甬行码,甬行码(填“是”或“不是”)光源。学生出示纸质的甬行证,我们能看到绿色的“甬行证”三个字是因为它们(填“反射”或“吸收”)绿光。
    (3)、放学后教室消毒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照射消毒灯和喷洒消毒液。喷洒消毒液前,要先进行稀释。现要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消毒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消毒液g。

三、实验探究题

  • 26. 某学校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在黑暗的实验室里,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探。

    【实验一】: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先后用不同颜色的膜对着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透明物体的颜色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白光

    膜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

    (1)、由表一可以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2)、【实验二】:用不同的颜色膜材料ETFE做大棚实验

    大棚外膜的颜色

    蓝色

    无色

    紫色

    一天中棚外的最高温度

    36℃

    36℃

    36℃

    一天中棚内的最低温度

    38℃

    50℃

    30℃

    光的通过量

    90%

    98%

    50%

    综合上述信息,你认为膜的颜色用色更好。

    (3)、请你根据上述结论解释,水果店卖西瓜(红瓤)时,总喜欢撑一顶红色半透明的遮阳伞是因为  。
  • 27.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将光分别射入水和玻璃中,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空气中的入射角i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β

    17°

    24°

    3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一些规律:

    (1)、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填“改变”或“不变”)。 
    (2)、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3)、当光线以32°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是。 
    (4)、从表中数据看出,同一束光,在不同材料的介质中的偏折程度不同。可以猜想,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 28.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蜡烛A像的同时,也观察到蜡烛B,从而确定 , 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3)、实验中,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4)、图乙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接着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玻璃板是否 , 再分别测量的距离,判断像与物是否关于平面镜对称。
  • 29. 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填字母)两图进行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得出结论:
  • 30. 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鞋盒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鞋盒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填“ 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的材料隔音性能(填“好”或“ 差”),其原因是粗糙的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的材料强。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减弱噪声。
    (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描绘出诗人对林泉美景的喜爱。“蝉”和“鸟”的叫声是根据声音的区分的,茂密的树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能在控制噪声。

四、解答题

  • 31. 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管长1020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
    (1)、若金属管内装满水则通过水传播的声音是第几声?(选填1、2或3)
    (2)、敲击结束后通过空气传播听到声音需要多少秒?
    (3)、该金属中的声速。
  • 32. 夏至杨梅半山红。湖塘杨梅以口味鲜甜、汁多粒大,受人们喜爱。周末小柯一家驾车去杨梅基地采摘杨梅,汽车在平直(路况不变) 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着,妈妈提醒到:“前方靠近村庄,开慢些”, 于是爸爸将车速由 60 千米/小时降到了 40 千米/小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1)、人们吃的鲜甜多汁的杨梅果肉是由 发育而来的,觉得杨梅好甜,这种感觉是在 中形成的;
    (2)、小柯爸爸将车速由 60 千米/小时降到 40 千米/小时的过程中,车的惯性将; 已知汽车牵引力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作出汽车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33. 下图为人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示和你所了解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耳的听力是由耳的结构和功能决定的,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由和外耳道组成。 
    (2)、中耳主要由[]、鼓室、咽鼓管组成。鼓膜位于外耳和中耳之间,可以随声波振动,咽鼓管连通[]和咽部。鼓室内听小骨的功能是把声音后传到内耳。 
    (3)、当吞咽、打哈欠时,咽鼓管开放,外界空气就可由咽部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内外空气压力的 , 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4)、内耳的耳蜗内有液体和 , 能够感受声波信息。内耳中的[]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能感觉头部位置的变化。 
  • 34.   2020年5月5日农历四月十三立夏,浙江各地区“立夏”的食俗有所不同,如图甲是我县立夏时吃的食物。

    (1)、看蚕豆,蚕豆呈绿色,是因为蚕豆(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绿色光。食用蚕豆的主要部分是种子结构中的
    (2)、吃茶叶蛋时,通过觉闻到特殊香味。
    (3)、如图乙,地球一边绕地轴自转,一边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

    ①地球公转产生了 (选填“昼夜交替”或“四季更替”)现象。

    ②立夏这一天新昌白天比晚上(选填“长”或“短”)。

  • 35.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向玻璃砖,请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光线(注意标出法线,不考虑光的反射)。

五、综合说理题

  • 36. 坐在门边第一小组的小王同学发现,在晴朗的正午不拉窗帘情况下,坐在位置上时(如图点A),常常会看不清靠窗黑板上的粉笔字,为了探究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她查阅资料发现:“在明亮环境中,当进入人眼的光线较少时,会使得人的视觉感觉较暗。”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在A位置看不清靠窗黑板上的粉笔字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