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测试(A)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16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下图中甲、乙是某河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b、c两地是城市选址的良好场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这里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B、有大量人员和物资在此集聚、中转 C、这里生活和生产用水方便 D、这里风景优美,环境清洁(2)、在a、b、c、d四地中,最有利于发展成大城市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3)、下列城市区位与b地相似的是( )A、赣州 B、大庆 C、广州 D、武汉2. 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杭州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 B、3级 C、4级 D、5级(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 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辐射范围小 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辐射范围最大 D、德清县比宁波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3. 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例,城市化率是指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图1为甲国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变化过程图,图2为乙国目前三大产业构成图(图中M点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甲国最有可能是( )A、巴西 B、日本 C、中国 D、英国(2)、下列关于甲、乙两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20世纪60年代后,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 B、甲国20世纪60年代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 C、乙国城市化水平高于甲国 D、乙国的城乡差异小于甲国(3)、促进甲、乙两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
①甲国应降低城市化速度②乙国应发展高科技工业③甲国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④乙国应控制第二产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 “微笑曲线”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读“微笑曲线”图,完成下列小题。(1)、在工业生产的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最先考虑掌握的环节是( )①制造加工②设备、材料③产品研发④产品品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其主要目的是( )①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网络②利用各国研发资源,提升公司产品的附加值③提高公司产品的品牌效应④调整工艺风格以适应国际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有( )①制造加工获得的利润最低
②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
③科技创新可带来更大效益,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④江苏省劳动力“断层”,出现“民工荒”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中提出,广州、佛山两地要在产业协作、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四个领域率先尝试同城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广佛同城化对下列哪些方面影响较大?( )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水平③广州和佛山的城镇用地规模④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经济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广佛同城化后,其GDP总量直逼上海,但与上海相比,广佛的不足之处有( )①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②人才资源不够丰富,科技与教育力量相对不足③工业用水、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降低④经济辐射能力强,使经济腹地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6. 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1980—2005年三大产业产值比例与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②代表城镇人口比例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级行政区这段时期的城镇化发展特点是( )A、与我国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城镇化水平较低 B、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同步 C、城镇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后期城镇化速度最快(2)、这一时期该省级行政区的第一产业比例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A、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7. 下图为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联系强度与对外开放程度和人口数量相关 B、经济联系强度与距北京距离和城市等级相关 C、距港口越近经济联系强度越大 D、辖区范围越广经济联系强度越大(2)、若分散北京的批发和物流业,最合适承接的城市是 ( )A、廊坊 B、承德 C、张家口 D、保定8. 文化创意产业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它既有设计、研发、制造等生产领域的内容,也有传统第三产业中的一般服务业,更有艺术、文化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休闲、娱乐等内容。下图为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经济结构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上海市创意产业园区集中分布在内环线以内、苏州河沿岸地带(或黄浦江以西),是因为( )①有宽敞的旧厂房,租金低②劳动力丰富③新开发用地,环境优美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9. 读深圳工业产值的增长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深圳经济特区建立时的优势区位条件包括( )①位于暖温带地区,气候条件优越②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毗邻港澳③位于珠江口,交通便利④位于珠江三角洲,科技力量雄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1990年以前深圳工业产值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 )①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②科技力量相对雄厚③工业基础设施非常落后④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 昌九一体化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南昌是江西省的行政中心,九江是江西省的门户城市,两城地缘相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关于昌九区域经济发展的叙述,合理的是( )①南昌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加快产业升级步伐②九江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③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④生态“蓝肺”区应发挥空气质量优势,发展光伏产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②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镇化③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④有利于全省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充分利用现在基础和港口条件,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汽车、石化等产业。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A、市场广阔,海运便利 B、政策优惠 C、科技发达 D、土地资源丰富(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重化工业发展举措的叙述,合理的是( )A、积极开发水电,为广东提供重化工业所需的原料和能源 B、加强区域间资源调配,积极实施产业转移 C、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 D、培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二、综合题(共50分)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由早期不如宁波、南京、广州,到后来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得益于它的位置与交通条件的优越性。
上海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石家庄原本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现在发展成为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而正定县只是几十万人的城市。
石家庄铁路枢纽交通图
材料三大庆市由原来的“北大荒”发展成为人口100多万的大城市。安徽省合肥市原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后来成为安徽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才迅速发展为大城市。
(1)、结合上海地理位置示意图,分析上海城市的发展变化与上海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的发展有什么关系。(2)、结合材料二分析是什么因素促使石家庄成为大城市的。(3)、材料三说明什么因素影响城市等级的提升?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占湖北省约1/3的土地面积及一半以上的人口。下面是武汉城市圈范围示意图及某年武汉城市圈内部分城市经济结构、主要工业部门统计表。
城市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主要工业部门
武汉市
3.1∶45.5∶51.4
冶金、机械、化工、建材、仪器、纺织
黄石市
7.8∶57.2∶35
冶金、机械、建材、化工、纺织、医药
鄂州市
13∶58.5∶28.5
冶金、服装、食品
黄冈市
28.6∶38.1∶33.3
建材、纺织、机械
咸宁市
19.4∶45.7∶34.9
纺织、机械、建材、运输
仙桃市
18.6∶47.4∶34
纺织、食品、医药、化工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武汉城市圈发展的社会经济优势。(2)、据表中信息分析武汉城市圈的经济结构特点及问题。(3)、为促进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由于社会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珠江三角洲地区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地区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转移。
(1)、简要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2)、图中A代表的产业是什么?在第一次产业升级与转移中珠江三角洲地区A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做好第二次产业升级工作?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2013年7月,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及《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发展规划》评审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两个规划贯彻落实了国家《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要求,体现了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和南部城市群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2010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1年9月,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正式获国务院批准。2011年11月,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启动。
(1)、由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围绕京津的河北省石家庄、唐山、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秦皇岛、沧州8市组成的京津冀都市圈,是中国沿海地区的核心经济区域之一。与京津冀都市圈相比,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在资源、能源和交通方面有哪些明显的优势和不足?(2)、简析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工业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3)、长江三角洲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航船”。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给成渝经济区提供了哪些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