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月阶段测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何尊(图)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新都洛 邑的重要历史事件,其中写到“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日: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yì治理、安定)民”,这是“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这里的“中国”是指当时(   )

    何尊及“铭文”中的中国

    A、汉文化影响范围 B、诸侯的封地 C、统治的地域中心 D、行政的中枢
  • 2. 史学家张荫麟指出:“古人名与姓氏不并举,因为在比较原始的社会里,互相接触的人,以同姓氏为 常,自无以姓氏冠其名上之必要。”战国以后,这一习惯发生变化,在文献中姓与名并举的现象越来 越频繁。援引张荫麟的历史解释可推知,战国后(   )
    A、各族杂处的情况日益增多 B、华夏认同观念开始出现 C、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D、分封宗法制度日趋瓦解
  • 3. 北魏迁都后,洛阳的御道两边有接待外族使节的四夷馆,路的东边有四馆,名为金陵、燕然、扶桑、崦嵫,路的西边有四里,名为归正、归德、慕化、慕义。北魏史官撰史时凡涉西晋,皆书庙号,凡书东晋,皆称“僭晋”。这可用于说明,北魏(   )
    A、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B、延续了华夏正统思想观念 C、重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D、经济文化发展领先于南方
  • 4. 时移世易,花卉买卖在唐宋间发生了鲜明转变。与唐代相比较,宋代的变化有(   )

    白居易《买花》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唐)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刘言史《买花谣》   豪少居连支!鹊东,千金使买一株红。

    (唐)            院多花少栽未得,零落绿娥纤指中。咸阳亲戚长安里,无限将金买花子。

    《东京梦华录》

    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

    (北宋)

    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

     

    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闲地。

    《咸淳临安志》

    (马塍)在余杭门外,土细宜花卉,园人工于种接,都城之花皆趣下来。

    (南宋)

    (注:马塍,地名,在浙江省余杭县西,宋代以产花著名。)

    ①花卉专业种植的大量出现    ②花卉买卖日趋呈现平民化

    ③享受型消费反映国力强盛    ④新经济形式突破坊市界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 明代,马欢曾三次随郑和下西洋,据其《瀛涯胜览》所载:“(郑和)所至颁中华正朔(指《大统历》),宣敷文教(如颁赐《烈女传》)”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
    A、以宣扬明朝国威为目的 B、促进了中华文化传播 C、推动了受访国科技发展 D、巩固了明朝上国地位
  • 6. 《辛丑条约》签订不久后,山西太原乡绅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太原一邑巨富,惟西峰村一户耳,然不过万金之产而已,其余数千金产者,才十余户,十五万(两)赔款乌能凑足?”这可以用于印证,《辛丑条约》(   )
    A、加剧了中国的贫困与衰败 B、是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是赔款数额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 7. 20世纪20年代初,不仅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就连国民党人中亦不乏热衷者。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戴季陶等不仅阅读、翻译,且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问题。这表明,当时(   )
    A、社会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B、新思潮与旧思潮的斗争激烈 C、反帝反封建成为社会共识 D、国共合作具备一定思想条件
  • 8. 1937年以前,以绍兴酒为代表的黄酒在酒类消费中占有明显优势,其销售遍及江浙及上海、北平等大 都市。1937年以后,四川、贵州等地的白酒异军突起,至1944年四川白酒产量比1938年增长 63. 39%, 贵州茅台酒的产销量亦不断扩大并形成独立品牌。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众消费习惯的改变 B、社会动荡影响民众消费 C、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D、关税自主利于酒类流通
  • 9. 1951年4月17日,山西省委向中央和华北局提交《把老区的互助组织提高一步》的报告,指出要战胜 农民自发的趋势,最根本的就是“对于私有基础,不应该是巩固的方针,而应当是逐步地动摇它、削 弱它,直至否定它”。这说明“老区的互助组织提高一步”旨在(   )
    A、消灭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 B、建立农业合作化的组织 C、废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推动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 10. 1973年6月,陈云提出“对资本主义要很好地研究”的重要思想:现在外贸主要面向资本主义国家这 个趋势“我看是定了”,因此,“不研究资本主义,我们就要吃亏。不研究资本主义,就不要想在世 界市场中占据我们应占的位置”。这一思想的提出(   )
    A、使国内动荡的政治局势得以稳定 B、从根本上否定了 “左”的错误方针 C、得益于中国外交环境的较大改善 D、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11. 古巴比伦的史诗《恩努马•艾利希》、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史诗《天界统御》和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 创世史诗《神谱》三者的叙事结构皆为三代神祗争夺统治权:第一代神祗创造了最早的巨人,他们长 大后开始反叛,老神想毁灭新神;第二代神则杀死老神,创造新的神祗;第三代主神最后重新整顿乾 坤。这些史诗可以佐证(   )
    A、西亚与欧洲具有相同宗教信仰 B、早期欧洲文明源于西亚文明 C、早期欧亚地区存在区域性交流 D、古代文明呈明显的多元特征
  • 12. 有学者认为:“在世界民族国家发展史上,西欧民族国家的构建具有典型意义,经历了从传统国家到绝对主义国家,再到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变。其国家构建的过程实际上是权力的集中化与理性化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民族国家的构建”强化了欧洲天主教会的统治 B、“绝对主义国家”在中世纪与城市自治冲突较大 C、“西欧传统国家”下王权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秩序 D、“近代民族国家”意味着对封建王权的逐渐背弃
  • 13. 1701年,一位英国人在《东印度贸易观感》一文中写道:“当东印度贸易向我们提供比我们更为便宜的货物,它将迫使我们去发明加工工序和机器,使我们有可能以比较少的劳力和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把我们的制成品的价格降下来。”以上史料(   )
    A、揭示了工业革命发生的根源 B、证明了印度的生产率高于英国 C、丰富了工业革命研究的视角 D、反映出亚洲具有明显贸易优势
  • 14. 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下议院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 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 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议会质询权的演变说明英国(   )
    A、宪政体制的逐步完善 B、议会控制行政事务处理 C、限制王权传统的延续 D、国家监察体制不断调整
  • 15. 下图这幅漫画发表于1922年2月。漫画中燃烧的烈焰中写的是“印度”“埃及”“爱尔兰”,右侧 是英国纳税人手持斧头,上面写着“要求国防裁军”,左侧是时任英国殖民地事务大臣丘吉尔,他两 边的军人分别是“海军废物”和“陆军废物”。图2漫画反映的状况表明(   )

     

    A、一战后英国殖民体系发生动摇 B、英国内部两党的斗争愈演愈烈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 D、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崩溃
  • 16. 1971年秋,美国环保署空气污染治理小组访问苏联,与苏联专家展开研讨。1972年5月,尼克松访 苏期间,两国共同签署了《美苏环保合作协议》,空气污染治理成为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这说明美 国(   )
    A、尝试主导建立全球治理体系 B、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地位 C、试图弥合美苏意识形态分歧 D、寻求缓和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2分。

  • 17. 考课,即对官吏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是中国传统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按唐制,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四品以下官由吏部考核,三品以上官由皇帝亲自考核。考课标准 为四善二十七最法,“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秤,四曰恪勤非懈。“二十七 最”是根据各部门职掌之不同,分别提出的不同要求。经过考核,定出上、中、下三等九级,每个等级都 有相应的考课标准和奖惩办法。

    ——摘编自张晋藩《考课——中国古代职官管理的重要制度》

    材料二:明中叶以来,官僚主义愈演愈烈。隆庆二年张居正给穆宗所上的《陈六事疏》中指出,当时的官场风 气是“纪纲不肃,法度不行,上下务为姑息,百事悉纵委徇”。万历年间经由神宗皇帝批准推行“考成法”。 其一,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酌量道路远近、轻重缓急,确定完成期限。上述 事由、环节分别登记在三个账簿上;其二,六部和都察院分别按照所留帐簿底本,对相关官员应该完成的 工作、任务逐月检查。如果未按期完成,则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以罪论处。六科根据账簿登记,稽查六部 的执行情况,内阁根据帐簿登记,稽查六科,并对隐瞒不报事例进行惩处。明代史学家谈迁评价张居正: “江陵立考成法,以为制治之本。向者因循玩惜,至是始中外淬砺,莫敢有偷心焉。”又目:“中外凛凛, 毋敢以虚数支塞。行之十年,太仓之积,足倍数载。“

    ——摘编自陈国平《张居正改革中的考成法考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考课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考成法出台的背景及发挥的作用。
  • 18. 德高望重的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元老。他从晚清到民国初年就渡过了波澜壮阔和跌宕 起伏的一段人生,是近代中国社会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见证人。

    材料

    董必武年谱

    1886年出生于湖北黄安县,6岁进入私塾

    1903年18岁考中秀才。

    1905年考入新式学堂;参加日知会,接受革命党人启蒙, 阅读印刷品《革命军》《猛回头》《警示钟》和《民报》 等。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放弃中学教员工作,到湖北军 政府任职。

    同年加入同盟会,参与组建同盟会湖北支部。

    1912年响应宋教仁号召,组织领导国民党省议 员竞选

    1914年刺宋案与二次革命后,赴日留学,接触 到马克思主义。

    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以后,出任湖北省 议会秘书长,但议会形同虚设。

    1919年通电支持五四爱国运动,广泛阅读马克 思主义著作。

    1920年创办武汉私立中学,为学生购买《共产 党宣言》《新青年》;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参与党纲起草工作。

    ——摘编自《董必武选集》《董必武年谱》等

    (1)、依据材料,概述董必武在前半生完成了哪两次思想的转变?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指出影响董必武思想观念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个人思想和时代社会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98—1799年

    法军占领埃及

    19世纪

    印度工业衰退

    1800—1850年

    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

    1805—1849年

    默罕默德•阿里统治埃及并提倡工业化

    1835—1918年

    美国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在世

    1839年

    英国迫使埃及终止对棉花工业的保护

    1846—1848年

    美墨战争

    1853年7月8日

    佩里驶入东京湾

    19世纪中叶

    着重军事技术的日本工业化

    1860年

    农民革命控制大片中国领土: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1861年

    中国“洋务运动”

    1877—1900年

    日本对外贸易额增长10倍

    19世纪90年代

    美国的钢产量两倍于英国

    1895年

    日本在争夺朝鲜控制权的战争中打败中国

    1900年

    9个欧洲城市人口超过100万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请围绕19世纪世界阶段性特征,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要求:所拟论题能体现时代 特征,例如“工业化的世纪”;考生可以运用以上材料自拟论题并阐述,也可以运用19世纪其他史实自 拟论题并阐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考生不能以示例为题。)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在20年内翻两番。这要求中国 经济在20年内保持年均7.2%以上的增长率。当时,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只是一个提振预期的政治表述, 因为这样的增速是史无前例的。但是,这20年里,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不是7.2%,而是9.5%;而且高 增速也持续了不止20年。虽然7.2%和9.5%仅相差2.3个百分点,但如果是以7.2%的速度增长39年,2017 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仅为1978 年的15倍,而实际上中国2017年的经济规模是1978年的34倍。与此同时, 从1978年到2017年的39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14.5%。2017年,中国已变成世界第二大 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被许多国家称为“中国奇 迹”。

    ——摘编自林毅夫《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态势与新时代转型升级展望》等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20世纪50〜70年代的英国和1978〜2017年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50〜70年代的英国和1978〜2017年的中国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共同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奇迹”对世界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