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真题重组卷 7+4专题冲刺 专题11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21 类型:三轮冲刺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射程远,可用于道路照明 C、氧化铝熔点高,常用于制造耐高温材料 D、用石灰石-石膏法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同时可得到石膏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LCl2 (标准状况)与水充分反应转移 1mol 电子 B、H2SO4CuCl2 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 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 D、SO2KClO 溶液反应: SO2+2ClO+H2O=2HClO+SO32
  • 3. 关于 NH3 性质的解释合理的是(   )

    选项

    性质

    解释

    A

    PH3 容易液化

    NH3 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更大

    B

    熔点高于 PH3

    N-H 键的键能比 P-H

    C

    能与 Ag+ 以配位键结合

    NH3 中氮原子有孤电子对

    D

    氨水中存在 NH4+

    NH3H2O 是离子化合物

    A、A   B、B   C、C   D、D
  • 4. 含S元素的某钠盐a能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可能为正盐,也可能为酸式盐 B、c为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C、d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反应②中还可能生成淡黄色沉淀
  • 5. 室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SO2。用试管收集SO2后进行如下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SO2与水发生了反应 B、试管中剩余少量气体,是因为SO2的溶解已达饱和 C、取出试管中的溶液,立即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原因是:SO2+H2O⇌H2SO3、H2SO3⇌H++ HSO3-HSO3- ⇌H++ SO32- D、取出试管中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pH下降,是由于SO2挥发
  • 6. 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A、向NaHSO3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HSO 3 具有氧化性 B、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Fe3O4粉末,紫色褪去,证明Fe3O4中含Fe(Ⅱ) C、向浓HNO3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炭可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 D、向NaClO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先变红后褪色,证明NaClO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
  • 7. 工业上以SO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NaHSO3的主要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吸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 B、结晶后母液中含有NaHCO3 C、气流干燥湿料时温度不宜过高 D、中和后溶液中含Na2SO3和NaHCO3

二、实验探究题

  • 8. Fe/Fe3O4 磁性材料在很多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其制备过程如下(各步均在 N2 氛围中进行):

    ①称取 9.95g FeCl24H2O(Mr=199) ,配成 50mL 溶液,转移至恒压滴液漏斗中。

    ②向三颈烧瓶中加入 100mL14molL-1KOH 溶液。

    ③持续磁力搅拌,将 FeCl2 溶液以 2mLmin-1 的速度全部滴入三颈烧瓶中,100℃下回流3h。

    ④冷却后过滤,依次用热水和乙醇洗涤所得黑色沉淀,在 40 干燥。

    ⑤管式炉内焙烧2h,得产品3.24g。

    部分装置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使用恒压滴液漏斗的原因是
    (2)、实验室制取 N2 有多种方法,请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理论,结合下列供选试剂和装置,选出一种可行的方法,化学方程式为 , 对应的装置为(填标号)。

    可供选择的试剂: CuO(s)NH3(g)Cl2(g)O2(g) 、饱和 NaNO2(aq) 、饱和 NH4Cl(aq)

    可供选择的发生装置(净化装置略去):

    (3)、三颈烧瓶中反应生成了Fe和 Fe3O4 ,离子方程式为
    (4)、为保证产品性能,需使其粒径适中、结晶度良好,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A、采用适宜的滴液速度 B、用盐酸代替KOH溶液,抑制 Fe2+ 水解 C、在空气氛围中制备 D、选择适宜的焙烧温度
    (5)、步骤④中判断沉淀是否已经用水洗涤干净,应选择的试剂为;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6)、该实验所得磁性材料的产率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
  • 9. 亚硝酰氯 (NOCl) 可作为有机合成试剂。

    已知:① 2NO+Cl2__2NOCl

    ②沸点: NOCl 为-6℃, Cl2 为-34℃, NO 为-152℃。

    NOCl 易水解,能与 O2 反应。

    某研究小组用 NOCl2 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制备 NOCl ,并分离回收未反应的原料。

    回答问题:

    (1)、通入 Cl2NO 前先通入氩气,作用是;仪器 D 的名称是
    (2)、将催化剂负载在玻璃棉上而不是直接平铺在玻璃管中,目的是
    (3)、实验所需的 NO 可用 NaNO2FeSO4 溶液在稀 H2SO4 中反应制得,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为分离产物和未反应的原料,低温溶槽A的温度区间应控制在 , 仪器C收集的物质是
    (5)、无色的尾气若遇到空气会变为红棕色,原因是
  • 10. 含氯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1774年,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 MnO2 )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气体。1810年,戴维确认这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并命名为chlorine(中文命名“氯气”)。
    (1)、实验室沿用舍勒的方法制取 Cl2 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制取干燥 Cl2 时,净化与收集 Cl2 所需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


    (3)、某氯水久置后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推测氯水中已分解。检验此久置氯水中 Cl 存在的操作及现象是
    (4)、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①实验任务。通过测定溶液电导率,探究温度对 AgCl 溶解度的影响。

    ②查阅资料。电导率是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温度一定时,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5℃时, Ksp(AgCl)=1.8×1010

    ③提出猜想。

    猜想a:较高温度的 AgCl 饱和溶液的电导率较大。

    猜想b: AgCl 在水中的溶解度 s(45)>s(35)>s(25)

    ④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取试样Ⅰ、Ⅱ、Ⅲ(不同温度下配制的 AgCl 饱和溶液),在设定的测试温度下,进行表中实验1~3,记录数据。

    实验序号

    试样

    测试温度/℃

    电导率/ (μS/cm)

    1

    Ⅰ:25℃的 AgCl 饱和溶液

    25

    A1

    2

    Ⅱ:35℃的 AgCl 饱和溶液

    35

    A2

    3

    Ⅲ:45℃的 AgCl 饱和溶液

    45

    A3

    ⑤数据分析、交流讨论。25℃的 AgCl 饱和溶液中, c(Cl-)= mol/L

    实验结果为 A3>A2>A1 。小组同学认为,此结果可以证明③中的猜想 a 成立,但不足以证明猜想 b 成立。结合②中信息,猜想 b 不足以成立的理由有

    ⑥优化实验。小组同学为进一步验证猜想 b ,在实验1~3的基础上完善方案,进行实验4和5。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序号

    试样

    测试温度/℃

    电导率/ (μS/cm)

    4

    B1

    5

    B2

    ⑦实验总结。根据实验1~5的结果,并结合②中信息,小组同学认为猜想 b 也成立。猜想 b 成立的判断依据是

  • 11. 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名称是 , a中的试剂为
    (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 , 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
    (3)、d的作用是 , 可选用试剂(填标号)。

    A.Na2S    B.NaCl    C.Ca(OH)2 D.H2SO4

    (4)、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经冷却结晶, , 干燥,得到KClO3晶体。
    (5)、取少量KClO3和NaCl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KI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色。可知该条件下KClO3的氧化能力NaClO(填“大于”或“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