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01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据史书记载,启是夏朝第二位君主。下表为古代文献中关于启的部分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   )

    记载内容

    文献

    禹……以后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

    《战国策·燕策》

    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天用弗式。

    《墨子·非乐》

    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

    《孟子·万章上》

    A、启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 B、儒家对启品德的颂扬值得商榷 C、古人对启改变传统的争议颇大 D、政权更替受家国同构观念影响
  • 2. 汉墓出土的“软侯家”漆器,其上刻有“成市草”烙印戳记。这一时期的漆器、陶器上也多有“成市草”“成市饱”等烙印,它们是成都市吏检查私营作坊后,给合格产品留下的印记。该现象说明(   )
    A、工商业市镇已逐步崛起 B、成都成为经济区域中心 C、手工业管理呈现规范性 D、抑商政策得到严格执行
  • 3. 据载,北宋时期,宋真宗(968—1022年)经常亲临佛寺,进谒参拜,以示崇敬;同时,他也大兴土木修建道观,甚至专门设立道教节日,令天下士民庆祝。这反映出当时(   )
    A、佛道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B、三教并行局面被打破 C、儒学社会基础严重削弱 D、教化手段呈现多元化
  • 4. 1394年,明太祖下令“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命礼部严禁绝之,收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明太祖此举源于(   )
    A、国家安全面临新的威胁 B、社会经济出现新的元素 C、治国理念发生根本转变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
  • 5. 下图是根据相关史实整理的晚清时期全国地方督抚旗汉比例变化图。据此可知(   )
      汉人(%) 旗人(%)
    1860-1900年 79.1 20.9
    武昌起义时 70.8 29.2
    武昌起义后 89.5 10.5
    A、民主思想对清廷决策产生影响 B、时局发展冲击了清廷用人政策 C、改革派执掌了清廷中枢机构 D、清朝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6. 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设立政治部和党代表,其职责为参与部队管理、指导党务和主持政治训练,并保障战斗任务的完成。军事指挥官的命令,必须有党代表的副署方能生效。北伐战争时,军、师党代表大多由兼有国民党党籍的共产党员担任。这一制度(   )
    A、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B、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 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加速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覆灭
  • 7. 1949年4月,刘少奇到天津调查研究,在《天津工作问题》调查提纲中提出“四面八方”思想:“必须切实组织对外贸易”“必须切实迅速通畅城乡关系,物畅其流”“必须贯彻公私兼顾的政策”“必须贯彻劳资两利的政策”。这一思想(   )
    A、有利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B、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促进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推动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
  • 8. 下表是1953年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单位:%)。该普查数据(   )

    人口属性

    男性

    女性

    18岁以上

    18岁以下

    汉族

    各少数民族

    城镇

    乡村

    比重

    51.82

    48.18

    58.92

    41.08

    93.94

    6.06

    13.26

    86.74

    A、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作了准备 B、为加快基层民主建设做好准备 C、表明我国人口的结构较为合理 D、为全面开展经济建设提供依据
  • 9. 在古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能否推动历史的发展,受制于执政者。当执政者认知水平和素质较高时,它就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反之,则可能阻碍社会进步。这不是由于执政者权势决定的,而是由执政者产生的方式决定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城邦民主政治缺少法律保障 B、国家管理权面前公民平等存在一定弊端 C、雅典民主政治无法体现民意 D、执政官假借民主之名行使独裁专制之实
  • 10. 康德说:“通常,宗教凭借其神圣,立法凭借其威严,想要逃脱批判。但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就激起了对自身的正当怀疑,并无法要求获得不加伪饰的敬重,理性只把这种敬重给予能够经得起它的自由的和公开的检验的东西”。康德在此强调的是(   )
    A、崇尚法律至上权威 B、摧毁教会宗教信仰 C、反思人文主义缺陷 D、增强自主思考意识
  • 11.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支配世界革命的记忆,已不复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渗透它的文化,已不再是1914年前所了解的那种资产阶级文化。自1914年以后,世界果真变得与以往完全不同。这里的“完全不同”是指(   )
    A、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与探索 B、资本主义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达到高潮 D、世界殖民扩张呈现集团对抗格局
  • 12. 1953年,美国在联邦德国的美占区投入400万美元改进广播电台设备,每年的广播电台日常运营费用达300万美元,广播电台几乎可以覆盖到民主德国的每一个角落,很多民主德国人甚至把美占区广播电台当作自己的电台。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
    A、重视提升联邦德国的科技水平 B、加大了对民主德国的援助 C、将心理战作为冷战的重要方式 D、强化了对西欧国家的渗透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初,政府设置榷货务管理茶叶贸易。政府向园户(种茶的百姓)提供种植本钱,园户则将所焙制之茶除输租外全数交由政府收购,政府向园户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又以较高的价格批发给商贾。至嘉祐(公元1056~1063年)中期,茶叶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政府对茶叶贸易实施改革,茶商与园户交易,则按质论价,可讨价还价,政府征收茶税。《宋史》记载,行禁榷(即官卖法)时平均每年从茶利得到的财政收入109.41万贯,改革后平均每年得117.75万贯。

        ——摘编自屠振林《我国古代茶叶专卖政策和茶税征收办法》

    材料二:1953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1953年12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摘自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

    材料三: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摘自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茶叶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购统销”政策的认识。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深远,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世界之变促全球治理随之发生变化,体现为全球层面治理机制的革新、区域层面治理的深化与整合、主权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经历了先削弱再增强的过程,大国国内政治与国家政策变化导致全球治理在多方面发生改变。

        ——摘编自陈宗海等《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丰富内涵》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全球治理”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以下是原广汉县委书记常光南的口述材料(节选):

        1980年,全县的生产队基本上都包产到组(户),公社的“三级所有(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体制搞不动了。我们在向阳公社组织了一个农工商联合总公司,成立了个董事会,谁的股份多,谁当董事长。还弄了个行政组,这个行政组没得权力,我就提出把行政组改成乡公所,大队改成村,生产队改成居民组。这些得到了省委的支持。8月份,我们开了一次会,提出“第一,不登报;第二,不宣传;第三,不造声势。”向阳公社换成乡政府牌子的那天,街上热闹得很,放了好多鞭炮。放鞭炮是自发的。后来,全国人大的领导(打电话)说请示了中央领导,你们可以搞试点。

    ——据常光南口述《向阳公社撤社改乡的前前后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广汉向阳公社“改社建乡”获得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广汉向阳公社“改社建乡”对农村改革的推动作用。
  •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前,法国和德国的历史教材中充斥着民族英雄和战胜敌人的史诗故事。大战结束后,德国的历史教科书认为法国的复仇欲望,将欧洲带到了战争边缘,法国人则把战争归咎为“德国确信自己是受召唤来指导世界的”,而要实现这个任务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一战后法德中学历史教科书曾经试图强调两国和解的讨论,两次大战的残酷、暴行和毁灭使两国的大多数人深切地感受到,走向和平的唯一出路是和解,1952年春,《法德历史学家协议》公布,肯定了两国共同承担战争责任的观点、20世纪60、70年代,法国和西德的中学历史数科书在叙述一战的爆发时,强调各国被同盟体系“拖进”战争,法德两国也是这种冲突的牺牲品。

       ——选编自王加丰《百年间法德历史教科书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法德两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79年,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南部小城的一个犹太血统家庭。他从小就善于思考,对自然现象总是要寻根问底)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后,他如饥似渴的攻读物理大师们的著作。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示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1914年8月,正当爱因斯坦研究广义相对论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爱因斯坦公开声明“它不仅会威胁文化本身,同时还会威胁民族的生存”。此后,爱因斯坦从不因权威身份与爱惜自己的羽毛,而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向一切黑暗势力与不合理现象进行公开顽强的斗争,从而成为在科学技术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同时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巨人。

       ——改编自朱亚宗《巨人何以成为巨人:超越物理智慧的爱因斯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爱因斯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能成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巨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