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10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题。

    然后,我们来到了历史的转折关头。渴求进步但又常常因夸大某种正确思想而   ②   的人类精神,开始致力于将青少年从平衡状态中挣脱出来。于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这就是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我们不断推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思想向古希腊遗留下来的一呼百应的体育观靠拢,两者逐渐   ①  合为一体。

    (1)、语段中加点字“拙”的正确读音是( )
    A、zhuō B、zhuó C、chù D、chū
    (2)、在语段中的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
    A、 B、 C、 D、
    (3)、在语段中的②处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迷途知返 B、另辟蹊径 C、万劫不复 D、误入歧途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就是为何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 B、这就是为何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 C、这就是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 D、这就是因为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
  • 2. 【2022·徐州模拟】下列句子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希望实现的梦想,而个人梦想的实现又是建立在国家繁荣的基础上的。

    ②其实,换个角度想,“中国梦”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③它使人联想到民族奋进的滚滚大潮,气势磅礴的宏伟蓝图。

    ④所以,我们每一天都向着自己的梦想出发,其实也在缔造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⑤“中国梦”即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是十四亿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伟大梦想。

    A、⑤④②③① B、①④⑤③②          C、①②④⑤③ D、⑤③②①④
  • 3. 下面是小明同学演讲稿的开头部分,针对这段话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八年级(5)班的小明。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每当看着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的耳边总会响起那首《歌唱祖国》;每当听着那激昂的旋律时,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激流,激荡着我的内心。

    历史怎会忘记那些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用鲜血扭转乾坤,用生命铸造胜利的共和国卫士?他们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惊人业绩!他们谱写了一首首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

    A、“同学们”应改为“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才更得体。 B、“我的耳边总会响起那首《歌唱祖国》”中,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C、①句是个反问句。 D、②句的主干是“他们创造了业绩”。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 4.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后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熙宁十年秋七月乙丑,河决于澶渊 , 东流入巨野,北溢于济,南溢于泗。八月戊戌,水及彭城下,余兄子瞻适为彭城守。水未至,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自戊戌至九月戊申,水及城下者二丈八尺,塞东西北门,水皆自城际山。雨昼夜不止,子瞻衣制履屦,庐于城上,调急夫、发禁卒以从事,令民无得窃出避水。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大至而民不溃。方水之淫也,汗漫千余里,漂庐舍,败冢墓,老弱蔽川而下,壮者狂走,无所得食,槁死于丘陵林木之上。子瞻使习水者浮舟楫,载糗饵以济之,得脱者无数。水既涸,朝廷方塞澶渊,未暇及徐。子瞻曰:“澶渊诚塞,徐则无害。塞不塞,天也,不可使徐人重被其患。”乃请增筑徐城,相水之冲,以木堤捍之。水虽复至,不能以病徐也。故水既去,而民益亲 , 于是即城之东门为大楼焉,垩以黄土,曰:“土实胜水。”徐人相劝成之。辙方从事于宋,将登黄楼,览观山川,吊水之遗迹,乃作黄楼之赋。

    (选自苏辙《黄楼赋并叙》,有删改)

    【注释】①澶渊:古湖泊名。②被:遭受,蒙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子瞻为彭城守

    ②使民畚锸

    作黄楼之赋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澶渊诚塞,徐则无害。

    ②故水既去,而民益亲。

    (3)、面对水灾,苏轼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说明。
  • 6.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友人》一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是:
    (2)、中国文人尊重梅的品格,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能表现梅在不幸中依然孤高不驯、坚贞不屈的句子是:
    (3)、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山中景色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的诗句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释放你的创造力

    比尔·盖茨

           ①我天生乐观,坚信人类凭创造力和聪明才智可以让世界日益美妙,这一设想一直根植于我的内心深处。

           ②自从记事起,我就热衷于接触新事物,挑战难题。可想而知,我上七年级时第一次坐在计算机前是何等着迷,如入无我之境。那是一台锵锵作响的旧牌机器,和我们今天拥有的计算机相比,它相当逊色,几乎一无是处,但正是它改变了我的生活。

           ③30年前,我和朋友保罗·艾伦创办微软时,我们幻想实现“在每个家庭,在每张办公桌上都有一台计算机”。这在大多数的计算机体积如同冰箱的尺寸的年代,听起来有点异想天开。但是我们相信个人电脑将改变世界。今天看来果真如此。30年后,我仍然像上七年级的时候那样为计算机而狂热着迷。

           ④我相信计算机是我们用来满足好奇心及发明创造的最神奇的工具——有了它的帮助,甚至连最聪明的人凭自身力量无法应对的难题都能迎刃而解。计算机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为全球各地的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向大千世界知识的窗户。它可以帮我们围绕我们所关注的事物建立“群”,让我们和那些对自己重要的人保持密切联系,不管他们身处何方。

           ⑤就像我的朋友沃伦·巴菲特一样,我为每天都能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而感到无比幸运。他称之为“踢踏舞工作”。我在公司的工作永远充满挑战,但使我一直坚持“踢踏舞工作”的是我们向人们展示某些新成果的那些时刻,当他们看到计算机能辨认笔迹、语音或者能存储值得保留一辈子的照片时就会赞不绝口:“我不敢相信个人电脑竟如此万能!”但是,除了能用电脑做出很酷的事情之外,我们还能通过许多别的方式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以改善我们的世界。全球仍有许许多多的人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未能解决。举例来说,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人死于那些在发达国家易于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⑥我认为,我所拥有的大量财富也使我负有回馈社会的责任。我的妻子梅琳达和我致力于为尽可能多的人的健康和教育服务的工作。

          ⑦作为一个父亲,我认为,非洲孩子死去所引起的痛苦和悲伤丝毫不亚于其他任何地方的孩子的死亡;我认为,使这些孩子们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不需要花费太大力气。

          ⑧我仍是一个坚定的乐观主义者,我坚信即使世界级难题取得进展都是有可能的——其实每天也都在发生着这种事情。我们看到治疗致命疾病的新药、新的诊断器械不断出现,而且,发展中国家的健康问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日益得到重视。

          ⑨我为医药、教育,当然还有技术发展的诸多前景而欢欣鼓舞。我相信,凭借人类与生俱来的发明创造能力和不畏艰难、坚忍不拔的品格,在我的有生之年里我们将在所有这些领域都创造出可喜的成就。

    (有删改)

    (1)、“他称之为‘踢踏舞工作’”,这里的“踢踏舞工作”指什么?
    (2)、比尔·盖茨说“释放你的创造力”,结合演讲内容说说你对创造力的理解。
    (3)、读了这篇演讲词,你认为比尔·盖茨是一个怎样的人?
    (4)、请简要分析这篇演讲词的艺术特点。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问题。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①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侧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竣工。“冰丝带”汇聚了诸多具有创新引领性的建筑设计理念和科技成果,在大跨度索网结构屋顶设计和绿色场馆、智慧场馆建设等方面形成新的高点,树立了体育场馆建设新标杆。

          ②“冰丝带”外观设计灵感来自于冰雪运动和速度的结合。外墙曲面有22条特制圆管玻璃,由高到低盘旋,犹如22条“冰丝带”飘舞,象征速度滑冰运动员高速滑动时留下的一圈圈风驰电掣的轨迹;“22”这个数字又代表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年份。这些都体现了冬奥文化。

          ③“冰丝带”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体现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最高水平。单层索网结构极大地降低了建筑的整体高度,建筑体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和谐地融入森林公园的整体环境。索网结构也有效地控制了比赛大厅的空间容积,以节省冰场大空间制冰、除湿、调温等能耗,并为大厅的混响控制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通过单层双向正交双曲面索网的设计,实现建筑功能、超级结构、绿色节能与建筑效果协调一致。

          ④“冰丝带”为实现速滑馆的使用功能采用了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近1. 2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冰面。但制冰会产生大量能耗,“冰丝带”创新采用了中国自有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不仅能完成超大面积制冰,而且充分考量了环保节能的需要。据介绍,使用相同数量的传统制冷剂的碳排放量,是二氧化碳制冷剂的3 985倍。在“冰丝带”全冰面运行的情况下,一年可节约大约200万度电。同时,高效的热泵回收系统将制冰系统余热回收,还可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等,一年可节省180万度电。

          ⑤“冰丝带”为降低屋顶对冰面的热辐射,以节省制冰能源,冰面上方的吊顶采用了全新工艺的低辐射膜结构吊顶,仅此一项就能降低冰面热辐射超过40%。同时,为有效利用光能源,屋面外缘设有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光伏电力系统,蓝色的单元电池板自屋顶外边缘向内侧渐变排列。远观如同正在融化的雪,展现了冬季运动的特色。“冰丝带”彰显了绿色环保的理念,让北京冬奥会成为最“绿色”的奥运会。

          ⑥“冰丝带”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智慧化场馆。在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支持下,场馆中引入了全新的“BIM运维管理系统”“定位导航系统”“数字孪生系统”等,它们就像是精于计算的“大脑”,具有感应、反馈和动态调节的智慧。传感器能实时感知冰的温度、空气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参数,并通过设备自动化调节;数字冰场技术为运动员比赛和训练提供实时数据和分析;观众和场馆的客户群都可以使用室内外一体化的导航服务到达自己的座位和工作区。

          ⑦丝带飞扬,连通世界。秀外慧中的“冰丝带”与来自全世界的宾朋共享奥林匹克荣光。

    (有删改)

    (1)、阅读选文第② ~ ⑤段,依次概括出各段的主要内容。

    第②段:“冰丝带”外观设计理念的来源及寓意。

    第③段:

    第④段:

    第⑤段:

    (2)、请分析选文第④段采用的说明顺序。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概括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主要特征:创新、绿色、智慧,总领下文。 B、选文第⑥段通过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具体而生动地说明了“冰丝带”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智慧化场馆。 C、选文第⑦段中用加点词“秀外慧中”总括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外观特点及内部结构的设计理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平实简洁。 D、选文第④段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精准的数字将传统制冷剂的碳排放量和二氧化碳制冷剂的碳排放量加以比较。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更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有一天我终于发现,不只是我们在教你们如何生活,你们也在启发我们,怎样去更好地生活。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那么,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选自《后浪》,有删改)

    【材料二】

           五四青年节之际,某网站发布了一个“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其中对年轻人的羡慕、点赞、致敬,引发广泛讨论。

           曾几何时,一些人对年轻人“看不惯”,觉得他们“不着调”,有的甚至给年轻人打上“堕落的一代”“叛逆的一代”等标签,感慨一代不如一代。实际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会以一代人的方式承担起属于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之际,4万多名援鄂医务人员中,有1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00后”。若放在十多年前,一些人恐怕很难料想到,某一天,那些被他们称作“小皇帝”的一代人竟成为抗疫战场上的白衣天使,成为危难当中的真心英雄,成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精神的践行者。有人感慨地说,疫情中发现“90后”“00后”突然长大了。其实,不是他们突然长大了,而是很多人对他们缺乏足够的了解,疫情中的“现场直播”纠正了固有的偏见。

           这也说明,不论时代怎样变化,精忠报国、经世济民、舍身忘我、九死无悔等根植于中华儿女血脉中的精神基因终将代代赓续。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一些年长者对青年一代的思维方式、行为表现“看不惯”,有爱之深责之切的意味,但未必都科学和客观。反之,一些年轻人习惯于对年长者不耐烦,觉得他们老土、落伍,实际上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传统价值观的固守正是支撑社会向前的精神元气,永远不会过时。这种各自的固执即是“代际冲突”产生的根源。

          《后浪》的特点就在于以欣赏的眼光去解读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以赞美的态度去理解年轻人的精神世界,以诚恳的致敬去尝试与年轻人谈心沟通,以时代的变化为年轻人加油鼓劲。期待这种真诚谈心能够促成“青丝与白发共勉,春华与秋实交辉”,推动前浪、后浪在时代的长河中惺惺相惜、美美与共,共同乘风破浪。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1)、对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摘选自某网站在五四青年节时发布的“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 B、材料二属于文化评论文章,在肯定“后浪”在社会、时代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点上与《后浪》观点相同。 C、材料一中的“你们”指的是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指的是一味固守传统价值观的年长者。 D、材料二中的“代际冲突”需要年轻人和年长者抛弃固有的偏见,通过美美与共来弥合。
    (2)、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后浪”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3)、材料三的图表能否用于证明材料二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四、名著阅读(10分)

  • 10. 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保尔·柯察金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柯察金就疾恶如仇,敢想敢做。 B、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柯察金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柯察金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到后来,保尔·柯察金双腿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困难做斗争。 D、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时,在病榻上艰难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11. 德国作家歌德曾说过:“希望乃生命的灵魂,心神的灯塔,成功的指导者。”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关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具体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12. 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围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一些疑点展开了讨论。有同学提出:“少年时期的保尔·柯察金顽皮倔强、惹是生非,还向别人的面团里撒烟末,这样的‘问题少年’竟然成了英雄,小说这样设计是不是不合理呢?”请结合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和你的思考解答这一疑惑。

五、写作(50分)

  • 13. 闻一多的梦想,是民主团结、和平建国;丁肇中的梦想,是培养新一代“格物致知”的精神;王选的梦想,是扶植一批又一批有能力的青年……梦想是人的翅膀,有了它,人才能飞翔。

    请你以《起飞吧,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