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素质评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 1.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吴孟超名字命名的医院。目前,这所医院已发展成为福建规模最大、专业设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的肝病、肝癌及感染性疾病防治与研究的医学中心,【甲】__________(A. 跻身 B. 纳入)我国重点肝病和肝癌防治与研究领域的前列。

    医学泰斗吴孟超对家乡福建医疗卫生事业倾注了【乙】________(A. 古道热肠 B. 满腔热忱)。近年来,吴孟超院士以福州建设国家东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为(A. qì  B. qiè)机,【丙】_________。

    (1)、为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2)、从语段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3)、下列四个句子填入语段中的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肝病和肝癌大数据平台

    ②共建共享国内顶尖的肝病和肝癌数据

    ③发起成立全国肝病和肝癌大数据联盟

    ④将全国的肝病和肝癌大数据汇聚到福建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②③①④
  • 2. 下面的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出了三峡,眼前豁然开朗 B、他站在南华山山顶俯视,只见群山连绵,真有目空一切之感。 C、临危受命,却不辱使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医护人员是名副其实的抗疫“特种兵”。 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和不修边幅
  • 3. 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由于创新在各个领域蔚然成风,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本句成分残缺,是病句) B、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对我市如何强化旅游服务意识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出了新思路。(句中“对”是介词,“和”是连词,“新”是形容词) C、“眨眼睛”“干得很好”“他的声音”这三个短语分别是动宾短语、补充短语、偏正短语。 D、5月28日,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圆满闭幕。(句子的主干是:博览会圆满闭幕)
  • 4. 某中学小记者社团准备编辑《赣州党史故事》,需要采访老党员王爷爷。小明作为社团小记者,主动前往王爷爷家对他进行采访。下列语境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见面时,小明询问王爷爷的年龄,说:“王爷爷,您好!您今年多大了?” B、交谈时,小明表达能来采访的高兴心情,说:“今天能来寒舍采访您,我备感荣幸。” C、采访后,小明受益匪浅,为表示感谢,说:“听了您的故事,我深受鼓舞,谢谢您!” D、临别时,王爷爷赠书一本,小明说:“您的拙作我一定认真拜读,谢谢您!”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 5.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对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的“送”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难舍难分之情。 D、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哀伤低沉的,流露出与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
    (2)、说一说你对“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这一意象的理解。
  •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乙】臣闻古之人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遗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 , 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泛指亲近的内侍。②安:怎么。③捐:花费。④期年:满一年。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之不以其道

    ②臣古之人君

    ③有千金求千里马者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3)、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其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哪里?
  • 7.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海内存知己, , 儿女共沾巾。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3)、《卖炭翁》中写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同时还倾注了诗人无限同情的名句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延安交响

    刘成章

    ①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延安。

    ②记得那年离别时,风吹着我的黑发。今天,当我再来时,头上已是白雪厚积。

    ③虽然我老了,臃肿了,但延安应能认得我;而延安,却变得令我目眩神迷。

    ④眼前是延安吗?当然是。信天游依旧,革命旧址依旧,宝塔山连同宝塔依旧,依旧的延河依旧哗哗啦啦地哼唱着奔流。此刻云彩此刻风,也有几分当年的感觉。可是,除了这些,延安变得我也认不出了!

    ⑤枣园那几棵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大梨树,曾经给领袖们许多清凉,现在它们擎天矗立,蓊蓊郁郁,越长越茂盛了。实在想象不到它们居然可以长到那么高!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脸上闪烁着梨叶间洒下的光斑,灰布军装八角帽,手提小马扎,瞻仰,流连,围坐一圈讨论。既是重温滚烫的初心,也是寻找那绝美的伏笔。一队一队,摩肩接踵,出入于每一位领袖的窑院,立定天地精神。枣园四周的墚墚峁峁,沟沟岔岔,以至全延安的千山万岭,一改当年黄漠漠的干瘪的颜色,全都变绿了,水意溶溶。一丝丝轻灵的细雨,说来就来了,就像秦岭之南。雨中的枣园,燕子低掠翅带雨,宛若唐寅笔下的江南小景。千百年来,一直被老黄风频吹的延安,成了翠绿的延安、湿润的延安、水晶晶的延安、江南一样的延安。

    ⑥包心菜似的,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紧抱着延安。古书上说:“三山鼎立,太和第一。”太和就是清凉山。清凉山最高。它山顶上的太和庙,被巨掌捧着,金碧辉煌。可是现在,你退回到凤凰山上看看吧,清凉山上那一握金光,猛扎扎落下来了,落了好几个层级。其实,清凉山一点儿也没有变矮,只是在它的后边,削平了33个山头,填埋了更多的沟壑。削平和填埋中,金属的悬崖隆起,隆起;玻璃的绝壁隆起,隆起;钢筋混凝土的山峦,隆起,隆起。延安新区,灿烂地隆起了。78. 5平方千米的辽阔,40余万人的喜和乐,陕北口音的歌腔笑韵,硬生生地被托起来了,举起来了,在半空里,在云中,在霞中,在鹰翅旁。

    犹记得,古延安沟壑纵横,街市只在逼仄的夹缝中喘息。而现在,有一种力量,使亘古不变的延安街市,有如庄子笔下的大鹏,一冲上天,好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景象!

    ⑧也记得,延安城周边的千百条沟壑,年年月月冷清无人,纵有野花野草,也是道不尽的寂寞,自生自灭。现在,摩天楼丛掩去了沟壑,那楼丛开的花朵是一扇一扇的玻璃窗,以及那窗里的三弦弹奏、小曲轻唱:“酒瓶瓶高来酒杯杯低。”那一丛一丛的马兰花,一丛一丛的野艾,则成了人们阳台上的摆设。

    ⑨驾车在延安行走,总会碰到一座座大山,不由分说地挡住你的去路,你还来不及思索,车子已进入一条条隧道,满壁灯光,云霞明灭。延安自古挖窑而居,延安的黄土天生是挖窑的好材料。现在,人们把挖窑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杨家岭、大砭沟,还是黄蒿洼、万花山,处处都有隧道。延安周围的群山,都被隧道串起来了。唐代诗人章碣的《对月》诗,好像是专门为今天的延安写的:“琼轮正碾丹霄去,银箭休催皓露凝。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今日之延安,真是别有洞天。汽车快如银箭,车轮碾着丹霄,满眼是水晶台殿般的隧道风光。

    ⑩上中学的时候,我读过一首歌谣:“燕子回来找旧窝,找了一天没着落。”现在,我就像这只燕子,怎么也找不见我的旧窝了。一溜一溜的房舍,一块一块的牌匾,温馨而浪漫的小街,虽然还弥漫着当年的气息,但我扑上前去攫住的是一连串的迷失。真可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在旧窝前用手机留了影。延水汤汤,在不远处流过,在我的心头流过。

    ⑪此次回延安之前,我和97岁高龄的诗人贺敬之通过话。贺老说,他和我很近。我听了心里热乎乎的。贺老和我,都对延安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欣喜地发现,许多前来瞻仰延安的人,都可以随口背出“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诗句最贴切地道出了时代的心声,不管把它放到哪段历史的诗词中,都会力压群芳,引人叫绝。

    ⑫在《回延安》中,诗人还说:“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⑬此刻,面对母亲延安,我的感受完全不是这样了。“一盏盏电灯”“一排排绿树”,早已是过去的故事。而母亲延安,也绝不只是换了一件新衣。被锁在山沟里、千百年闭塞着的延安——风,通了;气,通了;经脉,通了!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一时想不出恰当的语言,索性借用贺老写过的唱词来表达我的感触:“看眼前是何人,又面熟来又面生。”

    ⑭回看革命的来路,延安的秧歌一直扭到了北京城,我们的队伍一直载歌载舞。而今天的延安,在欢庆我们党的百年辉煌之际,阳光照透的林间,光线有如各种琴弦,其间还有笛子、唢呐、圆号、萨克斯,一场恢宏的交响乐,响彻云天。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通读全文,按照文章思路,下列句子的正确排序是:

    (只填序号)(3分)

    ①当年的气息还在弥漫,但我攫住的是迷失

    ②我回到阔别多年的延安

    ③从贺老的诗句中我领悟了

    ④延安变得令我目眩神迷

    (2)、在下列方框内填写文字,概括延安新貌。

    (3)、面对变化巨大的延安,作者借用贺敬之写过的唱词表达感触。下列对其中“又面熟,又面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熟的是信天游、革命旧址、宝塔山、延河水依旧,面生的是今日延安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景象。 B、面熟的是当年的气息还在弥漫,面生的是眼前的景象变化太大。 C、面熟的是人们对延安情感依旧,面生的是这种情感未能融入新时代。 D、面熟的是延安精神一直都在,面生的是今日延安精神如恢宏的交响乐,响彻云天。
    (4)、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段。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病毒的秘密

    郭联顺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仓库”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作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异”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们研究了解冠状病毒、科学防范之后,当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本文第③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大部分” 能否去掉?为什么?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疫苗就是把疾病的病原体通过减毒处理、灭活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注射疫苗后,当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体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人体再次接触到相关病毒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毒对人体的伤害。

    也就是说,注射疫苗其实就是向人体内注射了经过处理而且极其微量的病毒,这个剂量对于人体往往是无害的。人体在消灭这些病毒的同时还会形成抗体,这就是疫苗的原理。举个例子:流感疫苗,其实就是将被改造过的“安全的”流感病毒注射入人体,让身体得一次“小流感”,等痊愈之后,体内就有了相关的“记忆”,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材料二】

    中国免疫规划利用疫苗控制传染病发病情况表

    疫苗

    具体情况

    小儿麻痹

    1995年后阻断本土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使成千上万孩子避免肢体残疾

    新生儿乙肝

    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1992年的9. 7%降至2014年的0. 3%

    麻疹

    20世纪中期发病人数达900 多万,至2017年发病人数已不到6 000 例

    白喉

    以前可导致数以十万计儿童发病,2006年后我国已无白喉病例报告

    流脑

    20世纪60年代发病最高年份曾高达 304万例,至2017年发病人数已低于200例

    乙脑

    最高年份报告近20万例,2017年发病数仅千余例

    【材料三】

    中国疫苗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晋代葛洪记载了天花在中国的一次暴发:“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天花疫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疫苗之一,据说是宋代人发明的疫苗,叫作“痘苗”。清代医学家朱纯嘏的《痘疹定论》载:“宋仁宗时丞相王旦,生子俱苦于痘,后生子素,召集诸医,探问方药。时有四川人清风,陈说:峨眉山有神医能种痘,百不失一。不逾月,神医到京。见王素,摩其顶曰:此子可种!即于次日种痘,至七日发热,后十二日,正痘已结痂矣。由是王旦喜极而厚谢焉。”这也是史料记载的最早的一次天花疫苗接种。

    (1)、阅读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疫苗是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B、疫苗是通过减毒处理、灭活等方法制成的。 C、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 D、注射疫苗就是向人体内注射微量的病毒。
    (2)、综合以上材料内容,试概括三则材料分别从哪三个角度介绍了疫苗。

四、名著阅读(10分)

  • 11.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十二岁那年,保尔·柯察金离开了学校。因为补考的时候,他把烟灰撒在了老师家做蛋糕用的面团上了。 B、失学后的保尔·柯察金跟着母亲来到车站的食堂干活。在这里,保尔·柯察金受尽老板娘的压迫,也看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艰辛、痛苦与贫穷,并且十分憎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 C、保尔·柯察金打开水龙头,因为没有水,便没关它,又因为太累睡得太沉了,结果水来了之后漫到了整个食堂,所以他被暴打并被赶出食堂。他哥哥阿尔焦姆揍了那个打他的人,帮他报了仇。 D、哥哥阿尔焦姆为保尔·柯察金在发电厂找了一份工作。保尔·柯察金在发电厂上班时得到两支枪。手枪是从一个小孩手里抢来的,这枪后来被阿尔焦姆拆掉扔了;他还从邻居律师家偷来了德军中尉的步枪,并把步枪藏到了老砖窑,后来他把这把枪送给了谢廖沙。
  • 12. 《一本好书》是一个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每次精选一本经典书籍,以舞台剧的形式还原书中的场景,让原著“活起来”,节目上线后获得观众一致好评。假如本期《一本好书》节目组打算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就节目中的场景画面设计征集意见,你准备向编导推荐哪个场景?请选择一项,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简要说明理由。

           A. 苦难的童年            B. 筑路

           C. 四次死里逃生         D. 自杀之浴火重生

五、写作(50分)

  •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

    1935年6月,长征过雪山途中,有个同志穿着单薄的旧衣服被冻死,指挥员让把军需处长叫来,想问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个被冻死的同志发棉衣,队伍里的同志含泪告诉他,被冻死的这个同志就是军需处长。这位身经百战的指挥员眼里涌满泪水,立即脱帽致敬,周围所有人也一样,面对这尊低矮却无比高大的“冰雕”,一只只右手五指并拢,举向帽檐,表示深切的哀悼和由衷的敬意。

    【材料二】

    谷文昌同志在东山县工作了十四年,带领全县人民“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把一个荒漠化的孤岛变成了绿洲,使群众摆脱了世代逃荒要饭的苦日子。1990年,全县党员、干部、职工、学生三四万人捐资,为谷文昌建造了一座半身雕像。

    读了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这些故事感动了我》 为题,写一篇演讲稿,用于“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校园主题演讲比赛。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