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7.3 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 过关检测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0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若某星球的质量和半径均为地球的一半,那么质量为50kg的宇航员在该星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  )
    A、1/4 B、1/2 C、2倍 D、4倍
  • 2. 已知引力常数G与下列哪些数据,不可以计算出地球质量(   )
    A、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绕地球转的轨道半径 C、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的速度和运行周期 D、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已知地球半径和地表的重力加速度
  • 3. 绳系卫星是由一根绳索栓在一个航天器上的卫星,可以在这个航天器的下方或上方一起绕地球运行 . 如图所示,绳系卫星a系在航天飞机b上方,当它们一起在赤道上空共同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时 ( 绳长不可忽略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系卫星的线速度比航天飞机的线速度大 B、绳系卫星的角速度比航天飞机的角速度小 C、绳系卫星的周期比航天飞机的周期大 D、绳系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航天飞机的向心加速度小
  • 4.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卫星的线速度减小到原来的 12 ,卫星仍然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 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减小到原来的 14 B、卫星的周期增大到原来的8倍 C、 卫星的角速度减小到原来的 12 D、卫星的周期增大到原来的2倍
  • 5. 一颗小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公转半径的4倍,则这颗小行星的运行速率是地球运行速率的(  )
    A、4倍 B、2倍 C、0.5倍 D、16倍
  • 6. 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引力极大的天体,以至于光都无法逃逸,即黑洞的第二宇宙速度大于光速(光速为c)。某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异常小的黑洞,其质量只有太阳的4倍。已知太阳的质量为ms , 太阳半径为Rs , 引力常量为G,第二宇宙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则该黑洞的半径最大是(  )
    A、8Gmsc2 B、4Gmsc2 C、2Gmsc2 D、Gms2c2

二、多选题

  • 7. 为了测量某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宇航员记录了登陆舱在该行星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登陆舱在行星表面着陆后,用弹簧称称量一个质量为m的砝码读数为N.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A、该行星的质量为 N3T416π4m3 B、该行星的半径为 4π2NT2m C、该行星的密度为 3πGT2 D、在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NT2πm
  • 8. 如图所示,飞行器P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行器的张角为θ , 万有引力常量为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 B、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 C、若测得周期和张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D、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 9. 一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的质量可表示为(  )
    A、4π2r3GT2 B、4π2R3GT2 C、gR2G D、gr2G
  • 10.

    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半径远小于两个恒星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它们在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为某一双星系统,A星球的质量为m1 , B星球的质量为m2 , 它们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星球的轨道半径为R= m1m1+m2 L B、B星球的轨道半径为r= m2m1 L C、双星运行的周期为T=2πL LG(m1+m2) D、若近似认为B星球绕A星球中心做圆周运动,则B星球的运行周期为T=2πL LGm1

三、计算题

  • 11. 卡文迪许把他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地球的重量”(严格地说应是“测量地球的质量”).如果已知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 计算地球的质量M和地球的平均密度各是多少?

四、综合题

  • 12. 宇航员发现一未知天体,欲将星球的质量、密度等信息传回地面,宇航员只有一块秒表和一个弹簧测力计,他站在星球上随星球转了一圈测得时间为 T0 ,又用弹簧秤测同一质量为m的物体的重力,在“两极”为F,在“赤道”上的读数是其“两极”处的90%,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该星球的密度和质量;
    (2)、当宇航员在该星球“赤道”上时,有一颗绕该星球表面附近匀速转动的行星,其转动周期为T,已知T< T0 ,若此时刚好在他的正上方,则过多久该行星再次出现在他的正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