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0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天下书卷   ▲   , 就连计算机也有尚未收录的沧海遗珠,就连作者本人也不会完整记住自己细细打(磨/摩)的情节、精心雕刻的人物。若读者是为了阅读而记住,未尝有些可怜且可悲

    读书的目的不外乎两种,一是功利,二是纯粹,两者也并非渭分明。考试用的书,包括教材、教辅、理论著作,我真是硬着头皮看了无数,逻辑、推论、原理从不会在脑海里长久停留,只能拿出   ▲  的气势,连夜奋战只为了考试当天,能够竹筒倒豆子般顺畅作答。但这种阅读的比例很小。纯粹阅读时,我没有什么书单,全凭个人偏好去选择散文、随笔、小说等,若连读此类书籍都是为了“记住”,那阅读时的轻松快乐也将会被剥夺。

    随心所欲读书,哪怕转眼就忘,只要过程是畅快的,   ▲  足够;有的文字略显深刻,需含英华细细思索,即便当下没有结果,等上几年,再次翻看时,那种独属于你一人的豁然开朗之感算得上人生一大高光时刻。

    功利与纯粹,两者没有   ▲   , 也并不冲突,就像我的左手和右手也不会提出“唯我独尊”的愚蠢要求,它们相互配合着使我成长。难啃的书得磨,豆子倒完之后的事就交给阅卷人,我已如释重负。喜欢的书无(须/需)急,读罢,即便忘记情节,一些情感、一些场景、一些字句实际上已经不受控地在身体里流淌。

    ——丁朝欢《记住不是唯一的目的,读便是》

    (1)、文中加点词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渭分明(jīng)   含英华(jǔ)    打磨    无须 B、渭分明(jìng)   含英华(jū)    打磨    无需 C、渭分明(jīng)   含英华(jǔ)    打摩    无须 D、渭分明(jìng)   含英华(jū)    打摩    无需
    (2)、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堆积如山  置之死地   已然    高下之别 B、浩如烟海  破釜沉舟   已然    优劣之分 C、堆积如山  置之死地   当然    高下之别 D、浩如烟海  破釜沉舟   当然    优劣之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若读者是为了记住而阅读,未尝有些可怜且可悲。 B、若读者是为了阅读而记住,不免有些可怜且可悲。 C、若读者是为了阅读而记住,未尝有些可怜且可悲。 D、若读者是为了记住而阅读,不免有些可怜且可悲。
    (4)、下列各项中,和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B、他曾经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像扫帚那么大。 C、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D、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 2.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积跬步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步”,跨出两脚为“跬”。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D、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君子非异也            生,同“性”,天性。 B、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句末语气词,了。 C、今其智反不能及        乃,竟然。 D、苍山负雪,明天南      烛,照亮。
  • 4. 下列对《声声慢》(节选)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起句连用七组叠词,“寻寻觅觅”写词人国破家亡、夫死己寡之后的精神失落,独身彷徨之情状,“冷冷清清”则写时世、境况之凄清冷寂。 B、“三杯两盏淡酒”,酒并非酒淡,只因作者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这是一种主观感受,意在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 C、本词采用多变的抒情手法,通过铺叙,把多种表达方法结合起来运用,表现出多侧面、多层次的深刻细腻的感情。 D、作者一个人寻觅无着,酒难浇愁,晚来风急,当看到大雁飞过,想起了旧时相识,这就稍稍缓解了思乡的惆怅。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苏子愀然 ,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 ,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 ,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客喜而笑,洗盏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B、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C、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D、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              容色改变的样子        B、山川相缪              同“缭”,盘绕、围绕 C、而吾与子之所共      舒适    D、洗盏酌              再
    (3)、下列对画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为其然也?                翻译:(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翻译:这难道不是曹操把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C、侣鱼虾而友麋鹿。              翻译:把鱼虾当成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      D、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翻译:(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却终究没有增减的变化。
    (4)、下列对选文第一段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看,苏轼并未沉浸在这种苦闷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完全可以称为“一世之雄”的豪情。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精致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选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这句话的意思是工匠精神是他毕生的追求。 B、“匠”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指木匠,而是意义变得更加深远和广泛,已成为一种代名词。 C、坚守工匠精神的匠人,要耐得住寂寞,同世界脱节,用自己的技能和手艺却能改变世界。 D、工匠精神是安身之本、生命尊严等,它尽管不以成功为目的,但是却能助你走上成功之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用一个企业家的话,证明了今天是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 B、第二段“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属于引用论证,是为了让观点更有说服力。 C、第三段“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十分形象地描述了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 D、第四段运用了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层层深入地阐述了工匠精神的一流技术的重要性。
    (3)、下列事件中,不能体现“工匠精神”内涵的一项是(   )
    A、愚公移山,举全家之力,运山石于渤海之尾,感动了天地。        B、庖丁解牛,做到了心到、神到、手到,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C、瑞士手表,技艺精湛,敬畏职业,关注细节,追求极致。 D、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技术先进,精益求精,实现“零故障”。

二、填空题(本大题12分)

  • 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来比喻渴求贤才的诗句是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写李白在梦境中登天姥山时的所见所闻、太阳从海上升起诗人耳畔萦绕着天鸡的叫声。
    (3)、杜甫《登高》中,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
    (4)、《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5)、苏轼《赤壁赋》中运用侧面描写手法突出洞箫声极其动人的两句是“”。
    (6)、“月”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古人借“月”表达不同的情感。《琵琶行》中“”借“月”烘托四周环境的寂静,衬托琵琶女技艺的高超;《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酬“月”来表达诗人寻求超脱的豁达。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 8. 阅读《拿来主义》(节选),回答问题。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如何理解“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这句话的含义。
    (2)、作者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主张的?采用这样的方式提出“拿来主义”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年末,白岩松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这一年你的年度关键词是什么?总结年度关键词已成为一种惯例。在一年的最后,看看这一年到底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悟,对于新的一年有什么期许,然后继续前行。

    2022年,你个人的年度关键词是什么?请结合你个人的体验或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你个人的年度关键词。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