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中考二轮复习:空气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0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有单质生成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C、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8种物质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2. 我们在学习物质变化规律时,常用图像来描述化学变化中物质量的变化,下列图线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①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 B、②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Zn粉 C、③将CO2通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 D、④向一定量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3. 如图所示为小明整理的与氧气化学性质有关的部分笔记,下列关于笔记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化合反应 B、反应物都是非金属 C、都有气体生成 D、只有两个是氧化反应4. 杭州正在创建文明城市,以下做法提倡的是( )A、聚餐时使用公勺公筷 B、使用冷空调时把温度降到最低 C、将废旧电池丢入其他垃圾桶 D、化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形成5. 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改进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胶头滴管中的水接触生石灰一段时间后, 白磷开始燃烧, 待白磷熄灭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磷不足会使测定结果偏小 B、注射器活塞会先向左再向右最终停在 10mL 刻度处 C、白磷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白烟 D、胶头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是不相同的6. 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7. 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32
20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x
y
z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直接构成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 1 D、x+y+z= 2338.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2年世界环境8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下列措施会引起环境污染的是( )A、 将煤脱硫后再综合利用 B、用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制得甲烷作燃料 C、直接焚烧生活垃圾 D、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9. 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有关操作如下图,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制取气体 C、收集 D、验满10.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可能是催化剂 B、丁是反应物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乙是生成物11. 如图是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玻璃管在酒精灯上烧热后,塞紧橡皮塞的同时玻璃管触碰瓶底的白磷,白磷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减少 B、白磷燃烧时锥形瓶内有大量白烟生成 C、玻璃管顶端气球的体积先变小再变大 D、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二、填空题
-
12. 如图所示,AOB为一杠杆(质量忽略不计),A端悬挂一铜块,并浸没在饱和的AgNO3溶液中,B端用一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平衡(金属块体积变化忽略不计)。(1)、写出烧杯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2)、该过程中整个装置的实验现象是:。13. 请你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1)、若用氯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用编号表示)(2)、实验室若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且无需加热来制取气体,改用E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14. 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广口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一种药品 (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据图回答:(1)、实验中首先加入的试剂是。(2)、BC段气球体积不变的原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CD段气球体积增大的原因是。15. 2022年1月,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卫星探测显示,火山灰到达了30公里的高度,向平流层注入的二氧化硫总质量约为40万吨。作为自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之后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事件之一,汤加火山爆发是否会对全球气候造成显著影响,引发社会关注。实验室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 , 写出此反应化学方程式。16. 火锅是一种深受大家喜爱的美食,如图所示为“番茄鱼”火锅。(1)、酒精炉侧壁设计了很多小孔是为了满足燃烧的条件之一:。(2)、“番茄鱼”中充满着番茄的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番茄细胞结构中的。(3)、若质量为m1的酒精(C2H6O) 燃烧后生成质量为m2的二氧化碳和质量为m3的一氧化碳,则m1、m2、m3三者应该满足的关系是。17. 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1)、图1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当火焰变得微弱时,将燃烧匙进-一步伸入瓶内, 火焰又变旺,可得出氧气具有的性质是。(2)、在做铁与硫反应的实验时,应选用图2中的装置(选填字母)。(3)、实验室用图2中的装置B作为反应容器来制取氧气,所用的反应物是。18.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小衢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装置,小科提出该装置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科否定甲装置的理由是。(2)、小科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乙(装置气密性良好)。以下药品组合中,既能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有 。A、锌粒和稀盐酸 B、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C、碳酸钡和稀盐酸19. 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初中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实验装置。(1)、图甲利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应选择的制取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2)、小科利用图甲中装置 A 制取氧气时,发现气体难以收集。他提出改用图乙装置及药品可以产生 平稳的气流,顺利完成实验,他的理由是。
三、实验探究题
-
20. 建筑工程制图时,需要亮绿色的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做感光剂,这种晶体在一定温度下才会分解,为了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某科学兴趣小组思考后建立了如下思维模型,并根据模型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气体检验→气体净化→气体转化→气体检验→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中,各装置内发生现象如下表所示(C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
装置
现 象
装置A
亮绿色晶体变成白色和红棕色固体,玻璃管壁上有小水珠
装置B、F
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装置E
固体变为红色
(1)、科学老师指出,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该小组建立的思维模型不够完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缺陷。你认为该小组所设计的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2)、小明认为若去除F装置也能得出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分解产物中有CO的结论,请说明理由。(3)、反应后将A中固体溶于水,过滤得到红棕色固体和无色滤液,在无色滤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推测三草酸合铁酸钾受热分解的固体产物中除氧化铁外,还含有的一种盐是(写化学式)。21. 2022年2月底,我国多地普降大雪,融雪剂的使用加快了积雪结冰路面的冰雪融化,为恢复交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图甲为高效融雪剂BY4的合格证,小文为测定该融雪剂显否合格,做了如下实验:取100g融雪剂加水充分溶解,配制成300g溶液,将250g碳酸钠溶液分5次加入其中(已知本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融雪剂杂质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g
50.0
50.0
50.0
50.0
5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345.0
390.0
M
483.0
533.0
(1)、表格中M的数值为。(2)、计算100克高效融雪剂BY4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并判断该融雪剂是否合格? (写出计算过程)(3)、在图乙中画出实验中产生沉淀的大致曲线图,并在横坐标标出恰好完全反应时碳酸钠溶液的质量。22. 小明得知氯酸钾与氧化铜、氧化铁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他想要研究氧化铜、氧化铁是“本身有参与反应”还是“仅像二氧化锰一样只起到催比作用”,按下表进行实验井测定出了氨酸钾的分解温度(实验装置略) 。查阅资料:氯酸钾的熔点为356℃,酒精灯加热温度为400℃---500℃。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1
3.0g氯酸钾
460℃
2
3.0g氯酸钾和0.5g二氧化锰
248℃
3
3.0g氯酸钾和0.5g氧化铜
267℃
4
3.0g氯酸钾和Xg氧化铁
290℃
(1)、
小明认为不能选用图甲作为实验1的发生装置,其理由是。(2)、为实现实验目的,完全反应后,还需测量的量有。(3)、为了验证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温度有影响,小明将等质量的氧酸钾分别与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后得到混合物A、B,并用如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比较AB分解温度的高低。请简要说明他的实验方案。23. 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案,实验步骤如下:①如甲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只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90mL的水、饱和澄清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②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90mL的液体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③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像情况如乙图所示。
(1)、曲线3与曲线2差异较大的原因是。(2)、实验过程中,导致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操作是。(3)、不改变装置和药品的情况下,能进一步降低 E点的方法是。(4)、对比曲线1、2、3,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B、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C、检验CO2用澄清石灰水较合适 D、吸收CO2用NaOH浓溶液较合适24. 家庭生活中制作面包经常用到碳酸钠(苏打)和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钠不稳定,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受热至 65℃以上迅速分解,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某同学为探究它们的性质差异,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1)、加热一段时间后 a、b 两烧杯分别看到的现象是。(2)、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该装置设计的优点是。25. 为了探究“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含量的最小值”,同学们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根据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药品可选 ;A、高锰酸钾 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C、双氧水和二氧化锰(2)、用图示方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性质;(3)、小红同学先收集一瓶气体,检验它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分析后再依次收集下一瓶气体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实验顺序
第1瓶
第2瓶
第3瓶
第4瓶
第5瓶
第6瓶
氧气含量
60%
40%
30%
50%
35%
32.5%
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
复燃
不复燃
复燃
复燃
不复燃
【交流评价】小明认为实验中有一瓶氧气无需收集进行实验,请指出是哪一瓶并说明理由。
【实验结论】继续实验,最终得出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含量的最小值约为33%。
26. 兴趣小组同学做如图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试管变热,温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小科猜想:Na2CO3和盐酸反应放热。
小开认为小科猜想有不足之处,为此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
①取0.5gNa2CO3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10mL水(20℃),搅拌,测量温度t1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测量温度t2
③加入10mL 20%的盐酸(t0),搅拌,测量温度t3
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记录如下:
t1/℃
t2/℃
t3/℃
23.3
20.0
23.7
(1)、小开认为小科猜想的不足之处是;(2)、步骤③中盐酸的温度t0为;(3)、通过步骤②和③得到的结论是:Na2CO3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老师指出小开的设计仍存在不足,并补充做实验:向盛有10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10mL与上述实验一样的盐酸,搅拌,测量温度为22.2℃,此实验的目的是。27. 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科按照如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燃烧匙内的红磷用大功率激光笔点燃,集气瓶内的气压用气压测量仪测定,瓶内气压变化如乙图所示。(1)、甲图中,对集气瓶内进行5等分的空间是指 (填字母)。A、整个集气瓶的内部 B、集气瓶内水面以上部分(2)、乙图中,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3)、小江对该装置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丙图),导管伸入集气瓶内的水面以下,并且去掉止水夹,其它装置和相应操作均不变。改进后,重新做实验。请你对实验改进后与实验改进前,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气压变化情况作一比较并作出解释。28. 小科用图甲所示方法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这些性质。小科利用如图甲装置多次实验发现结果与预期现象不符,和同学交流后认为可能是倾倒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存在问题,为此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1)、小科对甲图实验的预期现象是。(2)、你认为小科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3)、为了确保实验达到预期现象并能验证二氧化碳的上述性质,请你提出一条建议。29. 利用图甲所示的教材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选用红磷作为药品是最佳选择吗?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开展了如下实验:①准备如图乙所示的玻璃容器,顶部用密封盖密封,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氧气传感器(能实时显示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固定在容器内壁,装入足量的红磷。
③用激光笔点燃红磷,红磷剧烈燃烧,观察并记录氧气传感器所显示的氧气体积分数,绘制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
④将红磷分别用白磷、食品脱氧剂替换(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重复上述步骤。
(1)、步骤①中检查气密性时,将玻璃容器浸没水中,观察到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好。(2)、在装置甲集气瓶中装入 1/5 的水,量筒中装 50 毫升的水,根据图丙的实验数据,用红磷做实验,理论上实验结束后量筒内剩余的水为毫升。(3)、小科认为食品脱氧剂是完成测定空气体积分数实验的最佳药品,他的理由是。四、解答题
-
30. 科学处理工业污水,呵护衢州绿水青山。含盐酸的废水不能直接排放,可用于制备氯化钙,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化灰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O+H2O=Ca(OH)2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2)、工作时,“反应锅"内不断搅拌的目的是。(3)、现有100吨含盐酸质量分数为1.46%的废水,理论上最多可生产氯化钙多少吨?31. 为测定某NaCl、Na2CO3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小金同学取16g该混合物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78g,再把100g稀盐酸分四次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盛有固体样品的烧杯中,每次都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表:
加入稀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烧杯及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g
101.4
124.8
148.6
173.6
请分析以上数据后计算:
(1)、该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根据实验数据,在答题纸绘制出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质量关系的曲线(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画出曲线)32. 如图为我校师生设计的 “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改进装置。【实验步骤】:
①把足量的白磷放入带刻度的小药瓶中,再把小药瓶放入热水中;(气密性良好)
②待白磷自燃冒出白烟后冷却至室温;
③把输液管的A端伸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打开阀门;
【实验现象】:
进入小药瓶的硫酸铜溶液约占小药瓶体积的1/5。
【交流评价】:
(1)、硫酸铜溶液会进入小药瓶的原因是;(2)、与教材中实验相比,列举本实验改进后的优点。33. 复方碳酸氢钠片是一 种常用药,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 +CO2↑,为测定该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了如下思考和实验:(1)、小科认为,要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实验中需要采集两个数据:一是测出的质量;二是根据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测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2)、小科按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变化来采集实验数据。同学们认为该方案测得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会偏大,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3)、为减小实验误差,小科又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秘盐酸进行了三次实验, 采集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
1
2
3
碳酸氢钠片样品质量/克
6.0
6.0
6.0
反应前总质量/克
193.8
194.6
193.6
反应后总质量/克
191.6
192.6
191.2
二氧化碳质量/克
请计算出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34.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各种试剂均足量)。(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写出检查装置B (如图乙所示)的气密性的方法:(可适当添加其他仪器或实验用品)。(2)、实验前称取固体样品的质量为50克,从左侧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称得装置D的初始质量为150克。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将稀盐酸滴入,直到B装置中不再产生气泡后再通一段时间的空气,称量装置D的最终质量为163.2克。①实验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这段时间长度的标准是:__________。
②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5. 现有一份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加热=MgO+H2O;碳酸钙高温下才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2.9g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1)、水垢样品受热分解生成的水的质量为。(2)、水垢样品中Mg(OH)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精确到0.1%)(3)、x的值为多少? (要写出计算过程)(4)、当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36. 科学家认为,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向全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回答下列问题:过去的200年里,人类向大气层排放了数万亿吨CO2 , 有科学家提出回收利用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从溶液中提取出CO2 , 又在合成塔变为燃料甲醇(CH3OH)。该技术流程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写物质名称)。(2)、若回收空气中的CO26.6吨,可生产出甲醇多少吨? (写出计算过程)(3)、有人认为这样并不能够减少CO2的排放,因为合成甲醇的过程中也需要消耗能源,仍需要排放CO2 , 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并阐述理由。五、综合说理题
-
37. 小明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改进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燃烧匙内白磷足量;实验前往集气瓶内装少量水,塞紧瓶塞,先将装置放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再夹紧止水夹,利用放大镜使白磷燃烧。反应结束,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该小组同学发现烧杯中有部分水通过导管进入到集气瓶中。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烧杯中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