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真题重组卷 7+4专题冲刺 专题16 化学工业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21 类型:三轮冲刺

一、单选题

  • 1. 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2和SO2均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B、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NO、SO2和PM2.5 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NO和NO2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 D、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
  •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可制造有色玻璃 B、通常以海水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为原料制取溴 C、生物炼铜中通常利用某些细菌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铜盐 D、工业制备硝酸的主要设备为沸腾炉、接触室和吸收塔
  •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取金属镁 B、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氯气 C、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石灰石、纯碱和晶体硅 D、接触法制硫酸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硫黄或含硫矿石
  • 4.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 B、常温时,0.1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NH4++OH- C、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 +2e=Cu
  • 5.

    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见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 B、c、d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 C、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待反应的气体,冷却反应后的气体 D、c处气体经热交换后再次催化氧化的目的是提高SO2的转化率
  • 6.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 7. 下列制作铅笔的材料与相应工业不对应的是(     )

    A、橡皮擦——橡胶工业 B、铝合金片——冶金工业 C、铅笔芯——电镀工业 D、铅笔漆——涂料工业

二、综合题

  • 8. 无水氯化铝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氯化铝在水中形成具有净水作用的氢氧化铝胶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 , 含有Fe2O3、SiO2等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铝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已知:  

    物质

    SiCl4

    AlCl3

    FeCl3

    FeCl2

    沸点/℃

    57.6

    180(升华)

    300(升华)

    1023

    ①步骤Ⅰ中焙烧使固体水分挥发、气孔数目增多,其作用是  (只要求写出一种)。

    ②步骤Ⅱ中若不通入氯气和氧气,则反应生成相对原子质量比硅大的单质是   。

    ③已知:Al2O3(s)+3C(s)=2Al(s)+3CO(g)  ΔH1=+1344.1kJ ·mol-1

    2AlCl3(g)=2Al(s)+3Cl2(g)      ΔH2=+1169.2kJ ·mol-1

    由Al2O3、C和Cl2反应生成AlCl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④步骤Ⅲ经冷却至室温后,气体用足量的NaOH冷溶液吸收,生成的盐主要有3种,其化学式分别为 。 

    ⑤结合流程及相关数据分析,步骤Ⅴ中加入铝粉的目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

  • 9.            
    (1)、(一)合成氨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是人工固氮最重要的途径。

    2018年是合成氨工业先驱哈伯(P•Haber)获得诺贝尔奖100周年。N2和H2生成NH3的反应为:1/2N2(g)+3/2H2(g) NH3(g) △H(298K)= - 46.2KJ•mol-1 , 在Fe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历程为(*表示吸附态)

    化学吸附:N2(g)→2N*;H2(g)→2H*;

    表面反应:N*+ H* NH*;NH*+ H* NH2*;NH2* + H* NH3*

    脱附:NH3* NH3(g)

    其中, N2的吸附分解反应活化能高、速率慢,决定了合成氨的整体反应速率。 请回答:

    利于提高合成氨平衡产率的条件有__________。

    A、低温     B、高温    C、低压     D、高压    E、催化剂
    (2)、标准平衡常数KΘ= ρNH3/ρθ(ρN2/ρθ)0.5(ρH2/ρθ)1.5 ,其中pΘ为标准压强(1X105Pa),p NH3、 p N2和p H2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如p NH3=x NH3 p,p为平衡总压,x NH3为平衡系统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

    ①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反应在恒定温度和标准压强下进行,NH3的平衡产率为w,则KΘ=(用含w的最简式表示)

    ②下图中可以示意标准平衡常数KΘ随温度T变化趋势的是

    (3)、实际生产中,常用工艺条件,Fe作催化剂,控制温度773K,压强3.0X105Pa,原料中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8。

    ①分析说明原料气中N2过量的理由

    ②关于合成氨工艺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合成氨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H和△S都小于零

    B.控制温度(773K)远高于室温,是为了保证尽可能的平衡转化率和快的反应速率

    C.当温度、压强一定时,在原料气(N2和H2的比例不变)中添加少量惰性气体,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

    D.基于NH3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可将其液化,不断将液氨移去,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E.分离空气可得N2 , 通过天然气和水蒸气转化可得H2 , 原料气须经过净化处理,以防止催化剂中毒和安全事故发生。

    (4)、(二)高铁酸钾(K2FeO4)可用作水处理剂。某同学通过“化学-电解法”探究的合成,其原理如图所示。接通电源,调节电压,将一定量Cl2通入KOH溶液,然后滴入含Fe3+的溶液,控制温度,可制得K2FeO4

    请写出“化学法”得到FeO42-的离子方程式

    (5)、请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含FeO42-
  • 10. 根据题意填空:
    (1)、Ⅰ污水经过一级、二级处理后,还含有少量Cu2+、Hg2+、Pb2+等重金属离子,可加入沉淀剂使其沉淀.下列物质不能作为沉淀剂的是

    A.氨水                             B.硫化氢气体

    C.硫酸钠溶液                       D.纯碱溶液

    Ⅱ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通常使用的两种分离方法是;氢气的来源是水和碳氢化合物,写出分别采用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煤和热交换器,设备A的名称 , 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设备B的名称 , 其中m和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填“m”或“n”).不宜从相反方向通水的原因
    (4)、设备C的作用
    (5)、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混有CO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欲除去原料气中的CO,可通过如下反应来实现:

    CO(g)+H2O(g)⇌CO2 (g)+H2 (g)

    已知10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627,若要使CO的转化超过90%,则起始物中c(H2O):c(CO)不低于

  • 11.

    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H2O(g).半水煤气经过下列步骤转化为合成氨的原料.

    完成下列填空:

    (1)、半水煤气含有少量硫化氢.将半水煤气样品通入溶液中(填写试剂名称),出现 , 可以证明有硫化氢存在.

    (2)、

    半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变换:CO+H2O CO2+H2 , 若半水煤气中V(H2):V(CO):V(N2)=38:28:22,经CO变换后的气体中:V(H2):V(N2)=

    (3)、碱液吸收法是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已知:


    Na2CO3

    K2CO3

    20℃碱液最高浓度(mol/L)

    2.0

    8.0

    碱的价格(元/kg)

    1.25

    9.80

    若选择Na2CO3碱液作吸收液,其优点是;缺点是 . 如果选择K2CO3碱液作吸收液,用什么方法可以降低成本?写出这种方法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

    以下是测定半水煤气中H2以及CO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案.取一定体积(标准状况)的半水煤气,经过下列实验步骤测定其中H2以及CO的体积分数.

    ①选用合适的无机试剂分别填入Ⅰ、Ⅰ、Ⅳ、Ⅴ、方框中.

    ②该实验方案中,步骤(选填“Ⅳ”或“Ⅴ”)可以确定半水煤气中H2的体积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