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3.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同步检测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0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流经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能量是(   )
    A、该保护区自养生物固定的总能量 B、照射到该保护区中的全部太阳能 C、该保护区所有生物体内的能量 D、该保护区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 2. 若甲、乙、丙三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都固定一样多的太阳能,甲中有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乙比甲多一个次级消费者,丙比乙多一个三级消费者。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比较三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含有的总能量,下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甲<乙<丙
  • 3. 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的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
  • 4. 下列有关草原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的流到第三营养级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二营养级的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散失了 B、第二营养级的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C、第二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利用 D、第二营养级的部分能量通过其粪便排出
  • 5. 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少 B、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植物都属于第一营养级 C、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同种生物的总和 D、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相同的
  • 6.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可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渐递减 C、若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它们的能量关系会构成倒金字塔 D、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同化能量的去路完全相同
  • 7. 农田生态系统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出现的,其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季节规律 B、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 C、农田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目少,营养结构简单 D、灭虫和除草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 8.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字为能量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C增加1kJ,则需要消耗A约42kJ B、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是B、C的能量之和 C、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C营养级的个体数量 D、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属于三级消费者
  • 9.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池塘水的pH值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C、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上的生物都与周围的很多种生物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D、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
  • 10. 假设如下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类获得的能量(  )

    A、等于10-2N B、少于10-2N C、少于10-1N D、多于10-1N
  • 11. 稻田生态系统是重庆地区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褐飞虱和卷叶螟是水稻的两种主要害虫,现引入它们的天敌拟水狼蛛进行生物防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拟水狼蛛防治稻田害虫,可调整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 B、相比弃耕稻田,人为干扰将影响精耕稻田群落演替的速度 C、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引入天敌之后,用性引诱剂诱捕褐飞虱,短期内卷叶螟的种群密度可能会下降
  • 12. 有关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桑基鱼塘”中桑叶喂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才能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效 D、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 13. 用生态学原理解释下列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山不容二虎”——能量流动中能量逐级递减原理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非生物因素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14. 研究发现,池塘中合理搭配鱼种,混养不同食性的鱼,利用较低的成本获取较大的收益,下图显示某个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没有画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这一生态系统的组分 B、图中有3条食物链,其中鲤鱼处于第二、三营养级 C、流入该池塘的总能量是浮游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和饲料中的化学能 D、各种鱼类的粪便中的物质和能量能被浮游植物重新利用
  • 15. 玉米螟是玉米田中的常见害虫,引入步行虫能有效地治理玉米螟。科研人员研究了玉米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结果如下表[单位为kJ/(cm2·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玉米同化的能量

    玉米螟摄入的能量

    玉米螟粪便中的能量

    玉米螟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玉米螟流入步行虫的能量

    179.5

    89.6

    43.2

    35.7

    4.58

    A、玉米、玉米螟和步行虫之间能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玉米螟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玉米螟同化量中部分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C、玉米螟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为10.7 kJ/(cm2·a) D、“玉米→玉米螟→步行虫”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二、综合题

  • 16. 湿地生态系统物种资源丰富,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图为某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据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的细菌属于。该细菌除了能分解藻类、大米草的遗骸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2)、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和大米草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含磷杀虫剂,一段时间后大米草的数量不增反降,原因是通过(填写食物链),导致沼蟹大量繁殖,破坏大米草根系。
    (3)、上图食物网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 , 补充下图能量流经该营养级的示意图

  • 17. 科学家对某个天然湖泊的能量进行分析,得出下表所示的数据(为了研究方便起见,这里将肉食性动物作为一个营养级;表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 . a);净同化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量)。

    生物类型

    同化量

    净同化量

    呼吸作用消耗量

    被分解者利用的总能量

    输入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生产者

    ?

    96.3

    12.5

    62.8

    293

     

    植食性动物

    ?

    ?

    18.8

    12.6

    29.3

    1.5

    肉食性动物

    ?

    7.5

    微量

    5.0

    0.3

    请回答问题: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填文字),这些能量是沿着逐级流动的,且具有的特点。表格中“①”、“②”、“③”处数值分别为
    (2)、植食性动物输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一般占其(填“摄入量”、“同化量”或“净同化量”)的10%-20%。
  • 18.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营养结构;图乙是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模式图,其中字母代表生物群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生物对应图乙中哪些成分?(用字母表示);图乙中未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还有
    (2)、在图甲中,若蛇取食蟾蜍的量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增重1kg,则人比原来最多减少kg。
    (3)、给牧草加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食草昆虫和蟾蜍体内的放射性强度,则体内放射性强度较高。
    (4)、若图表示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草昆虫和蟾蜍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

    ①食草昆虫的粪便属于图解中的部分,能量由食草昆虫流向蟾蜍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用序号表示)。

    ②气温逐渐降低时,若⑥保持不变,则蟾蜍的⑦/⑥的值将

  • 19.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研究人员对太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某兴趣小组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1。图2为鲢鱼所摄入能量的去向(图中字母表示相应能量)。图3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部分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1、A2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所示的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鲇与黄鳝的种间关系是
    (2)、图2中,E表示。若A表示的能量值为1.2×108kJ,乌鳢同化的能量为4.2×107kJ,则理论上该生态系统中从鲢鱼到乌鳢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3)、图3中生产者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

    (4)、图4中,可以直观反映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的特点。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部能量流动的载体是

    (5)、该生态系统,除了图1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还应该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