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2021-2022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2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23 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 1. 何尊,青铜器,其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新都洛邑的重要历史事件,其中有“宅兹中或(國)”四字,这是已知最早出现的“中国”一词。何尊的发现,( )

    A、为研究甲骨文提供了实物资料 B、为研究分封制提供了文献资料 C、为研究青铜器的发明提供了依据 D、为研究周朝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 2. 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而“天下无道”是春秋时期人们的口头禅,这反映当时( )
    A、政治秩序崩溃 B、诸子百家兴起 C、社会等级森严 D、新旧制度交替
  • 3. 董仲舒既主张“以教化为大务”,又主张“正法度之宜",他的思想为汉武帝接受。据此指出汉武帝统治具有的特点是( )
    A、清静无为 B、罢黜百家 C、尚法尊儒 D、穷兵黩武
  • 4. 北魏流行舞蹈“方舞”,舞者佩戴两件头饰,与汉族传统舞蹈“清商乐”相同;下装为白裤、乌皮靴,与西域“龟兹乐”“安国乐”相似。“方舞” 音乐近于汉族传统,而脚下动作繁杂丰富,具有西域风格。这反映了北魏( )
    A、南北统一 B、民族交融 C、沉迷享乐 D、佛教流行
  • 5. 从隋唐到明代中叶,文学体裁从诗、文扩大到词、曲、小说;文学创作的主体从士族文人到庶族文人,进而扩大到市井文人;文学的接受者也相应地扩大到市民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这主要是因为( )
    A、文学范式更新 B、南北文风融合 C、城市经济繁荣 D、审美观念改变
  • 6. 收复台湾后,郑成功在台湾设立了府县,使台湾从此具备了与内地相同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举措( )
    A、加强了清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B、密切了台湾与大陆间的往来 C、巩固了祖国东南地区的海防 D、奠定了日后治理台湾的基础
  • 7. 小张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出下表。据此他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古代( )

    朝代

    措施

    秦朝

    改“命”为“制”。改“令”为“诏”,强化皇帝“制”“诏"的法律效力

    汉朝

    建立刺史制度

    唐朝

    实行三省六部制

    宋朝

    中央设御史台、谏院,谏官和台官一样,把百官作为监督的对象

    明朝

    设东厂、西厂、锦衣卫,厂卫可干预司法活动,自设特别法庭

    清朝

    清律以“谋反”为“十恶”之首

    A、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B、个人权利不断增加 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思想文化不断传播
  • 8. 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火药制造情况如下表所示。它反映出当时( )

    国家

    中国

    英国

    理论来源

    主要凭经验的层积,鲜有理论上的层层积累

    歌夫列里最佳化学反应方程式KNO3+3C+S=K2S↓+N2↑+3CO2

    制造方式

    手工业作坊或工场生产

    在近代工厂中生产

    A、清朝经济发展缓慢 B、中国科技发展落伍 C、清朝统治因循守旧 D、英国工业世界领先
  • 9. 有学者认为:“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干真万确地相信皇帝已经倒了。”据此,该学者认为民国纪年(    )
    A、否定了帝王观念 B、促进了民族觉醒 C、摧毁了君主专制 D、传播了科学理念
  • 10. 雷雷同学收集到部分宝安籍烈士信息,他们都牺牲于(    )

    蔡树(1910- 1944)

    陈炳辉(1909-1943)

    陈树根(1923-1943)

    石就(1911-1945)

    谢平(1926-1940)

    刘权(1924-1943)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11.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是(    )
    A、袁隆平 B、邓小平 C、屠呦呦 D、焦裕禄
  • 12. 1972 年底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已有八十八个,同一九六九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建交高潮的出现(    )
    A、加速了世界各地经济的发展 B、提供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条件 C、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D、开创了全方位外交的新格局
  • 13. “一九九二年,也就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的当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两万六千六百三十八亿一千万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二,猛增五个百分点”。下列观点可用于解释材料所述现象的是(    )
    A、物质决定意识. B、经济决定政治 C、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14. 陈老师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进行梳理,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B、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C、开始全面深化改革与开放征程 D、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新布局
  • 15. “随着拜占庭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之间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增加,西欧人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并通过拜占庭的哲学家获得了亚里士多德作品的拉丁译本。”上述材料说明拜占庭帝国(    )
    A、对世界各地文化兼收并蓄 B、为文艺复兴提供精神营养 C、孕育了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 D、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国家文化
  • 16. “这场引人瞩目的巨变开始是单向的,但很快就变为交流融合的过程。媒介是海洋及周边的海岸,方法是贸易和移民。”材料中的“巨变”始于(    )
    A、城市的兴起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科学革命
  • 17. “十六、七世纪,君主国想要继续实施外交侵略和联盟,征税是必然少不了的,但是君主们发现并不顺利。……就这样,君主们的贪婪与人们向往的自由发生了冲突。”这一叙述适用于说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日本明制维新
  • 18. “马克思主 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    )
    A、科学的理论 B、人民的理论 C、实践的理论 D、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 19. 有学者认为: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日本的改革者们有机会进行比在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彻底的改革计划。其意在说明倒幕运动的成功有利于日本进行(    )
    A、政治改革 B、文明开化 C、思想启蒙 D、军事革新
  • 20. 下图漫画名为《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下列表述中,适合作为漫画中左侧人物对白的是(    )

    A、“还能做什么呢?世界已经被瓜分完毕。” B、“海洋对德国来说不可或缺。’ C、“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D、“只要顺河走,就能够发现大海。”
  • 21. 导致下图中苏联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A、新经济政策缓解了危机 B、计划经济体制脱离国情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 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 22.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两周后,苏联政府答应了美国的要求,从古巴撤出所有导弹;赫鲁晓夫则从肯尼迪那里得到一项公开承诺:美国不再试图推翻古巴卡斯特罗的政权,并从土耳其撤走美国部署的导弹。材料直接反映了美苏之间存在(    )
    A、国家战略的对立 B、社会制度的差异 C、意识形态的对立 D、经济实力的差异
  • 23. 对比下列两幅地图,非洲政治版图产生下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北约华约两大集团的对立 B、老牌殖民强国的主动退让 C、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努力 D、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2大题,共24分)

  •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 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摘自中共党员夏明翰在狱中写给妻子的家书(1928 年,武汉)

    材料二:“于是在四月廿一日那天, 毛主席和朱总司今下了命令,叫我们三路解放大军一齐过江,去把国民党反动军队消灭光,解放江南人民,建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我们接到命令后就过江了,因为队伍成千成万的很多,一时过不完,我们等到廿四日才渡过长江的。”

    一一摘自中共党员袁志超写给其八弟的一封家书(1949 年)

    材料三:“农村在土改后需要建设的工作很多,……要组织好合作社,要组织民兵自卫,要防止坏人造谣生事,要领导人民交公粮,……革命的目的是求得人民的解放,特别是工人农民劳动大众的解放。……农村有劳动模范,弟努力生产,帮助政府完成各项工作,可能争取作一个模范,不要抛弃工作已有根基的地方。目前来北京毫没有必要。”

    ——摘编自中共党员董必武写给堂弟董贤煦的家书(1951 年)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示家书产生的历史背景。你认为材料中的“真理”指的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袁志超参与了哪一军事行动。这次行动有何重要意义?
    (3)、请你指出土改同期,党和人民还在进行哪些工作?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土改后为什么要组织合作社?
    (4)、上述哪一封信触动你最深?请你以新时代中学生的身份,向这封信的作者写一段致意的话。(不少于50字)
  •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整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抗御灾害的作用。

    ——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请回答:

    (1)、请指出材料一所述现象对宋代经济发展的影响。材料二中,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2)、请你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与自然"这一话题,自拟论题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要求: 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