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废水处理,工厂废水直接排放 B、节约用水,洗菜剩水用于浇花 C、绿色出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D、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面积2. 生活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垃圾处理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家中干湿分,出门干湿投 B、贮存前进行有害垃圾压缩 C、垃圾焚烧厂焚烧垃圾 D、分拣的玻璃废品集中碎化3. 氧、碳、氢是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三种元素,这三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电子层数不同 D、原子质量不同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热液体
C、取用固体
D、取用液体
5. 下列关于“物质一性质一用途”的关系正确,且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一导电性一作电极 B、氦气一密度小一充节日气球 C、甲烷一可燃性一作燃料 D、干冰一升华吸热一人工降雨6.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铜丝和铁丝一观察颜色 B、硬水和软水一肥皂水 C、氮气和二氧化碳一燃着木条 D、二氧化锰和炭粉一空气中燃烧7. 下列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相似 B、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性质相似 C、金刚石和石墨都很硬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是物理变化8. 中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安全常识。遇下列情况安全措施得当的是( )A、房间着火,立即开窗通风 B、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档案资料着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9.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气分子 C、变化观: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 D、守恒观:24g镁和32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56g氧化镁10.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B、验证氢气密度小于空气
C、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D、探究分子运动
11. 我国发射的端娥五号已完成月球土壤取样。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He-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He-3)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 B、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相对原子质量为3 D、He的化学性质不活泼12.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B、若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则图中Q点表示该物质燃烧得最旺
C、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D、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二、填空题
-
13. 化学有其独特的语言美,对化学符号语言的熟悉理解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一种单质;
②2个水分子。
(2)、请写出符号中数字的含义:①Mg2+中的“2”表示;
②
中的“2”表示。
(3)、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氢气在氧气中燃烧。14. 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健康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中补钙用的钙片、补铁酱油中的“钙”、“铁”指的是(填“元素”或“原子”)。(2)、现代医药需要化学。某款新冠肺炎疫苗所含成分的辅料包括氯化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等。其中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OH)3 , 该化学式中Al元素的化合价为。(3)、现代生活离不开化学。冰箱中常用“气调保鲜”来达到对食物保鲜的效果。其中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在空气分离后,你认为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填“富氧空气”或“富氮空气”)。(4)、安全生产离不开化学。煤矿坑道、加油站等场所易发生爆炸事故,为预防此类事故发生,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5)、航空航天离不开化学。2022年11月,我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若运载火箭燃料用液态氢气,助燃剂为液态氧气,你认为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有。15.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素养。(1)、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2)、我们都知道“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举一例说明。(3)、如图是A,B,C,D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 ,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微粒A与微粒C形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为 , 化学式为。
③“A和D属于同种元素”是因为;“B和C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
(4)、氢气与氯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在下列方框中画出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用“”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氯原子)
三、综合题
-
16. 空气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宝贵自然资源。(1)、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3)、在下图所示实验中:
①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中发生的三个反应的共同特点是。
②碳、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原因是。
③甲中瓶底少量水的作用是。
④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并不燃烧,但图丙和丁的操作中均实现了铁的燃烧,丙中铁丝是被火柴引燃的,从燃烧原理看此时铁燃烧是因为 , 而丁中铁粉燃烧则主要是因为。
(4)、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的气体。
②化学反应发生需要一定条件。为此,我们可以调控化学反应。如,若要阻止桌上撤泼的酒精继续燃烧,方法是 , 原理为。
17. 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实验基本技能之一。如图是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a对应的仪器名称是 , 实验室用A和B组合,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若D中燃着的蜡烛熄灭,E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中燃着的蜡烛熄灭,说明C中生成气体具有的性质有。(3)、若D中燃着的蜡烛燃烧更旺,E中紫色石蕊试液也变红。则锥形瓶中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此时,使烧杯中石蕊变红的气体主要来源于。18.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就二氧化碳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进行探究,请你参与。(1)、实验一:用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如图1所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I)的实验目的为。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3)、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欲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除实验(I)与实验(Ⅱ)外,还需补充的实验为。(4)、实验二:用如图2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本实验前后当没有发生变化时,说明质量守恒。化学反应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是。19. 某同学用下图1所示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2表示用氧气传感器测量的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提出问题】红磷在烧瓶内熄灭后,瓶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②无氧气剩余。
【进行实验】按图1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足量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白磷燃烧。
(1)、【得出结论】分析上述实验现象,猜想正确。
(2)、【反思交流】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本实验的结论,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不够准确,理由是。
(3)、在图2中点(填曲线上“A、B、C、D、E”)时红磷燃烧熄灭;曲线DE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探究(1)、图1所示是电解水实验,以研究水的组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管A中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②管B中生成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③装置实现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④管A和管B的气体体积比为1:8
(2)、对水的探究可追湖到1783年,拉瓦锡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往A杯中滴加少量的水,水通过购热的铁管时发生汽化,水蒸气与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和“可燃空气”(氢气),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在B装置中收集到纯净的“可燃空气”。最终拉瓦锡证明了水的组成。①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目的是除去。
②水蒸气与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为测定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设计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查阅资料】CaO与无水硫酸铜均可作为干燥剂,白色无水硫酸铜吸水后会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当A中生成气体通入一段时间后点燃C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称量,相关数据记录如下(C装置质量不含加热装置部分):
序号
B
C
D
E
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单位:g)
m1
m2
m3
m4
①C处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发生的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如E装置只有其中b端变成蓝色,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
(4)、自制净水器。物品:空塑料饮料瓶、①纱布、②活性炭、③小卵石、④石英砂。若要得到一个简易净水器,在下列图示的瓶中按顺序,用序号填上合适的内容(纱布有多块可用)。四、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