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0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三江源地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青海省 C、陕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 青藏地区是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下列河流中不是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雅鲁藏布江3. 下面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黑龙江省的东部 B、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C、雪山和冰川融水是江河最初的水源 D、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加剧4. 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叙述错误的是( )A、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 B、“三江”指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C、三江源位于青藏地区 D、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5. 青藏地区比较丰富的洁净能源有( )A、地热能和太阳能 B、水能和煤炭 C、石油和天然气 D、核能和生物能6.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三江源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高寒 B、炎热 C、湿热 D、干旱(2)、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气候变暖,冰川消退 B、过度放牧,乱采滥挖 C、工厂众多,废气污染 D、水土流失,草地沙化7.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读“三江源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三江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青藏高原 B、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 C、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D、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2)、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应该( )A、加速发展旅游业 B、发展生态经济 C、加大畜牧业投资 D、开发矿产资源8. 三江源地区是全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对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具有重要意义。读“三江源地区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1)、 “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的最初水源是( )A、湖泊水 B、大气降水 C、沼泽水 D、雪山冰川融水(2)、 “一江清水向东流”是由于我国地势( )A、南高北低 B、西高东低 C、东高西低 D、中间高四周低(3)、 三江源地区设立国家公园的主要意义是( )A、促进旅游,增加收入 B、发展生产,带动经济 C、保护生态,涵养水源 D、捕猎动物,改善生活(4)、 近年三江源地区冰川萎缩,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剧 B、草地沙化严重 C、野生动物锐减 D、全球气候变暖9. 小孙同学与朋友骑行去青海省,出发前他查阅了青海省的相关资料。读“青海省地图及茶卡盐湖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1)、青海省( )A、地处西北地区 B、位于中纬度地区,北邻西藏自治区 C、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海拔较高 D、柴达木盆地有石油、钾盐等矿产(2)、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目标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三江源地区( )A、是长江、黄河、珠江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B、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C、设立国家公园最主要的目的是大力发展旅游业 D、湿地广布、湖泊众多,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3)、“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是生态旅游与工业旅游并举的景区。因游客进入盐湖内需穿着塑料鞋套,导致旺季时一天能清理出十多吨垃圾。为保护茶卡盐湖自然环境,应该( )
①限制景区每日游客流量 ②向游客租赁可再生环保鞋套
③永久关闭茶卡盐湖景区 ④加强宣传,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 2020年年末,四川的藏族小伙丁真爆红网络,其坐落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家乡理塘县(海拔4014米)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 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B、青藏地区的优良畜种主要是牦牛,有“高原之舟”之称 C、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D、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国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2)、 位于上海市的小明一家计划暑假去理塘县旅游,小明提出应采用“渐进一阶梯”的旅游模式,主要原因是( )A、躲避滑坡等自然灾害 B、山路崎岖,保持充足的体力 C、交通条件落后,无法快速出行 D、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减轻高原反应11. 读“西藏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 根据图中信息,对西藏人口分布的推断,正确的是( )A、西北部少,东部、东南部多 B、西北部多,南部少 C、东北部多,西南部少 D、中部多,四周少(2)、 由图可以看出西藏的青稞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A、光照更强烈 B、平原面积广大 C、热量更充足 D、黑土土壤肥沃(3)、 下列关于促进西藏进一步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引种热带、亚热带树种,扩大其森林覆盖图率,改善生态环境 B、应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加强区内、外联系,促进西藏全面发展 C、应严禁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防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D、应大面积播种水稻等高产农作物,解决粮食不能自给的问题12. 生活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珍稀野生动物是( )A、大熊猫 B、金丝猴 C、东北虎 D、藏羚羊13. 为促进西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大量砍伐森林,发展木材加工业 B、改造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C、大量增加牲畜数量,增加牧民收入 D、加强民族文化宣传,发展旅游业14. 读青藏地区农业生产分布图,图中铁路线建设的地理意义有( )①促进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②促进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③有利于国防安全④改善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综合题
-
15. 读三江源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伐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该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对当地及河流中下游地区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1)、三江源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区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 , 气候 , 农业部门以业为主。(2)、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加剧,可能使黄河径流量的变化(填“增大”或“减小”)。(3)、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4)、长江三角洲独具特色的水乡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景点是( )①苏州园林 ②周庄 ③乌镇 ④太湖 ⑤颐和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5)、三江源地区是 总称。(6)、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哪些措施?16. 西藏的春天是从林芝开始的,每年的三月中旬开始,当连绵起伏的群山还披着厚厚的白色雪衣,位于藏东南的林芝桃花开始争相斗艳,林芝主要分布在海拔2600-3200米的河谷地带。左图为青藏地区,右图为雪山桃花景观。读图回答问题。(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作为阶梯分界线的B山脉是(山脉名称)。(2)、雪山广布反映了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三月林芝桃花开,林芝的春天比西藏其它地方来的早的主要原因是。(3)、林芝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和小麦等,当地农作物穗大粒饱,品质优良,主要的自然原因是。农业科技的进步给青藏地区的人民带来幸福生活。这里自然环境恶劣,过去新鲜果蔬几乎全靠外地长途转运;如今通过建设智能果蔬大棚,人们吃上了本地产的新鲜果蔬。
(4)、农业科技的进步给青藏地区的人民带来幸福生活。这里自然环境恶劣,过去新鲜果蔬几乎全靠外地长途转运;如今通过建设智能果蔬大棚,人们吃上了本地产的新鲜果蔬。
青藏地区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当地的条件。(光照/热量/土壤)(5)、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以下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利用太阳能,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 B、开辟新水源,兴建优质多汁牧草场 C、开垦高原湿地,扩大果蔬种植面积 D、加强对外联系,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三、图文分析题
-
1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汉、藏之间茶马互换而形成的交通要道。暑期成都的几位旅游爱好者徒步茶马古道游。A省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全国最大的名优早茶优势产区。
(1)、D省大部分地区不适宜茶树生长的原因是(2)、该条“茶马古道”从A(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全称)的雅安出发,翻越B(山脉),最后到达拉萨。旅游爱好者徒步行走该条路线时,需要防范的地质灾害有。(3)、“天路”C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该铁路起点所在的省区名称简称是。(4)、旅游爱好者沿途发现D省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带。民族服装藏袍的穿戴方式与众不同,其地理原因是。(5)、分析A省春茶上市普遍比同纬度的浙江早20~30天的原因。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这里地高天寒,雪山连绵,湖泊星罗,沼泽密布;这里人烟稀少,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河流众多,是江河之源。上世纪末,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上图示意三江源地区山河分布,下图为环保人士与野牦牛的“对话”。
(1)、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我国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主要少数民族是族。(2)、简要说明青藏高原地势高对气温及动、植物的影响。①对气温:;②对动、植物:。
(3)、环保人士在三江源地区活动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4)、为还野牦牛一片生存空间,我国政府及环保人士采取了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