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 1. 读温州博物馆"镇馆之宝"——瓯窑青瓷执壶简介:

    等级

    国宝级

    出土地

    鹿城区

    出土时间

    1983年

    质地

    年代

    北宋

    色泽

    青黄釉加褐彩

    简介

    执壶胎体薄,通体淡青绿釉,釉质细腻匀净。造型瘦长挺拔,其腹部满绘植物纹饰,纹饰疏密得体,舒展自如,极尽写生之妙,颇具古波斯特征,是目前瓯窑仅有的一件国宝级文物。

    (1)、如图是鹿城区地图,据图显示文物出土处位于温州博物馆的(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2)、有人认为,执壶腹部纹饰源于温州本地的一种植物(如图),该植物具有根、茎、叶,没有种子,到了夏天叶的背面长出许多孢子囊。据此可判断该植物为(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3)、瓯窑,始于东汉,终于宋,主要分布在瓯江两岸。瓯窑品种繁多、制作精湛,久负盛名。下图为瓯窑制作的主要工序,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碎石和泥 B、塑型晾干 C、绘画纹饰 D、入窑烧制
  • 2. 使用目镜为10×,物镜为4×光学显微镜观察图形,视野如图。若将物镜也换为10×,则视野中的图像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 3. 2022年12月在瓯江流域发现全球新物种——瓯江小鳔鮈(如图)。瓯江小鳔鮈是一种小型鱼类,全长不超过10厘米,常栖息在河流中下游,其在二歧分类表中的位置是(    )

    A、 B、 C、 D、
  • 4. 2022年12月4日,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历经高温和低温的双重考验安全着陆。同时返回的还有多种太空实验样品,其中包括国际上首次在太空获得的水稻种子。
    (1)、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产生超过1000℃的高温。舱外防热材料不断熔化、升华带走热量(如图),确保了舱内航天员的安全。防热材料在熔化、升华过程中(    )

    A、熔化、升华都吸热 B、熔化吸热、升华放热 C、熔化、升华都放热 D、熔化放热、升华吸热
    (2)、返回舱着陆时,地面气温计示数如图。地面气温为(    )
    A、11℃ B、9℃ C、-9℃ D、-11℃
    (3)、返回的太空水稻将由中科院实验室继续培养,并与普通水稻种子作对比研究。小组同学对此提出以下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该水稻得到种子会更多吗?  B、该水稻成熟时间会更短吗? C、该水稻植株长得会更高吗? D、该水稻开出的花会更美吗?
  • 5. 两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如图甲。装置的微观模型用图乙表示,其中"●"代表空气粒子,"○"代表二氧化氮分子。抽去玻璃板,紧贴瓶口,一段时间后瓶中微粒分布情况可表示为(    )

    A、 B、 C、 D、
  • 6. 海难发生后,许多因素威胁着遇险者的生命,表中列出了人浸在不同温度的海水中预期可能的存活时间。据表分析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海水温度

    低于0℃

    0℃-4℃

    4℃-10℃

    10℃-15℃

    15℃-20℃

    预期存活时间

    少于15分钟

    少于1.5小时

    少于3小时

    少于6小时

    少于12小时

    A、海水温度低于20℃,温度越低预期存活时间越短 B、海水温度越接近正常体温,越不利于遇险者存活 C、海水温度为6℃,海难搜救时间应在3小时以上 D、除海水温度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预期存活时间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第11题4分,第12题8分,第13题10分,第14题8分,第15题7分,第16题12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1分,共70分)

  • 7. 受精卵是一个特殊的细胞,它能产生生物体需要的各种细胞。受精卵经过种种变化,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生物体。从细胞变化、生物体结构层次等角度,利用所学知识说明一个受精卵是如何变成现在的你。

  • 8. 小明发现路边水坑,有的干得快,有的干得慢。他利用海绵模拟水坑,探究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方案是:利用塑料薄膜将两块相同的海绵进行包裹;裁剪塑料薄膜使两块海绵露出大小不同的上表面;将海绵分别置于天平左右托盘并滴入等量的水(水未渗出),调节天平平衡。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方案,描述预期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说明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提示:实验现象用示意图或文字表述均可)
    (2)、有同学认为本实验时间太长需要改进。写出一种减少实验时间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 9. 青蟹、梭子蟹、招潮蟹是温州地区常见的三种蟹,外部特征如图甲。某校同学开展与蟹相关的系列实践活动,活动过程如下:

    (1)、【分类】根据图甲信息与生活经验将上述三种蟹分为两类,请写出分类依据与结果。

    (写出一种即可)

    (2)、【探究】青蟹生活在江河海交汇口的滩涂上,捕捞后可在家庭条件下能存活1-7天。三组同学开展"青蟹在现有家庭条件下怎样才能延长存活时间"的探究活动,图乙为探究结果。(提示:第三组35℃时存活率为0)

    某小组按下图方案将各塑料桶置于厨房地面进行探究。该探究基于的假设是

    (3)、下表是第三小组实验方案,根据图乙探究结果将表中""处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第三组实验方案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步骤一

    选择若干只活力良好的同种青蟹随机平均分成四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步骤二

    将四组青蟹分别放在标记为A、B、C、D的黄色塑料容器中,将容器置于适宜的光照下。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干扰因素

    步骤三

    将实验装置分别放在①

    设置改变的量

    步骤四

    每天观察② , 并做好记录。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步骤五

    比较A、B、C、D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得出结论

  • 10. 发生地震时,震源产生的"地震波"会在地球内部传播。地震波有两种:波a与波b,它们在地壳不同深度的传播速度如图甲。

    (1)、根据图甲,描述两种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与深度的关系。
    (2)、我国现已在"地震波"到达之前通过手机等途径发出地震预警信息(如图乙)。你若收到预警信息,应立即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避险?(写出两条)

    (3)、我国台湾地震频繁,而同纬度的贵州历史上几乎没有强震。结合图丙解释这两地为何如此不同?

  • 11. 隧道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常见形式。如图为某山区等高线与隧道修建示意图,该地山体以岩石为主。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为隧道两端洞口,如何估算图中隧道AB的实际长度?不限材料,写出测算步骤。
    (2)、长隧道通风差,需在山体中挖井来增强隧道通风。从开采量与通风效果考虑,选择甲、乙、丙中的一处挖井,并说明选址的理由。
  • 12. 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细胞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观察】制作模型前,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装片并记录。观察时,显微镜视野中出现如图甲的折叠现象。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制作】某同学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图乙)。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缺陷
    (3)、【评价】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规,将表中横线处补充完整。

    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结构完整性

    材料与匹配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

    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

    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未能

    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

    美观与成本

    材料环保

    易得且成本低

    材料环保

    但成本较高

    材料不环保

    且成本较高

    (4)、【改进】有同学根据量规中的"材料与匹配"评价指标,认为仅用橡皮泥一种材料进行制作存在不足,将模型评为"待改进"。选择该模型中的一处结构进行改进,填写下表。

    我的改进

    细胞结构

    所选材料

    选择理由

  • 13. 蒸馒头时,锅中水烧开,蒸屉上方出现大量"白气"。打开蒸屉发现上层内的水珠明显多于下层,且上层馒头比下层先熟。利用电子温度计测量上、下层蒸屉内的温度(图甲),所得结果如图乙。

    (1)、根据图乙,描述上层与下层蒸屉内温度变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利用物态变化及相关知识,解释上层馒头比下层馒头先熟的原因。
    (3)、除"蒸"这一烹饪方法外,再举一例能使馒头熟透的方法。
  • 14. 利用温度计、量筒、天平(如图甲)等测量工具可探索某些液体的性质,下表为测得的部分数据。

    液体

    密度(克/厘米3)

    颜色

    质量(克)

    凝固点(℃)

    0.93

    无色

    38

    -98

    0.79

    无色

    38

    26

    13.6

    银色

    21

    -39

    0.93

    无色

    16

    -98

    (1)、测量工具的规范使用,是测得准确结果的前提。任选图甲中的一种工具,写出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写出一点即可)
    (2)、图乙中哪些是同种液体呢?判断并说明理由。
    (3)、牛奶密度是检验牛奶品质的常用指标之一,合格牛奶密度为1.02-1.03克/厘米³。采用图丙方案可以测出牛奶密度,该批次牛奶合格吗?写出计算过程并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