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巩固
-
1. 判断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写法和词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
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喧声呼叫 , 你的沉郁的吐诉。/
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大海!/多么常常的,在你的岸上/我静静地,迷惘地徘徊(huí),/苦思着我那珍爱的愿望。/
2. 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歌德并不只是企图在作品中“体现某种抽象的东西”,还把自己从生活中获得的“感性的、生动的、可喜爱的、丰富多彩的”“印象”,“用艺术方式”进行加工,通过“生动的描绘”提供给人们。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A)梧桐叶大,易受风。(B)叶柄很长,叶柄与树枝连接得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C)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是好好的,碧绿碧绿的,忽然吹过一阵小风,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来了!其实这只是梧桐叶易落,并不是它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物性”。(D)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梧桐大批地落叶,树叶已干,梧桐子已熟。往往是一夜大风,第二天起来一看,满地梧桐叶,树上一片也不剩了。梧桐子炒食极香,极酥脆,只是太小了。
我的小学校园中有几棵大梧桐树,大风过后,我们就争着捡梧桐叶。我们要的不是叶片,而是叶柄。梧桐叶柄末端稍稍鼓起,如一个小马蹄。这个小马蹄纤维很粗,可以磨墨。所谓“磨墨”其实是在砚台上注了水,用粗纤维的叶柄来回磨蹭,把砚台上干硬的宿墨磨化了,可以写字而已。不过我们都很喜欢用梧桐叶柄来磨墨,好像这样磨出的墨写出字来特别好似的。一到梧桐落叶那几天,我们的书包里都有许多梧桐叶柄,好像这是什么宝贝。对于这样毫不值钱的东西的珍视,是可以不当一回事的吗?不啊!这里凝聚着我们对时序的感情。这是“俺们的秋天”。
(1)、将下面的语句添加到上面的文字中,最适宜的位置是( )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
A、(A) B、(B) C、(C) D、(D)(2)、文段中的语言形象生动,没有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引用 B、比喻 C、设问 D、比拟(3)、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比较下面两种修改,你认为哪一种修改更好一些?请简述理由。第一种:据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子已熟,梧桐才大批地落叶。
第二种:据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子已熟。
4.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迷娘》(之一)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 ① 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思乡之歌。它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 ② 在世界优秀的古典诗歌中,如此凄艳感人的作品也是少见的。它的成就虽然不限于情境交辉, ③ 它这方面的成就最值得人们借鉴, ④ 诗歌中情与境分离的现象太普遍了。人们习惯于讲情景交融,却 ⑤ 了景是境的一种形态,离境而写景,是不会有真正的情景交融的。 ⑥ 笔者以“情境交辉”为题写下这篇文章,以示提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淡雅
虽然
但是
/
忽视
因此
B
淡泊
然而
/
因为
忽略
/
C
淡雅
即使
但是
因为
忽略
因此
D
淡青
即使
而
由于
忽视
所以
5. 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哲理,最符合下图文化发展关系的一项是( )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D、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二、能力提升
-
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小农家的暮
刘半农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1921年2月7日,伦敦
【注】1920年,刘半农离开风雨飘摇的祖国前往英国伦敦,该诗写于1921年的伦敦。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选取一户普通农家作为对象,描写了农家从傍晚时分到夜幕降临时的日常生活场景。 B、男主人带着锄头从田里回来,一会儿到栏边看牛,一会儿问新酿的酒,这表现了他的勤劳。 C、诗歌第四节写景,通过青山、松树、半轮月亮写出了夜的宁静美好,也表示天色已经晚了。 D、诗歌最后两句暗示了现实社会中并非都是诗中所写的这种能享受祥和、安宁生活的农家。(2)、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勾画出农妇晚炊图、农夫收工图、孩子观月图三幅图景。 B、本诗没有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而是着重写人物活动、生活场景,将情感蕴藏其中。 C、诗中暗含着空间的变化,诗人的视线随着人物的活动不断变化,最终落到了场上。 D、诗歌结尾借助儿歌暗示现实,以“星”和“月”为本体,与诗境巧妙融合,浑然天成。(3)、本诗擅长细节描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请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4)、诗歌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三、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