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田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21 类型:期末考试

一、信息类文本阅读(15分)

  • 1.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已经从依靠户籍制度建立的定居型社会转变成要素自由流动的迁居型社会,从依靠血缘、地缘的熟人社会转变成业缘化的生人社会,从低流动、被动流动的乡土中国转变成高流动、全方位、多元化、主动流动的迁徙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3.76亿,较2010年增长了69.73%。其中,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较2010年增加了1.16亿人,增长了85.70%;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较2010年增加了3896万人,增长了45.37%。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可以看出,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常态化的迁移流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空间位置,更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方式、内在文化乃至社会治理理念。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的改变是确定无疑的。

    迁徙转变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异质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随着部分追求经济动机的农村人口离开熟悉的亲属网络、职业网络以及乡土网络流动到城市中,农民之间不再具有共同的身份、进行共同的生活或劳动,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外出的农民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削弱,村庄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衰退。接受城市文明的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逐渐向城市人口靠近,且随着流动人口的代际传递,传统的农耕文明、“乡愁本色”逐渐褪去,而留守农村的人口仍然遵循着传统的乡土交往习俗。其次,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同样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社区人口的户籍化转变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混居,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与此同时,在社区居民的逐渐陌生人化过程中,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行为方式等也存在差别,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

    几千年来,农民被土地束缚,世代定居于乡村,形成了天然的稳定性以及自我延续的静文化。“安土重迁”的习俗不仅支配着个体的生活与社会交往,同时也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在吸引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迁徙中国的大规模、高水平、主动的人口流动,实际上伴随着静文化的退化以及动文化的建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农民冲破土地的限制,告别了过密化的农业,血缘、亲缘关系形成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由此瓦解了传统意义上乡土中国的乡村社会共同体与文化基础,导致根植于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的静文化逐渐退场;另一方面,随着人口流动规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较多到巨大,流动原因趋于多元化,社会主体、社会空间、社会网络以及社会关系不再受限,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

    乡土中国的社会治理理念具有浓厚的乡土伦理,以乡村为基,历代相习、积久而成。首先,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乡村秩序在村落中自然形成并依靠礼俗规则加以维持和延续;其次,乡土伦理具有习得性,无须专门学习,村民便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学习并遵守。乡土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习惯、礼仪等变化缓慢,世代积累的经验足以维持和保障社会秩序,因此乡土中国是一种礼治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松绑,人口的空间位置变化导致社会交往的异质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文化观念的动态化,这种转变打破了熟人社会的秩序。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契约关系代替伦理关系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理性化、法治化、公共性是迁徙中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文明的支撑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以法治为基础。

    (摘编自段成荣《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转型日益凸显,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这意味着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都已经受到现代化的渗透,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性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村落依然还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但是聚居在村落的人们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加快步伐。

    费孝通先生在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的分析和高度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这充分体现了“志在富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只有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进行新农村建设才为真正的建设。后乡土社会里,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频繁地四处流动,更换职业,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因为主体需求的问题。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其次要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结构性问题;最后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重视教育的投资。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建设新农村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后乡土社会农村的建设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国家问题,也并非单纯的农民问题,更不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问题,所以只依靠任何一方单纯的努力都是不够的,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建设新结构、新主体和新功能的新农村这一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摘编自朱珠《浅析中国的新农村建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社会已变为迁居型社会,2020年中国农民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比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多。 B、一部分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外出的农民与村庄断绝了联系,村庄的向心力在不断减弱。 C、工业化、城镇化吸引农民从农村不断流向城市,这使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 D、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乡土社会的结构已经消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如今中国社会呈现出高流动、主动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 B、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 C、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和习得性,村落的人们不需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就可以自觉遵守。 D、费孝通先生以民为本,志在富民,他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进行分析概括,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一项是( )
    A、农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 B、农民依靠土地、以农业为主的生计模式已转换为“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 C、村民的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的两栖生活。 D、在农村人与人交往讲求礼尚往来,由此农村社会产生了“礼物流动”的习俗。
    (4)、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12分)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远山上的崖柏

    妻子的糖尿病到了晚期,已经走不了路,有时一句话没有说完就睡着了。清醒的时候,她跟海芳说,也别治了,捱到几时算几时吧。海芳就骂她,你走了,我和孩子怎么办!以后的日子还长呢,咱得好好活。

    海芳带妻子来到省城的医院,先是住在走廊里,等了两天,总算有了床位,搬进了病房。

    病房里住满了病人和陪护家属,被压抑和痛苦填充,只有窗外几条梧桐的嫩枝,给这惨白拥挤的空间增添些许亮色。

    靠近窗边住的也是一位妇女,跟海芳妻子年龄相仿,她的丈夫蹲在床边角落里,整日不声不响。

    海芳下楼给妻子买饭,正要往回走,天上扯下淅淅沥沥的春雨,海芳拐进旁边的超市,买了把雨伞。海芳刚进病房,那个男人也买饭回来,他没有伞,外套被雨淋湿了一片。进屋后,男人把外套脱下,露出后背烂了一个大洞的破秋衣。

    男人买回了四个馒头,一小份豆腐脑。他将一个馒头掰碎,丢进豆腐脑里,搅匀了,将妻子扶起,一勺一勺喂给她吃。妻子吃完后,男人用自己烂了的秋衣袖子帮她抹了抹嘴,然后蹲回角落去吃剩下的馒头,依旧是不声不响。只一会儿,三个馒头就被他吃进肚里。

    海芳看得直愣怔,扶妻子躺下后,走过去说,兄弟,吃得饱吗?

    男人站起来,黑脸上露出干净的笑,说,吃得饱呦,吃得饱。

    海芳说,正好我要去吃饭,咱俩一块,好做个伴。

    男人正要推迟,被海芳拉着手出了门。

    走出病房楼,雨下得更大了,男人帮海芳撑着伞,一起走进雨里。

    男人把伞整个罩住海芳,自己的身子露在外面。海芳不肯,男人说,没事,大哥,俺山里人身子骨强,这点雨根本不算啥,倒是你,淋了雨怕是会生病。

    海芳心里暖暖的,快步走进医院门外马路边的小饭店,坐下来要了三荤一素四个菜。男人不住说太多了,会浪费的。

    男人说,他叫程永林,家在洛宁县上戈镇。早年妻子在屋里烧炭,煤气中毒,落下了病根,前些日子眼看不行了,这才来省城的医院。

    两个同病相怜的男人是不缺话题的,越聊越近乎,越聊越感慨。

    程永林的妻子每天要测六次血糖,后来程永林不让护士测了,海芳问他为什么,他说光这一项,一天得百十块,他没那么多钱。

    海芳就偷偷替他交了费,安排护士照常测。

    程永林的妻子先出的院。程永林收拾好东西,走过来紧紧握住海芳的手,连说谢谢,说你帮着交钱的事我早知道了,人穷志短,现在要走了,才敢把感谢二字说出口。

    海芳说,咱们同一个屋檐下住了半个月,早成了兄弟,不说客气话。我知道你身上没钱了,这五百块钱你拿着当路费。以后弟妹用钱的地方多着呢,等我回到家,再帮你想办法。

    回到淮阳不久,海芳就张罗着找朋友为程永林捐钱捐物,把东西打包后寄到一个叫上坡子村的地方。不久,海芳会收到程永林的短信,程永林是半个文盲,海芳每次连猜带蒙,才看懂那些句子。再过些日子,就会有山核桃一类的东西从上坡子村寄过来。

    妻子的病情稳定后,海芳决定跟朋友一起去一趟上坡子村。

    下了高速,车子一头扎进豫西绵延的大山里,细细的柏油路像风中飘扬的丝带,汽车马达轰鸣,战战兢兢。

    上坡子村在上戈镇南部浅山丘陵地区,这里山虽浅了些,却又深深陷入高山险岭的包围圈。柏油路到镇上就断了,往上坡村去的,只有一条泥石混杂的土路。路两边不见庄稼和田地,只有高高低低的侧柏、毛白杨、核桃树或野杏。

    山坡上零星分布着村落,土屋土院,海芳想,上坡子村多半也是这个样子。正想着,朋友说到了。海芳抬头一看,前面山坡上有一级平地,平地上有一个村子,果然是土屋土院。

    一位村民热情地在前面带路,一行人从村东走到村西,招出了整个村子的人,都说老程家来了山外的贵客。

    程永林和他的老父亲、妻子,还有一双儿女,已经在门外等候了,看到海芳,慌慌张张迎过来,接过海芳带来的大包小包的东西。朋友的儿子把一个熊猫玩具塞到程永林女儿怀里。

    走进院子,程永林指着低矮的砖屋,说去年政府给了五千块钱,起了这间新屋,他们一家才从屋后的窑洞里搬出来。

    走进堂屋,只见环堵萧然,海芳一阵心酸,他到底没能想象出山里坚硬的贫穷。

    程永林的父亲跟儿子一样,朴实憨厚,一双儿女也十分乖巧可爱。小女孩已经换上了海芳送的花裙子,躲在一边,紧紧抱着怀里的熊猫玩具,大眼睛里波光闪闪。

    当阳光直照在挂在窝棚柱子上的鸡窝篮时,海芳起身要走。程永林和父亲拉住海芳的手,说什么也不肯。程永林扭头让妻子去捉鸡,海芳一听急了,说这可使不得,你这一家老小还指望着这几只鸡下蛋卖钱。

    院子里有一丛灌木,海芳的朋友认出是崖柏,蹲下身来看。

    程永林说,一丛草稞子,准备晒干当柴火烧,你们要是不嫌麻烦,就拿走吧。

    海芳说,这个可值钱啊。

    程永林说,这能值啥钱?山上到处都是。说完搬起崖柏,放到海芳汽车后备箱里。

    海芳临上车前,硬塞给程永林两千块钱。

    这一家人,跟着车,直送到村外的隘口。

    回来的路上,朋友儿子突然说,抱布娃娃的那个姐姐跟我讲,她家的那棵小树,是她爸爸从很远的山上带回来的,她爸爸说,等带到镇上卖了钱,就让她去上幼儿园。

    海芳慢慢把车停在山路边,摇下车窗,看着耸立眼前的大山,点起一支烟。

    一支烟没有抽完,海芳已经泪流满面。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芳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陪护生病的妻子时,发现程永林只吃剩下的三个馒头,就邀请程永林到小饭店吃饭,并偷偷地为他交了医院里的费用。 B、程永林蹲到角落里“不声不响”,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山区农民憨厚、朴实的形象,突出了程永林不堪重负而悲观、绝望的精神状态。 C、程永林其实早已知道海芳对自己妻子的帮助,只是考虑到自己贫穷无法回报海芳,才没有说出来,在要出院时才向海芳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D、小说先叙写朋友的儿子送玩具给程永林的女儿,再在小说结尾处借朋友儿子之口交代程永林的崖柏的真实用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程永林这一外表沉默寡言、内心情感丰富的憨厚、朴实山区农民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B、小说对程永林所住上坡子村周边交通、环境的描写具有多重作用,一方面突出了村民生活环境的恶劣,另一方面也间接交代了山区贫穷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C、小说语言简练传神,“他到底没能想象出山里坚硬的贫穷”,“坚硬”一词不仅突出了山区贫穷超出人们的想象,也强调了改变这种贫穷的难度极大。 D、小说借助海芳这个人物视角,让读者直接进入到视角人物的内心,通过视角人物的眼睛,非常自然的把故事中的其他人物和情节展现在读者面前,构思巧妙。
    (3)、小说结尾写道海芳“看着耸立在眼前的大山,泪流满面”,寥寥数语,意蕴丰厚。海芳为什么“泪流满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三、古诗词文阅读(48分)

  • 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木直绳(合乎)    ②则知明而行无矣(过错) B、①故木受绳则直(用墨线量过)    ②虽有暴(晒干) C、①金砺则利(接近,靠近)   ②吾终日而思矣(曾经) D、①吾尝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②声非加也(声音宏大)
  • 4. 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D、或曰,此东海也
  •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窈窕之章           ②化而登仙

    ③击空明兮溯流光        ④幽壑之潜蛟

    孤舟之嫠妇            ⑥西望夏口

    ⑦济水流                ⑧顺流而

    ⑨明天南                ⑩鱼虾而麋鹿

    A、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 B、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 C、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 D、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
  • 6. 下面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为西周、春秋时对贵族的通称,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后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B、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 C、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韩愈和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影响深远。 D、经传,经是指儒家和道家的经典著作,传就是解释儒家和道家经书的著作。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蜀观察推官。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愈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为作《进学解》以自谕。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乃贬潮州刺史。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既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语未终,士前奋曰:“先太师为国击朱滔,血衣犹在,此军何负乃以为贼乎?”愈曰:“以为尔不记先太师也,若犹记之,固善。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孙在乎?亦有居官者乎?”众曰:“无。”愈曰:“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旗节;刘悟、李祐皆大镇。此尔军所共闻也。”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众欢曰:“善。”廷凑虑众变,疾麾使去。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为不乏,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之。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会元翼亦围出,延凑不追。愈归奏其语,帝大悦。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

    文本二: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1)、下列划线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长        比:等到 B、会元翼亦围出             溃:溃败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谀:谄媚奉承 D、君子不齿                      齿:并列
    (2)、下列对文本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 B、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 C、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 D、 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幼年丧父,勤奋好学。他从开始读书,每天都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等到长大,能够完全贯通《六经》、诸子百家的学问。 B、韩愈正直敢谏,多次被贬。韩愈很反感唐宪宗供奉佛骨,于是上表反对,因言辞激烈触怒皇帝,差点被皇帝处死,在众人的求情下,被贬为潮州刺史。 C、韩愈不顾生死,宣抚叛乱。皇上下诏让韩愈前往招抚,韩愈出发后,大家都认为有危险。皇帝也感到后悔,下诏不让韩愈进入敌营招抚。 D、韩愈重视师道,愤世嫉俗。韩愈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对比,深刻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4)、把文本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中“吹断檐间积雨声”一句,领起下文对春晴之日山村景致、山民生活的描写,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 B、颔联中诗人选择了山头、白云、树梢、初升的太阳四种自然景物来加以描绘,“披䋈帽”与“挂铜钲”分别从形、声角度比喻晴云、初日,较为贴切、形象、生动。 C、颈联写景生机盎然,桃花鲜艳、竹篱矮矮、垂柳袅娜、小溪清澈与尾联农人忙春耕,共同构成一幅生动、和谐的乡野春景图。 D、全诗紧扣“乐”字,将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与诗人欢快的心情融汇交织一起,赞美了山村人家的劳动生活。
    (2)、本诗采用多种手法描写山村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9. 名句名篇默写。
    (1)、《诗经·静女》,“”是说,并不是荑草本身美,而是因为爱人送的才美,这是爱人及物,移情于物的手法。
    (2)、秦观《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句子是“”。
    (3)、《涉江采芙蓉》中,“”,两句话写出了游子从眼前想到此后生涯,想到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游子的情绪更加黯然销魂。
    (4)、李煜《虞美人》中,作者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两句是“”。
    (5)、《山居秋暝》中用月光水声衬出山林幽静的句子是: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的社会作用,首先是引领社会风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是说君子的德行就像一阵风一样,小人的品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儿吹,草就往哪儿倒。引领社会风气,君子一马当先,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宋代的张载在《正蒙》里面也说,“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就是说君子引导民众按照社会的德行前进。引领就必须________。君子能够言传身教,所以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君子不用出门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就因为他________,做出榜样,以自己的行为教育大家。可以说,( )。一个社会的良好习俗非常重要,不能什么都依靠法律来管理。

    君子的另一个作用是传承文化。文化靠通过君子延续、传承,如果没有致力于文化传承的社会上的君子,文化就会失败。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内涵和形式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文化的根本精神不能放弃,这要靠君子来传承。我们传承传统文化,不是要求文化的形式________,而是要把文化的根本精神传承下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分别是: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君子是以自己的行为做出表率,确立行为准则 B、君子以自己的行为教化民众,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C、引领就是在一种社会习俗的基础上营造一种氛围 D、引领就是营造一种氛围,促进一种社会习俗的形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君子是文化的延续者、传承者,如果社会上没有致力于文化传承的君子,文化就会失败。 B、文化通过君子延续、传承,如果没有致力于文化传承的社会上的君子,文化就会中断。 C、文化依靠君子延续、传承,社会上如果没有致力于文化传承的君子,文化就会中断。 D、传承文化靠君子来延续,如果社会上没有致力于文化传承的君子,文化就会失败。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当今时代,劳动形态日益多元。那么,传统农业劳动对劳动教育是否还有意义?从生命成长的层面看,不是耕种需要人,而是人需要耕种,尤其是中小学生。如果错过与自然链接的敏感期,中小学生就会钝化对自然万物的感觉,而这些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能力发展的基础。所以,中小学劳动教育既要对接劳动新形态,更要坚守好链接生命与自然的农事劳作。

    面对劳动形态的新变化,中小学劳动教育还要改进方式。有学校开发家政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做家务,将自己做的拿手菜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有学校将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创意结合,组织学生深入乡村,体验农事……这样的劳动教育方式不仅学生喜欢,而且效果显著。

    改进劳动教育方式的同时,我们还要对劳动教育的导向有所觉察。劳动是手段,教育是目的。准确地说,劳动不是为了劳动,而是为了正向的心性教育。如果把握不住这个核心,学生参加了劳动也不一定能受到正向的心性教育。

    请依据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以“合适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为开头各写一句话。每句不超过12个字。

五、写作(60分)

  •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

    请就以上关于“行”的句子,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