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二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阡陌(qiān) 间隔(jiān) 俨然( yán) 垂髫(tiáo) B、清冽(lì) 俶尔( shū) 寂寥(liáo) 悄怆(chuāng) C、阻碍(ài) 拙劣(zhuó) 彷徨(huāng) 分崩离析(xī) D、指摘(zhāi) 枯燥(zào) 膏药(gāo) 挑拨离间(jiàn)2.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后遂无问津者(唾液) B、君子好逑(配偶) C、往来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D、中峨冠而多辑者为东坡(高)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复前行,欲穷其林 其中往来种作 B、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 C、以其境过清 全石以为底 D、忘路之远近 水陆章木之花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拿着印有一堆假头衔的名片,到处招摇撞骗,最近东窗事发,被捕入狱了。 B、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在我市举办,采书博会主会场参观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扩大了鹿城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C、夕阳的余晖酒在金色的孟加拉湾,“联合动力号”油轮连接着两支输油臂,静静地停泊在波渊不惊的码头边。 D、明末清初,很多士大夫热衷于叶子戏。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有学者认为,西方扑克牌正是在叶子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5. 默写。(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 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3)、无为在歧路,(4)、《望洞庭湖赠张承相》冲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
, 。
6. 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①中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②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③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支持这一做法。④认为这样做就有可能防止改善学生书写质量差的状况。
第句,修改:
第句,修改:
7. 名著阅读填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少年时代的好朋友 ( 人名)。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是林务官的女儿,外形靓丽,爱打扮,给少年时代的保尔带来很多温暖,后来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分手。第二位是他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丽达,以及他的妻子达雅。
8. 综合性学习。(1)、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一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 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锈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甲]句号[乙]句号 B、[甲]句号[乙]分号 C、[甲]暂号[乙]句号 D、[甲]冒号[乙]分号(2)、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共享”四个字(见右图)。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结合展览的内容,你认为“殊方共享”在这里的意思是(3)、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话。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滔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锋,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不胜举。
[甲]丝綢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乙]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之中
[丙]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二、古诗阅读(7分) .
-
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 , 言外之意是(2)、“气燕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物,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三、现代文阅读(28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没有哪一种发明和发现对人奥的贡献明显地高于火。除了人类,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动物可以利用火。更不要说掌握制造火的技能。说人类是使用火的动物,要比说人类是使用工具的动物更合理。何况火对人类的改变,很可能还远远没有被我们充分认识。
学者们至令不能确定,人类何时开始利用火。不容置疑的是,火对远古时代人类温饱的无与伦止的贡献。它可以清除菜些植物的毒素,软化菜些植物的纤维,从而拓宽了人类的食谱,并改善了人类的消化。又因为烧烤后的食物便于储存,从而以摆脱迅速腐败的方式,增加了人类的食物。它让人类前所未有地体会到美味。它还助长了人类饮食方式的分化。火在“温”上对人类的影响,很可能比它对”饱”的影响更复杂。它拓宽了人类的生存地,很可能人奥从热带走向温带是依赖火的帮助。它帮助人奥深度休息和松弛身心。因为火对人类的影响深刻巨大,对于一直不曾利用火的人来说。没有也罢,但是享受过火的人.就再也不能忍受没有火的生存。
人工取火是难度极高的门槛。跨过这一门槛前的漫长岁月里,保存火种,以及丢失了火种后如何从拥有火种的人群那里重新获取,成为至关重要的事情。持久地,日复一日地维持火种,所需燃料是巨量的。灌木,草不能带来持久燃烧的火。那时的人类还没有刀斧,不能砍伐乔木,只能检拾干枯的落木。而随着消耗,捡拾的距离将越来越远。负担越来越大。因此,维持火种的单位只能是部落。
考古发掘中,洞穴是发现原始人使用火的遗述的主要地点。于是有人认为,洞穴居住是当时人类的生存方式。学者雄辩地反股了这种认识。原因其实很简单:穴是物质环境中极具随机性的地貌。食物源和新鲜水源是生存的第一要素,却未必在洞穴附近。在绝大多敏动物的生存策略中,都看不到牺牲第一要素去迁就洞穴的习慣性选择。地下动物的洞穴往往是自己挖的。北极熊在冰雪上为自己挖洞过冬。其他熊的洞穴选择也是随机的,利用树洞、山洞等等。何况那是冬眠,不是日日竟食的温暖季节。原始人要跟着食物源跋涉,迁徙,不会定居于附近缺水少食的山洞。那为什么山洞中屡屡发现火的遗迹?只能有一个解释,那里是他们保存火种的专门场所。在不避风雨的露天场所保存火种太过冒险,且更消耗木材。这是人奥使用火不久就可以完成的认识。于是。当保存火种的山洞距离食物源。水源较近时.山洞尚可兼作部落聚会的场所;当山洞距离食物源。水源较远时。山洞就只能充当火种保存地。而为了降低因看管人能力低下而导致火种熄灭的概率。乃至一次次失败经验的吸取,都会导致专职保存火种者的产生。很可能是这桩当时最紧要的事情,造就了人类社会中的第一次专业分工。
火的恩泽无边。享受过又失去了火种的部落的唯此为大的事情,就是寻找火种。等待天火的概率小到难以期待。在跨过人工取火的门槛之前,到其他部落找火,几乎是唯一的选择。找到了有火的部落,如何获得火种呢?
一开始,人们唯一的手段就是抢夺,火种的保卫与抢夺,一定是部落间演绎了千万年的曲目。精心和殊死的保护,使得抢夺的门槛大大提升。而求火的欲望愈强,遂只好跌跌撞撞地摸索另外的途径。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人类可以利用火,掌握制造火的技能。 B、人类何时开始利用火,学者们不可能确定。 C、跨过人工取火这一门槛前的岁月非常漫长。 D、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是食物源和新鲜水源。(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说人类是使用工具的动物是没有道理的,说人类是使用火的动物则有充分理由。 B、虽然火不能增加人类的食物,但通过烧烤可以使食物摆脱迅速腐败,便于储存。 C、考古发掘中,原始人用火的遗迹都在洞穴中,因为穴居是当时人类的生存方式。 D、掌握人工取火技术之前,失去火种的部落几乎唯一的选择就是到其他部落找火。(3)、文章结尾说:“遂只好跌跌撞攛地摸索另外的途径。”根据原文推断,假如你是失去了火种的部落的酋长,你会怎么做?并说明理由。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是青山,是故人,是美丽异木棉
苏 西
①某一日午前,站在美丽异木棉的树下,抬眼看她们的样子——昨夜西风紧,树下又纷纷扬扬落下许多花儿来。厦门秋日正午的阳光还热着呢,红花瓣在绿草地上有些姜蔫。
②有朋友开车经过,见我路边闲站着,停了车,问我:“你在做什么呢?”我指了指美丽异木棉的树,答:“我看看花……”他开车扬长而去,大概会笑我无所事事?伤券悲秋这种事情,在厦门是不太容易发生的,只因为这一城花开,从不停歇,“悲”的念头一升起,便被美丽的花影树生生压下去。
③美丽异木棉,别名“美人树"“南美木棉”,与木棉同科不同属,来自南美洲的阿根廷。大部分人以为它是时下开得热阔的洋紫荆,这真是美丽的错误。美丽异未棉与洋紫荆的区别最明显是叶子不一样;洋紫荆的叶子是大大的羊蹄形。而美丽异未棉的叶子是细长形的掌状复叶,并且酒瓶状的树干长有一图圈圆形的大刺,不小心可是会被刺伤的。
④据说美丽异木棉的花有红、白.粉红、黄色,甚至这几种颜色的花会出现在同一棵树上,可惜我在厦门只见到淡紫.粉红的花色一有些奇怪的是,花色稍深的,树冠上几乎没有叶子,而花色浅的,花与叶同在。
⑤美丽异木棉的花开,定格住我心中最美的厦门之秋。明净的蓝天之下,看着这一树的花儿,开得单纯自如,风过时悄然落在绿草地上,有不会被打扰的静美之态,想起张爱玲写的。“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⑥这不是一个传奇的年代,即使有传奇故事发生,也很快地湮没在时代急于求成的嘈杂中。每个人都忙着朝前赶路。忙着追逐各自的目标。有几个人,会在赶路和追逐的时候,停下来,看看路边的花开花落呢?
⑦当然。在这祥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在和美丽异木棉相处的刹那间,我应当是快乐的。文明都会成为过去,而大自然的花几不用理会文明的升或沉,它们自有它们的生存定律。
⑧但近日的某一个黄昏。幕色中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眼前的一树美丽异木棉.竟然生出中年人的悲绪来。想起最近重读朱天文的《最好的时光:侯孝贤电影记录》:“人生识字忧患始”,自觉以后,就是在艰辛的漫漫长程中修行的事了……海明威的寂寞与死亡。契诃夫的悲悯,谷崎的异色美,屠格涅夫的贵族品格(非阶级的),每人都有一套的。”
⑨恰好看到朋友在杭州的初秋。于西泠印社的四照阁里看刘海粟八十八罗所书赵一鸿那句“高阁山光仍四照,故人石壁亦三生”,也感慨“人生识字忧患始”,他说刘海粟的“故人”指的是整个旧山河吧。
⑩我便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冬日,大学毕业数年后重返京城,在所住酒店的大堂看到启功八十三岁所书的“暂时流水当旧地,随处青山是故人”,当下悲愁暗生。在北方飘雪的旧地,故人要离乡去国,告别时心如明镜,明白恐怕再见无缘。谁是流水,谁又是青山呢?人世一途,暂时与随处的无奈,由不得你不接纳。
⑪也是一个冬日,从北地归返厦门,看到满城的美丽异木棉,瞬间便觉得接回厦门的地气。厦门还是秋天呢。写信和北方的友人描述此情此景,友人回说他最近也想念南方。我又想,其实南方于我,也并无太多可留恋之处。倘真要说留恋,大概还是留恋这从来不萧索的花草植物,这一树树到冬日也开不败的美丽异木棉吧。看花的时候会恐惧孤独,也确是心境衰老的开始。但选择另一条路,也来必就不孤独。人之一生,大约总是和孤独交战的一生。
⑫可是啊,美丽异木棉一开花,好像就抓住了秋天,那些花影织成的经纬,是沉思,是跌念,是“若得其情,哀矜勿喜”,那迎着秋日太阳的光线抖弄开的碧云天与艳丽花。似乎可以在某些哀愁之时,化为抚慰的宝光闪现,眼前是一整个秋天。
⑬也是最好的时光了。
(选自《散文选刊》2019年第5期总第416期)
(1)、根据文章行文思路及内容提示填空。(2)、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请以②③两个自然段为例。结合具体词句说说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3)、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那迎着秋日太阳的光线料弄开的碧云天与艳丽花,似乎可以在某些哀愁之时,化为抚慰的宝光闪现,眼前是一整个秋天。
(4)、结合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是青山,是故人,是关丽异木棉》。四、作文(50分)
-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
每个人都有一双眼,每双眼里都有一个世界。每个人都信赖自己的眼,以为自己眼里的世界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以为别人看到的也是一模一样的世界。
就是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人还是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朴实的人看到生计,精明的人看到机会;困窘的人看到绝望,浪漫的人看到希望;商人看到利益,官员看到愿景……你,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世界……
请以《不一样的世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