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17 类型:单元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
1. 默写。
诗人眼中的秋,风格迥异。曹操在《观沧海》中面对“秋风萧瑟,”,吟唱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的豪言壮志;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通过“ , ”表达豪情壮志;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日思夜想“ , ”,梦境中还在为国征战,拳拳爱国之心令人感动;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置身“夜雨涨秋池”的环境中,想象着“ , ”的画面,寄托了对亲人的无限思念;谭嗣同则在《潼关》中写出“ , ”的诗句,反映了他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家国情怀亘古不变地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从无数磨难中觉醒,愈变愈强,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鞠躬尽cuì,锲·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历史浪潮中。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担当的责任心,他所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妇儒皆知。和平年代,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 他们把这个世界变得五彩斑斓,他们也被这个世界照得锋芒毕露· 。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鞠躬尽cuì
锲而不舍
锋芒毕露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应写作“”。(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亘古不变 B、锲而不舍 C、当之无愧 D、锋芒毕露(4)、请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3. 人们说话的口吻通常与其性格相对应,作家在塑造人物时,也会借语言来凸显性格。下面是《骆驼祥子》中某一女性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依据你的阅读经验,判断她可能是谁,结合名著有关内容,说说你这样判断的理由。⑴“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⑵“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⑶“你说话呀!成心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
4. 振华学校开展以“双减”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请你参与。(1)、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有关“双减”材料部分内容,其中有些语句不通顺,请按要求帮他修改、补充。落实“双减”工作,有助于切实加强学校育人水平 , 有效减轻学生负担。作业设计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目前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既达不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的时间。
①材料中画线句子存在搭配不当现象,请提出修改建议:。
②结合语境,请在材料中的横线上填写一个成语。
(2)、七年级(1)班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活动,将于本周六下午3:00在本班教室召开家长会,你作为班长,将由你去邀请校长参加,就学校如何开展“双减”工作做专题讲座。你应该怎么说?(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链接材料的主要内容。链接材料:“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据此指导意见,某中学七年级(2)班制订了学科书面作业时长安排表,内容如下: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末
语文
30
20
25
30
20
25
数学
30
20
30
25
30
30
英语
15
10
20
20
20
10
文综
15
10
15
10
理综
15
20
15
15
合计
90
85
85
90
85
90
二、阅读(55分)
-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余婆婆的岛
赵悠燕
①突然间,小岛上蜂拥着来了很多人。
②这是一个逼近夏季的日子,上岛的人穿着短袖短裤,戴着凉帽,姑娘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裙子,白花花的胳膊和大腿晃得余婆婆几乎头都晕了。岛上清凉,余婆婆依然穿着玄色的长衣长裤。
③自从儿子媳妇去城里打工后,这座岛上只剩下像她这样七八十岁不愿挪身的老头老太太。
④岛上变得越来越清净。白天,余婆婆做完田头的活,就去砍一些柴火回来。她的身子还算硬朗,所以拒绝了儿子媳妇跟他们去城里的要求,她知道他们过得也难,城里房子奇贵,他们那点钱只能租个房来住,她不去做他们的累赘。【甲】
⑤鸟儿又啁啾起来了,余婆婆抬眼望去,青翠的松树上一只小松鼠快活地跳来跳去,看见余婆婆也不避。余婆婆对小松鼠说:“你看看你看看,这些人打哪来啊,这里有什么好看哦,就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婆,就这么一座孤零零的岛。”
⑥有人声传来,几个男孩女孩惊叫着:“快来看!这儿有好多鸟。哇,还有只小松鼠呢。”
⑦鸟儿见这么多人,啁啾了一声“扑”地飞走了。
⑧“陆华年,去捉来送给我嘛。”
⑨被喊作陆华年的男孩作势去抓小松鼠,男孩女孩兴奋地尖叫。小松鼠在树枝间跳来跳去,终于失去耐心,“嗖”地一下溜得无影无踪。
⑩男孩女孩站在山头往下看,阳光下的大海宛若玻璃晶莹剔透,金黄色的沙滩像一个煎熟的鸡蛋饼。
⑪一个女孩拉着余婆婆用温柔的声音问:“老婆婆,这些是什么树呀?”
⑫她可爱清新的模样让余婆婆想起了自己的孙女,她笑眯眯地指点着说:“这是铃木、野桐,那些是小槐花,你说那些草啊,这岛上都是啊,大多是茅草。姑娘,你们来这里干吗?”
⑬“旅游啊。老婆婆,这里好美哦,空气好,景色美,我真不想回家,在这儿当一回神仙。”
⑭“神仙?”余婆婆笑了,“我在这儿住了快八十年了,要成仙早成仙了。”
⑮“哇,老婆婆,您有八十岁了,真看不出,您身子还这么硬朗,看起来比我妈利索精神多了。”
⑯那些年轻人嘻嘻哈哈吵吵嚷嚷地走了。【乙】
⑰过了些日子,在城里打工的一些年轻人陆陆续续地回来了,他们进岛出岛忙忙碌碌,岛上热闹起来了。
⑱不久,儿子媳妇也回来了,他们跟余婆婆说现在这座岛被外面宣传为仙岛,那些大城市里的人被雾霾吓坏了,说在这儿可以洗洗肺呼吸新鲜空气,就像一部被锈蚀的机器来这儿擦锈上油呢。
⑲他们把原来的老房子翻修了一下,然后隔成一个个独立的房间,在里面装了电视、空调,铺上地板,还放了崭新的大床。
⑳【丙】第二年的夏天,岛上又热闹起来了,余婆婆家的房间全被那些蜂拥而至的游客订满了,那些没地方住的人只好在岸边平缓的礁石上搭起了帐篷,余婆婆的儿子从批发市场批来一些帐篷卖给那些游客。
㉑他们除了提供住宿,还供应饭菜,余婆婆平时在田里种的菜被当作绿色食品上了桌。余婆婆跟儿子说:“海里捞上来的鱼虾,田里种的菜不该卖这么贵的价给人家。”
㉒儿子说:“你瞧瞧,看他们吃的那个高兴样,有哪个嫌贵啦,咱怕还来不及供应呢。”
㉓岛上的旅游旺季一般从5、6月份开始至10月底结束,所以,其余半年的时光,儿子媳妇就住在城里不回来,他们在城里买了房,还买了汽车,劝余婆婆跟着他们去城里享享福。余婆婆住了十天后就逃回家来了,她觉得住哪都不如在这岛上过的日子快活自在。
㉔【丁】自从岛上涌入了那么多人后,她再也没有见过它。唉,真搞不明白,这儿有什么好看哦。
㉕余婆婆想起以前过的清净日子,叹口气,摇摇头。她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到过去那样的日子了。
(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应将下面本属于原文的语句放入原文( )处。春天的时候,余婆婆忙完田里的活又上山去了,她已经好久没看见那只小松鼠了。
A、【甲】 B、【乙】 C、【丙】 D、【丁】(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余婆婆不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到岛上来——————余婆婆从城里回到岛上并怀念以往的清净生活。
(3)、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①她笑眯眯地指点着说:“这是铃木、野桐,那些是小槐花,你说那些草啊,这岛上都是啊,大多是茅草。”
②那些大城市里的人被雾霾吓坏了,说在这儿可以洗洗肺呼吸新鲜空气,就像一部被锈蚀的机器来这儿擦锈上油呢。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余婆婆的形象。(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6. 现代文阅读【材料一】
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1929年,钱学森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去美国深造,在航空、火箭、导弹等领域取得非凡成就,引起美国军界、科学界极大震动。【A】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1950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获悉后立即给司法部打电话:“无论如何都不要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了他回共产党的中国。”于是,钱学森被司法部逮捕了。经过朋友们的多方努力,钱学森才被保释,但仍在美国羁绊达5年之久,直到周恩来总理指示王炳南大使与美方进行交涉,钱学森才于1955年回到祖国。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材料二】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B】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弾’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材料三】
钟南山,曾经,他为了抗击非典,日夜奋战,无私奉献,让全中国人民刮目相看。新型冠状病毒来袭时,又是他临危不惧,顶风冒险,第一时间冲到前线。
【C】事前,他曾严厉警告老百姓:“千万不能去××市,危险!”可刚一转身,他却奋不顾身,去了××市!
到了那里,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争分夺秒,日夜奋战,马不停蹄,视察调研,团结战友,寻找病源。接着飞离××市,去往北京,接受任务,来回往返。经过努力,很快找到病根儿,这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钟院士,为了人民的生命,为了社会的稳定,为了中国的发展,为了找到抢救的良方,为了寻求斩魔的利剑,他与时间赛跑,一时一刻也不得闲。困了,坐那儿闭闭眼,饿了,冲碗方便面,八十多岁的老人啊,干起活来胜过小青年!几天下来,他累瘦了脸,熬红了眼,可他精神抖擞,劲头不减,始终冲在第一线。
(1)、下列对上述三个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学森克服困难回到祖国,将热血献给当时贫弱的祖国。这启示我们: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B、【材料二】的最后一段与前文描述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关系不大,放在此处导致赘余,删去更合适。 C、【材料二】中最能表明邓稼先对国防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语句是: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D、【材料三】中写钟南山告诫老百姓不能去××市与他转身去了的行为是用了对比手法,反映了他爱护民众、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品格。(2)、【材料一】中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材料二】中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按捺不住”与“立即”这两个词分别表达了他们怎样的情感态度?(3)、结合上面三个材料,简述【A】【B】【C】三处画线句子体现了三人哪些共同之处。你读完有什么感悟?7. 文言文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父怒挞②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选自《王冕僧寺夜读》,有删改)
【注释】①蹊(xī):踩踏,践踏。②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③曷(hé):为什么。④恬:安然,坦然。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见往事耳
②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③已而复如初
④冕小儿,恬若不见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父 怒 挞 之 已 而 复 如 初
(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 B、【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又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乙】文中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痴迷的程度。这种顽强的学习精神造就了他的成功。 D、【乙】文中年幼的王冕,面对狰狞的佛像,也会改变神色,内心惊惶。但他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发奋读书。(5)、吕蒙和王冕在读书上有所成就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三、写作(55分)
-
8. “济”是2022年度推荐热字之一。济(jì),本义为过河,如“同舟共济”,比喻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引申为救济,如“接济”;又引申为补益,如“刚柔相济”。请围绕“济”字的含义,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