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20 分
-
1. 班级开展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文化遗产·标志】
2005 年 08 月 17 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四鸟绕日”金饰图案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四鸟绕日”图案是中华先民崇拜太阳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之作,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yù 意,zhāng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以此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áng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ù 意 zhāng显 áng扬
2. 【文化遗产·意义】①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 、 的文化遗产。②文化遗产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过程,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③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仅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也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④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传承,培植社会文化的根基,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两个填入①句横线处。A、五彩斑斓 B、丰富多彩 C、价值连城 D、弥足珍贵(2)、请从以上四个句子中找出有语病的一句,并进行修改。句有语病,修改为
3. 【文化遗产·诗篇】泰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它气势磅礴,风景壮丽。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慕名前往,写下了无数歌咏泰山的不朽诗篇。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是.描写泰山的一项( )。
A、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B、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有无丈人台,几许大夫松。 C、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高卧今何在,东山似此山。 D、自古险闻名,心悬胆战惊。深渊悬绝壁,岭陡更难行。4. 【文化遗产·考察】为了撰写浙江省世界文化遗产调查报告,小明同学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坐船游览的过程中,小明发现有一位中年男性游客将食物包装纸、矿泉水瓶丢入河中。如果你是小明,你将怎样对其进行劝说呢?
5. 分门别类辑诗文。意象
古诗文名句
简评
日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朱敦儒《相见欢》)
苍凉沉郁
, 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醉意朦胧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紧张危急
鸟
山气日夕佳,。[陶渊明《饮酒》(其五)]
,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悲哀痛惜
风
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
兴亡之感
风休住,!(李清照《渔家傲》)
高飞之志
二、阅读(55 分
-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里毛泽东给斯诺的印象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他幽默,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 B、《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所以阅读这部作品时,应该牢牢把握住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C、《昆虫记》中,法布尔用生动活泼、轻松诙谐的笔调,让笔下的昆虫充满了盎然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D、《昆虫记》中,法布尔不是采用解剖法,而是采用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昆虫世界。7. 请你阅读下表并联系名著内容,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作品
人物/昆虫
人物(昆虫)简介
性格(品质)
《红星照耀中国》
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 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
《昆虫记》
食粪虫中最大最负盛名的一种。月牙儿状顶壳前沿排着六个细尖的齿,既是挖掘工具、切割工具,也是插举、抛甩粪料中无养分植物纤维的叉子,而且还可以当耧耙,把好吃的东西统统搂过来。为后代或自己储备食物的第一步是选料,剔除杂质,收拢成堆,之后清理出一块场地,制作储藏的粪球,接下来,它要干的便是把储备食品运到一个稳妥的地点。
8. 文学作品阅读。 邻居刘四爹邻居主人叫刘四爹。虽然我们都姓刘,但无亲缘关系,之前也不是很熟。我们虽然是邻居,且为远近数百米间唯一的邻居,但我们都是拆迁户,来自于不同的生产队,平常交往不多,关系不亲也不疏。
刘四爹一家六口,上有年迈的母亲,下有三个未成年的儿女,妻子患有痨病,长年卧床不起,咳嗽起来没有个完,应该说,生活过得挺艰难的。但他吃得苦,精于盘算, 每天除了在生产队出工外,一回家就提把锄头或挑担粪桶直奔自留地忙活起来,把个菜园子盘弄得井井有条、活色生香,小日子也还算是过得去。
那年,我 12 岁,“双抢”时期插秧、扮禾,一天劳作十多个小时,承受着难以想象的饥饿和劳累。每天收工回家,两腹空空,饥渴难耐,经过刘四爹那片枝繁叶茂、绿阴如盖的凉薯地,想象着那地底下生长的一个个水泱泱、脆甜爽口的凉薯,就垂涎三尺, 有一种欲罢不能极想品尝一口的冲动。
人心底下,拴着魔鬼,稍不留神,它就蹦了出来。我终于忍不住了,起了贼心。
那天凌晨,天还没有亮,我起了个大早床,悄无声息,蹑手蹑脚,低着头,勾着腰, 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着来到那片凉薯地,瞪大眼睛四处搜索确信没有人时,才弯下腰来,摸到一株凉薯藤,抓住贴近根部的茎秆,一个骑马桩,铆足劲就往上拔。殊不知, 那凉薯倔强得很,根本不吃我那一套,任凭你使出吃奶的劲来,深扎在土里纹丝不动。我左一下,右一下,变换着姿势拔,怎么也拔不出。一株不行,换一株再拔,还是不行。连续拔了好几株,力气用尽了,不是揪断了藤条,就是剐脱了茎皮,除了一手黏糊糊的汁和湿漉漉藤皮碎屑外,连个凉薯影子也没见到。
我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坐在地上,沮丧极了。眼看天快亮了,忙活了一阵子,仍两手空空,好不容易架起了这个势,实在不愿就此善罢甘休。正待起身再干时,“谁?”一声喝问,声如雷霆,不远处一个身影在晃动。哇,是刘四爹!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情知不妙,转身就跑。他肯定看清了是我,追了几步,没有再追,在后面冲着我大喊:“我告诉你家大人!”
这下子完了,全完了!我害怕极了,怀着恐惧的心情回到家中。父亲见到我,劈头就问:“一大清早去哪儿了?”“扯秧去了。”我撒了一个谎。“刚才刘四爹来了,找你有事吗?”父亲用疑惑的眼光瞟了我一眼。“没,没,没什么事!”我强作镇定,生怕露出什么破绽来。从父亲的语气中,我知道刘四爹来过我家,但没有提及我偷他家凉薯的事, 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
一天,两天,三天……我像一只惊弓之鸟,竖起耳朵听人家说些什么,仔细观察别人的眼色和神情,心里面不停地忏悔着,祈祷着:我再也不去偷东西了,千万别有人叫我贼呀!幸运的是,刘四爹网开一面,未将我的“丑行”散布出去,我担心的结局始终没有出现。
我无地自容,悔恨不已,觉得很对不起刘四爹,老远老远躲着他。
“双抢”进入了最火热最激烈的阶段,队里收上来的新谷子还在晒谷坪里,要等晒干车净后才分到每户家庭。而这时,我家的米缸已见了底,每天的劳动强度只增不减, 不吃饭哪有力气去干活?无米下锅,祖母急得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
父亲手拿簸箕,把我叫过去:“去,到刘四爹家借几升米来!”一听到要到刘四爹家去借米,我心里咯噔一下,扭转身子,躲到一边。显然,是不愿去。怎么了?父亲不明就里,平日里言听计从的儿子,今天竟违抗起他的“命令”来。“家里没米了,你好生跟四爹说,就借几升,度过这几天荒,待队上分了新谷子,马上就还。”他追过来,连哄带劝。“我不去!”想起凉薯地里的事,我心有余悸。“你敢不去!”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父亲怒目相向,厉声呵斥。
走向邻居家的路很近,但对我来说,好难好难,太长太长。我磨磨蹭蹭,走一步, 停一下,不到一百米的距离,不知走了好久。我哪有脸面见四爹呀!
站在刘四爹窗台下,犹豫之下,我硬是不敢跨进那扇门。正徘徊之际,一阵咳嗽传来, 刘四娘站在了我的面前,“克邦,有啊么事?”我一脸通红,支支吾吾,“我——我——我家没米了!”恨不得一下子钻到地底下。“我家的米也不多了。”见我拿只簸箕,她明白我的来意,迟疑了一下,很快就转变了口气:“没关系,匀一点给你!”她抢过我的簸箕,转身进屋去了。
我感激涕零,连声谢谢都忘了说了,接过小半簸箕米就走。刚走出几步,后面一声“等一下”,是四爹的声音,吓了我一大跳。拐哒场,那天的事,他还没有跟我“算账”的。我止住了脚步,站在那里一动都不敢动,心里怦怦直跳,等待一场暴风骤雨的来临。
他追上来,端着满满的一升米,“哗啦”一下倒进我的簸箕里,“你四娘量少了,不够你家吃两天。”声音很小,却如洪钟般撞击着我的心灵铮铮作响。
我红着脸,不敢正视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结结巴巴,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 “那——那——那天早上——”话未说完,他手一摆,抛过来一句:“别说了,我晓得你是扎好伢子!”一转身走了。
我哭了!捧着簸箕,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回走,始终不敢回望他一眼!
(1)、本文主要写了“我”、两件事。(2)、文章在刻画人物形象时采用了不同的描写方法,请赏析以下两个句子。句 1:我起了个大早床,悄无声息,蹑手蹑脚,低着头,勾着腰,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着来到那片凉薯地,瞪大眼睛四处搜索确信没有人时,才弯下腰来,摸到一株凉薯藤,抓住贴近根部的茎秆,一个骑马桩,铆足劲就往上拔。
句 2:他追上来,端着满满的一升米,“哗啦”一下倒进我的簸箕里,“你四娘量少了,不够你家吃两天。”声音很小,却如洪钟般撞击着我的心灵铮铮作响。
(3)、请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刘四爹形象的理解。(4)、有读者评价这篇文章说:“此文是‘人间的温情’与‘心灵的救赎’的完美结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9. 非文学作品阅读。【材料一】
利用放大镜在太阳下点燃小纸片这个小实验,其原理是放大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太阳光通过放大镜后会聚到一个小点,所有光线的热量会全部汇集在一起,当温度达到着火点,纸片就燃烧起来了。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一双“放大镜”——眼睛。事实上,我们眼睛与照相机的原理很相似,现在请同学们化作一束光,以相机作类比,经历一场眼球之旅吧。
首先,我们进入的第一关是角膜,俗称“黑眼珠”,相当于相机镜头。它占眼球表面积的 1/6,直径约为 11.5 毫米,中央厚 0.6 毫米,旁边厚 1 毫米,光线在这里就已经开始会聚。
接下来,路过的是虹膜围绕的瞳孔,相当于相机光圈,如果光照太强了太刺眼,瞳孔就会缩小,反之放大。
第三关是重要关卡“晶状体”,相当于相机的全自动变焦镜头,在瞳孔虹膜后面。视力正常人既能看近又能看远,全依赖于晶状体的调节。看远时,睫状肌放松,悬韧带绷紧,晶状体变扁平,折光力减少;看近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依靠其本身弹性变凸,折光力增加。
但是,如果长时间盯着近处的物体,晶状体会一直处于饱满状态,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始终较强,长此以往,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难以恢复到扁平状态,因此,光线通过晶状体后就只能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就是近视眼。而如果晶状体难以从扁平状态调节到饱满状态,那么看近处物体时,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后,就是远视眼。
像上面这样,光线通过一系列的会聚作用不断向一处聚拢,最终打在视网膜进行感光作用,这与相机的胶卷很像。在视网膜上感光最敏锐的那部分,称为黄斑。
这时候,视觉图像还没有产生,这趟旅程还没有达到终点,需要我们的大脑 C 位登场了。接收到了光信号后,视网膜会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将光信号转换成微电流信号。这个信号中包含了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并通过视神经一路传递到视觉中枢,也就是位于后脑勺的视觉皮层,之后大脑就会开始研究信号当中包含的颜色、形状、深度以及看到的物体到底是什么等等信息了。
因此,我们平常所说的“用眼睛”看到物体,其实是大脑中的视觉中枢产生的视觉。如果没有大脑作为视觉信息处理器不断工作,通过眼睛接收到的视觉信息将是一团乱麻。
【材料二】
人类眼睛的发育,其实是从远视开始的。新生儿的眼球小,眼轴也短,都是“远视” 状态。随着生长发育,眼睛的生理结构渐渐成熟,视力也逐渐趋于正常,要经历远视、正视、停的过程,如果刹不住车,就会继续过度发育形成近视。
所以,当身高长最快的时候,也是近视预防的“关键期”。而在中学时期,同学们开始大量的近距离阅读,户外活动减少,成为近视发生发展的“重灾区”。近视的严重程度也是循序渐进的,大概分以下三步:
最初,眼睛还没有出现轴性过长,但如果近距离用眼时间长、负荷重,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不能放松,调节失衡。就像“弹簧”,用眼过度使睫状肌这个“弹簧”绷太紧,“弹簧”弹性会变差,看远时也无法放松,就是俗称的假性近视。
接着,眼睛轴性增长,即使在睫状肌完全放松情况下,光线仍然只能聚焦在视网膜前,眼睛就从假性近视变成了真性近视。
更进一步,轴性增长加剧,就从近视变成了高度近视。由于眼轴增长过长,会导致视网膜和脉络膜变薄,出现眼底并发症。
具体防控行动上,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如果出现了眯眼、频繁眨眼、揉眼等症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视力和验光,从三岁起,在成年前,建议 3—6 个月检查一次。
一旦确诊近视,就要选择配戴合适的眼镜,因为近视眼是不可逆的,就像个子长高不会变矮,眼轴变长了也不会再缩短。
此外,有一部分同学是“假性近视”,不需要配戴眼镜。真或假怎么区分呢?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也就是“散瞳验光”。
科学研究表明,最好每天到户外阳光下活动 2 小时,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与户外活动相比,室内活动并不能明显起到预防儿童近视的效果。
(1)、根据材料,填写眼球示意图。(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材料一】以相机作类比进行说明,主要是因为眼睛看物体与照相机的原理很相似,便于大家理解“用眼睛”看物体的过程。 B、如果近距离看手机,眼球的晶状体会一直处于饱满状态,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始终较强,长此以往,就会变成近视眼。 C、中学时期,同学们开始大量的近距离阅读,户外活动减少,成为近视发生发展的“重灾区”,但近视眼是可逆的。 D、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唯一的方法是进行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也就是“散瞳验光”,“假性近视”不需要配戴眼镜。(3)、学校举行预防近视活动,请你结合材料,给同学们提几条预防近视的建议。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各 题。 关 羽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 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
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 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改)
(1)、下列加点词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主奔.袁绍(投奔) B、曹公壮.羽为人(以……为壮) C、曹公义.之(道义) D、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恰逢)(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吾 极 知 曹 公 待 我 厚 然 吾 受 刘 将 军 厚 恩 誓 以 共 死 不 可 背 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4)、下 列 对 文 章 的 理 解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A、“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是倒装句,与“甚矣,汝之不惠”句式相同。 B、“建安五年”为年号纪年法,又如《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元丰六年”。 C、“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中曹操上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末段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刮骨疗毒”,意思是指彻底治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5)、关羽去世后,民间尊其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根据选文内容,概括说明关羽被尊奉神化的原因。1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春 日 [宋]晁冲之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①〔阴阴〕草木繁盛。②〔趁〕追逐。
(1)、两首诗都运用到的意象有、。(2)、两首诗歌的三、四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比较赏析。三、写作(4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