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10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隆冬,北风(lǐn)冽,银灰色的云块奔腾驰聘,寒流滚滚,正酝(liàng)着一场大雪。 B、宽阔的柏油公路蜿延伸展,沿途(qiān)陌相连,青山相接,炊烟(niǎo)袅。 C、苏堤春晓的千里莺啼让人流连忘返,曲院风荷的万倾(wǔ)媚令人神醉情迷,心生涟(yī)。 D、白云山千峰突兀,沟(hè)纵横,有奇险之美。从远处遥望,白云山层峦叠翠,云雾(liào)绕,更富幽美的神秘气息。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日本侵略者强迫中国学生举旗上街庆祝,正在读高中的邓稼先怒不可遏 , 将日本国旗撕碎,踩在脚下。 B、一排排巨浪接踵而至 , 它们翻滚着拥挤着咆哮着撕咬着,如千军万马滚滚而来。 C、再平凡的工作,我们都不能漫不经心地应付,而要以认真的态度做到最好。 D、时光博物馆里的那些老物件勾起了老人的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地出现在他眼前。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阵阵春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起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B、包括温室气体浓度在内的一系列指标都在提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是迫在眉睫的紧急任务。 C、小强和小刚参加学校的乒乓球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他终于夺得冠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D、截至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4个“祭祀坑”已出土金面具残片等重要文物500 余件。
  • 4. 将下将句子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黑云压城。乌云是凶悍的,是可怕的。___________雨后的天空,再也看不见乌云。

    ①狂风骤起,呼啸着肆虐着一切。

    ②片刻间,乌云好似百万神兵迅速飞进了战场。

    ③雷电中,风愈发肆无忌惮。乌云在哭,在宣泄,抑或是……

    ④接着,是声声霹雳的巨响,令天地亦为之动容。

    ⑤在战鼓的号召下,雨瓢泼一般撞向大地,击打着每一块土地。

    A、②③①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②④⑤
  • 5. 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李老师,我们敬请您担任我们文学社的顾问,如果能得到您的应允,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B、您寄来的大作我已拜读,对文中个别字句我冒昧地作了雅正,谨供参考。 C、同学邀请小王星期天去家里做客,小王痛快地答应:“没问题,我一定光临寒舍!” D、案件胜诉后,张经理赞叹道:“梁律师反应机敏,真是见风使舵,让人佩服啊!”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 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汉江临泛

    [唐]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注]

    【注释】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 B、首联中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C、颔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表现了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D、诗人在本诗中工笔细描,将泛舟江上所见的山川景物写得极为壮阔飞动,奔放雄伟。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游东坡

    [南宋]陆 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 , 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 , 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有删改)

    【注释】①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犹如龟头。③筇(qióng)杖:竹枝。④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自州门而

    ②地势平开豁

    ③遇雨则有涓流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

    ②泉寒熨齿,但不甚甘。

    (3)、文章以哪一处地方为游览中心?分别介绍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8.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石壕吏》中表现出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是: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自己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精神的诗句是:
    (3)、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刻画老人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翁悲惨处境的句子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凝望红海滩

           ①早听说在双台河的入海口处,每当海潮退去之后,会出现一片奇异的景观——红海滩,只是很长一段时间,我并没有去理会。印象中,它似乎只是近于夕阳之中的枫林或经霜之后的西山红叶吧。然而几年前,当我真的与红海滩晤面时才如梦初醒——A湛蓝湛蓝的天幕之下,那片坦荡无垠的玫瑰红,红得那么娇艳,那么剔透,那么珠光闪烁。放眼望去,那红还无休止地向着天边和大海延伸着。这生命之血的红啊,红出一种燃烧之美、青春之美、生命之美!刹那间,说不清我的心是收缩了还是放开了,我仿佛变得很小很小,像是变成了海滩嫣红之中的一个点;又仿佛变得很大很大,大到张开双臂就可将茫茫的红海滩拥抱。

           ②自从去了一次红海滩,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种声音在耳畔滚动,它从遥远的天边注入我的灵魂深处——这是来自大自然的声息,是天籁之声,还是红海滩的呼唤?

           ③我曾向从事海洋科研的专家咨询过红海滩的成因,那是在海滩上大面积生长的一种植物,叫碱蓬草,经过含有大量盐分的海水日复一日地浸泡,才逐步变红的。在其他一些含碱量较大的地方,也零星生长有这种植物,只是没有形成这样大的规模又没有海潮浸泡的机遇,才没有形成这样的景观。B我也曾仔细地观察过这纤细的小草,它的根扎得并不很深,但须根极多,密密麻麻地紧紧抓住海滩的泥土,这样,无论大海是惊涛拍岸还是轻柔地摩挲,它都会紧贴在那里,待海潮退去后,继续从容娴静地显露出它的殷红。我还知道了这种植物既可食用,又可药用,20 世纪 60 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这碱蓬草不知拯救过多少人的性命呢!

           ④从此,我不再流连那夕阳下的枫林,也疏淡了那西山的红叶,每有机会,便到海边,凝望那一望无际的玫瑰红。经人指点,我还惊喜地发现,不仅仅在水陆边缘有这诱人的景观,乘船出海,在双台河口与渤海湾间的潮间带上,也有大面积的嫣红。在那望不到尽头的嫣红之中,常有一条条纤细的小河,泛着金鳞汩汩流淌,恰似少女俊美的蛾眉,更烘托出整个脸部俊美的轮廓。C这一望无际的空旷之中没有花香,没有鸟语,只有点缀其间的簇簇芦苇在秋风之中诉说着它们苍凉的妩媚,就连不时掠空飞过的鸥鸟也是静静的,不出声响。极远处的海面,有三三两两的帆影缓缓驶过。与红海滩对峙的是海浪,它们喷着泡沫,绽放着朵朵银花。这一切,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人间自然坦荡的情愫铺就而成,钟灵毓秀,风物绝顶。静静地站在它的前面,做作、矫揉、压力、限制和虚荣都会化为乌有,人变得更有生气与活力。人,更像一个人了。

           ⑤感谢博大深邃的大海。亿万斯年,大海创造了无数奇迹,就连人类也是从大海中走来的。大海是历史的化身,是力量的象征,是美的创造者。面对碧沉沉的大海和横无际涯的红海滩,我陡生负疚之感。在烦躁的城市喧嚣和高楼林立的“人化自然”中,红海滩啊,你给人以千金难买的心灵抚慰!我们该怎样回报呢?

           ⑥在熙熙利来、攘攘利往的世界里,也会有人对它无所用心,他们对宁静之美、自然之美不屑一顾,是因为他们早已丧失了精神家园。他们是永远也不会具有这份自然坦荡的心境的。

    (1)、作者先说自己仿佛变得“很小很小”,后又说“很大很大”,前后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解。
    (2)、作者在第①段中说,红海滩在印象中“似乎只是近于夕阳之中的枫林或经霜之后的西山红叶”,但第④段又说“不再流连那夕阳下的枫林,也疏淡了那西山的红叶”,为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3)、第④段末尾说“人,更像一个人了”,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4)、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从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中任选两句加以赏析。(可从语言特点、表现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

    选( ),赏析:

    选( ),赏析:

    (5)、本文的作者对那一望无际的红海滩情有独钟,感慨良深。你认为他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迪?
  •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问题

    朝下才能欣赏——天山特克斯峡谷

            ①说起峡谷,我们头脑中现出的形象往往是,一条河流切开一座高山,在两山夹峙之间蜿蜒流淌而去。但如果你去过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特克斯峡谷,这种固有概念就会被打破——峡谷竟然出现在了一马平川的高山草甸上。我们试着想象一幅画面:你正在草原上策马奔驰,突然在你面前,毫无征兆地出现了一道深深的峡谷,隆隆的水声从脚下的谷底传来。如果不及时勒住马的缰绳,你就可能连人带马摔下悬崖,那种震撼估计会让你记忆一辈子。

           ②特克斯峡谷由阔克苏和库尔代这两段相邻的峡谷组成。这里的峡谷郁郁葱葱,布满雪岭云杉、野果林,峡谷内大河奔流不息,为新疆增添了别样的“湿”意情怀。

           ③阔克苏峡谷位于特克斯河支流阔克苏河旁边的喀拉峻草原上。站在峡谷东侧平缓起伏的草原上,向下可以俯视阔克苏峡谷陡峭的崖壁和在谷底流淌的绿色河水,抬眼西望可见峡谷的西侧也是平缓起伏的草原。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阔克苏峡谷居然是下切平地的一条峡谷,看起来就像平地上陡然出现的一条大裂缝。

           ④相比阔克苏峡谷的粗犷,库尔代峡谷则既有天山的壮丽,又兼有江南的秀美,为伊犁河谷的“塞外江南”称号做了极好的诠释——郁郁葱葱、湿润苍翠的景观,确实跟江南有些相似。在这里,库尔代河横切草原,奔涌的水声从四五百米深的谷底回荡上来,像是在空旷的草原上奏响着一曲贯天彻地的自然之歌。峡谷两侧铺着层层叠叠的雪岭云杉,一层压着一层,浓烈如墨。

           ⑤当见到特克斯这种“平地裂缝式”峡谷后,人们不禁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在特克斯流域所在的天山地区,会有如此大面积的像喀拉峻草原这样的平地?这些平地之上,为何又发育了如此深切的峡谷?

           ⑥其实,像喀拉峻草原这样的大平地在地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夷平面。它是地壳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经过漫长地质时期的侵蚀、剥蚀作用,将山地夷平成起伏平缓地面的结果。夷平面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分布,像长江三峡和张家界所在地区都是夷平面,但因为流水切割侵蚀剧烈,这些区域的夷平面都保留得不如喀拉峻草原完整、清晰。在特克斯河流域,广袤的喀拉峻草原、琼库什台草原,就是特克斯峡谷形成的天然大舞台。

           ⑦另外,伊犁河谷的地形呈向西敞开的喇叭口状,从西而来的湿润气流在河谷内长驱直入,遇到山地抬升,在迎风坡面形成大量降水。而特克斯河流域正位于河谷山地的迎风面,降水就更为丰富,山区年降水量可高达600毫米,加上丰富的冰川融水补给,使得特克斯河成为伊犁河水量最大的支流。不过就算有了夷平面和河流,要形成“平地裂缝式”峡谷,还缺乏一个关键因素——河流流经静止的夷平面,是无法下切形成峡谷的。但上天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暗中施展了魔力,这些夷平面曾经有过快速抬升的时期,因此河流可以迅速下切,形成深切的河谷。

          ⑧这种由河流下切形成的深切的河谷算不算一种新型峡谷?说到峡谷的分类,地质学家范晓介绍说,在地貌形态上,广义的峡谷可分为隘谷、嶂谷、峡谷(狭义)这三类。按照上述分类,特克斯峡谷属于峡谷(狭义)的范畴,这种峡谷是由嶂谷发展而来,倾角在30 ~ 60度之间。但特克斯峡谷的独特之处在于峡谷植被及周边地貌组合而成的特殊景观——从横向上看,特克斯峡谷两侧广袤的高山草甸,带给人极为广阔、壮观的延伸视觉冲击;从纵向上看,雪山、高山草甸、雪岭云杉、野果林等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地貌景观,又为特克斯峡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立体美感。因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新类型的峡谷,它是在干旱区的湿润地段形成的峡谷,如果要更为严谨地来命名的话,可以称它为高位夷平面峡谷。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是按照从现象到原因的逻辑顺序对特克斯峡谷进行说明的。 B、选文的语言风格以平实为主,客观而详实地对特克斯峡谷进行了科学性的介绍,但也有大量的生动性语言表述,如“天然大舞台”“但上天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暗中施展了魔力”等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特点。 C、特克斯峡谷的形成,就是河流深切夷平面的结果,它仅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较为完整的夷平面;二是区域气候湿润,降水量丰富。 D、选文第⑧段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让我们认识到了特克斯峡谷属于峡谷(狭义)的范畴,是种可以称之为高位夷平面峡谷的新类型峡谷。
    (2)、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②③④段顺序不可调换的原因。
  •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所有的生命,在种子阶段的时候,已经为未来做好一切准备。它们需要的就是阳光、雨露、肥料。

    孩子们的成长也是这样。作为教师,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就是给他们阳光、雨露和肥料。

    广义上来讲,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一种点燃——点燃他们身上的火种;也是一种唤醒——唤醒他们沉睡的灵感。阅读就是阳光、雨露,阅读就是点燃一把火,点亮一盏灯。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关爱和因势利导。当下的教育如果急于求成,往往会形成一种硬碰硬的、呆板的模式。许多成功的教育恰恰不是直来直去,而是采取“迂回”的方法,表面上看起来不强也不硬,甚至有些柔弱如丝,却能力克金石。

    今天种下一粒阅读的种子,明天收获一棵文学的、科学的大树,一棵文化的大树。

    (选自张之路《阅读就是点亮一盏灯》)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黄坤明在京出席“红色经典 献礼百年”阅读活动。他说,红色经典记录着党的光辉历史,承载着红色革命传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论述,精心组织党史主题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学好用好红色经典和重大主题读物,营造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的浓厚氛围,引导人们在阅读红色经典的过程中汲取文化养分和精神力量。

    黄坤明指出,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倡多读书,对建设书香社会提出明确要求。要着眼构筑中华民族厚重深邃的精神世界,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

    黄坤明强调,要加强阅读内容引领,精心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物学习,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出版物的学习阅读,积极开展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主流价值等主题阅读活动,增强人们跟党走中国道路的自觉自信。要创新阅读方式,打通线上线下,用好各类阅读空间,推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养成阅读习惯、增强阅读能力,用浓浓书香滋润心灵、涵养风尚。

    (选自“新华网”,2021年4月23日,有删改)

    【材料三】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青年人的数字阅读充满偏见。一些媒体习惯将青年人的数字阅读与碎片化、实用化、娱乐化等“浅阅读”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一种肤浅的、快餐化的阅读消费。耐人寻味的是,对于青年人数字阅读持批评态度的多是中老年,他们的忧心忡忡俨然流露出“一代不如一代”的喟叹。平心而论,将青年人的数字阅读与肤浅化、碎片化、娱乐化等同起来,并无足够的说服力。青年人的数字阅读固然有碎片化、娱乐化的倾向,但对于读书而言,这并非问题。不论是纸质阅读还是数字阅读,都只是一种阅读方式,与阅读格调的高下、年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只有阅读者本身的选择,才最终决定了自己使用何种阅读方式,将阅读的负面性存在一股脑儿地推给青年人和数字阅读显然有失公允。

    在读屏时代,人们可以更加便利地借助电子设备进行深度阅读,不少青年人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理论著作,在微信阅读中品读老庄,在有声书的世界中回味《红楼梦》的精妙之处。青年人在数字阅读时,并非只选择时尚类、旅行类、漫画类书籍,他们同样还会选择内容精深、趣味高雅、富有深度的书籍。而数字阅读,正是为专业教育和社会服务搭建的那一座桥梁。

    新媒体技术方兴未艾,电子阅读也未来可期。促进阅读形式多样化,提升社会对于不同阅读方式的包容性,努力丰富数字阅读的内容,是今后阅读领域内需要继续完善的工作。让我们挺直腰板,坦然面对误解与质疑,做一个数字阅读的青年人。

    (选自陈菲《青年人数字阅读亦坦然》,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只有种下阅读的种子,将来才能收获一棵文学的、科学的大树,一棵文化的大树。 B、红色经典记录着党的光辉历史,承载着红色革命传统,可以引导人们在阅读红色经典的过程中汲取文化养分和精神力量。 C、青年人的数字阅读有碎片化、娱乐化的倾向,这与阅读格调的高下,年龄大小有必然联系。 D、今后阅读领域内需要继续完善的工作是促进阅读形式多样化,提升社会对于不同阅读方式的包容性,努力丰富数字阅读的内容等。
    (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说说应该怎样让人们在阅读红色经典的过程中汲取文化养分和精神力量。

四、名著阅读(10分)

  • 12. 下列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相关的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科托夫斯基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B、保尔·柯察金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C、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这部书时,已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在病榻上写成的。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保尔·柯察金在得知自己的真实病情之后,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我,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他生命的誓言。
  • 13. 磨难砥砺意志,怯懦扼杀灵魂。面对磨难,有人选择坚强,有人自甘堕落。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事例,简述其性格形成的原因。
  • 14. 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班级开展了一次讨论会。保尔·柯察金不屈服于命运的故事深深影响着大家。有的同学以此激励自己前行;但也有同学说,如今已是和平年代,保尔·柯察金的精神已经过时了。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段发言稿,表达自己的观点。(150字左右)

五、写作(50分)

  • 15. 江山如此多娇。壮观的壶口瀑布,奇幻的各拉丹冬……这些景色让人印象深刻。你游览过哪些令人难忘的地方呢?请以 《之旅》为题,写一篇游记。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