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15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史记正义》采用条目加注释的形式对《史记》进行解释。“周封以五等之爵,蓟燕二国俱武王立,因燕山、蓟丘为名,其地足自立国。”据此推测其所注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2.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措施( )A、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 B、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 C、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使匈奴这一民族得以消亡3. 孟子“养浩然之气”与宇宙天地相交通;墨子认为荣辱、安危等一切系于人的努力;庄子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兵家充分发挥高度冷静的理智;韩非子对待人生如战场。 上述思想家对人生、生命、生活的认识( )A、注重伦理和政治秩序的重建 B、极大推动了兼并战争的爆发 C、是中华思想文化的丰富养料 D、都满足了统治者争霸的需要4. 中国古代一位皇帝在位时,全国拥有一百零八个郡国行政区,由中央直接管理鞭长莫及,他创设刺史制度,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一制度的实行( )A、开创了中央集权体制 B、埋下了地方割据祸根 C、促进了光武中兴形成 D、发展了我国监察制度5. 《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尚书令王肃原为南朝刺史之子,自幼吃鱼羹、饮茶水,刚到洛阳时,他对本地流行的羊肉、酪浆碰都不碰。然而,多年之后,王肃的餐桌之上,羊肉、酪浆与鱼羹、茗茶并列呈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 )A、民族交融日益发展 B、南方开发初见成效 C、南北饮食习惯趋同 D、北魏占据统一优势6.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宦官逐渐掌握了禁军,甚至还掌握着宰相和藩镇节度使的任免权。黄巢起义给了宦官和禁军沉重打击,而藩镇实力则进一步壮大。节度使朱温、李茂贞各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这反映了唐朝后期( )A、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B、宦官势力消亡 C、朝廷政治危机严重 D、宰相权力膨胀7. 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要战场,为了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两晋之际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这一时期的人口南迁( )A、缓和了两晋社会的主要矛盾 B、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促使南方人口数量超过北方 D、完成了经济重心的转移8. 卜宪群在《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中谈到: “道教所关心的,是社稷荣衰、战争胜负、命运穷达、人生贫富、寿命长短、前途吉凶、祛病消灾等社会现实问题。佛教与人们欲求脱离苦海的愿望产生共鸣,僧人们还吸取道家的道术,关心人们的现世利益……”根据材料,下列不能体现的是( )A、魏晋时期佛教渐趋本土化 B、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共存 C、儒学未能关注到社会现实 D、宗教能一定程度缓解人们的精神痛苦9.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开始任命西方传教士参与历法的修订。1634年,《崇祯历书》正式完成,书中大量引用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首次引入了“地球”的概念。该书在当时( )A、推动了古代科技的进步 B、改变了传统历法的性质 C、吸收了启蒙运动的成果 D、促进了社会观念的改变10.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56年“天京事变”,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短短十四年间,太平天国经历了发生、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重要原因是( )A、斗争的战略决策失误 B、统治阶层思想腐朽堕落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11. “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材料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戊戌维新 D、新文化运动12. “这次会议撤换了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领导,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中共一大13. 由于历史局限性,农民无法认识到中国的未来是工业化、现代化……工人阶级拥有现代工业和资本主义经历,从而具有组织能力,他们摆脱了农业循环的狭隘性,因此能够带领中国走向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时代。材料旨在强调 ( )A、借鉴俄国十月革命经验 B、发挥工人阶级革命主力军的作用 C、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 D、农民阶级无法领导革命走向胜利14. 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了访问中国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队员,并发表讲话说:“中美两国人民过去的来往是很频繁的,以后割断了一个很长的时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周恩来此次讲话( )A、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国家和解 B、有利于打开外交工作新的局面 C、肯定了历史上中美友好关系 D、主要缘于美国改善了对华关系15. 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B、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C、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二、非选择题(55分)
-
16. 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的结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太和九年,正式确立均田制,与此相适应的赋税制度是租调制,唐初的租庸调制与之前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庸的制度化,这在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整理自李羡於《论均田制的兴衰及其与租庸调制的关系》
材料二:唐德宗接受了杨炎的建议,便在建中元年公布了这一新税法,明令“丁租庸调,并入两税”,结束了以前赋税制度繁杂混乱的状态。自均田制崩溃以后,土地买卖更加公开而频繁,田庄经济日益发展起来了,新的税制使大土地所有者分担起一部分赋税,商人也要在所经商的郡县纳税。在实行的当年,唐王朝实际控制的纳税户由一百二十三万增加到三百多万户,全年征收的税钱由一千二百多万贯增至三千多万贯。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整理自王仲荦《中国断代史系列隋唐五代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正式确立均田制”发端于中国古代史上哪一重大改革?并简析“庸”的含义及作用。(2)、写出材料二中“新税法”的名称,并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新税法颁布的积极作用。综合本题所有信息,指出从北魏到唐德宗年间征税主要标准发生的变化以及人身依附关系呈现的态势。17. 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年
在“建成”“扬威”舰实习
1877年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年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189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材料二: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海上丝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该路指从中国东南出海至太平洋,或经南海至印度洋到南亚、西亚及非洲的航路,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但中唐以后陆路阻绝,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丝路开始繁荣,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北宋、南宋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保证了海上丝路的持续兴旺。
——摘编自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功能与当代启示》
材料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我国公民和企业走向海外的数量屡创新高。“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利益独享的地带,而是各国利益共享的地带。建设“一带一路”,充分彰显了中国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态度,有助于我国同沿线国家一道,推动政治、经贸、人文、安全各领域合作再上新台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真正使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4日《“一带一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交汇桥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及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依据及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