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开学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03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过着群居的生活,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共同劳动。这样做意在( )
①克服生产工具极其简陋的弊端
②使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③获取更多的劳动产品
④促进社会分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 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②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自人类出现才有了国家
③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④国家体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3. 新时代十年,我国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未来前进道路上,我们还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可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
①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③能够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了三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 )
①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②是社会主义法治十分完善的新时代
③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完成了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将这一过程经历的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②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③“一化三改”
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 )
①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②是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人生目标
③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无关
④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7.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以下属于其历史必然性的有( )
①实现“一化三改”
②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下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说法,对应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③科学发展观——加深了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9. 图1、图2中历史性事件的重大意义在于( )A、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成型的经验 B、完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任务 C、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D、实现了中国人民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
-
10. 1984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一年。某校学习小组搜集了1984年的一些资料信息,如下表所示
1984年1月
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10月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由上述资料可以推出( )
A、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B、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沿海城市开放助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 D、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11.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次大会令人瞩目,回顾十九大之后的5年,制定的经济目标基本全部实现;中国在技术发展和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促进公平、平衡区域发展……这一系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C、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中国社会发展
-
12.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这表明( )
①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②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党的法宝
③中国共产党是应反帝反专制的历史需要产生的
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伟大斗争 B、伟大事业 C、伟大工程 D、伟大梦想
-
14. 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出发,科学地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点。材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
①离不开无产阶级先锋队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
②意味着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得以确立
③得益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④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 1956年,我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种重大历史变迁,标志着我国( )
①实现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②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③在借鉴苏联经验基础上成功完成了工业化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告诉我们( )
①心怀初心使命就能够掌握历史主动
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才能成就伟大事业
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程取决于人的斗争精神
④科学社会主义必将在新时代中国焕发出新的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对“两个结合”理解正确的是( )
①第一个结合强调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②第二个结合的根本保障是坚持第一个结合,植根中华民族文化沃土,绽放真理光辉
③两个结合指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拓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中国智慧
④两个结合推动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繁荣发展,标注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新高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表明( )
①科学社会主义已经过时
②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实力上已超过资本主义社会
③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④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包括( )
①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他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则是实现奋斗目标、完成使命任务的途径、方式、手段。以上阐述( )
①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有新的定义与理解
②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
③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④揭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与进步的全部主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1.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以下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表述不正确的是( )A、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B、全体公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C、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 D、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
22. 2022年3月,反映中国现代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红色题材动画片《长征先锋》与柬埔寨WestecMediaLimited(WML)签订发行合同,于今年六月在柬埔寨Westec新媒体平台上线。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53年三大改造前夕
②是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为目的
③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3.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十年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 )
①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中心工作
②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
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④一以贯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4.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系统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也由“八个明确”发展到“十个明确”。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高理论成果 B、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C、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D、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哲学体系
-
25.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从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党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旨在( )
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执政能力,推广中国范式
②把握历史规律,推进理论创新,找准前进方向
③争取历史主动,推动自我革命,践行初心使命
④加强党的建设,提高领导水平,维护党的权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观题(共50分,请根据答题卡题号及分值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
十年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等13个方面的制度,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图谱,奠定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石,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十年来,对内深化改革,143项科技体制改革部署破立并举,推动我国全球创新指数跃升至第12位;同时,对外扩大开放,举办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等,在全国设立自贸试验区,有序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开放,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十年来,“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改革方案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环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释放出了蕴藏于亿万人民的巨大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分析十年来党中央领导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历史性意义。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东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为契机,举全市之力建设与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美丽乡村,让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东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域项目化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吸引高端企业、项目、人才争相落户乡村;东莞注重发挥党建在乡村建设、基层治理、集体经济发展、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的引领作用,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品质提升结合起来,积极创建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东莞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镇村基层广泛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上优质的学校、逛美丽的公园、享受便捷的医疗、欣赏精彩的演出。东莞努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度城镇化地区乡村振兴样板。
结合材料,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说明东莞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贯彻“十四个坚持”这一基本方略。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月中旬,2022年中国经济半年“成绩单”公布。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二季度经济顶住下行压力实现正增长。与此同时,中国是世界主要大国中,新冠肺炎发病率最低、死亡人数最少的国家。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今年以来,疫情延宕反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趋艰巨繁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勠力同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经过不懈努力,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历史主动。
来之不易的扎实成绩,充分证明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一重大决策部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统筹发展和安全写下了生动的实践注解,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一次检验。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知识,说明在复杂严峻形势下,我国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原因。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梦,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人民的奋斗,载人航天事业经过30年的发展,航天人交出了他们的答卷……
材料一:1992年党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载人飞船阶段发射载人飞船,实现多人多天飞行,安全返回和精确落点(神五神六已完成)
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航天员出舱(神七已完成);交会对接(天宫一号、神九、神十已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天宫二号和神十一已完成)
第三步,空间站建设阶段空间站初具规模,包括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
材料二: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7次飞行任务,也是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
材料三:“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已经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航天测控精神……
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并结合中国梦的特点谈谈如何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