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0.1兰亭集序 课后习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文言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晋书·王羲之传(节选)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及述为扬州刺史,将就征,周行郡界,而不过羲之。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

    (1)、下列对文本(二)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B、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C、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D、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B、修禊: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C、癸丑: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用“癸丑”来纪年,指永和九年。 D、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三个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如“孟夏”就是夏季的第一个月。
    (3)、下列对选文(一)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是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世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②及述为扬州刺史,将就征,周行郡界,而不过羲之。

    (5)、文本(一)中作者的情感由乐转痛,请用自己的话回答作者因何而痛。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有槁(晒干)                     ②?以为轮(使……弯曲)

    ③吾尝而望矣(抬起脚尖)             ④而千里(送别)

    ⑤君子非异也(禀赋,资质)            ⑥非水也(善,会)

    ⑦筋骨之(强壮)                     ⑧而江河(横断)

    ⑨声非加也(这里指声音宏大)         ⑩而闻者(清楚)

    A、①②⑤⑥⑦⑨ B、①②③④⑦⑨ C、①③⑤⑦⑨⑩ D、①⑤⑦⑧⑨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取之于蓝,而青蓝              ②善假物也 B、①则知明行无过矣               ②蟹六跪二螯 C、①积土成山,风雨兴              ②圣心备 D、①不复挺者,𫐓使然也           ②不如登高博见也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或取诸怀抱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木直中绳,𫐓以为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项是(   )

    ①外连衡而诸侯

    ②有席卷天下,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

    ④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⑤焚百家之言,以黔首

    ⑥序八州而同列

    ⑦天下集响应,赢粮而

    ⑧死生亦

    A、①⑤|②⑦|③⑥|④⑧ B、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C、①③⑤⑥|②⑦⑧|④ D、①③⑤⑥|②⑦|④|⑧
    (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夫人相与 B、为惑也,终不解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可怪也欤 C、其闻道也固先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D、择师教之                        吾从师之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孔子师郯子、苌弘”中的“师”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相师 B、吾妻之我者 C、亲戚之情话 D、稍稍宾客其父
    (7)、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为天下笑者,何也?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死生亦大矣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若属皆且为所虏
    (8)、对下列文章篇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过秦论》 ②《出师表》     ③《察今》 ④《送东阳马生序》

    ⑤《〈指南录>后序》 ⑥《论积贮疏》 ⑦《答司马谏议书》

    ⑧《左忠毅公逸事》    ⑨《石钟山记》 ⑩《师说》

    A、除③⑧外,篇名中均含文体名称,如“表”“序”“疏”等。 B、⑤中的“序”是书序,“后序”是附在《指南录》书后的一篇序文。④中的“序”则是赠序,相当于现代的临别语。 C、“表”“疏”是臣下写给皇帝的奏章。 D、“说”是议论文;“记”则可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书”指书信体。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①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②妻称丈夫或青年女子称恋人。③对别人的尊称。 B、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指儒家的六经,《乐》《诗》《礼》《书》《春秋》《易》。 C、子规:杜鹃鸟的别称,又名蜀魄、蜀魂、催归。这一意象常用于游子思乡、古人送别等诗中。 D、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万乘,诸侯出兵千乘,后世以“万乘”称皇帝。
    (10)、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下列对文(一)和(二)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癸丑:古代的干支纪年法,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中各一个字搭配组成;永和九年为癸丑年。 B、山阴:此处指会稽郡的一个县名,因在会稽山北而得名。古代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作阴。 C、太尉:我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名,由战国时秦国的国尉演变而来;晋朝时为掌管财政的长官。 D、东床:就是女婿。对女婿称“东床”,源于晋代我国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坦腹东床的传说。
    (2)、下列对文(一)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诗集的序。王羲之与孙绰、谢安等人,集会于兰亭,流觞饮酒,感兴赋诗;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由王羲之写成此文。 B、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前两段主要写景、抒情;后两段作者笔锋一转,变为叙事、议论;是融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的妙文。 C、文章具有哲理思辨性。作者由对生死和寿命的认识,进而探求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人生的思考。 D、文章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或骈或散,散则错落有致,骈则整齐优美;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3)、下列对文(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B、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C、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D、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三月三日兰亭诗序

    (东晋)孙绰

    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非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邪?情因所习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故振辔于朝市,则充屈之心生;闲步于林野,则辽落之志兴。仰瞻羲唐邈已远矣近咏台阁顾深增怀为复于暧昧之中思萦拂之道屡借山水以化其郁结。永一日之足,当百年之溢。

    以暮春之始,禊于南涧之滨。高岭千寻,长湖万顷,隆屈澄汪之势,可为壮矣。乃席芳草,镜清流,览卉木,观鱼鸟,具物同荣,资生咸畅。于是和以醇醪,齐以达观,决然兀矣,焉复觉鹏鷃之二物哉?耀灵纵辔,急景西迈,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原诗人之致兴,谅歌咏之有由。

    (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况修短随化,终于尽  期:期望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  喻:比喻 C、耀灵纵辔,急景西迈  西:西边 D、诗人之致兴  原:推究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文都抒写了乐和悲,王文临悲希望有所作为;孙文则用吟咏台阁、寄情山水的方式来化解悲。 B、两文都写景抒情,王文借俯仰天地美景而生乐情,孙文则全身心融入大自然而后感恩天地所赐。 C、两文在结构上有类似之处,分为写景叙事和阐述道理两部分,王文先描写后议论,孙文则反之。 D、两文语言清新而自然,写出了兰亭山水之优美;骈散句结合,顿挫有致、洒脱流畅且音韵和谐。
    (3)、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②乃席芳草,镜清流,览卉木,观鱼鸟,具物同荣,资生咸畅。

    ③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 5.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其一

    《兰亭集序》(东晋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其二

    《兰亭记》(唐  何延之)

    至贞观中,太宗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辩才(注)之所。房玄龄荐萧翼充此使,使必见获。太宗遂诏见翼。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

    翼遂改冠微服,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辩才院,止于门前。辨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翼乃就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

    遂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图》,师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门,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又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辩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辩才。辩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道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帖?”辩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注)伪作耳。”辩才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于吾。”师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

    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梁槛上,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辩才时年八十余,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笃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辩才出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翼遗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师来取别。”辩才闻语,身便绝倒,良久始苏。

    (注)辩才:辩才禅师。响拓:古代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

    (1)、文中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 B、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 C、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 D、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
    (2)、下列对文中个别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和,东晋穆帝司马聃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 B、癸丑,此处指癸丑年,属于干支纪年法。古人常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来纪年,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C、修禊,古代传统民俗。季春时节,官吏及百姓都到水边嬉游,是古已有之的消灾祈福仪式,后来演变成中国古代诗人雅聚的经典范式。 D、流觞曲水:觞,古代酒器;曲水,弯曲的水道。古代的风俗,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祓除不祥。后泛指在水边宴集。
    (3)、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三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暂,盛事不常,紧承上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 B、文章对老庄这种思想的大胆否定,是难能可贵的,然后作者从由古到今的事实中做了进一步的推断:“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基于这种认识,所以才“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留于后人去阅读。 C、作者的感情由“乐”转为“痛”,由“痛”而转为“悲”,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以至于最后难能自持。 D、辩才十分喜爱书法艺术,所以一眼就看出萧翼的二王法帖虽是真迹,却不是上品,远比不上《兰亭》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二、情景默写

  • 6. 当“大疫”与“大义”相逢,“春寒”与“人暖”交汇,这座城,这些人,注定不负春光,注定于史铭记。

    疫情是“试金石”,试出了超越生死的担当与大义,我们珍视的有比活着更重要的,我们厌恶的也有比死亡更可怖的,正如孟子《鱼我所欲也》中总结的那句:(是故)

    疫情是“聚义旗”,聚集了八方义士,有人白衣为戎,有人主动请缨,有人带伤上阵,有人湿透衫襟。他们坚守岗位的决绝,正如《离骚》中即使肢解身体都不会改变志向的那句

    疫情是“澄心镜”,点化了世人对生命的顿悟,生命是短暂且珍贵的,所以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驳的一句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谈及的“人之相与”的两种形式:
    (2)、《兰亭集序》中,作者描写兰亭的“山”的句子是“”;描写兰亭的“水”的句子是“”。
    (3)、《兰亭集序》中,表达作者生死观的两句话是: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王羲之通过“”两句发出了相似的感叹。

三、非选择

  •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